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特羅德:生存恐懼》評測:開啓 Switch 大作年的第一槍

愛範兒 於 18/10/2021 發表 收藏文章
在沒落的聖巢裏尋找存在的意義,在靜謐的森林中探索陌生的世界。

《空洞騎士》《Ori》《公理邊緣》《死亡細胞》……我一口氣可以説出十餘部玩法類似的遊戲,它們是平台動作冒險遊戲,但它們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統稱:類銀河惡魔城。

而今天我們要聊的遊戲,不用「類」,它就是「銀河戰士」:《密特羅德:生存恐懼》。


終於,薩姐迎來了新作

相比寶可夢、馬力歐這些大眾熟知的任天堂 IP,《密特羅德》在國內的知名度着實低了一些,但這個連「惡魔城之父」五十嵐先生都稱讚為「最偉大作品」的遊戲系列,不僅開創了一個遊戲類型,還為電子遊戲史帶來了第一個女性英雄形象:薩姆斯·阿蘭(玩家親切的稱她薩姐)。

如果你快速通關初代《密特羅德》,就會看到薩姐脱掉戰甲、露出金色長髮的模樣,強大的機甲與嬌弱的形象產生的強烈對比,讓無數玩家驚訝不已。在《密特羅德:生存恐懼》中,如果戰敗,也會看到戰甲碎裂的動畫演出。


而這個本該與紅帽子、綠帽子還有黃耗子(馬力歐、塞爾達、皮卡丘)一起成為讓所有人熟知的遊戲 IP,卻在被評為「2D 橫版動作遊戲巔峯」的《超級密特羅德》發佈後,8 年未更新,又在 2002 年《密特羅德:融合》發售後,更是相隔 19 年後才帶來了近期發佈的《密特羅德:生存恐懼》(以下簡稱 M5)。


回望歷史,也可以看到這個與《塞爾達傳説》同年誕生的遊戲系列,在擁有和後者一樣開創性的同時,又有着多麼不一樣的待遇。

25 週年時,《塞爾達傳説:御天之劍》發售,講述了海拉魯大陸誕生的故事,《密特羅德》什麼都沒有;30 週年時,《塞爾達傳説:曠野之息》橫空出世,讓無數玩家沉醉其中,一度超越 Switch 主機的銷量,而《密特羅德》只有一個被人詬病的外傳《同盟力量》。

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任天堂不會為薩姐推出正統續作時,終於在系列 35 週年之際,讓我們迎來了時隔 19 年的續作。

▲ 嗨薩姐,生日快樂,圖片來自:@CanadianAniGuy

在 M5 中,本該滅絕的寄生擬態生物 X 再次出現,聯邦調查派去偵查的 E.M.M.I. 機器人也失去了蹤影,只得讓對 X 免疫的、宇宙最強賞金獵人薩姆斯·阿蘭前往 ZDR 星球一探究竟,在經歷與神秘人的交戰後,我們的薩姐失去了幾乎所有能力,而《密特羅德:生存恐懼》的故事也由此展開。

探索逃逸,這裏充滿了生存恐懼

《密特羅德:生存恐懼》的英文副標題只有「Dread」這一個單詞,意思是「令人懼怕的事物」,這個單詞幾乎可以概括整個遊戲劇情。而恐懼的來源正是在薩姐之前去探索 ZDR 星球的 E.M.M.I. 機器人:在 E.M.M.I. 機器人的領域內,只要被發現,它就會以極快的速度追捕,一旦薩姐被抓住,基本就是死路一條。

不論是 E.M.M.I. 在地面、牆壁、天花板上都如履平地的行動能力,緊張感十足的音樂、紅光警報渲染的氛圍,還是幾乎一擊必殺的結局,E.M.M.I. 給玩家帶來了不僅是恐懼感,還有緊迫感。

▲ 被 E.M.M.I. 嚇到操作變形的我

當然了,如果你看準時機按下 X 鍵,有極低的概率會讓 E.M.M.I. 出現硬直,從而順利逃脱。但比起碰概率,逃跑才是遇到它的最佳選擇。


除了恐懼感的營造,M5 的畫面表現也完全沒有辜負《密特羅德》之名,作為一款橫版平台動作遊戲,它雖然沒有 3A 大作那麼精緻(當然 Switch 平台也有限制),但僅憑最初的幾個場景,就足以讓我在畫面表現上給它高分。

▲ 與神秘人對峙.

▲ 初次交手.

▲ 攻擊無效的壓迫感.

M5 採用的是 3D 建模、2D 玩法的畫面設計風格,雖然 Switch 機能一般,但與 19 年前的《密特羅德》相比,不論是畫面色彩的豐富程度、3D 建模的精細程度還是光影表現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過場動畫與遊戲界面的連續性和進入不同房間時的加載速度,遊玩時幾乎沒有被打斷的感覺,這對於一款需要快速反應、在電光火石間結束戰鬥的遊戲來説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被 E.M.M.I. 追逐時,即使穿越幾個房間依然不會因為遊戲加載太慢而失去緊張感。

▲ 遊戲操作和過場動畫連接非常流暢.

▲ 進入不同房間時幾乎沒有延遲.

