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不是數讀,請不要只盯着 620 億美元看。
5 月 23 日,“拜耳”正式宣佈以每股 122 美元的價格(總價 620 億美元)對“孟山都”發出收購要約。
為什麼一家世界知名的德國化工企業要用德國曆史最大規模的金額來收購一家美國農業企業呢?這明顯不是一個幾句話就能説清楚的即將發生的交易。
關於“拜耳”和“孟山都”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説,上面整個新聞唯一看得懂的可能只有“620 億美元”,所以不妨讓我們先來看看這次事件的雙方——“拜耳”和“孟山都”究竟是什麼來歷。
首先是“拜耳”,這個牌子通常都是出現在藥品上,但拜耳給自己的定位更高:“生命科學企業”。所以目前拜耳三大業務部門中除了“處方藥”之外,還有“健康消費品”和“作物科學”。
根據拜耳今年 2 月發佈的 2015 年財報,在整體的 463.24 億歐元(517.86 億美元)的銷售額中,由“處方藥”和“健康消費品”構成的醫藥保健業務,以及已經拆分出去的高科技聚合物材料業務佔據了 75% 的銷售業績,而農業方面的“作物科學”的銷售業績只佔整體的 22%。
而拜耳的“作物科學”這塊業務就主要由”作物保護”(殺蟲劑、除草劑)、“種子處理”、“種子業務”(售賣種子)、“環境科學”組成。為什麼要詳細解釋這些業務?先讓我們繼續來看孟山都。
提到孟山都必然提到轉基因。
作為一家美國的跨國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的成績可以説非常耀眼:佔據全球多種農作物種子 70-100% 的市場份額,在美國更是佔據整個種子市場的 90%,並且大量的產品都採用的轉基因技術,這也將孟山都推向了“轉基因”技術爭論的風口浪尖。
美國和加拿大經常有針對孟山都轉基因技術的遊行示威
還有一個原因在於孟山都的種子種類都是目前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作物。首先是玉米,除了直接食用、它還可以生產澱粉和糖分、還有各種各樣的色素、油類,很大部分都是食品工業的基礎原料。
同時玉米的莖葉還是養殖業重要的飼料,同時憑藉孟山都的“努力”,玉米的產量越來越高,應用新技術之後玉米還是植物乙醇的最佳原料,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曾因為推進清潔能源而推廣利用玉米生產植物乙醇一事。
除了玉米,大豆同樣是如此。大豆中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油脂,還能夠提取低聚糖、磷脂、纖維素等等,就連可口可樂都採用了來自大豆的深加工產品。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美國的食品上一旦採用了轉基因作物生成的原料,就必須在外包裝上打上“轉基因”標誌。
我們同樣參考孟山都 2015 年財報中的數據,光是種子和轉基因作物一項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 102 億美元,這還不算其農藥和化肥方面的業務。
從兩者目前的市場佈局來看,拜耳的重心在有機化學方面業務,次一等的種子業務中還以農業化學為主,與孟山都的主業植物種子並不是直接的競爭關係。
長達幾十年的“恩怨情仇”
但是兩家企業同樣也存在相同點:看到眼花的合併與拆分歷史,這也是絕大部分化學行業巨頭的相同點。光是孟山都所經歷過的收購和拆分就能寫滿滿一張紙,更不要説這其中還和孟山都之前幹過的一些“惡行”(多氯聯苯、橙色劑,再這樣下去真的會跑題)有關係。
但是兩者之前在農業植保方面也有過直接的聯繫,早在 1954 年,雙方就合作建設聚氨酯的生產廠以及市場推廣。
1964 年孟山都還購買了 IG Farben,後者原來是由 BASF、拜耳、Hoechst、Agfa、Griesheim-Elektron、Weiler Ter Meer(看懂拜耳就好)組建的化工企業集團,但是在二戰中直接資助納粹政權,甚至在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中建立自己的工廠。在二戰結束之後,IG Farben 便被盟軍沒收所有財產,並最終於 2012 年被徹底清算。
2007 年孟山都在收購另外一家棉花種子公司的時候,因為壟斷問題被要求剝離其中一部分棉花業務,而接手的公司正是拜耳。
還有一點也許是讓拜耳自己最鬱悶的,拜耳最引以為豪的發明阿司匹林在美國最終被取消專利權,技術公開之後的結果是,孟山都現在已經成為了美國最大的阿司匹林製造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兩者在農業項目方面的“交鋒”,孟山都早在上世紀 70 年代就開始了轉基因技術的研究,最終也拿出了抗除草劑種子(然後就可以隨意使用除草劑,比如草甘膦類。目前種類包括玉米、大豆、棉花、甜菜、油菜、小麥),抗蟲棉、牛生長激素這樣的實際產品。
但正是因為在轉基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孟山都在除草劑、殺蟲劑方面逐漸被拜耳所趕超。這其中也與孟山都的種子的農藥抗性有直接關係,也讓農户能夠在使用它們種子的前提下更加“隨意”的使用農藥。
為什麼“拜耳”要收購“孟山都”?
