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大家朱光潛在年輕的時候,也就是約 100 年前,有一個「暴論」:
有意思的是,再往前大概 100 年,攝影這門技術剛剛出現,百年發展,影像之力量仍然貧弱,依舊不入行家之眼。
站在 200 年後的今天,當我看着 2023 華為影像大賽的獲獎作品,感受現在影像力量的時候,不免生疑:為何朱光潛在年輕時候有此論斷?
答案依舊在歷史之中。
20 世紀初期,攝影藝術正處在劇變的節點,距離相機攝影概念誕生已經百年,但與今時今日我們對攝影的理解不同,在極長的時間裏,攝影藝術,是對繪畫藝術的一種模仿,拍攝之前需要確定主題,擬畫草圖,招募人員扮演角色,拍攝之後加工成攝影作品。
▲ (《Two Ways Of Life》,1857 年)
繪畫主義攝影的高峯作品是《Two Ways Of Life》,不消解釋就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攝影作品在主題上有濃郁的宗教氣息,在形式上又彷彿在臨摹油畫。
但相比於真正的繪畫藝術,這種繪畫主義攝影多少顯得東施效顰,那時的攝影和現在的攝影,並不完全是一回事,技術和理念兩道枷鎖束縛了影像的力量,所以朱光潛才會褒繪畫而貶攝影。
影像無聲,但有力量
百年荏苒,如今我們的攝影方式和作品,早已和繪畫主義攝影大相徑庭。
11 月 6 日,2023 華為影像大賽落下帷幕,華為官方公佈了此次大賽的 62 名獲獎者,包括 3 名年度攝影師、17 名組別獲獎者、34 名優勝獎、5 名學生特別關注獎,以及 3 名組委會推薦獎。這次大賽總共獲得了來自近百個國家,超過 60 萬件投稿作品。
年度攝影師的作品自然是體現這次影像大賽水準的最佳呈現,這三幅作品無言亦無聲,但轟隆雷聲,震耳引擎,以及鷹嘯長空彷彿就在耳畔。
年度攝影師 Domcar Calinawan Lagto 的這幅獲獎作品名為《龍雲 Dragon Clouds》(由華為 P30 Pro 拍攝),當時菲律賓塔爾火山噴發,產生了高達 14 公里多高蒸汽羽流,引發極端天氣,電閃雷鳴與火山噴發交織,形成了只此一瞬的奇觀。
如 2023 華為影像大賽評委裴瞳瞳所言:
這是屬於大自然當中的「決定性瞬間」。
另一位評委 José Ramos 説:
影像的力量,在此時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此刻只有影像的力量,才能彰顯大自然的力量。
繪畫和繪畫主義攝影,是無法擁有和彰顯這兩種力量的。
以小見大,《龍雲》是對「相片不如繪畫」的一次反擊,更是攝影理念突破桎梏的遙相呼應。
20 世紀之初前後,攝影界對於繪畫主義攝影開啓了批判和反思,攝影家彼得·亨利·愛默生髮表了《自然主義的攝影》,提倡攝影家走出殿堂,到自然和現實當中去尋找靈感。
至此,「美術應該交給美術家去做,就我們攝影來説,並沒有什麼可借重美術的,應該從事獨立性的創作」成為攝影界的共識,攝影和繪畫分道揚鑣,迎來了屬於自己在美學上獨立性。
另一幅年度攝影師獲獎作品出自來自中國山東濰坊的竇傳利,作品名為《我本如鷹 臨危不懼》(由華為 Mate 40 RS 拍攝)。
所有評委都一致認為,這幅特寫作品饒有趣味的點在於豐富的細節,以及鷹眼裏人的剪影。
特寫之下的細節,以及細節當中的細節,構築了攝影師和雄鷹之間的奇妙的聯繫,也更突出了「鷹眼」應有的鋭利清晰。
與印象派畫作背道而馳,手機攝影的高像素和高解析力,讓細節特寫成為一種流派,這也是一種只屬於影像的力量,是攝影在美學上具有獨立性的另一例證。
真實感、沁潤感、通透感、呼吸感,這也是華為凝鍊出來的 XMAGE 影像風格特點。
攝影揮別繪畫主義之後,也有很多的發展階段和各種各樣的流派,甚至在拍攝設備層面,也有各自風格,因而也有了「德味兒」和「刀鋭奶化」之類的調侃。
