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 EOS R7 & R10 體驗:旗艦級的追焦和連拍,APS-C 新機捲起來也很可怕

愛範兒 於 01/08/2022 發表 收藏文章
時間回到 5 月 24 日,佳能推出兩款 APS-C 畫幅的 RF 卡口相機,分別是中高端定位的 EOS R7,還有面向入門用户的 EOS R10。


和對應的舊款單反 EOS 7D Mark ii 和 EOS 100D 相比,新推出的 EOS R7 和 EOS R10 獲得了佳能最新世代的能力,性能和實際體驗在相近定位的產品中都有不錯的表現。而在性能提升的過程中,兩者在定位上也出現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EOS R10 不再是滿足入門拍攝用户的基本盤,EOS R7 則不再只是新聞機捨棄畫幅後的平替產品。面對性能提升和用户對視頻拍攝偏好的轉移,兩款新機都在「更新」後獲得了更好的平衡。

RF 系統熟悉的設計

機身保持了 EOS R 系列的機身曲線和緊湊感,出於定位上的差異,EOS R7 會比 EOS R10 大一些,接口和結構配置會有所不同。


大體上,兩者的正面按鍵設計其實都很相似,屬於同一個機身系統的設計。


首先,兩款相機的握持手柄都做得比較厚,而且基本上都比之前推出的其他同級別無反相機要厚,厚了握持感就會有所提升。像我這種手比較大的胖子,拿着 EOS R7 就很穩定的安全感。

EOS R10 的握持感其實也不錯,雖然在體積上有限制,握持感也肯定不會有厚手柄的 EOS R7 來得飽滿,但對於一台入門機來説,這個尺寸的手柄其實已經足夠了。


如果是手掌小的用户去使用,那這個體積就剛剛好。

細節方面如鏡頭旁邊會配備帶按鍵的 AF、MF 切換撥杆,手柄位置同樣附帶了啓動迷你菜單的 M-Fn 按鈕、快門、PASM 模式轉盤、前後雙撥盤、錄製按鍵和鎖定撥盤撥杆的鎖定鍵。


可能是出於定位和對應用户羣的考慮,EOS R7 會比 EOS R10 多一個獨立 ISO 控制按鈕,同時也取消了甚少使用的自帶閃光燈。


EOS R10 保留了自帶機頂閃光的的設計,而且使用最傳統的手動方式打開。
後撥盤的設計也有差異,EOS R10 是傳統的橫向設計,剛好放在了支撐拇指位置的前方嗎。之前使用過佳能其他機型的用户應該能很快適應,而習慣將後撥盤放在 EVF 旁靠後的其他相機用户就要習慣一下,偶爾可能需要伸長一下拇指才會觸及到。


EOS R7 的後撥盤也採用了縱向放置的設計,撥盤中間就安裝了可以快速切換對焦點的撥杆。


本以為撥盤從橫向改成縱向會有點難適應,實際操作起來其實也還好。只是在用 EVF 的時候需要調整一下頭貼近相機的距離,佩戴眼鏡的用户用着可能會更明顯。


提到撥杆的時候還有一點需要強調,EOS R10 是為數不多在這個定位上也增加了撥杆的機器。和一些在旗艦 APS-C 無反身上也不會加上對焦撥杆的廠牌比起來,佳能在 EOS R7 和 EOS R10 的操控配置上還是很良心的。

機身後面的按鍵配備就和其他 EOS R 系列機身相似了,只有一些細微的修改。


EOS R7 也像 EOS R5 C 一樣做了單獨的拍照和視頻檔,避免兩種模式之間的相互干擾。EOS R7 把靜態和視頻錄製放到了同一側,相信避免用户在切換視頻和照片模式時多次開關機。

R10 因為部分功能沒有獨立按鍵,所以四向的導向鍵都附帶了固定功能,這點和 EOS R7 的設計不太相似。


EOS R7 和 R10 的按鍵已經相對完善了,但就目前來説還是逃不出「APS-C 無反機身沒有三個調整撥盤」的魔咒。R7 和 R10 的導航鍵沒有給到旋轉功能,需要通過複合按鍵的方法來實現第三個曝光參數的調整。

