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下一個 iPhone,可能會比 AR 眼鏡來得更晚

愛範兒 於 09/11/2022 發表 收藏文章
電影有點像是現實的映射。

就像現在熱議的虛擬現實領域,《Ready Player One》裏的綠洲,應該是「元宇宙」最理想的狀態。


人們以虛擬人物出現在虛擬的空間裏,做着、玩着、建設着、參與着一系列的社會活動。

而對於綠洲的入口,影片對其着墨不多。但也從側面展示了內容為王的虛擬現實領域,硬件不過只是個單純的工具而已,豐儉由人。


虛擬眼鏡、萬向跑步機必不可少,而為了有更直觀的人體感知,在《Ready Player One》裏,也有着觸感手套、體驗衣等等配套設施。

但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在綠洲裏稱王稱霸,與這些硬件的性能實則關聯不大,更多的還是要靠腦子。


當然了,這些都是電影中的理想世界,亦或者硬件水準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硬件純粹的為虛擬世界服務而已。

▲《節奏光劍》

倘若把《Ready Player One》裏虛擬現實的等級稱之為第三等級的話,那現在的我們,還處於起步階段,各大科技企業正着力於硬件的開發,爭取「元宇宙」的原住民。

蘋果 Reality Pro,最後的希望?

從最初始需要連接高性能主機的 HTC Vive,再到現在小有成效的 PICO、Meta Quest 等產品,虛擬現實頭盔已經發展了六年的時間。


在大眾眼中,它們其實變化不大,再加上較高的門檻,VR 頭盔一直算是一個極其小眾的領域。

縱使六年時間內,其內容有了較大的豐富度,且近幾年線上遠程會議的需求,也讓虛擬現實有了幾分生產力的意味。


即便如此,行業內的頭部玩家其實並不多,尤其是蘋果、微軟這些科技巨頭仍在觀望,或者淺嘗輒止的參與,有點難以為虛擬現實領域帶來一些新鮮思路或者靈感。

早就開始「秘密」組建 VR/AR 團隊的蘋果,近年似乎也在嘗試推出相關產品。


不過與 Meta 大談「元宇宙」不同,Tim Cook 等高管要更務實一些,稱元宇宙的概念有點脱離羣眾,也難以引起大眾的共鳴。
關於蘋果的 AR 或者 VR 硬件設備,外媒根據的線報,有了相當多的描述和線索。


總結來説,可能被命名為 Reality Pro 的產品,有點類似於《Ready Player One》裏的那個虛擬眼鏡。

足夠的輕便,且存在感很低,性能也足以勝任當下或者近未來的一些虛擬空間的渲染。如此的優勢結合起來,可能要遠勝於同類型的產品。

當然,它的售價可能也創下新高(2000 多美元),成為當下定價最高的虛擬現實頭盔。


蘋果也並未想把 Reality Pro 跟 iPhone 一樣定義為個人設備,而可能會把它當成一個居家多用户的產品。
同樣是來自 The information 的一則報告,蘋果會在 VR 上引入虹膜生物認證,與 Apple ID 綁定。


在佩戴 VR 時,會根據不同的虹膜信息,登陸不同的 Apple ID 或者 App Store,以呈現不同的消費內容。

這意味着在 Reality Pro 之內,會在本地運行一個多用户模式,記錄着已消費的內容和系統設置,而這應該也在蘋果的產品當中十分少見。


虹膜認證這種高等級的生物識別,一般是與消費行為或者虛擬形象掛鈎,也是為後續提供的個性化內容做的一個硬件基礎。

虹膜,即將成為蘋果涉獵的第三種生物識別

過去十年,智能手機行業快速發展,智能手機也不再是一台能打電話的工具,而逐步成為互聯網的入口。

可以不撥打電話,但不能不斷網,智能手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摩托羅拉 Atrix 4G 圖片來自:anandtech

作為極其私密的手機,安全性早就被許多廠商所看重。各種各樣的生物識別也出現在手機上,方便、好用並不是最先考慮的問題,而是存在與否。

畢竟,人們還是很願意犧牲一點時間,來沉浸在「安全」的護盾之下。

直到蘋果 TouchID 的出現。TouchID 其實只解決了「降低存在感」,融入了按下 Home 按鍵這個每一個 iPhone 用户都會頻繁使用的操作。

不可否認,蘋果對於人機交互一直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倘若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就是「優雅」。TouchID 給許多人的感受其實也是如此,原來指紋識別可以這麼優雅。

