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絕對是遊戲機的大年,「御三家」都有大動作: 任天堂發佈 Switch 2 再次熱賣;微軟聯手華碩推出首款「Xbox PC 掌機」ROG Xbox Ally,並重塑掌機 Windows 體驗。
至於索尼,6 月份官宣啓動開發的次世代主機 PS6,近日遊戲行業的可靠信源 Moore’s Law Is Dead(MLID)則公開了非常豐富的 PS6 開發細節,以及傳聞已久的 PS 掌機,兩款產品將於 2027 年底到 2028 年中發佈。
所以,這台掌機會重現 PSP 的輝煌,還是會和 PSV 一樣慘淡收場?
比 Switch 2 更便宜還更強?
索尼要做一台能獨立玩遊戲新掌機的消息已經流傳了很久,而 MLID 的爆料,終於讓我們對這台「次世代 PSP」有了實感。
從參數上看,全新的 PS 掌機依舊延續了 PS 系列的「高性能遊戲機」定位:採用代號為「Canis」的 AMD APU,台積電 3nm 工藝,搭載 16 個 RDNA 5 GPU,4 個 Zen 6c CPU 核心和 2 個 Zen 6 低功耗核心,主頻 1.20GHz。
▲ Canis 渲染圖,圖源:MLID
技術文檔指出,2 個 Zen 6 低功耗核心將專門用來運行掌機的系統,這可以為遊戲釋放出 20% 的性能。而全新的 RDNA 5 架構,將會比 PS5 上更老的 RDBA 2 架構要快上 60%。
目前還沒有這款產品會配備多少運行內存的確切消息,不過 PS 掌機配備的內存控制器,理論上最高可支持 48GB 的 RAM,索尼正在積極與遊戲開發者溝通確定內存用量。
而考慮到 PS 掌機屬於「次世代」,加上要跑 FSR 超分技術,以及現代大作的遊戲引擎,MLID 預測掌機的內存至少需要 24GB,而 32 GB 會相對更富足一點。
單論性能參數,PS 掌機不僅輕鬆超過 Switch 2,連同樣強調性能的 ROG Xbox Ally X 也不是對手,不過,這款產品預計在 2027 年底發佈,屆時未必會有這麼明顯的優勢。
▲ ROG Xbox Ally X
屏幕方面,PS 掌機將會搭載 1080P 分辨率,刷新率可能是 60Hz 或 120Hz。考慮到性能更弱的 Switch 2 都有一塊 120Hz 屏幕,我們可以期待 PS6 同樣不會在這方面落後。
最有意思的是,PS 掌機會有一個「座機模式」,也就是説能夠和 Switch 一樣,變成一台「主機」,在這個模式下,PS 掌機的性能還會進一步提升,主頻 1.65GHz 左右。
▲ Switch 2
根據目前已有的數據,在底座模式下,PS 掌機的光柵化性能將是 PS5 的 0.5-0.75 倍左右,但憑藉更強的 RDNA GPU,在光追性能上 PS6 掌機會是 PS5 的 1.3-2.6 倍,甚至能媲美 PS5 Pro。
加上更高的帶寬以及 AMD FSR 技術支持,PS 掌機在座機模式下,幾乎能提供 PS5 同等的遊戲體驗,不過也需要遊戲進行補丁優化。
對於那些沒有優化過的遊戲,運行起來會更加接近 PS5 遊戲的「節能模式」,幀率會卡在 40FPS 左右。
所以這款掌機究竟能玩什麼遊戲?目前確認將可以向後兼容 PS5 和 PS4 的遊戲,沒有提到 PS3 遊戲。
考慮到性能上的差距,這款掌機未必能原生運行更龐大的 PS6 遊戲,因此索尼可能考慮提供 PS6 的串流服務,或者推出專門為掌機優化的 PS6 遊戲版本。
並且,類似 Switch 2,PS 掌機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説還是一個全新的增收平台,本身就是能夠激勵更多開發者主動去做適配和優化。
PS 掌機的定價或許也將非常良心:預估在 399- 499 美元區間,摺合人民幣大概在 2800-3500 元之間。由於索尼計劃在 2027 年量產,得益於 3nm 工藝良率提升和內存成本變化,這款掌機就算賣 399 美元都能小幅盈利。
而比索尼性能更弱的 Switch 2 定價 449.99 美元,ROG Xbox Ally 甚至可能定價 899 歐元,這樣一看能玩 PS5 遊戲的 PS 掌機是不是一下子就有性價比了?
