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復仇者聯盟 4》上映前還有 11 天 1 時 55 分,《復聯 4》在中國的預售票房成功破億,創下了中國影史預售最快破億紀錄。而數據還在繼續刷新,距離《復聯 4》零點場開啟還有 10 天的時間,《復聯 4》零點場預售已超過《速度與激情 8》的最終零點場票房 (6270 萬元),成為新的中國內地影史零點場票房冠軍。
與之前影迷的與有榮焉不同,這次的影迷分為了多個派別,有的影迷甚至號召周圍的親朋好友都不要去買《復聯 4》的天價首映票。
天價?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張,然而當你看到幾百一張的電影票你就會明白,《復聯 4》的首映票價可能確實過高了。今年一直被吐槽太貴的春節檔票價為 45.1 元,即使不算部分影院板上釘釘的「偷票房」行為,《復聯 4》的平均票價也高達 65.5 元。這個價格比春節檔平均票價貴了 45.2%,比 2018 年的平均票價(34.73 元)貴了 88.6%。
為了不被劇透,影迷認下了這天價的首映票
「280?在我們這 18 線從來沒聽説過的魔幻價格。」這是愛範兒微博下面被點贊最多的一條留言,它也側面顯示了《復仇者聯盟 4》預售票價的瘋狂。
在《復聯 4》發行通知下達之前,就有影院提前放出了 IMAX 超前預定「皇帝座」300/位的宣傳海報。如果説偷跑發售還屬於少部分影院的違規行為的話,那普遍上漲的票價則是讓影迷有一種被當肥羊宰的「錯覺」。為了表示對片方違規行為的不滿,甚至有影迷做出了「只要你不買違規零點票,我們就是永遠的朋友」表情包。
▲ @抖森真的萌得只有三歲
IMAX 票價 100 起跳,200 ~ 500 的票價都不少見,有的票價直接上千。太貴的天價電影票,讓大家都直呼消受不起,更有提前買到首映黃金座的人加價幾百在閒魚出售。票價暴漲,黃牛加價,更過分的是有第一時間成功搶到便宜影票的影迷被影院強制退票,讓人投訴無門。
那麼這一切讓人看不懂的騷操作取得了什麼樣的效果呢?答案是,票都賣完了。在票價上漲的情況下,知名影院的 IMAX 基本上座無虛席,即使影院新加開的場次也能迅速售空。
如此彪悍的戰績,幾乎都由漫威《復仇者聯盟》系列的核心粉絲創造。他們可以忍受影院幾倍的電影票,只為第一時間看到《復聯 4》。
不管你承不承認,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的成功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各國預告片觀看人數破紀錄、預售破紀錄等情況數不勝舉。囊括了漫威旗下數個英雄的《復仇者聯盟》系列堪稱是電影紀錄粉碎機。
作為復仇者聯盟的第四部電影,《復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的片名也幾乎能夠看出本片的基調。在多位初代英雄扮演者明確表示不會續約後,《復聯 4》也就成了多位演員的告別之作。對於部分粉絲而言,《復聯 4》的存在就像是《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下)》一樣,是一個故事的結局。
▲ 蜘蛛俠扮演者 Tom Holland. 圖片來自:Giphy
隨着一波波電影物料的釋出,百度指數和 Google Trends 都告訴人們,大家對《復聯 4》的熱情從未消退。電影何時定檔,何時開放預售都是粉絲最關心的事。
▲《復仇者聯盟 4》百度指數,關鍵節點均有明顯上漲
但關心電影,不代表願意被劇透劇情。之前《復聯 3》在內地延後上映,就讓影迷被來自各地的劇透所包圍,即使提前斷網也逃不開。在進電影院之前,觀眾就對誰領便當心知肚明瞭。
很多人都不喜歡劇透。對此,俄亥俄大學認知科學學者 Vera Tobin 曾作出如下解釋:「在某種程度上,對劇透的恐懼是有根據的。你只有一次機會第一次學到一些東西。一旦你學會了,知識就會影響你的注意,你的預期,甚至是你想象力的極限。」
