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pp Store 的出現其實是 Steve Jobs 的一個妥協選擇。
第一代 iPhone 搭載的系統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 iOS,而是 iPhone OS,相比來説它更為封閉。
Jobs 不允許 iPhone 能下載 app,他不希望開發者的 app 用病毒感染手機,並且構建只能安裝蘋果自己開發的 app。
而主導 iPhone OS 的軟件副總裁 Scott Forstall 則主張向開發者開放 iPhone 生態,並由蘋果軟件團隊負責構一個保護措施,防止惡意 app 出現在 iPhone 上。
▲ 從左至右分別是:Scott Forstall,Steve Jobs,Phil Schiller 圖片來自:zimbio
後續,迫於蘋果董事會的壓力,Jobs 最終妥協,同意 Forstall 創建他構想的 App Store。
而在 App Store 發佈會上,Forstall 也取代 Jobs 介紹了相應的開發者工具、開發環境等等。
如今,App Store 及其衍生的蘋果軟件服務,僅次於 iPhone 硬件,為蘋果貢獻了接近 20% 的收入。
甚至,藉助於 App Store,蘋果 2019 年就從遊戲業務中獲得 85 億美元的利潤,比索尼、微軟、任天堂、動視和暴雪加起來的利潤還多 20 億美元。
以及,包括 Apple Music 和 iCloud 服務,App Store 中的付費用户數已經超過 7.45 億,妥妥的一家獨大。
就如同 Scott Forstall 所暢想的那樣,蘋果的 App Store 是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他們起到的更像是一個監督作用。
大型開發商不想交 30% 蘋果税
拋開 Apple Music 和 iCloud 這些蘋果自主的服務外,App Store 的營收方式主要在於 30% 的抽成。
數以億計的下載、訂閲、購買等行為,只要涉及到資金,蘋果都會從中收取 30% 的佣金,這並非是蘋果首創,現在任何的軟件下載平台均會有相應比例的抽成,而 30% 也是一個行業內常見的數字。
包括 App Store、Google Play Store 這些軟件平台,主機領域的索尼 PlayStation、微軟商店等均採用的 30% 比例。
同時,無論是蘋果還是 Google,都已經樹立起了自己的支付系統,因而在相應的平台之中消費,只能選擇 App Store 內的 Apple Pay,或者 Play Store 的 Android Pay。
而隨着大眾版權意識的增強,App Store 分發價值的降低,導致了許多大型遊戲開發商不想與蘋果、Google 共分一杯羹。
其中的代表便是 Epic 的《堡壘之夜》和 Spotify,它們已經有足夠數量級的用户,甚至在業務上已經領先於蘋果、Google 相應業務,不必依託於 App Store 或者 Play Store 帶來的用户紅利。
▲ 在《終局之戰》中,索爾也在玩堡壘之夜
因此,Epic 在《堡壘之夜》內設計了一個網頁支付系統,以跳過 App Store 的 30% 抽成。此舉被蘋果發現後,直接下架《堡壘之夜》,隨後爆發了曠日持久的 Epic 大戰蘋果的反壟斷訴訟案。
從二者互相鬥法,再到對薄公堂,前前後後持續了幾年時間,即使 2021 年 9 月美國法院初審發出永久禁令,蘋果不能繼續禁止開發者選擇第三方支付,蘋果仍舊在上訴推遲禁令的生效。
▲ Epic 模仿蘋果《1984》製作的廣告
Epic 與蘋果的大戰,依然還在拉扯,它就像《行屍走肉》的劇集一樣,又臭又長。
反壟斷法規出台限制 App Store
不止是 Epic 這種民間公司,針對蘋果 App Store 疑似壟斷的狀況,很多政府機構也下場頒佈相應的法規來限制蘋果。
▲ 在線約會 app 寡頭,Match Group
早在 2021 年初,蘋果就依照荷蘭政府的要求,向約會應用們開放了第三方支付。雖然這只是針對一個國家的一類 app,但被很多媒體認為是蘋果的一大進步。
Match Group(全球最大的在線約會服務提供商)就盛讚了荷蘭政府的決定,並表示荷蘭此舉創造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呼籲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參與進來。