考慮到相機行業御三家都採用相同的做法,佳能作為御三家的其中一員,保持先有的模式也是合理的。但我個人還是希望佳能可以率先「卷」起來,既然入門機都有對焦撥杆了,如果可以多增加一個撥盤就更好了。


兩款相機都加入了佳能最熟悉的側翻屏設計,EOS R7 用的是 162 萬點旋轉背屏,EOS R10 用的是 104 萬點背屏,屏幕能夠翻到前面就可以進行自拍取景。


佳能在接口和屏幕旋轉關節上預留了空間,EOS R7 在連接麥克風和監聽耳機時做一定角度的旋轉是不會有阻擋的,只需要在接上麥克風等接口時完成翻轉就可以了。

充電的位置會稍稍近一點,但如果你只是想輕微調整屏幕角度,也沒有問題。


屏幕具備完整的觸控能力,不管是 EOS R7 還是 EOS R10,兩款新機在滑動調整參數的場景中都做得很順滑,有種操控手機滑條的感覺。

加上佳能本身就有觸控就可以完成對焦和拍攝的「觸控快門」操作,入門用户在不需要記住多個按鍵的功能下就可以用觸控完成拍攝。


接口方面,EOS R7 和 EOS R10 都配備了常規的 micro HDMI 接頭和 3.5mm 麥克風接頭,EOS R7 則多一個 3.5mm 監聽接口。


卡槽的話,雙方都採用了支持 UHS-II 的 SD 卡槽,但 EOS R10 只有單卡槽,而 EOS R7 是雙卡槽。

之前在入門機上面出現 UHS-II 也是很罕見的,基於市場考慮,也不是很多人會為了一台 5000 元的入門機購置 USH-II 卡,但為了這次提升的連拍性能和視頻錄製,佳能算是把基建都給做足了。

兩款機器用的電池不一樣,EOS R7 用的是 LP-E6NH 而 EOS R10 用是 LP-E17 電池,兩款相機都可以通過機身的 USB 接口來充電。充電口支持 PD 充電器,也可以實現邊拍邊充電,對於使用相機直播的用户也是基本配備。


外觀部分的最後,來説一下兩款新機的卡口和套頭。

EOS R7 和 EOS R10 都採用佳能的 EOS RF 系統的卡口,而伴隨兩款新機一同發佈的兩款套頭分別是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和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是首批採用 RF 卡口的 APS-C 鏡頭。

和自家的單反系統相似,RF 卡口的 APS-C 鏡頭夠都會用「RF-S」來做標記,用户可以直接從命名上區分畫幅。但和 EF 和 EF-S 不同,RF 和 RF-S 採用的是一樣的 RF 卡口,EOS R7 和 EOS R10 可以直接使用之前推出的 RF 全畫幅鏡頭,RF-S 鏡頭也可以直接使用到之前推出的 EOS R5 系列、EOS R 和 EOS RP 上面,要用到攝像機 EOS C70 也可以。


還有,EOS R7 和 R10 都可以用上佳能之前推出的 EF-RF 轉接環,來轉接 EF 系統的鏡頭。如果之前有一定量的 EF 卡口儲備,那多買一個轉接環就能夠繼續用上了。

「性能先決」的拍照模式

如果你是拿着這兩台相機去拍照,那應該很快就能夠摸清它們最鮮明的特點。

這個特點就是——性能。


EOS R7 和 R10 都配備了佳能支持全像素雙核 CMOS AF 相差檢測方式,通過導航鍵中間的按鈕進入快捷菜單可以選擇單次自動和多次對焦,用户能在觸控屏上直接選擇對焦點,選中之後就會出現鎖定的對焦框。