XMAGE 影像風格並非拍腦袋想出來的四個詞,而是華為影像色彩研究團隊匯聚了來自中國、芬蘭、日本等分佈在世界各地的 7 大華為研究所專家團隊,囊括了藝術學、心理學、光學、色彩科學等 8 大研究領域,以華為影像大賽用户的投稿作品作為樣本,經數年積累,整合全球研發,提煉而來。
這次華為影像大賽的諸多獲獎作品,從不同層面與 XMAGE 影像風格相呼應。
▲(「好景不怕晚」組別獲獎作品《露營 Bushcraft》,攝影師 Jeremiasz Sobolewski,由華為 P60 Pro 拍攝)
▲ (「你好 生活」組別獲獎作品《向上生長 3 in a Row》,攝影師 Andreja Ravnak,由華為 Mate 50 Pro 拍攝)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山中景》,攝影師王漢冰,由華為 Mate 50 RS 拍攝)
▲(「人像」組別獲獎作品《沉思 Wistful Thoughts》,攝影師 Faizul Hisham bin Haji Mohd Dahalan,由華為 Mate 20 Pro 拍攝)
明明攝影師和影像作品都無聲無言,為什麼我們可以從花花世界當中的一瞬一幀感受到攝影師的想法?
我們能從《露營》裏感受放鬆和愜意,從《向上生長》感到生機和生趣,在《山中景》裏感受遼闊與高遠,在《沉思》感到純真與愛意,是攝影師的勝利,也是攝影的勝利,因為影像本身有效地傳遞了攝影師想要傳遞的信息。
如果《露營》整體亮如白晝沒有明暗對比,如果《向上生長》花瓣晦暗毫無光感,如果《山中景》遠近不分全然一色,如果《沉思》眼部暗淡周遭明亮,那麼想必我們無法從影像作品中感受信息,感受美,感受力量。
一場影像大賽,兩種景觀,萬種表達
有意思的是,雖然朱光潛年輕時候在自己的第一篇白話文著作裏批判了攝影,但到了他年邁所著的最後一本美學讀物《談美書簡》裏,又彷彿釋然,它對自然主義進行了揚棄,也暗合了攝影藝術的發展。
朱光潛這觀念轉變的一甲子時間裏,恰是攝影技術和藝術飛速發展的時期。
佈列松、卡帕、布拉塞等等名留青史的攝影師活躍在這一時期。
在《談美書簡》當中,朱光潛引用了畫家德拉克洛瓦的名言「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時説:
我們在欣賞一片山水而覺其美時,就已經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山水裏去,就已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藝術化了。
另一幅 2023 華為影像大賽年度攝影師獲獎作品,能夠契合這樣的美學理解。
▲(年度攝影師 Piotr Cebula 作品《航空展 Airshow》,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評委陳小波對這幅作品的評語是:
朱光潛對於自然主義的揚棄之處在於,他認為,審美的進階應當是從「自然美」當中發現「藝術美」,甚至還可以從「自然醜」當中發現「藝術美」。
在 2023 華為影像大賽「組照故事」組別當中,有一組名為《遺》的照片,恰好是一種取法自然,於破敗中尋找美感的例證。
類似的,「藝術與時尚」組別當中,優勝獎作品《老窗的風景》亦是於老舊中尋找新生,於歷史中挖掘沉澱。
▲(「組照故事」獲獎作品《遺》,攝影師萬賁,由華為 Mate 40 拍攝)
▲ (「藝術與時尚」組別獲獎作品《老窗的風景》,攝影師陳劍芳,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著名風光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之前説:
至此,同一個理念,被畫家德拉克洛瓦,美學大家朱光潛,賽事評委陳小波和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用四種方式表達出來:攝影不僅是用相機獲取眼前景象,更是用相機表達攝影師的自我情趣和心理景觀。
