正在“脱亞入歐”的李嘉誠,曾抓住這麼四個浪潮

虎嗅網 於 21/01/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1月9日,李嘉誠控制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聯合發佈重組公告(見虎嗅文《李嘉誠萬億資產大騰挪》)。引人矚目的是,長江、和記兩間香港公司重組後將變更為兩間註冊地為開曼羣島的公司——長實、長地(港人稱這種手法為遷冊)。

2013年以來,長江與和黃不斷拋售亞洲資產,把資金投向歐州、北美和澳州早已引起廣泛關注,遷冊觸動了港人本已脆弱的神經乃至掀起輿論狂潮。“李嘉誠看淡大陸、香港前途”、“李嘉誠與政府關係不好了”,還有人認為李超人慾擒故縱,先打壓市場信心再收割優質資產。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要理解李嘉誠的真實意圖,最好的辦法是研究他的發跡史。平時不少媒體對李嘉誠的關注多聚焦於個人品質與領導力,如:作為領袖,要比其它人花更多時間籌劃未來;市場好景時,不會過分樂觀;市道下跌時,也不過分悲觀;不論你有多強壯或能幹,只要你心胸不廣闊,你不會成功等等。這些成功學雞湯並無多少營養。不妨換個角度,看看李嘉誠一生抓住了哪四個浪潮。一般而言,每個這樣的浪潮都能使成功的弄潮兒身價增長百倍,李嘉誠連抓四個,終於使個人財富達至萬億規模(十的十二次方)。

第一個浪潮:人口紅利及工業化

解放戰爭後期,大批逃避戰爭的人們湧入香港。這些被稱為“戰爭難民”的內地人,相當一部分人屬於“有產階級”。到1950年,香港人口從戰爭剛結束時的50萬人激增至220萬人。此後,大陸政治運動和“自然災害”、東南亞“排華”,在客觀上都促使更多的資金和人力流入香港。據維基百科估測,1950至1980年間,大陸逃港人數達200萬到250萬。

戰前香港幾乎沒有工業,經濟結構為單打一的轉口貿易。二戰結束的一段時期內,香港資金和勞動力的密集程度,在滿目瘡痍的世界可以説無出其右。天時、地利使香港一度成為“世界工廠”之一。

1950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2歲的李嘉誠用東拼西湊的5萬港元創辦了“長江塑膠廠”。此前,他憑艱苦卓絕的打拼在一家塑膠公司任至總經理,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經過八年篳路藍縷的奮鬥,到1958年李嘉誠終於憑藉“塑膠花”贏得人生第一桶金,是年長江塑膠廠營收、淨利潤分別突破1000萬港元和100萬港元。

香港地域狹小、缺乏科技及工業基礎,製造業只能主打塑料、五金、紡織等輕紡產品,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李嘉誠沒有沉湎於“塑膠花大王”的桂冠。他預見到香港製造業前途艱辛,在第一時間把從製造業賺取的資金投入地產。

果不其然,到1960年,李嘉誠起家的塑膠及玩具業已擠進557家公司,1972年,增至3359家、從業人數佔全港勞工總量的13.2%,其中半數以上專營或兼營塑膠花。由於原料進口被洋行壟斷,加之中東石油危機,1973年香港塑膠業一度被逼到生死邊緣。此時,已是地產大享的李嘉誠積極組織塑膠行業自救,甚至從長江的庫存中拿出12.43萬磅原料半價賣給“友商”!
< 1 2 3 4 >
標籤: 李嘉誠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