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開的「坦克」、能烤披薩的 AI:德國的科技展,下料真猛……

愛範兒 於 1 天前發表 收藏文章
科技圈有個不成文的默契,無論是什麼活動,大多數重頭戲總是在開幕時上演。

九月的柏林天氣漸涼,歐洲科技貿易展 IFA 2025 正式開幕,不少廠商們早已按捺不住,搶先發布了一系列新品。

在這場歐洲最大的消費電子展上,愛範兒發現兩個格外熱鬧的賽道:

一個是 AI 硬件已經不止於手機電腦,而是化身成各種你熟悉又不熟悉的新玩意兒;另一個則是圍繞家庭場景的新硬件,比如像坦克的割草機武裝到牙齒、像火箭噴射器的空氣淨化器等等……它們誓要解放人類雙手。

而很巧妙的是,這兩個賽道,竟然有些殊途同歸的味道。


不止手機和電腦,AI 新硬件真不少

在 IFA2025 上,我們的老熟人聯想,帶了來兩個足夠驚奇的新東西。

一個是橫豎都能用,可以翻轉的筆記本——ThinkBook VertiFlex,這台電腦配備獨有的旋轉顯示系統,支持傳統水平和垂直方向之間的雙模式切換,且在垂直顯示模式下可以通過聯想超級互聯(Smart Connect)與智能手機無縫連接,用於傳輸文件和鏡像。


而另一個,則是會跟着人頭轉動的桌面機器人,準確來説,是一個靈活的筆記本支架,它會識別人臉角度,並將承載的筆記本電腦始終跟隨着人臉的移動,保持電腦屏幕正面面對人臉。


視線轉向另一個大廠,在 IFA2025 上,三星發佈了 Galaxy S25 FE。


這台手機搭載 One UI 8,後置三顆攝像頭看齊前代,沒有升級,前置攝像頭增加了 200 萬像素,達到 1200 萬,電池為 4900mAh,同時厚度來到了 7.4 毫米,起售價為 649.99 美元——

但別擔心,它並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比起乏善可陳的 FE,三星在展台上宣佈,將為電視引入 Vision AI Companion 這件事兒更為有趣——

簡單來説,就是三星準備給自家的電視裝上一個識屏 AI。以後你看電視,可以直接按住遙控器問:「畫面裏這個演員是誰?」、「他們身上這件衣服是什麼牌子?」。

而負責驅動這個功能的,是大家熟悉又有點陌生的 Bixby。


AI 登上電視,並不算太稀奇,而另一家廠商,卻將 AI 技術用在了電視的另一個維度。

TCL

如果説中國軍團裏誰的排場最大,TCL 大概沒有懸念。作為展會冠名贊助商和奧運合作伙伴,它直接包下了一整館,打造成一個冬奧主題展區。電視、投影、洗衣機、冰箱、空調、智能眼鏡,甚至連光伏方案都帶來了。


在屏顯領域,TCL展示了第四代液晶電視 Q10L Pro:靠萬象分區控光技術實現「一區頂多區」,疊加量子點 Pro 2025 技術,亮度、對比度和色彩都往「賽場第一排」的體驗去靠攏。外觀也做了突破,從「有黑邊」走到「極景無黑邊」,幾乎把屏佔比拉滿。

此外,還有一台更秀肌肉的 115 吋 QD-Mini LED 電視 X11G Max,用 20000+ 背光分區和 5000 nits 峯值亮度,把家庭觀賽體驗推成巨幕級別。


不過最出乎意料的,是 TCL 掏出了一個全球首款分體式 AI 陪伴機器人 AiMe。機器人長得很像冰墩墩,裝在一個帶有輪子的太空艙中,內置了上百種表情和動作,能聽懂你的話並快速回應,可以陪孩子聊天、講故事,或者自己抓拍家裏的有趣瞬間。

你會發現,IFA 上的家電大廠們似乎都不甘心困在老本行。掃地機廠商捲起機械臂,把清潔機器人往多功能助手方向演進;而像 TCL 這樣的家電巨頭,則直接端出陪伴型機器人,把娛樂、情感和智能家居控制揉在一起。


機器人正被視為家電行業下一個能撐起未來十年的入口——既是 AI 技術落地的舞台,也是廠商們對 Next Big Thing 的共同想象。

換句話説,無論是陪伴機器人,還是機械臂掃地機,它們看似不同,卻都在回答同一個問題:誰能率先佔領家庭智能中樞?

