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已久的特斯拉平價車型,終於不再是狼來了的故事,但它的真實身份,或許會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這並非一款從零開發的全新產品,而是一款基於 Model Y 改造的精簡版。
在揭開這款車的神秘面紗之前,我們有必要先釐清特斯拉即將在中國市場打出的一套「組合拳」,以避免信息的混淆。
A 計劃,是向上進攻。針對中國特有的大家庭出行需求,特斯拉準備了 Model Y L,一款主打六座佈局的長軸距車型,其目標是 30 萬元以上的高端家用 SUV 市場。
▲ Model Y L
而 B 計劃,則是向下俯衝,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Model Y 的「廉價版」。它的使命截然相反,為特斯拉搶佔體量更龐大、競爭也更殘酷的大眾市場。
這款廉價車型的傳聞,在不久前的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會議上,得到了馬斯克本人的證實。他首次清晰地給出了時間表,確認這款新車將在今年下半年實現量產,第四季度正式上市。他還直言,這款新車「長得很像 Model Y」。
▲Model Y 廉價版諜照
至此,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同一個結論:
特斯拉的下一張王牌,就是一款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 Model Y。
更「毛坯」的「毛坯房」
與為了空間而加長的 Model Y L 相反,Model Y 廉價版的車身長度明顯有所縮短。同時,其外觀細節也摒棄了 Model Y 煥新版複雜的燈組設計,換裝更簡約的分體式大燈和尾燈,類似於現款 Model 3。
▲ Model 3
▲ 煥新 Model Y
相比外觀,內飾的改動更能體現它的定位。特斯拉標誌性的全景玻璃天幕被直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常規車頂,甚至沒有預留天窗。
▲ Model Y 廉價版內飾諜照
雖然特斯拉的全景天幕被吐槽了很多年,但不得不説,全景天幕對於特斯而言不只是一項配置,而是用以定義「未來感」和「科技感」的核心設計之一。砍掉它,不僅是節省了一大筆成本,更是一次品牌上的妥協。
同樣被捨棄的,還有新款 Model 3/Y 上作為亮點加入的後排娛樂屏幕,以及貫穿中控台的氛圍燈帶。
▲Model Y 廉價版內飾諜照
不只是這些,在新車的車廂裏,降本的痕跡隨處可見。A 柱上的高音喇叭被移除,意味音響系統將會有所降級;座椅的側翼從皮質換成了織物,副儀表台也換成貫通式,結構變得更為簡單。
▲墨西哥版 Model 3 的織物座椅
總之,Model Y 上本就不多的「豪華元素」,都被特斯拉毫不留情地剝離了。
但有一樣東西,特斯拉還在堅持,那就是 FSD。
這款廉價版車型將完整搭載與現有車型完全一致的 AI4 硬件,以及用於實現更高級別輔助駕駛的前保險槓攝像頭。有了這些,就等於保留了 FSD 的全部可能性。
特斯拉的降本邏輯很清晰:一切與駕駛和舒適相關的物理配置都可以妥協,但關乎未來智能化、特別是有軟件付費潛力的核心算力與感知硬件,必須保留。
當這樣一款硬件配置被大幅簡化的特斯拉推向市場,其價格自然成為最大的懸念。目前,行業普遍預測其售價將落在 15 萬至 20 萬元區間,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市場衝擊力的定價。
一場不得已的妥協
今年的二季度,對特斯拉而言是一次關鍵的止血。
不久前公佈的財報顯示,雖然當季 225 億美元的營收創下了近年同比最大降幅,但環比止跌回升 16%,讓資本市場鬆了一口氣。其中,汽車業務貢獻了 167 億美元,環比增長 19%,暫時脱離了第一季度「史上最差」的危險時刻。
而幫助特斯拉穩住陣腳的核心功臣,正是那款在不少人看來「改了個寂寞」的煥新 Model Y。
這款在產品層面看似平庸的改款,在商業層面依舊可圈可點,它通過小幅漲價,將特斯拉的單車銷售均價從一季度的 27.45 萬元提升至 29.39 萬元,汽車業務毛利率也從 16.2% 拉回至 17.2%,暫時止住了下滑趨勢。
在中國市場,煥新 Model Y 的交付量迅速突破 6000 輛,在上半年持續領跑 25 萬至 35 萬元價位的銷量榜單。可以發現,即便產品迭代緩慢,Model Y 平台依然擁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盈利能力。
這就引出了一個核心問題:既然漲價的 Model Y 都能熱賣,特斯拉為何還要反其道而行,在此基礎上推出一款可能大幅拉低單車售價的廉價車型?
