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out】Apple Watch 對蘋果意味着什麼?

愛範兒 於 20/01/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設計的轉變

在近幾年發佈的蘋果各類產品中,一直有一個詞貫串設計始終:unibody。這個工藝詞彙被蘋果固執的發展成自身產品的造型特點,努力的向世界傳遞着所堅持的價值。所以,縱觀蘋果的產品線,每款產品都給人天衣無縫的印象,你很難從中找出難以自圓其説的存在。

在蘋果的產品序列中,不同品類的設計風格分分合合,設計的聚與散次第的呈現。


前面説到,初代 iPhone 在造型設計中以功能主義作為方法論,所以有了圍繞那塊 3.5 吋屏幕的圓角矩形,更有了圓潤飽滿的曲面完成從屏幕到背部的過渡。從產品本身來説,它很好的解決了大屏與手感之間的矛盾,讓“屏幕為王”的設計目標得以完美實現。可是,革命性的產品帶來的後果是與其他產品的格格不入,從上面的圖我們就可以看出,iPhone 與蘋果同期其他的產品在造型語言上有着極大的差異。於是,利用三代產品完成新品類的拓荒、穩固後,蘋果策略性的放棄了最初圓潤的曲面形態,着手進行產品家族設計特徵的建設。

通過極為成功的 iPhone 4 和 iPhone 4S 兩代產品的演進,配合其他品類產品的更新換代,在 4S 時代,蘋果成功的統一了全產品線的設計特徵:對稱、精密、以銀色金屬本色勾勒出直線輪廓、邊貼邊,以小切角的金屬高光而非過渡的曲面連接不同的型面(具體產品形態見上圖第二行)。通過這些近乎炫技的手法的運用,蘋果使其全品類產品在產品形象上達到了巔峯。

當然,有得必有失,在收穫設計成果時,蘋果也在工業設計上逐漸偏離了最初的純粹功能主義的指導,喪失了前三代產品原本包含的一些優勢,比如,手感。(有意思的是,在遙遠的中國,有一個蘋果的追隨者卻將功能主義的堅持延續下來,這兩家公司在經歷數代產品理念的分道揚鑣之後,在2014年各自的最新產品上又實現了設計理念的殊途同歸。沒錯,我説的就是魅族。)

如果沒有後面大屏化的發展,蘋果也許繼續會在之前精密、精緻的設計語言上繼續演化,可是,當蘋果開始做大屏手機時,原有三明治形態的的設計帶來的手感上的劣勢變得愈加的明顯,這對一個以設計見長的公司來説是不可接受的。於是,蘋果又回到了功能主義。手機作為目前蘋果最為耀眼的主打產品,其設計風格的轉變讓其他產品的設計變得尷尬,又繞回了了老問題前:不同產品線設計風格的割裂,這次蘋果的策略也很簡單: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

在手機發布之前,蘋果已經悄悄的對其他品類的設計風格進行了調整。2013 年 6 月,蘋果在 WWDC 2013 開發者大會上公佈了全新的 Mac Pro。對,就是被很多人戲稱為“垃圾桶”的那款,圓潤飽滿的造型,黑色高亮金屬外殼,一切都是對以往 Mac Pro 產品的顛覆性的存在。也許當時很多人都還沒意識到對於蘋果,這樣的產品意味着什麼,隨着蘋果後續其他產品的發佈,人們才逐漸知曉,其實,它可以看做蘋果產品“圓潤設計”時代的開端。


上面是到目前為止,蘋果產品線的最新情況,目前,已採用“圓潤”造型語言的產品包括 iPhone6/6 Plus、Mac Pro、iPad Air2/mini3、Apple Watch(iPod 全系列產品近年均未進行更新,暫時不納入討論)。從產品族譜看,只剩下 iMac 和 Mac Book 這兩座堡壘,如果它們在接下來的產品中也採用同樣的設計語言,那麼就意味着蘋果全新設計語言的版圖拼上了最後一塊拼圖,蘋果全面進入全新的設計時代,讓我們拭目以待。

Apple Watch,曲面化

好了,前面鋪墊了這麼久,終於開始講到我們今天的主角了。

我在《智能家居,我們真的想好怎麼做了嗎?》中提到過一個現象,那就是在家電及 3C 領域,產品離用户的使用距離和產品的設計質量要求呈現的是反比關係,即產品離用户的使用距離越近,產品的設計要求越高。其實,距離只是一個比較直觀的維度,決定產品設計質量要求的條件其實很多,應該包括距離、功能接觸面、用户接觸部位等方面,與人接觸面越多,用户身體接觸產品的部位越多,則對設計的要求越高。下面是幾類典型產品的統計情況:


從工業設計角度來説,穿戴設備會是個人科技產品中設計要求最高的產品,這一點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得到印證。因為離人體最近,也就被人體感知的最準確,這樣的產品在所有的外觀面上都是要經受用户檢驗的,也就都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不光要考慮視覺,還要考慮觸覺。
在 Apple Watch 上,unibody 與曲面得到了有機的統一。在大自然中或者是人類實際的生活體驗中,相對於包含侵略性的尖角或者是直線元素,曲面更加具有親和力和包容性,它似乎在時刻的告訴觀察者:“來撫摸我吧,我很安全。”

對任何一個產品來説,它的尺寸、比例、造型、層次等要素綜合投射到用户的腦海中時,會形成自身的“氣質”,一個優秀的設計應該是氣韻流暢的,其實產品的氣勢走向就是產品的設計元素對視線進行引導的過程,這一過程設計的合理,則能給人以愉悦感。通常,產品上的氣勢走向由稜角、圖案,輪廓線等元素進行引導,這一手法在汽車等產品上採用較多:


對完全以圓潤曲面造型為主的 Apple Watch 來説,這一手法並不奏效,因此我們看到的是其他的方式:對稱、高光。

對稱的造型在蘋果的以往產品上早已採用過,不過 Apple Watch 這次與 iPhone 6 和 6 Plus 在主要的設計特徵部件上採用了圓角對稱,配合 2.5D 的面板,形態的流暢為引導氣勢走向的元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深澤直人在其《設計的輪廓》中給我們展示了以輪廓的眼光觀察世界和產品的方式,讓很多人醍醐灌頂。在這個世界上,如果真有不同的維度,那麼不同維度下的生物觀察世界時都只能通過低一個維度的方式,比如人作為三維世界的生物,觀察一個產品時,永遠無法同時看到它所有的部分,只能觀察到面對我們的那部分的面,在觀察不同的面之後,我們才能在頭腦中拼接出其完整的形態,而觀察面的方式主要就是依託於輪廓。在 Apple Watch 上,除了輪廓,蘋果還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元素:高光。飽滿的曲面配合高亮的表面,天然適合生成優美的高光,其實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運用高光,前面提過的新 Mac Pro 也有同樣的處理,甚至二者高光形狀都很類似。


這些高光的作用當然不僅僅只是為了美觀,它還將產品的曲面形態交代的更為具體,投影到我們這些只能看到二維畫面生物眼中時,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產品真實的樣子。高光最為重要的作用是充當視線引導的媒介,想象一下當你抬起手腕時高光的流轉狀態:從邊框高亮金屬出出發,隨着手腕的旋轉,慢慢的向屏幕流動,進而鋪滿整個屏幕,一直到屏幕點亮,視線引導的過程流暢自然。
< 1 2 3 4 5 >
標籤: Apple Watch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