對於一起發佈主角 PS6,索尼的定價策略也會相對更謹慎,很可能維持和 PS5 一樣的定價,甚至更便宜,後者數字版原售價 449.99 美元,國行售價 2799 元。
▲ 玩家設計的 PS6 渲染圖
PS6 可能將採用 AMD 「Navi 5」桌面級的 Chiplet APU,包含 8 個 Zen 6 核心,以及 40-48 個 RDNA 5 GPU,TBP 將降低到 160W。
PS6 的光柵化性能估計將是 PS5 的 3 倍,而光追的提升只會更高,可能會達到後者的 5 倍以上,預計將和英偉達 GeForce RTX 4080 相當。
最後,MLID 還提出了一個可能性,索尼會物盡其用 PS 掌機上全新開發的 Canis APU,去打造一台更小巧、更便宜的低配版「PS6S」,類似 Xbox Series S,以吸引更多新老玩家購買。
▲ Xbox Series S
PS 掌機能成嗎?
無獨有偶,掌機領域另一個對手——Valve 的 Steam Deck 2,也在近期曝光了一些消息,並且同樣會在 2028 年左右發佈,屆時將正面和 PS 新掌機正面交手。
不過目前關於這台設備還沒有太多詳細信息,Valve 也曾表示過,不會很快推出 Steam Deck 2,因為他們想要實現設備性能上的顯著提升。
▲ 圖源:Steam Deck
但對於索尼來説,對手又何止 Steam Deck 2,和 Xbox PC 掌機以及 Switch 2 而已?
8 月的最新數據,PS5 全球銷量突破 8000 萬台,雖然仍未超越 PS4,但已經稱得非常暢銷,整個生態利潤超越歷代 PS 主機總和。
打造能玩市面所有大作的高性能遊戲機作為基礎,然後再投資旗下工作室開發獨佔的遊戲大作吸引更多玩家,是索尼走到今天的核心商業模式。
但問題是,這套模式放在遊戲市場競爭很有效果,而現在遊戲機的對手,不僅是彼此,還有更碎片化、更豐富的移動互聯網。
對比消遣性質更重的手遊和短視頻,流程長、故事完整、畫面精細、操作難度高的遊戲大作,都儼然成為了一個形式上更嚴肅的作品,在內容消費的競爭之中頹勢盡顯。
▲ 今年第一款 PS5 第一方大作:《死亡擱淺 2》
加上硬件性能不斷攀升,遊戲的開發難度和開發成本也隨之提升,但玩遊戲的人反而不如以前多了,索尼用大量時間和資源做出來的遊戲,越來越難以回本盈利。
所以,索尼只能向存量更大的 PC 玩家開放自己的獨佔遊戲,賣出更多遊戲,而受到衝擊的自然就是自家的 PS 遊戲機了。
和主打老少咸宜路線的任天堂不同,索尼面向的主要還是那批對畫面和玩法有很高要求的偏硬核玩家,但同樣可以「擴大遊戲人口」,用掌機去獲取更多玩家。
索尼是一個非常強勁的高性能遊戲機競爭者,拋開 Switch 2 不談,目前這台 PS 新掌機參數未必還能在兩年後有優勢,但作為一台純粹的遊戲機,沒有 Windows 拖後腿,兼容性比 Steam Deck 更好,價格還更便宜。
對比對屏幕和空間要求更高的 PS5,PS 掌機能夠滲透更多場景,比如大學宿舍和出租房,不僅可以捧着玩,畫質靠外接電腦顯示屏也可以滿足,更不用提沙發和地鐵這些掌機場景了。
▲ PS5 還是更適合一塊高清大屏幕
對索尼來説,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吸引 PS4 用户換機,根據 MLID 的爆料,這個目標甚至多次出現在索尼內部的文檔之中。
因此,這款運行 PS5 遊戲都稍顯吃力的掌機,其實最適合玩的就是 PS4 遊戲,讓老 PS4 用户願意換一台更便攜的產品,還能嘗試一些 PS5 甚至 PS6 的新遊戲。
▲ 銷量破億的 PS4
但我們還要等待三年的時間才能見到這款設備的問世,這期間我們能等來馬力歐、塞爾達和寶可夢加持下的「完全體」 Switch 2,微軟也有充足的時間進一步把 Xbox 掌機版 Windows 優化到位,PC 掌機配置也進一步提升,留給 PS 掌機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收縮。
並且,如何避免重蹈上代掌機 PS Vita 當年由於 PS4 完全被冷落的覆轍,也是索尼需要深思熟慮的戰略問題。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至於索尼,6 月份官宣啓動開發的次世代主機 PS6,近日遊戲行業的可靠信源 Moore’s Law Is Dead(MLID)則公開了非常豐富的 PS6 開發細節,以及傳聞已久的 PS 掌機,兩款產品將於 2027 年底到 2028 年中發佈。
所以,這台掌機會重現 PSP 的輝煌,還是會和 PSV 一樣慘淡收場?