答案在於,特斯拉原計劃中的兩條新增長曲線,都未能如期兑現。
被寄予厚望的 Cybertruck,在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皮卡市場(年銷量超 200 萬輛)中,其驚人的百萬訂單最終轉化率僅有約 2%,遠未能承擔起接棒 Model Y 成為新「走量神車」的重任。
另一條線,是那款早在 2020 年電池日就被馬斯克搬上台面的廉價版車型。
在他的設想中,4680 電芯配合 CTC 裝配工藝,加上一體壓鑄技術,新車型不僅能大幅減重,還能將成本砍掉一半,售價僅為 2.5 萬美元,但因電池等關鍵技術的瓶頸,這款車陷入了長期難產。
在兩大新增長點雙雙受挫的情況下,繼續深度挖掘最成功的 Model Y 平台,就成了最務實,甚至是唯一的選擇。向上衍生出 Model Y L 去搶佔高端市場,向下則推出廉價版來保證銷量規模,用一個平台,打三場戰爭。
這背後,還隱藏着更深層次的資金壓力。特斯拉正將鉅額的資本和研發精力,瘋狂投入到回報週期更長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自動駕駛領域。
▲ 特斯拉餐廳裏的機器人
2024 年其資本支出已超 100 億美元,今年 6 月又宣佈追加約 80 億美元。鉅額的投入,導致其自由現金流從去年三季度的 27 億美元,一路下滑至今年二季度的 1.5 億美元左右。
特斯拉的汽車業務必須要為馬斯克的 AI 夢想「輸血」。正因如此,其廉價車型項目也從最初計劃的「為全新平台增設產線」,降級成了「利用現有產線改造」的方案。
最終,這款廉價版 Model Y 的誕生,是特斯拉在宏大的 AI 敍事與骨感的現實之間,做出的一次關鍵權衡。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這並非一款從零開發的全新產品,而是一款基於 Model Y 改造的精簡版。
在揭開這款車的神秘面紗之前,我們有必要先釐清特斯拉即將在中國市場打出的一套「組合拳」,以避免信息的混淆。
A 計劃,是向上進攻。針對中國特有的大家庭出行需求,特斯拉準備了 Model Y L,一款主打六座佈局的長軸距車型,其目標是 30 萬元以上的高端家用 SUV 市場。
▲ Model Y L
而 B 計劃,則是向下俯衝,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Model Y 的「廉價版」。它的使命截然相反,為特斯拉搶佔體量更龐大、競爭也更殘酷的大眾市場。
這款廉價車型的傳聞,在不久前的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會議上,得到了馬斯克本人的證實。他首次清晰地給出了時間表,確認這款新車將在今年下半年實現量產,第四季度正式上市。他還直言,這款新車「長得很像 Model Y」。
▲Model Y 廉價版諜照
至此,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同一個結論:
特斯拉的下一張王牌,就是一款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 Model Y。
更「毛坯」的「毛坯房」
與為了空間而加長的 Model Y L 相反,Model Y 廉價版的車身長度明顯有所縮短。同時,其外觀細節也摒棄了 Model Y 煥新版複雜的燈組設計,換裝更簡約的分體式大燈和尾燈,類似於現款 Model 3。
▲ Model 3
▲ 煥新 Model Y
相比外觀,內飾的改動更能體現它的定位。特斯拉標誌性的全景玻璃天幕被直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常規車頂,甚至沒有預留天窗。
▲ Model Y 廉價版內飾諜照
雖然特斯拉的全景天幕被吐槽了很多年,但不得不説,全景天幕對於特斯而言不只是一項配置,而是用以定義「未來感」和「科技感」的核心設計之一。砍掉它,不僅是節省了一大筆成本,更是一次品牌上的妥協。
同樣被捨棄的,還有新款 Model 3/Y 上作為亮點加入的後排娛樂屏幕,以及貫穿中控台的氛圍燈帶。