看一部電影就像是在海里游泳。你本來擁有廣闊無垠的大海,但突然有人朝你丟來了一支錨,即使你想要努力的遠離它、忽視它,但你很可能始終無法遠離它,一直在那個丟來的錨附近游泳。如果你提前獲知了電影中的某一重要人物的死亡信息,那麼你觀看電影時可能不會那麼震撼,而是想着「果然/終於死了」。
不可否認,有部分觀眾是喜歡被劇透的,劇透可能幫助這些觀眾更好的理解一個故事。但在喜歡劇透的觀眾之外,還有很多觀眾希望不會受到過多信息的干擾,獨自享受電影。
第一時間觀看劇情對核心影迷而言當然無法拒絕,但能讓更多影迷忍下電影票數倍溢價的,恐怕更多是對情懷的不捨,以及被劇透的恐懼。
▲ 圖片來自:《辛普森一家》
對於影迷而言,不看首映的後果可能就是對劇情瞭若指掌地走進電影院,連台詞都被透露了一半。不想被劇透,也做不到完全隔絕信息的影迷掏出了自己的錢包。
但這不代表他們贊成這次漲價,有位花了三百買首映票的粉絲表示「不心疼錢,但真的心寒。」
反對高價影票的網民與受傷的漫威
有妥協買票的影迷,也有絕不認輸的影迷。
微博用户 @風息神淚就號召影迷抵制院線胡亂加價的行為:
引用這個口子一旦開了,以後就會變成默認了:凡是有一定死忠粉的系列片,首映和當天都先炒得奇高無比,過後再降。錢收兩波。
不差那個錢。但沒必要被當智障侮辱。
對《復聯 4》的首映場來説,三個多小時的電影對影院的整體排期都有影響,所以適當加價是可以接受的。粉絲也會為上揚的票價買單,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市場經濟就是這樣,合情合理。
▲ B 站預告片的刷屏彈幕
但這次上揚數倍的票價,強制退票,偷票房,強制綁定小食/禮品出售的行為還是觸碰到了粉絲的紅線。
在天價電影票上了數個熱搜的同時,微博話題 #買了復聯首映票的人不用去上班嗎# 的評論下方有人開始抨擊漫威吃相難看。這些評論下面一般都有一些漫威粉絲在進行自發的澄清。
@抖森真的萌得只有三歲 就在評論區表示「據萬達説,300 一張裏面含 100 衍生品,誰知道最後票房分賬能有多少。之前我看到過之前的電影實際支付 65 塊=32 分賬票房+30 影院服務費+3 塊第三方手續費,你想復聯能進賬多少吧!」
關於一張天價電影票到底能有多少的水分和貓膩,很多漫威粉絲都在自發地向用户解釋,票價上漲,漫威不一定能像預想中一樣受益。
毒眸就曾在一篇電影服務費科普文中表示「新的票補政策出來之後,服務費將被嚴格限制在 2 塊錢以內,而且這院線還不能參加分配。」
▲ 圖片來自:毒眸
而對於院線可能有的偷票房行為,粉絲也在積極安利查票的 app/網站。知乎網友 @李智 就在知乎天價預售票話題下面宣傳起了「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和「影票查詢」app。
這項服務的提供者是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任何一張已經取出的電影票都能查詢票面信息。如果用户發現票面信息與官方驗票結果不符,就可以一鍵舉報影院。
目前,已經有不少粉絲發現自己的票面金額和實際付款金額不相同了。
在影迷只能為天價票買單的同時,這些無奈的影迷也在努力避免院線偷票房的行為,努力保證片商的利益。
但不管怎麼説,天價電影票的存在,漫威都會是直接的受益者之一。就算有些院線偷偷摸摸地藏票房,在電影票相關知識迅速科普擴散的情況下,漫威會吃的啞巴虧也只會越來越少。
但天價電影票對漫威形象的傷害可能大過漫威能夠從中獲得的好處。
▲ 圖片來自:《Iron Man 3》
@剪刀手軒轅 就表示「這次復聯四給我的感覺,從漫威影業到各影院,充滿幹完這一票就跑的氣息。」評論區下方也有不少觀眾留言表示「我們觀眾也是被坑這一次就拉倒的心態。」甚至有不少人表示,《復聯 4》就是最後一部會去電影院支持的漫威院線電影。
對於這次天價票的瘋狂,漫威或許無辜,但掏錢買票的觀眾卻不會顧忌這麼多,吃相難看的批評或多或少都要被掛在漫威身上。
院線:票價越來越高,賺錢越來越難
票價肆無忌憚的漲,漫威或許是委屈的背鍋者。但各大院線絕不是,他們是這票價上漲背後的締造者。
幹完這一波就跑?不不不,類似的集體漲價,院線至少已經發生過三次。《阿凡達》上映時 IMAX 空前絕後的兩百電影票;今年春節一票上百的翻倍票;《復聯 4》300 一張的「皇帝座」預售。