其實,也遠遠不止這四種方式,在 2023 華為影像大賽獲獎作品中,其實每一幅都在做這樣的表達。
▲(「藝術與時尚」組別獲獎作品《紅色生活 Red Life》,攝影師 Daiva Seibeliene,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百萬星級酒店 1 Million Stars Hotel》,攝影師 Pierpaolo Salvatore,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藝術與時尚」組別獲獎作品《晨山曉水》,攝影師李兆民,由華為 Mate 40 Pro 拍攝)
這三幅作品風格各異,場景也完全不同,有尋常家居場景,有人跡罕至的遠山户外,也有風景名勝,但共同之處在於通過作品我們能看到攝影師內心的心理景觀。
《紅色生活》背後是一種熱烈的生活態度,《百萬星級酒店》有以天為被地為席的自由曠達,而《晨山曉水》好似中國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揮灑丹青的淡泊。
古今中外,山川路屋,莫不成景。
華為影像大賽的包容性產生多樣性,多樣性讓賽事作品百花齊放精彩紛呈,可以看到,相比於其他的一些移動影像賽事,華為影像大賽無論是組別、題材,還是國別、風格都呈現更為多樣的面貌。
這固然有華為在國際化上的優勢,也其實是華為影像能力在國際層面和大眾層面都深入人心的原因。華為消費者 BG 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昌竹説:
至此,影像力量,用户表達和賽事力量形成正循環,「遙遙領先」至此也適用於這項賽事。
XMAGE,技術升級,藝術升維
約 200 年前,法國人尼埃普斯在家裏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窗外景色》。
這幅如今看來非常模糊的作品足足花了他 8 個小時的曝光時間,這樣漫長的曝光時間意味着現今流行的「抓拍」概念絕無可能。
技術,和理念一樣,在很長的時間裏限制了影像力量的發展,理念解放必須循着技術進步的路徑,所謂「決定性瞬間」背後,必須是相機的快門速度和器材的感光度都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以實現。
馬格南圖片社創始人佈列松的幾幅傳世名作要説拍攝難度有多大並不見得,但就是一瞬間的姿態和神態被抓住了。
此類作品在歷史上其實也有不少,當然在這次華為影像大賽裏也比比皆是。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飛翔 In Flight》,攝影師 Evgeny Felinger,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你好 生活」組別獲獎作品《死亡之吻》,攝影師關陟遠,由華為 nova7 拍攝)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跳水》,攝影師李祿,由 Mate 30 Pro 拍攝)
無論再怎麼執拗於相機攝影的人都需要承認,移動攝影的優勢在於它總是離用户的手更近,因而讓「決定性瞬間」更容易被抓住,更容易被普通人抓住。
實際上,在 2023 華為影像大賽諸多獲獎攝影師當中,職業攝影師比例並不高,大半作品都是各行各業的人業餘所得。
人人都可以拿出手機拍出好照片,技術的力量居功至偉。
比如,在硬件和算法兩個層面的加持下,Mate60 Pro 和 Mate 60 Pro+ 新增了「風馳閃拍」功能,能夠讓用户在極短時間裏抓拍到主體明確,細節清晰的照片。