這裏如果開啓了觸控快門的話,EOS R7 和 R10 在完成對焦之後就會直接拍攝。

兩款機型的對焦都支持 Eye-AF 對焦檢測,眼睛監測支持人類和動物。如果不是眼鏡檢測的話,那被攝物檢測則有人、車、動物可選。用户可以根據拍攝需求來鎖定追焦的目標。

▲ EOS R7 +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 EOS R7 +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實際路面拍攝的話,EOS R7 的響應確實很快,半按對焦時已經能夠鎖死對焦目標了。開啓伺服器連續對焦的話,對焦可以跟着被攝物移動,出現的對焦鎖定位置會跟着被攝物移動。鎖定後哪怕前面會出現一閃而過的遮擋,EOS R7 和 R10 也能夠保持鎖定。

要是想在路上簡單拍一些附帶動態模糊的照片,EOS R7 和 EOS R10 都能輕鬆實現。

▲ EOS R7 +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跟焦測試

從這個對焦測試動畫可以看到,鎖定的被攝者出畫之後再入畫,轉身背對鏡頭之後再轉回來,EOS R7 都可在對焦場景中鎖定人物,轉身時切換到人物鎖定,轉回來再轉換成鎖定眼部。過程中很流暢,也不會出現有「抽一下」的情況。

對焦和響應打滿之後,還有連拍。在連拍這個層面上,佳能可以説是給得非常慷慨。


定位在 APS-C 旗艦的 EOS R7,切換成電子快門之後支持 30fps 連拍,更入門的 EOS R10,切換成電子快門之後也有 23fps 的連拍速度。同時,兩款機型都提供了預拍攝的模式,可以提供最長大約 0.5 秒的預拍攝,抓拍的時候開啓這個會更方便拍到要的畫面。

佳能給兩台機器都支持 15fps 的機械快門連拍。就算是要用到閃光燈拍攝,15fps 連拍的速度也足夠用了。


考慮到 EOS R7 的像素量,如果是要實現高速連拍的話還是要準備速度快一點的 UHS-II 儲存卡,這樣機器清理緩存的效率也會高一些。


性能上,EOS R7 和 R10 確實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街拍和日常使用的場景下,機器的響應也還不錯,站在 APS-C 旗艦的角度,EOS R7 的表現無疑合格的。有鳥攝經驗的用户,也可以用它來做一個簡單的鳥攝機器。

使用 EOS R10 時也可以感受它的工作效率,對焦和快門、觸控、對焦點選擇都很快速,基本沒有遲疑。比起 EOS R7,R10 在這方面給我的感覺會更加衝擊。主要是沒想到:

引用得益於旗艦技術下放的新入門相機,捲起來原來也可以這麼可怕。


回到畫質方面,EOS R7 搭載的是一塊 3250 萬像素的傳感器,佳能按照慣例加入了最新的 DIGIC X 圖像處理器。

機器提供了最新的全像素雙核 RAW,官方在 EOS R7 發佈時有仔細提到:

引用機器可以根據被攝體的景深信息對畫質效果進行微調,同時微調相機拍攝視點並減少出現鬼影的情況。用户可以在使用機械快門或電子前簾快門進行單拍以及低速連拍時設定全像素雙核 RAW,並可在拍攝後進行「解像感補償」、「虛化偏移」及「減輕鬼影」的多維度圖像處理(需要使用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機器也支持文件容量小的 C-RAW,可減小全像素雙核 RAW 圖像的文件容量。
拍攝文件的模式上面,EOS R7 和 EOS R10 除了常規的 RAW 和 JPEG 外也提供了 10bit HEIF 格式圖片拍攝和 HDR、HDR PQ 拍攝。機內支持周邊光量校正、失真校、景深合成等功能。


3250 萬像素放在 APS-C 畫幅上面還是比較高的,EOS R7 搭配 F-S 18-150mm F3.5-6.3 IS STM 這長變焦的套頭,出來的照片觀感也都還不錯。