後續的 FaceID 其實也是如此,隨着全面屏的出現,按壓這個動作其實是多餘的。蘋果用手勢操作取代了 Home 按鍵的核心操作,而 FaceID 相對來説就是最適合全面屏的「優雅」解鎖方式。


虹膜解鎖很早之前就出現在三星的旗艦手機當中,但它其實跟早先的指紋解鎖有些類似,更在乎的是有,而不是優。

當下所有的 VR 頭盔或者 AR 眼鏡,其實還沒有到加入生物識別這個步驟,它們更像是對虛擬現實的嚐鮮,而不是常用,於硬件於內容都是如此。

蘋果之所以會被寄予厚望,其實也跟蘋果的產品歷來都有一種「顛覆」之勢。


iPod 顛覆了傳統唱片業,iPhone 顛覆了智能手機,Macintosh 樹立了個人 PC,而蘋果 AR/VR 產品也被認為會重振虛擬現實領域,把嚐鮮變成常用。

佩戴 VR/AR 頭盔這個過程,運用虹膜識別其實更具合理性,且戴上睜眼解鎖一條龍,也很符合蘋果根據不同設備開發不同的生物識別方式。

給 AR/VR 設備上虹膜識別,對蘋果來説,算是順理成章。

蘋果 Reality Pro 可能更像是 Apple TV?

其實不光是 Tim Cook,包括軟件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以及市場副總裁 Greg Joswiak 在內的許多高管,都有意的與元宇宙這個宏大的概念劃清界限。
▲ 蘋果軟件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其實並非是因為元宇宙(Metaverse)被 Mark Zuckerberg 佔為己有,而是一種十分「謹慎」的態度,降低大眾對產品的期待值。

對於科技愛好者,或者行業來説,都希望蘋果入局虛擬現實領域,而並非是在 iPhone、iPad 上簡單的試水。

而蘋果還未發佈的 AR、VR 產品,也被期望是類似於 iPhone 定位的產品,能夠顛覆當下 VR 頭盔、AR 眼鏡等產品。


但蘋果一系列的冷靜處理,以及不斷延期問世時間,以及當下蘋果所涉及的內容側仍然十分單薄。
對於虛擬現實來説,遊戲的一些娛樂領域被認為是 VR 頭盔(AR 眼鏡)能否有廣泛羣眾基礎的決定內容。但蘋果卻在遊戲領域一直沒有起色,或者一個具有廣泛基礎的內容出現。

▲ Apple TV 盒子 圖片來自:gearpatrol

蘋果 Reality Pro 這款產品並未上市,也無法確定蘋果對它的定位。但從提供內容的相似度來看,它其實更接近於 Apple TV,先不談顛覆,而是對虛擬現實的一種冷啓動。

iTunes 音樂、視頻,以及 Apple TV+、Apple Arcade 等現成的服務加載到 Reality Pro 設備當中,多個 AppleID 的介入讓它更像是一個客廳娛樂設備,而不像是 iPhone 這種每個人都需要的隨身設備。


從當下消息當中實則也能看出,蘋果依然在優化 VR/AR 頭盔的體積和性能,這也意味着初代的產品並不會那麼完美或者説優雅。

蘋果當下主要的幾大產品線,歷經幾代才逐步摸清市場的定位,也才逐步成為各細分市場的主導地位。

AR 眼鏡或者 VR 頭盔,距離普通消費者還有着不小的距離,蘋果也的確有能力,將新品做出更高的一個層次,但在虛擬現實領域的內容當中,至今蘋果仍舊沒有太多的眉目。


或許,蘋果 Reality Pro 的 AR/VR 頭盔可能更像是 Apple TV 這種客廳智能設備的一個延伸,也會像近年才開花結果的 Apple TV+ 服務一樣,需要一個緩慢的蓄力過程。

蘋果可能也在等待一個像是《Ready Player One》當中的風靡全球的綠洲的機遇,讓 Reality Pro 從 Apple TV 蜕變成 iPhone。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iPhone  AR 眼鏡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