換言之,這就讓普通用户獲得「決定性瞬間」的能力再次提升。
不僅如此,也有攝影理論説「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拍得不夠近」,長焦、微距乃至高像素都是為此服務的。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冰川健行》,攝影師陳常紅,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藝術與時尚」組別獲獎作品《紫色宇宙 Violeta Cósmica》,攝影師 Betsy Lorena Ramirez Gallego,由華為 P30 Pro 拍攝)
於是乎,我們就可以看到,無論是遠處冰山上行走的隊列,還是細微處紫羅蘭被風吹散開來的花粉,都能被手機鏡頭所捕獲到。
▲(「好景不怕晚」組別獲獎作品《孤獨 Alone》,攝影師 Haralds Filipovs,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好景不怕晚」組別獲獎作品《藍調時刻的居民區》,攝影師孫資眾,由華為 P60 Pro 拍攝)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好景不怕晚」組別是專為夜景場景而設,以往手機攝影難以克服的難點場景,正在被一一解決,夜景就是華為最先攻克的場景之一。
這背後,恰好就是 XMAGE 影像在技術,包括光學系統、機械結構、成像技術、圖像處理四大成像模塊,從光機電算四個維度綜合進步的結果。
可能世上甚少有精細如手機鏡頭這樣的事物了,光機電算説來簡單,實際極為複雜精妙,比如自由曲面鏡頭,可以解決廣角畸變的問題;潛望式攝像頭,可以解決長焦鏡頭和機身厚度的矛盾;光學防抖結構,可以平衡手持攝影和曝光時長的對立;RYYB 傳感器相比於 RGB 傳感器能夠獲得更多進光量;多幀合成與 AI 計算能夠讓畫質更進一步……
▲(「好景不怕晚」組別獲獎作品《古橋夜色》,攝影師張煒,由華為 P40 拍攝)
《古橋夜色》利用長曝光功能,獲得了兩種迷人的效果:流水彷彿雲霧氤氲開來,流螢之光星星點點,軌跡可尋。
再回看年度攝影師作品《龍雲》和《我本如鷹 臨危不懼》的時候,亦能品出其中技術層面的精妙,如果不是夜景能力進步,手機相機解析力的升級,這樣的獲獎作品也未必存在。
技術的升級,帶來了藝術的升維。
當我們覺得 XMAGE「真實感、沁潤感、通透感、呼吸感」太主觀太感性的時候,華為做的是通過跨部門跨學科將其技術化理性化。
再回到歷史的維度,過去我們講攝影歷史,講的依舊是相機的攝影歷史,但移動攝影正在鑄就屬於自己的歷史。去年華為終端 BG 首席運營官何剛説:
一言蔽之,華為已經認識到,移動影像勢必要單走一條路,構建專門的技術力量,而非與傳統影像同轅同輒。
只此,格局驟顯。
至此,影像的力量,賽事的力量和技術的力量之間的交融終於可以釐清:華為在光機電算技術層面上幫助實現 XMAGE「真實感、沁潤感、通透感、呼吸感」的風格特點,也讓人人都可以拍出好照片;XMAGE 風格化影像,讓影像的力量更為彰顯;人人蔘與,萬千幅帶着影像力量的作品,共同構築出專屬於華為影像大賽的獨特力量,即國際化、多樣性、技巧性,高超的藝術水準和人文價值。
當早些年華為在民間已經等於「拍照好」的時候,這次影像大賽告訴我們「華為拍照可以好到什麼程度」,以及「為什麼會這麼好」,以及,「未來還會更加好」。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引用稍有美術口胃的人都覺得圖畫比相片美得多。
有意思的是,再往前大概 100 年,攝影這門技術剛剛出現,百年發展,影像之力量仍然貧弱,依舊不入行家之眼。
站在 200 年後的今天,當我看着 2023 華為影像大賽的獲獎作品,感受現在影像力量的時候,不免生疑:為何朱光潛在年輕時候有此論斷?