《阿凡達》上映時,我們還只有 600 塊 3D 銀幕,這在當時已經是亞洲 3D 銀幕的一半數量。而在今天,我們已經有了 47541 塊 3D 銀幕,連 IMAX 銀幕都有了 600 多塊,
如果説《阿凡達》上映時的天價票還算是影院銀幕增長跟不上羣眾需求的供小於求情況的話,那在銀幕足夠、供過於求的今天,漲價的院線就真是為了多撈一點是一點。
在賺錢割韭菜方面,產能過剩的院線毫不手軟。
當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全部院線。畢竟在大家曬出貴的咂舌的電影票時,仍有不少網友在炫耀自己 19.9 的首映票價。有獨善其身的影院,也有被點名批評的院線。在《復聯 4》相關話題下,「萬達不要臉全國第一,CGV 認第二」的留言總是能被頂到很前的位置。
《阿凡達》、《復聯 4》,春節狂漲的電影票背後都是實打實的利益支撐。觀眾一定會為這些電影買單的自信,給了院線漲價的底氣。今年某家影城大年初一一天的票房就接近去年票房的 6%。影院收入大漲的背後,卻讓不少觀眾都有了一個「電影票很貴」的概念。
在邀請家中長輩一起看電影時,對方拒絕的理由也變為了「太貴了!算了!」電影票票價上漲,「電影票自由」也成了都市青年證明自己有錢享受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雖然有不少人認為盲目漲價的行為不利於培養潛在的市場,只會將越來越多的觀眾擋在銀幕之外,給日後的票房造成更大的壓力。但院線可能顧不了那麼多。銀幕持續在增長,但看電影的觀眾卻沒跟上銀幕的增長速度。
這種情況從春節檔情況就能看出少許。今年大年初一觀影人次相較去年歲同比下降了 2.11%;平均票價較去年卻同比增長了 13.08%。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票價都保持了 10% 左右的上漲。就是在這樣票價保持較大增長的情況下,春節檔票房卻只和去年基本持平,拿到了 57.46 億的總票房。
如果説票價上漲的春節檔與去年持平還算是喜事的話,那春節檔電影票價上揚的苦果就只能由三月的票房來扛 。在有《驚奇隊長》、《綠皮書》、《阿麗塔:戰鬥天使》等多部好萊塢大片的情況下,3 月內地票房收官卻極為慘淡。41.42 億的成績相比去年同一時期的 51.19 億減少了近 20%。
▲ 圖片來自:《綠皮書》
漲還是不漲,這其實是所有院線都面臨的問題。漲價,觀眾不願意進電影院買票;保持現狀,其它影院新增的銀幕也會分流現有的客人;降價,單座的收益則會持續降低。
怎麼做都有損失,怎麼做都不是最好,這大概也是 2018 各大院線的縮影。銀幕急增,競爭加劇,來來往往的觀眾卻還只有那麼幾個。2018 年,各大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單銀幕產出、單座收益、場均人次、場均收益等數據均創下了 2014 年以來最低值,平均上座率不足 12.5%,影院們都陷入了生存危機。
據藝恩數據顯示,僅 2018 年上半年,退出市場的影院數量就達到了 167 家。而拓普電影智庫給出的數據也顯示,2018 年前 10 個月倒閉或停業整改的影院已近 300 家。而在 2018 年年底,沒有票房入賬的影院已經多達 2100 家,佔了全國影院總數的五分之一。
對於院線而言,現在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
▲ 圖片來自:環球國際影城
競爭激烈,活着不易,也難怪現在各家影院都在想盡辦法來提價來賺更多。對於競爭越發激烈的院線而言,什麼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批評都可以忽略,賺錢先活着才是正經事。
影院面臨的危機,觀眾不是不能理解,但這般大幅度的提價,還是非常傷害消費者的信任。
別忘了,超高票價就像是爛片。雖然總有觀眾買單,但騙觀眾一次就有一羣觀眾長記性。在電影下映後就能迅速在視頻網站接檔上線的今天,願意買一張天價電影票只會越來越少,願意走進電影院的觀眾也只會越來越少。
就像憤怒的觀眾所説的「不慣這些臭毛病!」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