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言明一點,這裏指的 PC 是廣義的,還包括 Mac 在裏面。
在今年,蘋果和微軟相繼發佈了各自認為能夠代表其筆記本製造工藝的頂尖產品,也被視作是各自陣營的新代言人,前者是 New MacBook,簡稱 NMB,後者是 SurfaceBook,簡稱 SB。
雖然命名者無意,但是縮寫者有心,聽起來都不是善名的兩款設備代表了各自繼續定義 PC 新形態的想法,只不過在之前的 Surface Pro 系列成功之後,看來這第二仗,又是微軟贏了。之所以説是 Surface Pro 3 系列成功,不僅是這個產品線成功扭虧為盈,口碑逆轉,更是因為在今年平板電腦繼續沉淪的情況下,微軟的競爭對手蘋果和 Google 紛紛推出了形態上向 Surface Pro 致敬的 iPad Pro 和 Pixel C。
新 MacBook,只是上網本的終極形態
今年春季發佈的新 MacBook 是那種看一眼就愛上的設備,重量輕便、工藝精湛、佈局緊湊,屏幕細膩。即使經過拆解,新 MacBook 也可以説是內部最美的筆記本。
但是過往無數的衝動消費告訴我們,筆記本不是看臉的,而是拿來用的。新 MacBook 的槽點看起來就非常滿,總結起來就是三點,Core M 處理器的性能,蝶式鍵盤的手感,接口極其緊缺。
分開來説的話,Core M 處理器因為 TDP 熱設計功耗只有 5W 左右,所以毫無意外的,它的性能肯定不強,甚至要比較新的 MacBook Air 的處理器性能還弱,不過弱歸弱,網頁瀏覽,1080p 級別視頻播放,文檔閲讀編輯這些基本功能肯定還是可以應付的。但是到了大型的圖片處理等情形下的話,新 MacBook 的性能表現就堪憂了。所以就出現了這麼一種情況,我買一台接近上萬的電腦,卻最適合刷下網頁,追下美劇,編輯個文檔,這不是跟當年大熱的上網本概念特別像麼?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新 MacBook 其實也能滿足大部分時候的需求,問題就是,那 1% 時候的難當大任會讓人特別抓狂。
雖然性能瓶頸不是經常遇到,但是鍵盤手感確實一直相隨,幾乎零鍵程的新 MacBook 鍵盤手感讓我這種習慣了機械鍵盤的人根本用不慣,就是相比於一般的筆記本鍵盤,這部電腦的鍵盤手感也並不是那麼容易被人接受。鍵盤手感的喜愛和習慣是很個人化的事情,正如有的人喜歡青軸,有的人喜歡紅軸一樣,不過人們對於新 MacBook 的鍵盤手感似乎真的好評不多。
即便真的能夠習慣新 MacBook 的手感,整個設備僅有的一個 USB Type-C 接口意味着我們想要再外接一個 U 盤、SD 卡、鼠標、鍵盤、顯示器等等都需要曲線救國,隨時外帶一個轉接頭,並且這個轉接頭在蘋果店裏賣得還不便宜。這也意味着,我們攜帶新 MacBook 出門的時候,電源不一定是必須的,但是這個轉接頭卻不能少。因此,我總是戲稱這根轉接頭是一個外置闌尾。
我從不否認新 MacBook 在設計上的精湛,這種由內到外的精緻在電腦業界難尋敵手。不過一旦到了真正的使用層面,新 MacBook 並不是一個非常值得推薦的選擇,作為該系列的第一代產品,大多數人也還是以觀望為主。
如果不差錢,又真的是以上網為主要需求,新的 MacBook 確實是“上網本”的終極形態,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要説它定義一個 PC 新形態的話,它的瓶頸真的還挺多的。
SurfaceBook 的對手是誰?
