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周 10 萬套,這款解謎遊戲讓我敬佩又着迷 |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愛範兒 於 28/02/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觀察這個世界?我們是不是總依靠着別人給的解答,而忘記了思考的樂趣?」

「我們忘記了對這個世界的詮釋權其實一直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忘記了依靠自己去解釋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而這才是所有偉大科學與宗教發源之初共通的熱情?」

「遺失了這份熱情的我們,再也不去碰觸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實驗精神,再也不能像牛頓一樣因為一顆蘋果而思考出整個宇宙的奧祕?並從中獲得震撼感動?」

在一個充滿 500 多個千變萬化謎題的美麗安靜無人島嶼上,「The Witness (見證者)」這款絕對不只是解謎的解謎遊戲,嘗試透過電子遊戲這種互動性強的第九藝術,讓玩家重新去思考上述的問題:
引用遊戲過程將見證我們如何被自己矇蔽,又如何依靠自己打破成見,重新成為一個「思考者」。

在 PC 與 PS4 平台發行首周就暢銷超過 10 萬份的「The Witness (見證者)」(來自開發者公告),無疑的又是一個獨立遊戲的新里程碑。


他的開發者 Jonathan Blow 可以稱為遊戲界的謎題大師,每次出手都是經典之作,上一款「Braid (時空幻境)」無論在謎題設計或遊戲架構上都立下難以模仿的標竿,而歷經七到八年開發的最新作「The Witness (見證者)」,再一次成為最富含哲學思考且無法歸類的解謎遊戲。

經典,邪典

雖然「The Witness (見證者)」這款遊戲看起來如此熱銷,但多少得力於 Jonathan Blow 那款在多年之後依然被稱為獨立遊戲歷史上神作的「Braid」的粉絲效應,所以後作自然備受關注與期待。

因此我奉勸想要進入「The Witness (見證者)」的玩家,要先做好心理準備。我不是説「The Witness (見證者)」名過其實,正好相反,我對這款遊戲賦予比「 Braid 」更高的評價。

但是「The Witness (見證者)」註定要評價兩極,他不是那麼的親切,他的討論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充滿爭議,他沒有玩家習慣的明顯故事劇情,他不能代入角色、他無法感受刺激,除非:

  • 你懂得把自己代入這款遊戲,參與這款遊戲的詮釋。
  • 你懂得讓自己的腦袋成為遊戲的戰場,你願意跟自己激辯。

這款遊戲註定不適合懶惰的玩家,不適合沒有耐心且不夠細心的玩家,更不適合不能享受獨處自省樂趣的玩家,他不是有趣又高潮迭起的 Portal,他不是解謎冒險經典迷霧之島的復刻。

「The Witness (見證者)」是經典,但可能是屬於邪典那一類的經典,是電影中史丹利庫伯力克的「2001 太空漫遊」,安靜但叛逆,細細品嚐後會直指人心深處的某些東西。


棋局變化

讓我一步一步來拆解這款遊戲的架構,看看他是如何讓我敬佩又着迷。

引用就如同前面提到的,「The Witness (見證者)」的整個世界是一個充滿謎題的島嶼,「我」從一個神祕的通道進入這座島嶼,不知道是誰在島嶼上佈滿了謎題機關,但是島嶼上空無一人,只有廢棄的建築,還有彷彿留下當年生活紀念般的一座一座雕像,「我」慢慢發現島嶼上隱藏了一些錄音機與影片訴説着片段的故事,而「我」似乎必須啟動島上各處的雷射光,最終啟動山頂的機關。

這是「The Witness (見證者)」的基本背景,充滿懸念,但沒有明顯敍事線也沒有任務,玩傢什麼都不知道的被丟到島上,然後開始我們在這個開放島嶼的摸索,而可以進行的互動就是一個一個看似迷宮的「棋盤」機關。

雖然是簡單的方格,但是就像象棋、圍棋也是在小小方陣之間就能有千變萬化的樂趣一樣,「The Witness (見證者)」所有的謎題都是在這樣的棋盤機關上解決,但不要以為會很無聊,因為真的每一個謎題變化都不一樣。

這裏不得不佩服開發者的巧思,以棋盤機關為格局,居然可以產生 500 個不一樣的謎題,裏面起碼隱藏了數十種變化規則,還有這些規則的複合變化,所以就算都是棋盤但解謎也一點都不無聊,下一個謎題都會讓人有新鮮感,就像我們面對每一次新鮮的棋局也不會覺得無聊一樣。


邏輯就是你的鑰匙

而這樣的設計也打破了一般冒險解謎遊戲用「收集」、「走路」取代「思考」的弊病,普通的解謎遊戲常常是在考驗玩家的眼力,讓玩家去收集畫面裏隱藏的一些道具,或是到處去收集道具,然後以有時不太合理的想像讓玩家東試西試、東跑西跑,消磨大半遊戲時間。

引用但「The Witness (見證者)」不是這樣,我們在遊戲裏所有遇到的謎題都是「可以當下解決」的!