答案依舊在歷史之中。
20 世紀初期,攝影藝術正處在劇變的節點,距離相機攝影概念誕生已經百年,但與今時今日我們對攝影的理解不同,在極長的時間裏,攝影藝術,是對繪畫藝術的一種模仿,拍攝之前需要確定主題,擬畫草圖,招募人員扮演角色,拍攝之後加工成攝影作品。
▲ (《Two Ways Of Life》,1857 年)
繪畫主義攝影的高峯作品是《Two Ways Of Life》,不消解釋就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攝影作品在主題上有濃郁的宗教氣息,在形式上又彷彿在臨摹油畫。
但相比於真正的繪畫藝術,這種繪畫主義攝影多少顯得東施效顰,那時的攝影和現在的攝影,並不完全是一回事,技術和理念兩道枷鎖束縛了影像的力量,所以朱光潛才會褒繪畫而貶攝影。
影像無聲,但有力量
百年荏苒,如今我們的攝影方式和作品,早已和繪畫主義攝影大相徑庭。
11 月 6 日,2023 華為影像大賽落下帷幕,華為官方公佈了此次大賽的 62 名獲獎者,包括 3 名年度攝影師、17 名組別獲獎者、34 名優勝獎、5 名學生特別關注獎,以及 3 名組委會推薦獎。這次大賽總共獲得了來自近百個國家,超過 60 萬件投稿作品。
年度攝影師的作品自然是體現這次影像大賽水準的最佳呈現,這三幅作品無言亦無聲,但轟隆雷聲,震耳引擎,以及鷹嘯長空彷彿就在耳畔。
年度攝影師 Domcar Calinawan Lagto 的這幅獲獎作品名為《龍雲 Dragon Clouds》(由華為 P30 Pro 拍攝),當時菲律賓塔爾火山噴發,產生了高達 14 公里多高蒸汽羽流,引發極端天氣,電閃雷鳴與火山噴發交織,形成了只此一瞬的奇觀。
如 2023 華為影像大賽評委裴瞳瞳所言:
引用火山、雷電在遠古時期被視為不可預知的神明力量。鋒利又有力量的閃電刺破那如龐然巨物的火山雲,四周黑暗的天空緊張地在凝視,雲層中紅色的裂縫中似乎還在進行着激烈的交鋒。對於變化莫測的自然界這是非常難得捕捉到的一幕。
這是屬於大自然當中的「決定性瞬間」。
另一位評委 José Ramos 説:
引用這幅作品具有好照片的所有特質,令人驚歎的精緻光線吸引着觀眾的注意力,得以讓眼睛瀏覽場景中的不同元素。這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經過精心策劃並創造出傑作的經典例子。
影像的力量,在此時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此刻只有影像的力量,才能彰顯大自然的力量。
繪畫和繪畫主義攝影,是無法擁有和彰顯這兩種力量的。
以小見大,《龍雲》是對「相片不如繪畫」的一次反擊,更是攝影理念突破桎梏的遙相呼應。
20 世紀之初前後,攝影界對於繪畫主義攝影開啓了批判和反思,攝影家彼得·亨利·愛默生髮表了《自然主義的攝影》,提倡攝影家走出殿堂,到自然和現實當中去尋找靈感。
至此,「美術應該交給美術家去做,就我們攝影來説,並沒有什麼可借重美術的,應該從事獨立性的創作」成為攝影界的共識,攝影和繪畫分道揚鑣,迎來了屬於自己在美學上獨立性。
另一幅年度攝影師獲獎作品出自來自中國山東濰坊的竇傳利,作品名為《我本如鷹 臨危不懼》(由華為 Mate 40 RS 拍攝)。
所有評委都一致認為,這幅特寫作品饒有趣味的點在於豐富的細節,以及鷹眼裏人的剪影。
特寫之下的細節,以及細節當中的細節,構築了攝影師和雄鷹之間的奇妙的聯繫,也更突出了「鷹眼」應有的鋭利清晰。
與印象派畫作背道而馳,手機攝影的高像素和高解析力,讓細節特寫成為一種流派,這也是一種只屬於影像的力量,是攝影在美學上具有獨立性的另一例證。
真實感、沁潤感、通透感、呼吸感,這也是華為凝鍊出來的 XMAGE 影像風格特點。
攝影揮別繪畫主義之後,也有很多的發展階段和各種各樣的流派,甚至在拍攝設備層面,也有各自風格,因而也有了「德味兒」和「刀鋭奶化」之類的調侃。