比 Switch 2 更便宜還更強?
索尼要做一台能獨立玩遊戲新掌機的消息已經流傳了很久,而 MLID 的爆料,終於讓我們對這台「次世代 PSP」有了實感。
從參數上看,全新的 PS 掌機依舊延續了 PS 系列的「高性能遊戲機」定位:採用代號為「Canis」的 AMD APU,台積電 3nm 工藝,搭載 16 個 RDNA 5 GPU,4 個 Zen 6c CPU 核心和 2 個 Zen 6 低功耗核心,主頻 1.20GHz。
▲ Canis 渲染圖,圖源:MLID
技術文檔指出,2 個 Zen 6 低功耗核心將專門用來運行掌機的系統,這可以為遊戲釋放出 20% 的性能。而全新的 RDNA 5 架構,將會比 PS5 上更老的 RDBA 2 架構要快上 60%。
目前還沒有這款產品會配備多少運行內存的確切消息,不過 PS 掌機配備的內存控制器,理論上最高可支持 48GB 的 RAM,索尼正在積極與遊戲開發者溝通確定內存用量。
而考慮到 PS 掌機屬於「次世代」,加上要跑 FSR 超分技術,以及現代大作的遊戲引擎,MLID 預測掌機的內存至少需要 24GB,而 32 GB 會相對更富足一點。
單論性能參數,PS 掌機不僅輕鬆超過 Switch 2,連同樣強調性能的 ROG Xbox Ally X 也不是對手,不過,這款產品預計在 2027 年底發佈,屆時未必會有這麼明顯的優勢。
▲ ROG Xbox Ally X
屏幕方面,PS 掌機將會搭載 1080P 分辨率,刷新率可能是 60Hz 或 120Hz。考慮到性能更弱的 Switch 2 都有一塊 120Hz 屏幕,我們可以期待 PS6 同樣不會在這方面落後。
最有意思的是,PS 掌機會有一個「座機模式」,也就是説能夠和 Switch 一樣,變成一台「主機」,在這個模式下,PS 掌機的性能還會進一步提升,主頻 1.65GHz 左右。
▲ Switch 2
根據目前已有的數據,在底座模式下,PS 掌機的光柵化性能將是 PS5 的 0.5-0.75 倍左右,但憑藉更強的 RDNA GPU,在光追性能上 PS6 掌機會是 PS5 的 1.3-2.6 倍,甚至能媲美 PS5 Pro。
加上更高的帶寬以及 AMD FSR 技術支持,PS 掌機在座機模式下,幾乎能提供 PS5 同等的遊戲體驗,不過也需要遊戲進行補丁優化。
對於那些沒有優化過的遊戲,運行起來會更加接近 PS5 遊戲的「節能模式」,幀率會卡在 40FPS 左右。
所以這款掌機究竟能玩什麼遊戲?目前確認將可以向後兼容 PS5 和 PS4 的遊戲,沒有提到 PS3 遊戲。
考慮到性能上的差距,這款掌機未必能原生運行更龐大的 PS6 遊戲,因此索尼可能考慮提供 PS6 的串流服務,或者推出專門為掌機優化的 PS6 遊戲版本。
並且,類似 Switch 2,PS 掌機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説還是一個全新的增收平台,本身就是能夠激勵更多開發者主動去做適配和優化。
PS 掌機的定價或許也將非常良心:預估在 399- 499 美元區間,摺合人民幣大概在 2800-3500 元之間。由於索尼計劃在 2027 年量產,得益於 3nm 工藝良率提升和內存成本變化,這款掌機就算賣 399 美元都能小幅盈利。
而比索尼性能更弱的 Switch 2 定價 449.99 美元,ROG Xbox Ally 甚至可能定價 899 歐元,這樣一看能玩 PS5 遊戲的 PS 掌機是不是一下子就有性價比了?