▲ 韓國首間 Apple Store
也在同年,韓國在 8 月份通過了《電氣通信事業法》,與荷蘭類似,主要是制約蘋果和 Google 必須允許開發者通過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分發應用時,使用第三方支付。
而蘋果面對這則規定,同樣採取了上訴,希望延期執行或者修改。
無論是 Epic 大戰,還是韓國相應的法律,蘋果的説辭均圍繞着 App Store 的體量足夠大,為開發者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益。
根據蘋果的統計,自 App Store 推出以來,蘋果總共想開發者支付了 2600 億美元,僅 2021 年就向開發者支付了 600 億美元,佔了蘋果 App Store 總營收的 70% 和 85%。
▲ 早於蘋果,Google 已經調整了自己 Play Store 的政策,在 2021 年 11 月就支持了第三方支付,抽傭比例同為 26% 圖片來自:macrumors
另一方面,自然也就是安全,提供第三方支付之後,蘋果表示很難監管,以及維持 App Store 如一的良好氛圍。
拉鋸戰一直到 2022 年 6 月底,剛進入 7 月份,蘋果便調整了韓國的 App Store 相關政策以遵守韓國法律法規。
在韓國,蘋果開了第三方支付的先河
7 月份開始,蘋果允許韓國 App Store 內的應用使用第三方支付,而韓國也開了先例,蘋果如此的妥協,算是一個好信號,無論是對於 Epic 大戰還是其他可能推出反壟斷條例的國家和地區。
不過,在研讀蘋果提供的開發者文檔之後,開發者想要使用第三方支付,以及用户想要通過第三方支付購買 app,都沒有那麼省心。
甚至可以説,為了第三方支付,蘋果在韓國 App Store 內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軟件平台。
對於開發者而言,使用第三方支付,需要在韓國 App Store 中提供一個特別版本的 app,且僅在韓區上架。
另外,第三方支付的服務商也僅限於 KCP、Inicis、Toss 和 NICE 這四家,其他支付平台接入,需要開發者向蘋果申請。
最關鍵的抽成問題上,蘋果並未妥協,依然會抽傭 26%,相對於原本 App Store 的 15%~30% 的佣金(中小開發者為 15%),變化不大。
如此來説,蘋果不過也是遵守開放第三方支付服務,取消「蘋果税」並不在範疇,核心問題仍然不變。
對於用户而言,倘若在韓區通過第三方支付系統購買了 app,原本的家庭分享、購買前詢問等功能會無法使用,且蘋果也不會參與 app 訂閲管理和退款。
類似於現在 B2C 商城的自營和非自營渠道,自營有着售後和配送優勢,而非自營的優勢在於價格,但需要消費者自行判斷。
核心問題仍然未變
此前,蘋果在荷蘭為在線約會應用們的第三方支付開了綠燈,彼時就有很多機構表示,開發者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節省數百萬美元,進而提升開發者的利潤或者降低訂閲費。
SensorTower 在 2019 年就表示,前 1% 的應用開發商創造了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Store 93% 的收入。敦促蘋果開放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可能是這 1% 的大型應用開發商幕後所為。
不止是大型應用開發商,提供第三方支付的平台們也伺機而動,Paddle 正在為 iOS 設計第三方支付系統,並把自己定位於 Apple Pay 的直接競爭對手。
Paddle 計劃向低於 10 美元的交易收取 10% 的佣金,而超過 10 美元的交易則收取 5% 和 50 美分。
只不過,蘋果韓國的 App Store 第三方支付政策推出之後,即使第三方平台只收取很少一部分佣金,算上 26% 的蘋果税,在原本 30% 的佣金面前,似乎毫無競爭力。
更何況,通過第三方購買 app,蘋果並不會提供一致的服務和售後體系。
蘋果在韓國 App Store 開放了第三方支付,開了先例,但仍然有着 26% 的佣金,原本第三方支付體系的價格優勢很難體現。
對於大型開發商而言,難以從中節省資金,對於用户,訂閲購買 app 的價格優勢不大。開放的第三方支付體系,暫時難以動搖 App Store 原本的生態體系。