▲Model Y 廉價版內飾諜照
不只是這些,在新車的車廂裏,降本的痕跡隨處可見。A 柱上的高音喇叭被移除,意味音響系統將會有所降級;座椅的側翼從皮質換成了織物,副儀表台也換成貫通式,結構變得更為簡單。
▲墨西哥版 Model 3 的織物座椅
總之,Model Y 上本就不多的「豪華元素」,都被特斯拉毫不留情地剝離了。
但有一樣東西,特斯拉還在堅持,那就是 FSD。
這款廉價版車型將完整搭載與現有車型完全一致的 AI4 硬件,以及用於實現更高級別輔助駕駛的前保險槓攝像頭。有了這些,就等於保留了 FSD 的全部可能性。
特斯拉的降本邏輯很清晰:一切與駕駛和舒適相關的物理配置都可以妥協,但關乎未來智能化、特別是有軟件付費潛力的核心算力與感知硬件,必須保留。
當這樣一款硬件配置被大幅簡化的特斯拉推向市場,其價格自然成為最大的懸念。目前,行業普遍預測其售價將落在 15 萬至 20 萬元區間,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市場衝擊力的定價。
一場不得已的妥協
今年的二季度,對特斯拉而言是一次關鍵的止血。
不久前公佈的財報顯示,雖然當季 225 億美元的營收創下了近年同比最大降幅,但環比止跌回升 16%,讓資本市場鬆了一口氣。其中,汽車業務貢獻了 167 億美元,環比增長 19%,暫時脱離了第一季度「史上最差」的危險時刻。
而幫助特斯拉穩住陣腳的核心功臣,正是那款在不少人看來「改了個寂寞」的煥新 Model Y。
這款在產品層面看似平庸的改款,在商業層面依舊可圈可點,它通過小幅漲價,將特斯拉的單車銷售均價從一季度的 27.45 萬元提升至 29.39 萬元,汽車業務毛利率也從 16.2% 拉回至 17.2%,暫時止住了下滑趨勢。
在中國市場,煥新 Model Y 的交付量迅速突破 6000 輛,在上半年持續領跑 25 萬至 35 萬元價位的銷量榜單。可以發現,即便產品迭代緩慢,Model Y 平台依然擁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盈利能力。
這就引出了一個核心問題:既然漲價的 Model Y 都能熱賣,特斯拉為何還要反其道而行,在此基礎上推出一款可能大幅拉低單車售價的廉價車型?
答案在於,特斯拉原計劃中的兩條新增長曲線,都未能如期兑現。
被寄予厚望的 Cybertruck,在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皮卡市場(年銷量超 200 萬輛)中,其驚人的百萬訂單最終轉化率僅有約 2%,遠未能承擔起接棒 Model Y 成為新「走量神車」的重任。
另一條線,是那款早在 2020 年電池日就被馬斯克搬上台面的廉價版車型。
在他的設想中,4680 電芯配合 CTC 裝配工藝,加上一體壓鑄技術,新車型不僅能大幅減重,還能將成本砍掉一半,售價僅為 2.5 萬美元,但因電池等關鍵技術的瓶頸,這款車陷入了長期難產。
在兩大新增長點雙雙受挫的情況下,繼續深度挖掘最成功的 Model Y 平台,就成了最務實,甚至是唯一的選擇。向上衍生出 Model Y L 去搶佔高端市場,向下則推出廉價版來保證銷量規模,用一個平台,打三場戰爭。
這背後,還隱藏着更深層次的資金壓力。特斯拉正將鉅額的資本和研發精力,瘋狂投入到回報週期更長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自動駕駛領域。
▲ 特斯拉餐廳裏的機器人
2024 年其資本支出已超 100 億美元,今年 6 月又宣佈追加約 80 億美元。鉅額的投入,導致其自由現金流從去年三季度的 27 億美元,一路下滑至今年二季度的 1.5 億美元左右。
特斯拉的汽車業務必須要為馬斯克的 AI 夢想「輸血」。正因如此,其廉價車型項目也從最初計劃的「為全新平台增設產線」,降級成了「利用現有產線改造」的方案。
最終,這款廉價版 Model Y 的誕生,是特斯拉在宏大的 AI 敍事與骨感的現實之間,做出的一次關鍵權衡。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