無獨有偶,這並不是 IFA 中出現的唯一的 AI 寵物。

搶發蘋果的 SwitchBot

在 IFA2025 的另一個展台,SwitchBot 發佈了兩個 AI 寵物 Noa 和 Niko,而這兩個傢伙,與蘋果的思路不謀而合。


Noa 和 Niko 是主打陪伴的 AI 寵物,長得有點像小企鵝和浣熊的結合體。全身毛茸茸的,身體也軟乎乎的,加上輪子可以自己移動,很大程度上衝淡了機器的冰冷感。

它們最大的亮點,是能認出不同的家庭成員,甚至能讀懂你的手勢和情緒,然後用開心、難過甚至「嫉妒」來回應你。

看到這裏,很難不聯想到前段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的蘋果智能家居計劃:一個帶屏幕的 HomePod,一個會思考的攝像頭,還有一個能感知情緒、會「演戲」的「皮克斯枱燈」機器人。


智能家居的下一步,可能真的要從「聽懂指令」,進化到「看懂臉色」了。

如果説人工智能寵物不算什麼新鮮玩意,那接下來這些,可要大開眼界了。

Ooni

首先登場的,是 Ooni 推出的一個家用披薩烤爐——並且是一個 AI 披薩烤爐。


給烤爐裝個 AI,這事兒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怪?

傳統的烤爐,雖然有一面配備了透明窗口,但對於等待食物的人來説,温度不過是顯示屏上的一個數字,裏面加熱的火候很難掌控,全憑經驗和教程,整個烤披薩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黑盒,你放進去,調好參數,然後等待是好或是壞的結果。

可以説,每一張送進烤箱的披薩,都是一隻「薛定諤的貓」。

而 Ooni Volt 2 通過名為 Pizza Intelligence 的 AI 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會通過箱體內的傳感器數據,實時調整頂部與底部的加熱元件,最大限度地減少温度波動,同時還可以根據預先設定温度和酥脆程度,來做出不同風格的披薩,併力求精準地掌握火候, 減少披薩翻車的概率。


Ooni Volt 2 將於 10 月 1 日起上市,售價為 699 美元。

當貝(Dangbei)

AI 烤爐已經讓人足夠意想不到了,但當我的視線轉到當貝的站台時,只能感嘆:還有高手。

這個東西可能比烤爐更為意想不到——AI 魚缸。

在 IFA2025 上,當貝推出了 Smart Fish Tank 1 Ultra,在京東商品詳情頁中,當貝對它的描述可以總結為「你放魚、我來養」。

具體來説,這個魚缸具備人工智能支持的餵養、實時水監測和專業影棚的照明,可以實現自我維持的生態系統,並強調魚缸不僅免換水,而且還自淨水,主打省心。

這款產品國內已經先上線了,在京東的售價是 599 元。


家庭具身智能,中國廠商大亂鬥

提起家庭,就想起家務,而説起家務,就不得不提掃地機器人。

這兩年,無論是消費電子展,還是科技貿易展,掃地機器人這個品類,都是絕對熱門的參賽選手,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選手絕大多數來自中國。

追覓(Dreame)的迷你「坦克」

在 IFA 會場,一台正在樓梯上移動的機器人引來不少觀眾圍觀。

這台機器人來自追覓,名稱為 Cyber X,這個名字頗有賽格博格的味道,本體外觀與常見掃地機器人差別不大,都是一個橢圓形機身。真正吸睛的,是機身四周伸出的四個履帶式支架:一端連接機身,一端懸空,並保留了旋轉餘量,以適應不同角度的障礙。


從視頻來看,Cyber X 在樓梯上攀登的過程,不是我們想象中那般依靠攀爬動作,而是利用四個帶有履帶的支架,像坦克一樣直接碾過崎嶇的樓梯斜切面。

除了「四肢」,Cyber X 攀爬樓梯的另一個憑仗,是智能 3D 適應視覺系統,會在運動過程中掃描和評估前方的障礙物,以降低失誤概率並排除風險。

兩者結合,讓 Cyber X 可以爬升 25 釐米的樓梯,在此之前,追覓曾經推出過可以依靠機身兩側的電子臂跨越 6 釐米高度和 8 釐米高度的機型,而現在,這個數據得到了跨越式的升級。


Cyber X 搭載了 6400mAh 電池,但目前官方尚未公佈更詳細的硬件規格與售價,在 IFA2025 的亮相,更多是展示其爬樓能力表現和技術儲備。

科沃斯機器人(Ecovacs)的「永動機」

作為另一家老牌掃地機器人廠商,科沃斯在 IFA 2025 也帶來了新思路——與追覓主攻跨越障礙不同,科沃斯把焦點放在了續航上。

這次展出的 Deebot X11 Omnicyclone,不再像傳統掃地機器人那樣在電量不足時必須返回基站、等待充電,而是在每次拖布清洗時都會同時啓用 GaN 快充,在完成清洗的短暫間隙中快速補能,隨後立刻投入繼續工作。


説白了,就是將機器人的充電變得碎片化,能在清潔與補能之間無縫切換,大幅提升了長時間運行的效率,這種模式大幅提升了長時間運行的效率,尤其適合面積較大、工況複雜的環境。

除了作為亮點的續航外,X11 Omnicyclone 具有 19,500Pa 的吸力和升級的滾筒拖把,可延伸至 15 毫米,到達房屋的邊角。同時配備機械爬坡杆,最高跨越 4 釐米的障礙,可以穿過門檻,在地毯這樣不平整的表面工作。


