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發佈 6 個動態圖標,將掀起社交網絡新浪潮?

愛範兒 於 25/02/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你記得今天點了多少贊麼?
這個數字對於 Facebook 來説,是每天 60 億次,甚至比這些用户每天在 Google 上搜索的次數還多。這也是為什麼 Facebook 的公司圖騰是一個藍色像素化的大拇指。

作為社交網絡的一個重要標誌。無論是什麼產品,幾乎都有“大拇指”或是“心”存在,讓讀者能夠以最高的效率為別人的內容評論。

但在數小時前,Facebook 正式改進了這一基礎設定,並且用 6 個動態圖標來替換我們最為熟悉的“大拇指”。


從國外用户的實際使用效果來看,原本簡單的直接點擊操作也被修改。變成了“長按+滑動到你想要的、最能代表你看法的圖標”。

之後我們再來細看這 6 個動態 emoji 表情:
首先這 6 個圖標的設計相當簡潔,後面 4 個人物表情頗有 emoji 風格。但動作的加入讓顯示時變得更加有浸入感。

6 個動圖分別為:傳統的大拇指“贊”、心跳的“喜歡”、開懷大笑“哈哈”、嚇到我坐在地上的“喔”、悲傷落淚的“傷心”、以及面紅耳赤的“憤怒”。

而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也在自己頁面上專門表示:

引用今天,我們在全球範圍上線,全新並且有更多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點贊”按鈕功能:Reactions(反應)。

因為用户並不是每時每刻都想分享開心的東西,有些時候他們會想分享一些悲傷甚至是沮喪的事。一直也有用户給我們提議要弄一個“Dislike(不喜歡)”按鈕。不過他們並不是想表達不喜歡這個態度。而是希望能夠在單一的點贊基礎上分享更廣泛的情感。

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團隊來思考正確的改進方法。我們其中一個主要要求是,用户的操作必須跟之前點贊一樣簡單。

最終我們得到了 Reactions,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表達喜愛、大笑、吃驚、悲傷和憤怒。

目前,可以看到 Love(喜愛)是最受歡迎的,我也很喜歡這個結果。

社交網絡基石之一:Like/贊


以 Facebook 為領頭的一批社交工具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人們之間的溝通方式。而根據之前的調查統計,Mark Zuckerberg掌控的 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 就是目前全球社交類應用用户量的前三。

雖然三款產品的用途和實際功能設計有非常多的不同,但它們都擁有同樣的一個按鈕“Like/贊”,其他的社交產品同樣也是如此。

這一簡單而高效機制的來源,最早可能要追溯到Mark Zuckerberg當年在哈佛上學時弄出的程序“Facemash”。功能也很簡單,用户登陸之後會在網頁上看到兩張異性學生的照片,瀏覽者可以通過點擊圖片來選擇他們覺得兩者之中誰更“辣(Hot)”。

短短一個週末的時間,哈佛的服務器已經不堪重負,最終這個網站被校方關閉。同時,Mark Zuckerberg還因未經授權直接使用學生的照片,最終公開道歉。

但可以肯定的是,Facemash 給了Mark Zuckerberg創造 Facebook 的靈感,而且“Facebook”一詞指的就是當初那幾本包含了所有學生照片和名字的書。

一個小小的“贊”,承擔的卻是在社交網絡中將用户連接起來的重任。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境下,是否應該點贊就成了一個兩難的選擇。朋友離婚,尼泊爾地震,巴黎恐怖襲擊,你究竟是該點贊還是不點贊呢?最終一般人的選擇通常是迴歸到更高的文本回復,這樣一來,信息在用户之間傳播的成本就大大提高。

Like/贊:因為太簡陋所以要被淘汰


一個“贊”,是否能夠承受連接所有用户的任務?

在愛範兒 2013 年的一篇大聲中,我們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引用Anil Dash:大多數網站將 “I like it” 和 “This is good” 混為一談,導致大多數人區分不了 “I don’t like it” 和 “It’s not good”。

20 年代 90 年代初期的研究對比表明,營銷效果好壞的最佳評估辦法就是“喜愛度”,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裏:I like it and this is good。

如果給這句話加個否定。雖不能完全套用摩根定律(I don’t like it or this is not good),但至少我們能確定,“我不喜歡”和“它不好”並不總是並列關係——在一些情況下,良藥苦口的例子反而佔多數。

很明顯,簡單的用“Like”,甚至是加上一個“Dislike”,對於每天數以 TB 計的複雜內容來説,實在太過簡單了。

而用户也希望能夠更加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原有的“Like”按鈕上增加其他按鈕就變得理所當然。

6 個動圖,能有多大影響?


早在 2015 年 9 月的一次在線 Q&A 中,Mark Zuckerberg就提到了 Facebook 正在研究一個“Dislike”按鈕。既然要做,那麼擺在Mark Zuckerberg和 Facebook 面前的下一步問題就變成了:我們應該怎麼設計這個“Dislike”按鈕?

一系列問題中只有一個最重要:如何在增加表達種類的同時保持“Like”按鈕原有的超低操作成本?

Mark Zuckerberg和 Facebook 給出的最終答案是“點擊+滑動選擇”。而正因為這一選擇,表達的種類也受到了限制,畢竟種類太多你無法精確選擇。

整體來看,這次替換在儘量減少用户操作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用户的回覆種類,同時也豐富了社交網絡中快捷回覆的信息種類。
拋開 Facebook 社交網絡領頭羊地位不提,深化點贊功能對於其他社交產品同樣重要,相信我們很快就會看到一些相似功能的出現。

在昨天的一次媒體採訪中,Facebook 的產品設計指導 Geoff Teehan 這樣説到:

引用這看起來似乎是個非常簡單明瞭的任務:把向上的大拇指改成向下,然後放在“Like”按鈕旁邊,然後直接推送新版本。但是這真的沒有那麼簡單。人們的溝通需要一個更高程度的複雜性和豐富性。而類似二進制的“喜歡”和“不喜歡”不能如實反映我們生活中能夠遇到的各種事物。

題圖來自 Usschoolrank
插圖來自 PhonearenaFlowvellaNewstatesmanHiamag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李 賡
標籤: Facebook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