按照常理來説,SurfaceBook 的直接對手應該是 MacBook Pro,在微軟的發佈會上,微軟也直接拿二者來做比較,表示 SurfaceBook 的性能是 MacBook Pro 的兩倍(估計為處理器性能,也沒有直接的型號對比)。
在採用了領先一代的 Skylake 處理器,性能和功耗領先是情理當中,SurfaceBook 標稱的 12 小時續航也是開始追平蘋果的設備,能夠保證一整天的使用。
在直接的配置對飆中,13.5 英寸的 SurfaceBook 相比於 13.3 英寸的 MacBook Pro 沒有一處落後,甚至在屏幕 PPI、顯卡性能、處理器性能,操控方式上有全方位的領先。
總結一下,就是 SurfaceBook 3000×2000 分辨率,PPI 267 的屏幕要比對手 2560×1600 分辨率,PPI 227 的屏幕細膩一些,並且這塊屏幕還是可觸控的,也配有手寫筆。性能上的領先就不用多説了,Skylake 處理器有一個世代的領先,當然引爆全場的就是顯卡熱拔插黑科技了,要知道在 MacBook Pro 13 這個尺寸的產品線中,全線都是集成顯卡,與主存共享 384MB DDR3 SDRAM 顯存。
雖然在發佈會上微軟沒有透露具體的顯卡型號,但是即便這樣,我們也大概能夠猜到,集顯和獨顯之間的差距還是應該非常之大。並且微軟也已經表示,這塊顯卡會是英偉達 Maxwell 架構,GDDR5 顯存。
今天上午的時候,也跟一位玩顯卡的朋友討論了下 SurfaceBook 的這塊顯卡,大概猜了一下它的檔次,除了已經確認的 Maxwell 架構,GDDR5 顯存之外,微軟的 Demo 視頻中也讓這塊顯示核心露了一把臉。
很明顯,視頻中這塊 GPU 沒有具體型號,估計也是微軟和英偉達有意為之,況且英偉達一向守口如瓶。從視頻和上圖表現來看,這塊 GPU 比例要比 Maxwell 架構首次亮相的 GM107 GPU 形態比例上有所不同,但是芯片面積差不多,而 Maxwell 架構首秀的 GM107 GPU 最後是用在了 GeForce GTX 750 Ti、GeForce GTX 750 這兩塊顯卡身上,定位於 Maxwell 架構的入門級別,但是要是放在整個顯卡陣營當中,差不多算是中等了,TDP 熱設計功耗在 60W 左右。而許多遊戲本所使用的 GeForce GTX 860M,其實就是 GeForce GTX 750 Ti 移動馬甲版,性能幾乎一致。
這麼看的話,保守一點兒,由於芯片面積差不多,估計 SurfaceBook 所採用的這塊 GPU 也會有 4—5 組流處理器陣列,每組 128 個流處理器,性能上應該不會輸給 GeForce GTX 750 這個級別。
激進一點兒的猜想,這塊 GPU 很可能採用 Maxwell 更新的製程工藝,比如 14nm,性能和功耗比上代 28nm 工藝好許多,那麼在相同的面積下,這塊 GPU 可以提供更強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畢竟 60W 左右的 TDP 熱設計功耗還是不容小覷的,即使 GeForce GTX 860M(2GB 顯存版) 45W 的熱設計功耗對於便攜本來説還是有些高的,要知道 SurfaceBook 採用的 Skylake 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是 15W。
至此,我們大概可以猜到,SurfaceBook 這塊顯卡保底應該是有 GeForce GTX 750 的性能的,這意味着 SurfaceBook 基本可以高畫質流暢運行絕大多數的網絡遊戲,以及大部分的單機遊戲,或者犧牲下畫質,流暢體驗一些單機大作,對於一台比只有集顯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還要輕的筆記本,你實在不能要求更多了。
如果要是以同尺寸的 MacBook Pro 為對手的話,SurfaceBook 用完爆來形容也不為過:形態多變,多種操控,性能(尤其是遊戲性能)甩幾條街,屏幕更清晰,甚至,它重量還要輕一點點。
如果以定義未來 PC 形態的角度來看,我眼中的未來 PC 應該是一個多面手,沒有短板:接口齊全,續航可用一整天,娛樂遊戲起來不含糊,性能不要讓人感到焦心,還不能太重,鍵盤手寫筆觸屏樣樣精通,並且手感還不能差,最好還能像 Yoga 3 Pro 一樣肆意翻轉,事實上,SurfaceBook 翻的花樣還更多。這樣比起來,新 MacBook 存在的短板實在太多,它更像是工藝品,而不是工具。
事實上,Surface Pro 系列給超極本指明瞭一個方向,起到了定義的作用;那麼 SurfaceBook 更上一步,給性能筆記本新的方向,並且一步到位,毫不妥協,並沒有像 Surface Pro 系列那樣到第三代才為自己正名。
那麼現在唯一的阻礙是,要想體驗到 i7 處理器加獨顯的組合,你得花至少 2099 美元,約是 13334 元。對此,許多人只能説是信仰滿滿,口袋空空。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劉學文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