此外,X11 Omnicyclone 的基站使用自動清空技術,不用更換一次性防塵袋,支持熱水自清潔並烘乾拖把滾筒,它的售價為 1499 美元。

石頭科技(Roborock)的草地「裝甲車」

作為目前熱門的參賽選手,石頭科技也沒有缺席 IFA2025,並且從一定角度來説,今年的石頭科技是陣容最龐大的一位,除了掃地機外,還帶了一些新東西。

讓我們一個個來看。

首先是 Qrevo Curv 2 Pro 掃地機器人,提供了 25,000Pa 的吸力,遠超前代的 18,000Pa,同時更新了雙旋轉拖把,支持識別地毯,在經過地毯式抬起拖把,保持地毯乾燥。
Qrevo Curv 2 Pro 的厚度為 7.98 釐米,支持收縮激光雷達,以便打掃沙發底部、電視櫃底部等地矮空間,同時將 RGB 攝像頭與人工智能障礙物識別系統結合,進一步提升障礙識別能力。

除此之外,Qrevo Curv 2 Pro 還帶有防纏繞和 100 度熱水拖把自清潔功能,售價為 1299 歐元。


Qrevo Curv 2 Pro 可以説是一次較為常規的迭代升級,而石頭科技帶來的另外一個陣容,則更為新穎——割草機器人。

這次石頭一出手,就是覆蓋高中低端的三款產品。

打頭陣的旗艦叫 RockMow Z1,能搞定 80%(約 38.66 度)的陡坡,全輪驅動、四輪獨立轉向、獨立懸掛系統,這些通常出現在硬派越野車上的詞,現在被用在了一台割草機上,在複雜地形下也能平穩、順滑地作業。


導航方面,它用了衞星 RTK 和視覺 vSLAM 融合的方案,確保在院子裏不迷路,一天能搞定 5000 平方米的草坪,還能貼着牆邊 3 釐米割草,不留衞生死角。


當然,不是所有人的後院都像個山地公園,另一款 RockMow S1 角色更像一個務實的管家。

這個機型沒有 Z1 那麼極致的性能,但也能處理 45%(約 24.2 度)的斜坡,還能鑽進 0.7 米的窄道,AI 智能地圖規劃這些核心功能也都沒落下,一天能打理 1000 平方米的草坪,對大多數需求來説綽綽有餘。


最有温度的,還得是入門級的 RockNeo Q1。除了同樣具備 AI 智能地圖和 3 釐米貼邊切割,它還有一個「野生動物友好」的功能,在夜間停止工作,不打擾那些晝伏夜出的小動物。

目前,石頭還沒公佈這三款割草機的具體售價和上市時間。但細細回想,石頭這次拿出的割草機器人陣容,其實是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兒——

畢竟你家後院,也是家的一部分。

戴森(Dyson)的火箭噴射器

看完了中國廠家的爬樓坦克和草坪裝甲車,我們再把目光轉回室內,看看空氣——

聊到空氣,自然就繞不開那個對「風」有執念的戴森。

他們這次帶來了一款新的空氣淨化器 HushJet Purifier Compact,它的外形有點像個小號的火箭噴射器或是飛機引擎,原理也確實沾點邊:通過全新的噴嘴設計,把潔淨空氣高速噴射出去。


為了不讓高速噴射變成噪音轟炸,機身裏的壓縮機經過了特殊設計,專門用來抑制運行時的聲音。在夜間模式下,它的聲量只有 24 分貝,基本不會打擾你睡覺。

這款淨化器的核心是一塊靜電 HEPA 濾網,能捕捉 99.97% 的小至 0.3 微米的顆粒,包括花粉、灰塵和寵物皮屑這類過敏原,戴森特別強調了濾網的全密封設計,確保吸進來的髒東西,一個都跑不掉。

這塊靜電 HEPA 濾網的壽命達到五年,是上一代 HEPA 濾網壽命的五倍,五年換一次,省心也省錢。


HushJet Purifier Compact 的個頭不大,7 磅重(大約 3.18 公斤),體積和一個小號微波爐差不多,挪動起來不費勁,按照戴森的説法,它最適合 18.86 平方米的房間。

HushJet Purifier Compact 將於 9 月 30 日在美國正式推出,售價為 349.99 美元。

看完 IFA 開幕首日的新品,我想你也會發現這兩條看似平行卻又暗中交匯的線索。


一條,是關於「腦子」的——當手機已經集體進入 AI 時代後,AI 本身開始尋找下一個載體,它悄悄溜進了烤爐、魚缸,甚至攝像頭裏,幫你解決那些過去只能靠經驗和直覺來判斷的小事。

另一條線索,是關於「身體」的——掃地機器人長出了履帶,學會了爬樓梯;石頭科技更是把「裝甲車」開進了後院,開始替你打理草坪,它們的目標很明確:用越來越強的機械性能,把人從越來越繁瑣的體力活裏徹底解放出來;

這兩條線索,一個解決腦力,一個解決體力,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奇妙的是,在 2025 年的柏林,它們殊途同歸了——

家——這個消費電子火力最密集的戰場,正成為 AI 最重要的棲息地。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