蘋果所做的開放,更像是對於韓國法律法規的妥協之策,不過往好處想,也算是改變的開始。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第一代 iPhone 搭載的系統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 iOS,而是 iPhone OS,相比來説它更為封閉。
Jobs 不允許 iPhone 能下載 app,他不希望開發者的 app 用病毒感染手機,並且構建只能安裝蘋果自己開發的 app。
而主導 iPhone OS 的軟件副總裁 Scott Forstall 則主張向開發者開放 iPhone 生態,並由蘋果軟件團隊負責構一個保護措施,防止惡意 app 出現在 iPhone 上。
▲ 從左至右分別是:Scott Forstall,Steve Jobs,Phil Schiller 圖片來自:zimbio
後續,迫於蘋果董事會的壓力,Jobs 最終妥協,同意 Forstall 創建他構想的 App Store。
而在 App Store 發佈會上,Forstall 也取代 Jobs 介紹了相應的開發者工具、開發環境等等。
如今,App Store 及其衍生的蘋果軟件服務,僅次於 iPhone 硬件,為蘋果貢獻了接近 20% 的收入。
甚至,藉助於 App Store,蘋果 2019 年就從遊戲業務中獲得 85 億美元的利潤,比索尼、微軟、任天堂、動視和暴雪加起來的利潤還多 20 億美元。
以及,包括 Apple Music 和 iCloud 服務,App Store 中的付費用户數已經超過 7.45 億,妥妥的一家獨大。
就如同 Scott Forstall 所暢想的那樣,蘋果的 App Store 是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他們起到的更像是一個監督作用。
大型開發商不想交 30% 蘋果税
拋開 Apple Music 和 iCloud 這些蘋果自主的服務外,App Store 的營收方式主要在於 30% 的抽成。
數以億計的下載、訂閲、購買等行為,只要涉及到資金,蘋果都會從中收取 30% 的佣金,這並非是蘋果首創,現在任何的軟件下載平台均會有相應比例的抽成,而 30% 也是一個行業內常見的數字。
包括 App Store、Google Play Store 這些軟件平台,主機領域的索尼 PlayStation、微軟商店等均採用的 30% 比例。
同時,無論是蘋果還是 Google,都已經樹立起了自己的支付系統,因而在相應的平台之中消費,只能選擇 App Store 內的 Apple Pay,或者 Play Store 的 Android Pay。
而隨着大眾版權意識的增強,App Store 分發價值的降低,導致了許多大型遊戲開發商不想與蘋果、Google 共分一杯羹。
其中的代表便是 Epic 的《堡壘之夜》和 Spotify,它們已經有足夠數量級的用户,甚至在業務上已經領先於蘋果、Google 相應業務,不必依託於 App Store 或者 Play Store 帶來的用户紅利。
▲ 在《終局之戰》中,索爾也在玩堡壘之夜
因此,Epic 在《堡壘之夜》內設計了一個網頁支付系統,以跳過 App Store 的 30% 抽成。此舉被蘋果發現後,直接下架《堡壘之夜》,隨後爆發了曠日持久的 Epic 大戰蘋果的反壟斷訴訟案。
從二者互相鬥法,再到對薄公堂,前前後後持續了幾年時間,即使 2021 年 9 月美國法院初審發出永久禁令,蘋果不能繼續禁止開發者選擇第三方支付,蘋果仍舊在上訴推遲禁令的生效。
▲ Epic 模仿蘋果《1984》製作的廣告
Epic 與蘋果的大戰,依然還在拉扯,它就像《行屍走肉》的劇集一樣,又臭又長。
反壟斷法規出台限制 App Store
不止是 Epic 這種民間公司,針對蘋果 App Store 疑似壟斷的狀況,很多政府機構也下場頒佈相應的法規來限制蘋果。
▲ 在線約會 app 寡頭,Match Group
早在 2021 年初,蘋果就依照荷蘭政府的要求,向約會應用們開放了第三方支付。雖然這只是針對一個國家的一類 app,但被很多媒體認為是蘋果的一大進步。
Match Group(全球最大的在線約會服務提供商)就盛讚了荷蘭政府的決定,並表示荷蘭此舉創造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呼籲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參與進來。
▲ 韓國首間 Apple Store