只是受限於大變焦套頭的光圈,鏡頭在一些弱光環境下需要調整 ISO 和快門來配合,整體體驗也都還可以。

▲ EOS R7 +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 裁切後再 100% 放大

高像素其中一個直觀的優勢在於裁切,3250 萬像素想透過後期做裁切做一些輕度的二次構圖也是很簡單的事情。如果只是調整下畫面,輸出尺寸也不大的話,EOS R7 可以輕鬆應付。

▲ EOS R7 +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面對光比較大的環境,EOS R7 的 RAW 後期也能夠處理。

這裏選用的是默認的 EOS R7 常規的 RAW,在更極限的情況下用全像素雙核 RAW 會有更突出的表現,但用户需要在 RAW 規格和連拍速度上做取捨。

▲ EOS R7 +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ISO 表現的話,EOS R7 表現也是目前 APS-C 相機的常規標準,ISO 在 3200 的位置還是可用,木板上的文字還能夠保持清晰,但木板細節開始丟失了。提升到 6400 之後,字體也開始模糊。

▲ EOS R7 +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ISO 12800 和 25600 都是比較極限的檔位,不是特殊環境,基本都不會用了。

▲ EOS R10 +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EOS R10 的表現也類似,在 ISO 3200 上面還能夠保持基礎的文字細節,但文字邊緣的鋭度和木板的細節會比 EOS R7 的要少。考慮到兩者在傳感器和整體定位上的差異,EOS R7 細節表現要突出一點也是正常的。
▲ EOS R10 +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到了 ISO 6400 檔已經是極限了,ISO 12800 和 ISO 25600 相信也是用來救急用的。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轉到 18mm 才開啓工作模式

套頭的話,RF-S 18-45mm F4.5-6.3 IS STM 依舊採用緊湊型的餅乾頭設計,不在工作狀態下的鏡頭可以做進一步收納,搭配 EOS R10 小巧的機身還算合適,只是每次都要使用的時候都要開合,如果可以做到電動就更好了。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就是標準的長變焦套頭了,等效約 28.8mm-240mm 的變焦範圍,鏡頭造型相對細長,搭配 EOS R7 和 EOS R10 都可以。

有着接近 10 倍的變焦範圍,一般用户可以實現全覆蓋了。


可能有些用户會糾結等效成 28.8mm 的廣角端,自拍 Vlog 會有點窄。這裏的話可以等佳能推出 RF-S 版的 10-18mm 鏡頭,或者是直接轉接 EF-S 10-18mm f/4.5-5.6 IS STM 來補上廣角的焦段。

▲ EOS R7 +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加上長焦段的變焦,可以方便用户實現長焦「背景壓縮」的效果。除了拉近背景的距離,拍出肉眼看不到的畫面,也可以透過長焦段來獲取一些淺景深效果。

有超採,也有 C-Log
視頻方面,EOS R7 支持 7K 超採下的 4K 30fps 和無裁切 4K 60fps 視頻拍攝,高幀率有 1080P 120fps 的拍攝模式。


機器也提供了 4K UHD 裁切拍攝模式,相當於 Super 16mm 的畫幅拍攝,是相當於在佳能 APS-C 那 1.6x 的基礎上再加上 1.8x 的裁切。
▲ EOS R7 4K Fine 模式拍攝,C-Log3 開

▲ EOS R7 4K 普通模式拍攝,C-Log3 開

先來看看畫面,在默認狀態看已經能夠看到 7K 超採出的 4K Fine 格式有明顯的鋭度提升,畫面要比常規拍攝的 4K 30 要好。

加上,這個格式採用的是 IPB 的幀間壓縮編碼,雖然對剪輯的電腦性能要求會高一點,但文件體積的控制會比較友好,儲存卡數量和容量上的壓力會低一點。


作為定位在「APS-C 旗艦」上的機型,EOS R7 配備了 C-Log3 和 HDR-PQ 兩個拍攝模式。不管是 C-Log3 還是 HDR-PQ 下都是拍攝 10bit 4:2:2 的視頻,動態範圍、色深和色度採樣上都有不俗的表現。