XMAGE 影像風格並非拍腦袋想出來的四個詞,而是華為影像色彩研究團隊匯聚了來自中國、芬蘭、日本等分佈在世界各地的 7 大華為研究所專家團隊,囊括了藝術學、心理學、光學、色彩科學等 8 大研究領域,以華為影像大賽用户的投稿作品作為樣本,經數年積累,整合全球研發,提煉而來。
這次華為影像大賽的諸多獲獎作品,從不同層面與 XMAGE 影像風格相呼應。
▲(「好景不怕晚」組別獲獎作品《露營 Bushcraft》,攝影師 Jeremiasz Sobolewski,由華為 P60 Pro 拍攝)
▲ (「你好 生活」組別獲獎作品《向上生長 3 in a Row》,攝影師 Andreja Ravnak,由華為 Mate 50 Pro 拍攝)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山中景》,攝影師王漢冰,由華為 Mate 50 RS 拍攝)
▲(「人像」組別獲獎作品《沉思 Wistful Thoughts》,攝影師 Faizul Hisham bin Haji Mohd Dahalan,由華為 Mate 20 Pro 拍攝)
明明攝影師和影像作品都無聲無言,為什麼我們可以從花花世界當中的一瞬一幀感受到攝影師的想法?
我們能從《露營》裏感受放鬆和愜意,從《向上生長》感到生機和生趣,在《山中景》裏感受遼闊與高遠,在《沉思》感到純真與愛意,是攝影師的勝利,也是攝影的勝利,因為影像本身有效地傳遞了攝影師想要傳遞的信息。
如果《露營》整體亮如白晝沒有明暗對比,如果《向上生長》花瓣晦暗毫無光感,如果《山中景》遠近不分全然一色,如果《沉思》眼部暗淡周遭明亮,那麼想必我們無法從影像作品中感受信息,感受美,感受力量。
一場影像大賽,兩種景觀,萬種表達
有意思的是,雖然朱光潛年輕時候在自己的第一篇白話文著作裏批判了攝影,但到了他年邁所著的最後一本美學讀物《談美書簡》裏,又彷彿釋然,它對自然主義進行了揚棄,也暗合了攝影藝術的發展。
朱光潛這觀念轉變的一甲子時間裏,恰是攝影技術和藝術飛速發展的時期。
佈列松、卡帕、布拉塞等等名留青史的攝影師活躍在這一時期。
在《談美書簡》當中,朱光潛引用了畫家德拉克洛瓦的名言「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時説:
我們在欣賞一片山水而覺其美時,就已經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山水裏去,就已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藝術化了。
另一幅 2023 華為影像大賽年度攝影師獲獎作品,能夠契合這樣的美學理解。
▲(年度攝影師 Piotr Cebula 作品《航空展 Airshow》,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評委陳小波對這幅作品的評語是:
引用山、河、樹、花、人與事物就在那裏,但為何有人永遠拍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山、河、樹、花、人?原因在攝影師的心理景觀差異。在這幅照片中,攝影師的心理景觀決定了他的觀看方式的與眾不同。
朱光潛對於自然主義的揚棄之處在於,他認為,審美的進階應當是從「自然美」當中發現「藝術美」,甚至還可以從「自然醜」當中發現「藝術美」。
在 2023 華為影像大賽「組照故事」組別當中,有一組名為《遺》的照片,恰好是一種取法自然,於破敗中尋找美感的例證。
類似的,「藝術與時尚」組別當中,優勝獎作品《老窗的風景》亦是於老舊中尋找新生,於歷史中挖掘沉澱。
▲(「組照故事」獲獎作品《遺》,攝影師萬賁,由華為 Mate 40 拍攝)
▲ (「藝術與時尚」組別獲獎作品《老窗的風景》,攝影師陳劍芳,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著名風光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之前説:
