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隨着 iPhone X 的面容 ID(Face ID)的推出和 Android 陣營的面部識別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刷臉”來解鎖手機成了大家樂衷於體驗的新解鎖方式,但是硬件供應商對“屏下指紋識別”的技術研發並未因為面部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而停止過。
今年,蘋果在 iPhone X 上首度採用了高屏佔比的“異型屏”以及用於取代觸控 ID(Touch ID)指紋識別方案的面容 ID(Face ID)面部識別技術,但卻因為較大的傳感器系統使得 iPhone X 不得不留下了“劉海”,以至於 iPhone X 這款看着十分驚豔的手機最終卻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為什麼供應商都樂衷於研發屏下指紋識別?在今年的“全面屏”潮流下,移除指紋識別鍵或通過面部識別逐步取代指紋識別是各家廠商的普遍做法。所以在“全面屏”的大量普及下,最理想的仍然是屏下指紋識別技術,這可謂是萬眾期待的一個識別方案。
至於側面指紋識別為何並非是廠商首選,皆因它對手機厚度有所要求,這並不符合目前越做越薄的手機設計理念。
(Essential Phone,圖源:YouTube)
面部識別的安全性有待推敲,而表面開大孔的指紋識別並非是手機廠商迎合“全面屏”潮流的長久良策。
早在今年 6 月,vivo 在上海 MWC 大會上展示了使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 vivo Xplay6 原型機。這項技術由 vivo 和高通共同研發,通過超聲波穿透柔性 AMOLED 下的超聲波傳感器進行識別,這讓指紋識別無懼於表面的污跡、液體等影響。
但由於當時屏下指紋識別傳感器技術仍有待改良和驗證,所以 vivo 這次展示我們只看到了希望,但並未能看到它在今年被量產商用。
(vivo 展示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圖源:動點科技)
不過,硬件供應商對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研究並未停止。據 Tech Report 在今天較早時候的報道,Synaptics(新思國際)正式發佈“全球首款量產”的屏下指紋識別傳感器——Clear ID FS9500。
據介紹,這枚傳感器採用光學生產材料和工藝製作,可直接封裝在 AMOLED 柔性顯示屏下方或集成到 OLED 屏幕中,厚度僅為 1.5mm。同樣地,它也具備屏下指紋識別方案的優點——無懼污跡和泥垢等。
(Clear ID FS9500 傳感器,圖源:techreport)
當 FS9500 傳感器被激活時,傳感器會通過上層的 OLED 面板背光來照亮指紋識別的區域,然後將反射的光纖傳輸到底層的傳感器中,並完成整個識別過程。
(Clear ID FS9500 傳感器結構)
對於指紋信息的安全問題,Synaptics 表示用户的生物信息將得到“SentryPoint 安全與反欺騙套件”技術的保護。並且,FD9500 傳感器能自適應用户的使用習慣從而提升傳感器的識別能力和解鎖成功率。
Tech Report 推測,Synaptics 最快將會在明年初的 CES 2018 大會上展出該技術,相信使用屏下指紋識別的智能手機也會在不久後推出。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