也在同年,韓國在 8 月份通過了《電氣通信事業法》,與荷蘭類似,主要是制約蘋果和 Google 必須允許開發者通過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分發應用時,使用第三方支付。
而蘋果面對這則規定,同樣採取了上訴,希望延期執行或者修改。
無論是 Epic 大戰,還是韓國相應的法律,蘋果的説辭均圍繞着 App Store 的體量足夠大,為開發者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益。
根據蘋果的統計,自 App Store 推出以來,蘋果總共想開發者支付了 2600 億美元,僅 2021 年就向開發者支付了 600 億美元,佔了蘋果 App Store 總營收的 70% 和 85%。
▲ 早於蘋果,Google 已經調整了自己 Play Store 的政策,在 2021 年 11 月就支持了第三方支付,抽傭比例同為 26% 圖片來自:macrumors
另一方面,自然也就是安全,提供第三方支付之後,蘋果表示很難監管,以及維持 App Store 如一的良好氛圍。
拉鋸戰一直到 2022 年 6 月底,剛進入 7 月份,蘋果便調整了韓國的 App Store 相關政策以遵守韓國法律法規。
在韓國,蘋果開了第三方支付的先河
7 月份開始,蘋果允許韓國 App Store 內的應用使用第三方支付,而韓國也開了先例,蘋果如此的妥協,算是一個好信號,無論是對於 Epic 大戰還是其他可能推出反壟斷條例的國家和地區。
不過,在研讀蘋果提供的開發者文檔之後,開發者想要使用第三方支付,以及用户想要通過第三方支付購買 app,都沒有那麼省心。
甚至可以説,為了第三方支付,蘋果在韓國 App Store 內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軟件平台。
對於開發者而言,使用第三方支付,需要在韓國 App Store 中提供一個特別版本的 app,且僅在韓區上架。
另外,第三方支付的服務商也僅限於 KCP、Inicis、Toss 和 NICE 這四家,其他支付平台接入,需要開發者向蘋果申請。
最關鍵的抽成問題上,蘋果並未妥協,依然會抽傭 26%,相對於原本 App Store 的 15%~30% 的佣金(中小開發者為 15%),變化不大。
如此來説,蘋果不過也是遵守開放第三方支付服務,取消「蘋果税」並不在範疇,核心問題仍然不變。
對於用户而言,倘若在韓區通過第三方支付系統購買了 app,原本的家庭分享、購買前詢問等功能會無法使用,且蘋果也不會參與 app 訂閲管理和退款。
類似於現在 B2C 商城的自營和非自營渠道,自營有着售後和配送優勢,而非自營的優勢在於價格,但需要消費者自行判斷。
核心問題仍然未變
此前,蘋果在荷蘭為在線約會應用們的第三方支付開了綠燈,彼時就有很多機構表示,開發者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節省數百萬美元,進而提升開發者的利潤或者降低訂閲費。
SensorTower 在 2019 年就表示,前 1% 的應用開發商創造了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Store 93% 的收入。敦促蘋果開放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可能是這 1% 的大型應用開發商幕後所為。
不止是大型應用開發商,提供第三方支付的平台們也伺機而動,Paddle 正在為 iOS 設計第三方支付系統,並把自己定位於 Apple Pay 的直接競爭對手。
Paddle 計劃向低於 10 美元的交易收取 10% 的佣金,而超過 10 美元的交易則收取 5% 和 50 美分。
只不過,蘋果韓國的 App Store 第三方支付政策推出之後,即使第三方平台只收取很少一部分佣金,算上 26% 的蘋果税,在原本 30% 的佣金面前,似乎毫無競爭力。
更何況,通過第三方購買 app,蘋果並不會提供一致的服務和售後體系。
蘋果在韓國 App Store 開放了第三方支付,開了先例,但仍然有着 26% 的佣金,原本第三方支付體系的價格優勢很難體現。
對於大型開發商而言,難以從中節省資金,對於用户,訂閲購買 app 的價格優勢不大。開放的第三方支付體系,暫時難以動搖 App Store 原本的生態體系。
蘋果所做的開放,更像是對於韓國法律法規的妥協之策,不過往好處想,也算是改變的開始。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