在 5 月 10 日拜耳寫給孟山都 CEO 休·格蘭特的信件中,提到了一個計劃的概述:結合目前孟山都在種子業中第一的實力與德國拜耳在農藥方面的實力,打造一個“真正全球性的農業領導者”。
既然關鍵詞是打造全球性領導者,那麼自然不能不提競爭對手的狀況,與孟山都直接對應的是歐洲種子公司先正達(黃金大米就是他們的產品),2015 年孟山都就曾兩次不顧反壟斷的懲罰收購先正達。但是先正達兩次均沒有答應收購要約,而是與德國巴斯夫以及中國化工集團進行接觸。
今年 2 月 3 日,中國化工集團以每股 465 美元(總價 430 億美元)的價格成功完成對先正達的收購,從實際意義上形成了對孟山都以及其他農業化工企業的威脅。這也許是刺激拜耳此次收購孟山都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一方面,孟山都和拜耳在自己的農業產品上都擁有大量的專利,拜耳 2015 年就通過違約和侵權類訴訟獲得了 41 億歐元的“特別收益”。
姜韜,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在接受愛範兒的採訪的時候就表示:“如果收購,知識產權更有利於集中規劃,全球佈局”。
最近的另外一則新聞我們也需要納入考慮範圍——美國科學院於 5 月 17 日發佈了一份最新的報告《基因工程作物:經驗與展望》。
這份詳盡的報告是由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和國家醫學院召集的 50 多為科學家、研究人員、農業和工業專家組成的編委會製作。其中的內容信息量也很大,但是總結起來就是“轉基因作物與傳統方式種植的作物相比,並不會為人體健康帶來更高的風險。”
這個結論的得出還結合了來自美國、加拿大與英國、西歐地區疾病情況的對比,同時編委會的人員均為公里的科學家,不包含各大農業公司的技術人員。可以説是一份相對全面而且公正的轉基因報告,也很有可能成為目前公眾對轉基因技術看法的轉機。
不難看出,在逐步證明“轉基因”無害化之後,孟都山這家掌握了農作物轉基因技術的公司價值已經進入了上升通道。無論拜耳收購孟都山之後是否能夠打造出“全球化的農業領導者”,孟都山的專利技術的價值都將通過各種方式體現出來,這筆買賣看似不虧。
拜耳的收購必將一波三折
在之前的收購邀約中,拜耳給孟山都開出的價格是 122 美元每股,隨之而來的是拜耳股票的持續走低和孟山都股票的飛速上漲。
從孟山都進 3 年以來的股票表現可以看出,2015 年下半年開始因為公眾對轉基因技術的擔憂,其股價從最高峰時期的 120 美元上下直接掉到了 85 美元的低谷,數次反彈也未能在 95-100 美元的區間站穩,但最近半個月不到的股票卻猶如火箭發射一般猛漲。
孟山都過去 3 年的股價波動
尤其是在拜耳收購邀約發佈的當天,其股價開盤價已經較前一天上漲了 10 美元,在短短的 9 天的時間裏,孟山都的骨架已經從 90 美元上漲到了 110 美元,這個上漲帶來的市值增長已經超過了 100 億美元。
今年 5 月孟山都的股價波動
正如華爾街日報採訪的一位孟山都股東所説的那樣:“122 美元是一個很好的初始出價,但是還有一定上漲空間,孟山都還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相比初始的溢價比例 37%,目前拜耳的邀約溢價比例已經不足 10%,提升邀約的價格幾乎成為必然。
果不其然,就在昨天 5 月 24 日孟都山已經正式拒絕了拜耳的第一次邀約,原因也很簡單:
引用拜耳的提議不完全而且報價不足,不過孟都山仍願意繼續進行建設性談話,並且評估這次交易是否能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同時攔住拜耳收購成功的還有另外一個障礙——反壟斷。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樣,拜耳和孟山都之前進行的數次收購中就曾因為反壟斷的規則進行了無數次的拆分、合併。而由反壟斷措施引起的拖延同樣也可能會給拜耳帶來損失。
對於拜耳第一次的收購計劃中,有第三方銀行機構估計將會使拜耳自身的債務翻倍至 40 億歐元(44 億美元)。隨着孟都山方面提出的價碼不斷提高,債務的預期數字也將不斷上漲,這甚至有可能對拜耳未來的生存造成衝擊。
總結:轉基因行業大戰只會愈演愈烈
在美國科學院的轉基因報告出爐之後,轉基因技術很有可能迎來一個爆發的拐點。而未來市場發展的潛力就主要集中在亞洲、南美。相比轉基因作物已經廣泛推行的北美、始終不願意接受轉基因的歐洲,如何搶奪這一塊市場已經成為了各大農業科技公司的下一個目標。
我們有理由相信拜耳此次的收購只是這一領域一個“普通事件”,未來農業科技領域的收購與反收購還將愈演愈烈。
題圖來自 Haikudeck
插圖來自 Bayer、Qz、Inhabitat、電影《師父》、Inquisitr、Ndh、ElchananMossel、Rssing、Marketwatch、Minutoya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