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也上 4K 屏,意義何在?

愛範兒 於 14/11/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如果你以為手機螢幕的圖元密度最高也就 534 PPI,那就大錯特錯了。根據日經新聞報導,夏普未來將推出顯示精度高達 736 PPI 的 IGZO 液晶面板,將創造一個新紀錄。

這塊液晶面板的尺寸將是 4.1 英寸大小,解析度為 2560 x 1600——現在不少手機都宣稱自己的分辨窄可以達到 2K,但螢幕尺寸至少在 5.5 英寸或以上。這塊液晶面板顯示了夏普在液晶螢幕方面的技術實力。2016 年,夏普還打算推出解析度為 4K,針對行動裝置的液晶面板,屆時 PPI 或許能突破 1000 大關。

或許你會覺得,現在的手機螢幕的顯示精度已經非常讓人滿意了。但是,為什麼現在的手機廠商,以及像夏普這樣的液晶面板供應商,依然努力地提高解析度,以及圖元密度呢?比如說 LG G3,擁有一塊解析度高達 2560 x 1440 的螢幕,並成為手機的重要賣點。

此前 LG 的首席研發工程師 Lim Min-ho 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解釋 G3 的螢幕為何要達到如此之高的圖元密度:

引用華爾街日報:消費者是否能夠分辨出 QHD 液晶屏與其它液晶屏的不同?

Lim Min-ho:這要看你是誰。我們為最經常使用手機的人群而優化螢幕的解析度,而根據我們的研究,這部分人群通常年齡在 20 歲到 30 歲之間。假定他們平均的視力,以及通常使用手機時眼睛與手機的距離為 20 到 25 釐米的情況下,我們的結論是,對於這群人來說,500 到 550 PPI 的圖元密度,才是他視覺上的最大極限。……這部分人可以輕易的分辨 G2 和 G3 的螢幕。

Lim Min-ho 這番解釋,展現了 LG 與蘋果對手機螢幕不同的理解。

在 iPhone 4 發佈會上,蘋果稱「視網膜」屏的概念是,肉眼從 10 到 12 英寸(約合 25 到 35 釐米)的距離,看不到手機螢幕上的圖元點。而 LG 則認為,如果肉眼距離手機越近,那麼肉眼對畫面的精度的要求就越高,否則很容易發現螢幕的圖元點。

儘管按照蘋果的解釋,圖元密度高於 326PPI 的螢幕,其表現應該和其它「視網膜」螢幕等同,應該難以分辨兩者的區別,但是此前,何宗丞在試用 HTC J butterfly(首款 PPI 突破 400 的手機)發現,「蝴蝶機」的螢幕的視覺體驗,就是比 iPhone 4S 舒服。

回到夏普未來將推出的 4K 屏,那麼高的解析度和圖元密度是否有意義?GigaOM 為這產品找到一個市場,虛擬實境。既然液晶屏離人眼越近,為保證畫面精度,就應該提升它的 PPI,而在頭戴式顯示器裡,液晶屏將比手機螢幕更距離人的肉眼。

在 Valve 支援虛擬顯示專案發展的 Michael Abrash,曾經研究到底多高的螢幕解析度才能讓頭戴式顯示器擁有最完美的視覺效果。結論是,在頭戴式顯示器內,液晶屏要達到 4K 解析度才算達到人類的視覺極限,而 8K 解析度才會徹底超過人類視覺的極限。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陳一斌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