不需要收集道具、不需要東跑西跑,我們之所以無法解決的原因只在於我們尚未看破這個棋局的潛規則,而這可能是我們還未經歷島嶼上其他事件謎題的衝擊,或是我們被眼前的假象矇蔽。

所以在「The Witness (見證者)」中沒 ​​有收集道具的揹包,不用去找鑰匙,你要收集的東西都會在遊戲過程中烙印在你的腦袋裏,那些東西不是實體的道具,而是你在遊戲過程學會的這個世界的各種規則。

而你在「The Witness (見證者)」中要找的所有鑰匙也都早就已經在你的腦袋裏,那就是你的邏輯分析能力!

這真的是一個解謎遊戲的大創舉,也是對玩家的一個大挑戰,他讓玩家從此輕鬆,不用為了遊戲而遊戲,不再為了虛假的道具而無謂的繁忙;但是同時也一定會難倒無數玩家,因為那些原本就在我們腦袋裏的鑰匙,是最難找到的!


萬物一體

所以在「The Witness (見證者)」中玩家可以説只有一種武器、一種道具、一種鑰匙,也只有一種任務解決辦法,那就是「動腦」。

並且這個動腦的提示不只來自於棋盤,也來自於整個島嶼的世界,或者説整個島嶼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謎題,也是一個提示,這又是另外一個驚人的設計理念,也難怪整個遊戲需要開發長達8年的時間,才能架構出這樣一個:

引用處處是謎題,處處是提示,謎題本身就是提示,場景本身就是謎題與提示,所有一草一木都是解謎線索,真正萬物融為一巨大謎題的謎題之島。

例如你正在煩惱的一個分支狀的棋盤謎題,他的提示可能就是你身旁的一顆蘋果樹。或是你苦惱於這個透明棋盤上沒有任何提示時,或許遠方海中的石柱也是謎題的一部份!

這是「The Witness (見證者)」謎題的另外一個驚人之處,那就是他不是侷限在棋盤上,你必須搭配四周的景物、建築、光影、水面,組合起來構成真正可以解出來的謎底。

如果你不善於觀察,如果你陷入棋盤本身,那麼你就永遠找不到那個早就放在你腦袋裏面的鑰匙。


密碼學與科學家

隨着你愈來愈深入了解「The Witness (見證者)」的規則,你就會慢慢發現可見的棋盤謎題本身只是一個導引,還有更多更大的謎題隱藏在遊戲的自然世界中,你也會發現原來有許多的錄音筆與影片正在訴説着這個遊戲世界隱藏的哲思。

其中有幾段我覺得很適合用來解釋「The Witness (見證者)」想要傳達的遊戲意圖,裏面有段影片説到:

引用科學並非天生就在那裏,所謂的科學家會去問世界問題,重點是要觀察世界的變化,問對問題,才能找出這個世界的規則,牛頓也才會發現萬有引力。
「The Witness (見證者)」希望玩家真正去體會到「解謎」的樂趣,真正的解謎不是找到道具開鎖,而是「解開這個謎題的規則」,是一種「密碼學」的精神,是牛頓找到萬有引力瞬間的靈感,是模仿遊戲電影裏圖靈破解德軍英格瑪密碼的挑戰。

所以「The Witness (見證者)」更進一步的驚人之舉,是用各種環環相扣的謎題潛規則架構出整個島嶼自然世界的科學規則,雖然這是一個開放世界可以自由探索,但是又關關相扣,前一個謎題學會的邏輯對未來的謎題有用,你必須像是一個科學家那樣,找出類似「這個世界中的萬有引力法則」,這樣你才能迎刃破解更多的謎題。

而這種「科學就是解謎」的挑戰既艱難又有趣,但想通之後會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原來如此啊!透過觀察其他謎題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想通了這個規則,架構出你的解謎科學邏輯,這一系列密碼就能豁然開朗。


見山不是山的思辨者

「The Witness (見證者)」的樂趣不在於一段奇妙或發人深省的故事,也不在於一個刺激有趣的冒險,而是「The Witness (見證者)」架構了一段思辨的旅程,如果深入體驗整個遊戲,或許我們會獲得許多對於知識和創意的啟發。

我們透過不斷的觀察與實驗,慢慢自己去見證這個島嶼的謎題規則。但是這些規則又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我們習以為常時,遊戲會適時的挑戰我們,讓我們的成見矇蔽自己的雙眼,只有當我們願意主動打破慣性時,才能看到謎題的解答。

引用而這樣的試煉,其實就是對我們知識的試煉,回頭思考這篇文章最開頭的那幾段話,這款遊戲最終其實是要讓我們成為一位真正的思辨者。


當我們獲得這樣的思辨能力時,並不只是獲得遊戲裏的勛章,而是可以帶回現實世界中的啟示。如果你玩到遊戲的某段隱藏結局,相信你更能體會最後這段話的意思。

引用聲明:「領客專欄」所有文章均由原作者授權 AppSolution 發佈/轉載,任何個人/組織未經授權不得使用。本文轉載自「電腦玩物」,原文鏈接:The Witness 遊戲心得,首週10萬套的謎題之島魅力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Esor Huang
標籤: The Witness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