玩法方面,M5 的鍵位設置合理、操作教程詳細,只需稍加練習就可快速上手,即使遊戲講解時沒有太在意,也可以在設置裏重新閲讀操作教程。一旦熟悉了地圖和操作,在 E.M.M.I. 區也能從容不迫的與機器人周旋。

流暢性不僅體現在遊戲內,就連你被 E.M.M.I. 擊敗都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屏幕上突然出現的 GAME OVER,讓你在驚魂未定中擁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好在存檔點比較多,死亡後也可以快速回到臨近位置,E.M.M.I. 的一擊必殺並不會讓玩家太過懊惱。復活後就可以快速的進入遊戲再死一次的體驗——哦不,繼續挑戰的體驗——讓我想起了那個到三螳螂面前都要戰死八百回的小騎士。

隨着遊戲進程,薩姐會逐漸獲得丟失的能力,曾經不能打開的門都可以進入,曾經不能穿過的區域也能通過,探索的樂趣也逐漸顯現。這樣的設計自然會讓你重複跑圖,但探索複雜地圖的每個角落,思考進入每個區域的方法,本來就是《密特羅德》系列不可或缺的部分。

▲ 進入高温地區會持續受到傷害.

▲ 獲取蜘蛛磁鐵後可以吸附在特殊區域.

跳躍、滑行、攀爬、空中衝刺,匍匐前進的 E.M.M.I.,華麗躲避的薩姐,M5 豐富的行動機制,讓我已經可以預見未來速通玩家的各種神級操作——這個從《超級密特羅德》時代就開啓的玩法,終於可以在全新的《密特羅德》中得到重現。


當然了,M5 並不是完美的,比如會打斷 BOSS 佔進程的快速反應事件(QTE)就讓我有些許不適應。雖然畫面着實好看,薩姐面對強敵英姿颯爽的模樣確實讓人熱血澎湃,但這難免會打斷對戰節奏。我還是希望能擁有一場從頭打到尾、酣暢淋漓的硬核對戰。
▲ 在頭頂閃光瞬間按下 X 就會進入 QTE.

作為一個將近 20 年未更新正統續作的系列,早已有大量的類銀河惡魔城遊戲深入人心,認為 M5 比不上同類遊戲的也大有人在。《密特羅德》完全可以去參考後輩的玩法,對遊戲進行創新,加一些角色扮演的元素,改變下「老舊」的戰鬥系統,但任天堂依然讓《密特羅德:生存恐懼》保持着原來的樣子:沒有豐富的 RPG 內容、沒有多周目、沒有太過硬核的戰鬥系統,當我發現無法反殺 E.M.M.I.,只能湊運氣或者逃跑時,就知道 M5 有的,還是當年的那個模樣。

▲ 破壞牆體前往其他區域.

可能對老玩家來説,《超級密特羅德》的地位永遠不可撼動,但《密特羅德:生存恐懼》,絕對算得上一款出色的銀河城遊戲,如果讓我這樣一個任天堂粉絲評價,甚至會給它一個年度最佳遊戲的提名。
《密特羅德:生存恐懼》值得入手嗎?

因為遊戲類型的特殊性,《密特羅德:生存恐懼》可能無法成為如《塞爾達傳説:曠野之息》《超級馬力歐:奧特賽》那樣的 Switch 必買遊戲,但它擁有任天堂一貫的遊戲製作水準,從畫面到音樂,從氛圍營造到操作體驗,只要你能沉浸其中,那一定可以感受到「生存恐懼」,所以我們給出以下建議:

  1. 如果你是《密特羅德》系列的老玩家,我想你並不需要推薦,可能看到這篇文章時已經通關開始準備速通解鎖全畫廊了;
  2. 如果你喜歡《空洞騎士》《暗夜火炬城》《奧日》這一類型的遊戲,那 M5 應該也會成為你的心頭好;
  3. 如果你並沒有玩過此類遊戲,看直播或朋友介紹而對這款遊戲產生了興趣,不妨入手實體版體驗下,不喜歡了也可以回血。


在這裏分享幾個新人小技巧,幫助你快速熟悉《密特羅德:生存恐懼》的操作:

  1. E.M.M.I. 抓到你時頭部發紅光時可以按 X 反擊,但成功率極低,遇到還是跑吧;
  2. 遇到無路可走時用武器掃射一圈,可能就會發現隱藏出口;
  3. 拿到新技能後回頭看看,去探索曾經無法進入的地方;
  4. 如果可以用近戰攻擊就用近戰,收穫更多;
  5. 多用導彈,其實沒有那麼缺,很容易就補上了。

▲ 近戰反擊,可以獲得更大收益.

2022 年,會成為下一個 2017 年麼?

説到 Switch 大作雲集,就不由得讓人想起 2017 年,那年的任天堂,憑藉着《塞爾達傳説:曠野之息》和《超級馬力歐:奧德賽》,在橫掃年終各大獎項的同時,為玩家帶來了充滿着歡樂、驚喜和感動的 2017 年。


玩家調侃任天堂憑着《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抗過了 2020 年,這可能有疫情影響,但也有可能是任天堂在為未來憋大招:

2017 年 TGA 年度遊戲,《塞爾達傳説:曠野之息》的續作;世界第一大 IP,寶可夢繫列的全新嘗試《寶可夢傳説:阿爾宙斯》;銷量破千萬,全球大火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斯普拉遁 3》;星之卡比首款 3D 新作《星之卡比:探索發現》。再加上《怪物獵人:崛起》的全新資料片、《獵天使魔女 3》等一眾第三方遊戲的發售和更新。任天堂似乎是想用《密特羅德:生存恐懼》開啓又一個「2017 年」——就像用薩姐開啓非線性橫向卷軸遊戲那樣。


即使沒有其他遊戲發售,Switch 2022 年的遊戲陣容也足以與 2017 年媲美,就讓我們在《密特羅德》的太空史詩中,一起期待 2022 年的到來吧!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Switch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