引用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
至此,同一個理念,被畫家德拉克洛瓦,美學大家朱光潛,賽事評委陳小波和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用四種方式表達出來:攝影不僅是用相機獲取眼前景象,更是用相機表達攝影師的自我情趣和心理景觀。
其實,也遠遠不止這四種方式,在 2023 華為影像大賽獲獎作品中,其實每一幅都在做這樣的表達。
▲(「藝術與時尚」組別獲獎作品《紅色生活 Red Life》,攝影師 Daiva Seibeliene,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百萬星級酒店 1 Million Stars Hotel》,攝影師 Pierpaolo Salvatore,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藝術與時尚」組別獲獎作品《晨山曉水》,攝影師李兆民,由華為 Mate 40 Pro 拍攝)
這三幅作品風格各異,場景也完全不同,有尋常家居場景,有人跡罕至的遠山户外,也有風景名勝,但共同之處在於通過作品我們能看到攝影師內心的心理景觀。
《紅色生活》背後是一種熱烈的生活態度,《百萬星級酒店》有以天為被地為席的自由曠達,而《晨山曉水》好似中國古代文人寄情山水揮灑丹青的淡泊。
古今中外,山川路屋,莫不成景。
華為影像大賽的包容性產生多樣性,多樣性讓賽事作品百花齊放精彩紛呈,可以看到,相比於其他的一些移動影像賽事,華為影像大賽無論是組別、題材,還是國別、風格都呈現更為多樣的面貌。
這固然有華為在國際化上的優勢,也其實是華為影像能力在國際層面和大眾層面都深入人心的原因。華為消費者 BG 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昌竹説:
引用華為希望讓手機成為人們發現美好、記錄美好的重要工具,幫助用户隨時創造出充滿力量的作品。同時,作為全球更具影響力的影像賽事之一,大賽鼓勵越來越多的人用移動影像表達情感、彰顯自信,並追尋心中的「影像力量」。
至此,影像力量,用户表達和賽事力量形成正循環,「遙遙領先」至此也適用於這項賽事。
XMAGE,技術升級,藝術升維
約 200 年前,法國人尼埃普斯在家裏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窗外景色》。
這幅如今看來非常模糊的作品足足花了他 8 個小時的曝光時間,這樣漫長的曝光時間意味着現今流行的「抓拍」概念絕無可能。
技術,和理念一樣,在很長的時間裏限制了影像力量的發展,理念解放必須循着技術進步的路徑,所謂「決定性瞬間」背後,必須是相機的快門速度和器材的感光度都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以實現。
馬格南圖片社創始人佈列松的幾幅傳世名作要説拍攝難度有多大並不見得,但就是一瞬間的姿態和神態被抓住了。
此類作品在歷史上其實也有不少,當然在這次華為影像大賽裏也比比皆是。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飛翔 In Flight》,攝影師 Evgeny Felinger,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你好 生活」組別獲獎作品《死亡之吻》,攝影師關陟遠,由華為 nova7 拍攝)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跳水》,攝影師李祿,由 Mate 30 Pro 拍攝)
無論再怎麼執拗於相機攝影的人都需要承認,移動攝影的優勢在於它總是離用户的手更近,因而讓「決定性瞬間」更容易被抓住,更容易被普通人抓住。