對於一起發佈主角 PS6,索尼的定價策略也會相對更謹慎,很可能維持和 PS5 一樣的定價,甚至更便宜,後者數字版原售價 449.99 美元,國行售價 2799 元。
▲ 玩家設計的 PS6 渲染圖
PS6 可能將採用 AMD 「Navi 5」桌面級的 Chiplet APU,包含 8 個 Zen 6 核心,以及 40-48 個 RDNA 5 GPU,TBP 將降低到 160W。
PS6 的光柵化性能估計將是 PS5 的 3 倍,而光追的提升只會更高,可能會達到後者的 5 倍以上,預計將和英偉達 GeForce RTX 4080 相當。
最後,MLID 還提出了一個可能性,索尼會物盡其用 PS 掌機上全新開發的 Canis APU,去打造一台更小巧、更便宜的低配版「PS6S」,類似 Xbox Series S,以吸引更多新老玩家購買。
▲ Xbox Series S
PS 掌機能成嗎?
無獨有偶,掌機領域另一個對手——Valve 的 Steam Deck 2,也在近期曝光了一些消息,並且同樣會在 2028 年左右發佈,屆時將正面和 PS 新掌機正面交手。
不過目前關於這台設備還沒有太多詳細信息,Valve 也曾表示過,不會很快推出 Steam Deck 2,因為他們想要實現設備性能上的顯著提升。
▲ 圖源:Steam Deck
但對於索尼來説,對手又何止 Steam Deck 2,和 Xbox PC 掌機以及 Switch 2 而已?
8 月的最新數據,PS5 全球銷量突破 8000 萬台,雖然仍未超越 PS4,但已經稱得非常暢銷,整個生態利潤超越歷代 PS 主機總和。
打造能玩市面所有大作的高性能遊戲機作為基礎,然後再投資旗下工作室開發獨佔的遊戲大作吸引更多玩家,是索尼走到今天的核心商業模式。
但問題是,這套模式放在遊戲市場競爭很有效果,而現在遊戲機的對手,不僅是彼此,還有更碎片化、更豐富的移動互聯網。
對比消遣性質更重的手遊和短視頻,流程長、故事完整、畫面精細、操作難度高的遊戲大作,都儼然成為了一個形式上更嚴肅的作品,在內容消費的競爭之中頹勢盡顯。
▲ 今年第一款 PS5 第一方大作:《死亡擱淺 2》
加上硬件性能不斷攀升,遊戲的開發難度和開發成本也隨之提升,但玩遊戲的人反而不如以前多了,索尼用大量時間和資源做出來的遊戲,越來越難以回本盈利。
所以,索尼只能向存量更大的 PC 玩家開放自己的獨佔遊戲,賣出更多遊戲,而受到衝擊的自然就是自家的 PS 遊戲機了。
和主打老少咸宜路線的任天堂不同,索尼面向的主要還是那批對畫面和玩法有很高要求的偏硬核玩家,但同樣可以「擴大遊戲人口」,用掌機去獲取更多玩家。
索尼是一個非常強勁的高性能遊戲機競爭者,拋開 Switch 2 不談,目前這台 PS 新掌機參數未必還能在兩年後有優勢,但作為一台純粹的遊戲機,沒有 Windows 拖後腿,兼容性比 Steam Deck 更好,價格還更便宜。
對比對屏幕和空間要求更高的 PS5,PS 掌機能夠滲透更多場景,比如大學宿舍和出租房,不僅可以捧着玩,畫質靠外接電腦顯示屏也可以滿足,更不用提沙發和地鐵這些掌機場景了。
▲ PS5 還是更適合一塊高清大屏幕
對索尼來説,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吸引 PS4 用户換機,根據 MLID 的爆料,這個目標甚至多次出現在索尼內部的文檔之中。
因此,這款運行 PS5 遊戲都稍顯吃力的掌機,其實最適合玩的就是 PS4 遊戲,讓老 PS4 用户願意換一台更便攜的產品,還能嘗試一些 PS5 甚至 PS6 的新遊戲。
▲ 銷量破億的 PS4
但我們還要等待三年的時間才能見到這款設備的問世,這期間我們能等來馬力歐、塞爾達和寶可夢加持下的「完全體」 Switch 2,微軟也有充足的時間進一步把 Xbox 掌機版 Windows 優化到位,PC 掌機配置也進一步提升,留給 PS 掌機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收縮。
並且,如何避免重蹈上代掌機 PS Vita 當年由於 PS4 完全被冷落的覆轍,也是索尼需要深思熟慮的戰略問題。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