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作者 @叉小包,特供@愛範兒首發,轉載請註明作者。 @叉小包是前新浪微博產品經理、微遊戲產品總監,現創業中。
一、一朵花開的時間:智能可穿戴設備元年
一朵花開要多久的時間?若是曇花,不過一夜之間;遇見鐵樹,十年未必得見。雲遮霧繞數年之久的Apple Watch 終於在本週橫空出世,無論你喜歡還是無感,它都成了蘋果“後喬布斯時代”第一款真正的全新產品。
新的現實
大多數人評價一款新硬件時,是基於當下的現實的。而新硬件恰恰會打破既有現實,帶來“新的現實”。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特別適合用來描述今天突飛猛進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分析師越來越難以預測趨勢,並說服人們。
想想幾年前,極少有人能想像如今的我們會全面拋棄功能機,人人都用起以觸控屏為主的智能手機;也不會覺得iPad 等平板電腦會成為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之外,又一塊“必備屏”。
所以單憑當下人們對可穿戴設備不置可否的觀望態度,就認為可穿戴設備“沒有未來”,未免草率。或許再過幾年,人們對形形色色的可穿戴智能設備已習以為常時,會忘記2014 年的這些混亂與噪音。
我們認為,儘管市面上已經有許多智能可穿戴設備:手環、手錶、眼鏡、頭盔等等,但只有當蘋果——這個全球最具標誌性的數碼消費品品牌入局——“智能可穿戴設備元年”才算真正到來,這個元年將隨著蘋果手錶真正上市(2015年初)而結束,從概念導入期進入高速成長期。
也就是說,到時候你身邊的人都會帶上各種奇奇怪怪的智能設備,聚餐時能讓大家低頭分心的再也不只是手機而已了……提前一個季度公佈Apple Watch 除了不與iPhone 6 上市衝突,為瘋狂的聖誕購物檔期讓路之外,也有先拋出蘋果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定義,試探市場反應的用意。
蘋果的定義
從Apple Watch 我們看到,蘋果清晰地描繪了他們心中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定義:更貼近人體,但必須依附於智能手機而存在的延伸設備。三星前不久公佈的第二代智能手錶Gear S 可插入nanoSIM 卡,獨立接入4G 網絡打電話發短信,一些評測甚至表示“它就缺一個網絡瀏覽器(就能替代智能手機)了”。
蘋果並不認同這種激進的做法。據我觀察,蘋果的創新法則之一,就是:“不讓先進但還不成熟的技術妨害用戶體驗。”比如蘋果的產品在參數上從來就不是最領先的,但體驗卻出人意料地流暢。
蘋果手錶相對手機的從屬地位,一方面確認了智能手機才是“個人移動計算中心”,一方面也把可穿戴設備需要“智能”的範圍收窄。 Apple Watch 所表現出的特點是:
- 貼近人體,解放雙手;
- 更小屏,更私密;
- 能跟隨人去往更多地方,適應更多場景(如運動時);
- 即時在人體與手機之間記錄、交換、推送數據,但無須時刻關注;
- 全新交互方式:更符合直覺的操作。
從功能定位上,Apple Watch 並不是對智能手機的“替代”,也不是“在大屏上做的事情轉移到小屏上完成”。 Apple 在發布會上演示了許多iPhone 上也有的官方應用,如地圖、短信等,但始終沒有出現需要輸入文本的軟鍵盤,也沒有照搬手機上常見的交互行為,如雙指放大縮小。
總之,因為屏幕縮小和處理能力有限,智能手錶只是:做手機做不了的事(監測運動量、心跳等);用不同於手機操作的方式做事(數碼表冠旋轉操作,無需雙指操作,回歸單擊點按等)。
以退為進的數碼表冠[/b]
早在2013年2月,就有外媒注意到蘋果申請了一個名為Spiral (螺旋)的iTunes 用戶界面專利。根據這一專利,人們模擬了以下“iWatch”操作界面:
本週面世的Apple Watch 並沒有採用看起來更酷的3D 螺旋式界面,而選擇了更為保守的扁平主界面+數碼表冠(Digital Crown)的操控方式。哪怕滿是圓形圖標的主界面被人吐槽為“密集恐懼症患者的噩夢”。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有多少未被公開的新酷設計,被Jonny Ive 等人扼殺在蘋果內部。這種“以退為進”的策略,說明蘋果充分意識到旋鈕表冠作為傳統手錶的操作方式,是最自然、最沒有學習成本的。 而世面上大多數智能手錶,都沒有採用傳統表冠的設計,也沒有賦予其如此重要的功能。
然而,這一功能定位再正確,再符合蘋果自身的產品邏輯,都未必能打動消費者的心。原因很簡單:一款智能手錶的命門,在於外觀,而非功能。只有科技宅才關心功能,絕大多數人考慮到要把一個設備穿戴到自己身上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外觀是否美觀、安全、舒適。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