實際上,在 2023 華為影像大賽諸多獲獎攝影師當中,職業攝影師比例並不高,大半作品都是各行各業的人業餘所得。
人人都可以拿出手機拍出好照片,技術的力量居功至偉。
比如,在硬件和算法兩個層面的加持下,Mate60 Pro 和 Mate 60 Pro+ 新增了「風馳閃拍」功能,能夠讓用户在極短時間裏抓拍到主體明確,細節清晰的照片。
換言之,這就讓普通用户獲得「決定性瞬間」的能力再次提升。
不僅如此,也有攝影理論説「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拍得不夠近」,長焦、微距乃至高像素都是為此服務的。
▲(「遠行」組別獲獎作品《冰川健行》,攝影師陳常紅,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藝術與時尚」組別獲獎作品《紫色宇宙 Violeta Cósmica》,攝影師 Betsy Lorena Ramirez Gallego,由華為 P30 Pro 拍攝)
於是乎,我們就可以看到,無論是遠處冰山上行走的隊列,還是細微處紫羅蘭被風吹散開來的花粉,都能被手機鏡頭所捕獲到。
▲(「好景不怕晚」組別獲獎作品《孤獨 Alone》,攝影師 Haralds Filipovs,由華為 P40 Pro 拍攝)
▲(「好景不怕晚」組別獲獎作品《藍調時刻的居民區》,攝影師孫資眾,由華為 P60 Pro 拍攝)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好景不怕晚」組別是專為夜景場景而設,以往手機攝影難以克服的難點場景,正在被一一解決,夜景就是華為最先攻克的場景之一。
這背後,恰好就是 XMAGE 影像在技術,包括光學系統、機械結構、成像技術、圖像處理四大成像模塊,從光機電算四個維度綜合進步的結果。
可能世上甚少有精細如手機鏡頭這樣的事物了,光機電算説來簡單,實際極為複雜精妙,比如自由曲面鏡頭,可以解決廣角畸變的問題;潛望式攝像頭,可以解決長焦鏡頭和機身厚度的矛盾;光學防抖結構,可以平衡手持攝影和曝光時長的對立;RYYB 傳感器相比於 RGB 傳感器能夠獲得更多進光量;多幀合成與 AI 計算能夠讓畫質更進一步……
▲(「好景不怕晚」組別獲獎作品《古橋夜色》,攝影師張煒,由華為 P40 拍攝)
《古橋夜色》利用長曝光功能,獲得了兩種迷人的效果:流水彷彿雲霧氤氲開來,流螢之光星星點點,軌跡可尋。
再回看年度攝影師作品《龍雲》和《我本如鷹 臨危不懼》的時候,亦能品出其中技術層面的精妙,如果不是夜景能力進步,手機相機解析力的升級,這樣的獲獎作品也未必存在。
技術的升級,帶來了藝術的升維。
當我們覺得 XMAGE「真實感、沁潤感、通透感、呼吸感」太主觀太感性的時候,華為做的是通過跨部門跨學科將其技術化理性化。
再回到歷史的維度,過去我們講攝影歷史,講的依舊是相機的攝影歷史,但移動攝影正在鑄就屬於自己的歷史。去年華為終端 BG 首席運營官何剛説:
引用華為和徠卡的合作過程中,雙方是互相成就的。但面向未來,能夠看到傳統影像和移動影像的差距,使得我們認為要持續構建自己的能力,才能邁向未來。所以我們發佈了華為影像 XMAGE,代表華為堅定的選擇,是「以我為主」構建自己的能力。
一言蔽之,華為已經認識到,移動影像勢必要單走一條路,構建專門的技術力量,而非與傳統影像同轅同輒。
只此,格局驟顯。
至此,影像的力量,賽事的力量和技術的力量之間的交融終於可以釐清:華為在光機電算技術層面上幫助實現 XMAGE「真實感、沁潤感、通透感、呼吸感」的風格特點,也讓人人都可以拍出好照片;XMAGE 風格化影像,讓影像的力量更為彰顯;人人蔘與,萬千幅帶着影像力量的作品,共同構築出專屬於華為影像大賽的獨特力量,即國際化、多樣性、技巧性,高超的藝術水準和人文價值。
當早些年華為在民間已經等於「拍照好」的時候,這次影像大賽告訴我們「華為拍照可以好到什麼程度」,以及「為什麼會這麼好」,以及,「未來還會更加好」。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