▲ EOS R7 C-Log3 開

▲ EOS R7 HDR PQ 模式

▲ EOS R7 普通拍攝模式

從對比樣片的截圖看到,HDR-PQ 和 C-Log3 可以獲得更大的動態範圍,高光和暗部位置能保留更多細節。

一同推出的 EOS R10 也具備 HDR-PQ 拍攝模式,打開之後也可以獲取更大的動態範圍。只是和 C-Log3 相比,HDR-PQ 效果就會遜色一點。可能是基於定位上的考慮,佳能就沒有在 EOS R10 上提供 C-Log 了。


防抖方面,EOS R7 擁有 5 軸機身防抖,機內還可以額外設置電子防抖,在搭配有 IS 鏡頭防抖的鏡頭,可以和機身防抖協同工作,最高實現 8 級防抖效果。

▲ EOS R7+RF-S 18-150mm F3.5-6.3 IS STM,150mm 端手持,防抖關

▲ EOS R7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150mm 端手持,防抖開

在我們使用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鏡頭測試時,在 150mm 的長焦端(等效 240mm,佳能 APS-C 等效係數為 1.6)站立手持下,都能獲得比較穩定的畫面。


EOS R7 使用 18mm(等效 28mm)邊走邊錄時,機身防抖依然能抑制很大一部分的抖動,但邊走邊拍對於相機防抖來説還是有點吃力,想要獲得穩定的畫面,還是得老老實實上穩定器。


不過總體來説,EOS R7 的防抖已經屬於第一梯隊的水平,在 APS-C 畫幅的領域,説它們到達了天花板的水平也不為過。

操控上,EOS R7 和 R10 獲得從 EOS R3 上下放的自定義速控功能。


這功能讓用户自己的使用習慣,來自由擺放一些常用功能的位置。因為每個攝影師對於參數的使用都有不同的習慣,可以自定義這些功能的位置,會對拍攝效率有極大的提升。


還有就是,EOS R7 和 R10 可以實時顯示當前的焦段,方便了拍攝的同時,也可以方便初學者快速瞭解當前焦段,對訓練也有幫助。

目前最好的「回佳」機會

毫無疑問,EOS R7 和 R10 是適應當前時代的機器,是為了當下的佳能而推出機器。


滿足了基礎和中高階用户對視頻和圖片拍攝的需求,優秀的性能表現為拍攝打好了基礎,提升了拍攝體驗質量。再加上佳能之前在 RF 系統上的積累,EOS R7 和 EOS R10 就是佳能對於新一代 APS-C 相機陣營和兩個不同定位的解答。

站在用户角度上,我會覺得這兩款很適合入坑佳能的機器。


EOS R7 有突出的性能表現,面對的就算不是鳥攝、汽車攝影等以前 APS-C 旗艦的老用户,新人也能夠感受到高性能機身帶來的舒適和安心感。3250 萬像素的傳感器提升了 APS-C 畫幅的像素基準,給用户更多的空間和精度。


視頻拍攝有了 7K 超採 4K 和 C-Log 3 等專業指標,機身防抖表現也還不錯。這些都是要從前些年「全畫幅新基準」身上看到的亮點,現在佳能將它們全部收到新一代 APS-C 旗艦上面,而且還比之前做得更好。

看着比 APS-C 旗艦那 9799 元經典定價還低的 8999 元,EOS R7 展示的是佳能讓你「回佳」的誠意。


在這個主張「卡口展示的信仰,機身才代表選擇」的年代,如果你已經選擇了進入佳能陣營,或者本身就是打算從 EF 轉戰 RF 、追求性能多於畫幅的老用户,選 EOS R7 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簡單拍拍照,想有一台可以外接麥克風、有基礎的 4K 視頻拍攝性能和自拍翻轉屏的 Vlog 機,那直接選 EOS R10 會有更高的性價比。

本文作者:梁夢麟,關文傑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佳能 EOS R7  佳能 EOS R10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