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智能手機處在這樣一個時代:外形及屏幕擁有大小尺寸,豐富可選的可定製化配置,三天兩頭召開新品發佈會,講生態不講旗艦。
於是,我們很難記住其中哪個才是旗艦手機。
“旗艦機”現狀
就算是三星、蘋果的一款手機也難以支撐起部分用户的需求。
The Verge 表達了這樣的觀點,Google 發佈了 Nexus 5X 和大尺寸的 Nexus 6P,同理微軟發佈了 5.2 英寸的 Lumia 950 以及 5.7 英寸的 Lumia 950XL,而蘋果 iPhone 也採用了雙產品戰略,甚至就在這幾天還傳出了 iPhone 6c 這款型號。
Sony也推出了小尺寸的 Z5 Compact,5.2 英寸的 Z5,甚至還有 4K 版的 Z5 Premium,而三星則擁有眾多的“旗艦”型號。
這種趨勢更尤其表現在中國手機市場,且在中國手機市場,這種現象表現的極其慘烈和壯觀。
比如,首先就是慘烈的互聯網戰,魅族、小米、樂視等國內廠商互標配置、材質、價格,一些手機大玩家都在講生態,一些小廠商講製造講工藝,再看看今年他們的旗艦手機,躲在角落,日暮窮途。
這些被快速迭代的手機外形也基本大同小異,代工廠甚至可以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足不出户,貼牌就賣。
我記得楊元慶曾在媒體溝通會上説過,“現在的國內市場是近乎瘋狂的,沒有人在考慮利潤率,都在考慮市場份額。”
360 CEO 周鴻禕也曾表示,“手機已經不是紅海,變成了血海,每星期都要上頭條,每個月要放顆衞星,換了塊能用來做飯碗的鋼板也要讓全世界知道,價格只有更低沒有最低,CEO 不是脱口秀九段也得抓緊業餘時間練成 rap 歌手,否則可能就喪失了羣眾關注度。”
“月經式”的發佈會,我們甚至還沒捂熱乎手裏剛買的手機,而更具競爭力的手機很可能下個月就發佈了。
旗艦機充滿不確定因素
在 Nokia 智能時代,高利潤率高市場份額讓這些問題不那麼明顯。
而在現在,通過很長一段時間打造的一款精品手機可能會讓公司陷入困境。研發週期加長,技術難度提高,市場變化太快,不可控的因素可能使公司業績走進陰影。
“縱觀手機生產的各個環節,從下單到走下生產線,一般需要耗費三到五個月的時間,這裏麪包括廠商與各個零部件廠商的溝通和協作,生產商需要聯繫自己的手機屏幕供應商,手機屏幕商再去聯繫背光板、濾光片、玻璃、IC等更上游的供應商。而在智能手機迭代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在這個產品迭代已經被明顯加快的市場環境下,長週期的手機產品可能會喪失更多的市場機會。”華為的一名產品經理在接受《一財》採訪時表示。
2015 年能讓自己的手機公司活下來就好。
在 vivo 發佈會後,vivo 馮磊表示,未來手機行業將只有少數幾家真正活得不錯,而這種狀態是由消費者的心智所決定。
引用消費者認知的品牌程度只有 3-5 個,如果進不了消費者心目中地位的前五,我們也是沒有希望的。
説完這句話的時候,vivo 全年的銷量已超過 4000 萬部。
“未來幾年手機廠商如果不能進入前三,就將非常痛苦而危險。”此前中興的手機負責人也説過這樣的話。
變化的用户心態
The Verge 撰文稱,用户的需求正在變化,比如 Moto Maker 定製,用户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外觀進行定製;而廠商的多產品戰略,用户也可以選擇喜歡尺寸,電池大小以及性能高低。
而面對國外廠商所遇到的行業技術壁壘,創新天花板;且國內廠商市場的同質化,低價戰略,消費者很難從本質上分清廠商的那些優劣勢,他們不知道到底哪款手機更好,就有了夠用就好的心態變化。
也許不會再次出現一款手機橫掃市場的情況,對,誰也不行。
題圖來自:Engadget 插圖來自:theverge,mydrivers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王 飛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