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一些明星 VR 硬件的出貨,他們已經讓一些消費者、廠商、內容開發者看到甜頭。儘管有人將 VR 比作手機下一個的爆款市場,但歸根結底要靠設備體驗説話,這方面 VR 也將類同手機,軟件結合體驗才會更好。
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了 VR 硬件產品的爆發:明星四大硬件包括 HTC Vive、Oculus Rift、PlayStation VR 以及三星 Gear VR,國內又有一些 VR 硬件廠商諸如樂視、大朋、Pico、暴風魔鏡等;但我們依然會面臨一個問題,體驗良好的內容仍是少之又少,製作 VR 內容會比傳統內容難在哪裏?
可以參考在此前 HTC Vive 開發者峰會上一些金牌創作人的發言,負責《鐵拳》的日本遊戲方製作人這樣聊未來的 VR 遊戲:
引用我們已經對自己的遊戲《鐵拳》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在《鐵拳》開發的時候就可能會有一些問題,比如説因為 VR 太真實,你看到的角色就不能再那麼面目可憎了,要看起來更漂亮更喜歡,不能是極端恐懼。
一些打鬥的感覺也要重新設定,比如説我們重新設計這個遊戲的時候不是簡單將之前絢麗的打鬥遊戲畫面移植過來,因為絢麗的技能效果會造成眩暈,所以製作 VR 遊戲是重新考量哪些是重點,遊戲需要重新制造。
這可能是相對簡單的一種內容製作,當 VR 來到電影方。《馬達加斯加》製作團隊的製作人這樣談 VR: “未來的電影中,你可能已經是一個主角,你可能也會變成一隻兔子,你可能可以切換人物視角。”
引用互動也是可能的,你可以更真實的感受到人物中的悲傷,你甚至想去幫助她,坐在女主角的旁邊陪她一起哭,這僅次於現實的生活。
不過相比這種宏觀的概念想法,這裏有更多實際的問題需要解決。優酷土豆高級副總裁李捷在 GTIC VR 產業峰會上發表了類似的觀點:“我們利用了 20 多個團隊和技術反覆測試了很多直播、現場包括影視劇、微電影甚至包括一些動畫。我們覺得拍攝上的問題比硬件更嚴重,問題更大。”
- 設備昂貴。所有的拍攝設備和技術很大的挑戰就是好的設備太昂貴,非常得昂貴,造價非常得高,而且使用技術要求非常高,而行業裏面對掌握更高端的拍攝設備的人還非常得少,因為它跟傳統的影像採用機位的拍攝手段是完全不同的要求,同時它對後期的縫合和特效技術也有很高的要求,整個行業至少在中國缺少能夠利用 VR 高端設備進行有效拍攝的團隊和人員。
- 如何拍攝。包括對拍攝的敍事模式、導演的要求和一鏡到底的故事線的展開沒有很好的經驗,實際上是非常挑戰的。這個挑戰就在於説,甚至我們認為很多資深的影視劇內容創作者,當他拿到 VR 設備的時候,他是不知道如何開展一個 VR 拍攝的,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技能,因為它是需要對IT設備和整個拍攝技術融合的一個很高的要求。
- 製作成本。現在大多數比較主流的方法是採用 6 個 Gopro 甚至 16 個 Gopro 相機組成的機羣拍攝 VR,也有采用價值幾百萬人民幣的設備拍攝的,每個後期的工作量巨大。這是投資方面中實際上大量的 VC 並不喜歡去投開發特效工具,但是這個領域反而是非常缺的領域,沒有看到非常強大的後期製作和特效工具,將 VR 內容的拍攝做得非常完美,而大量的資本實際只關注了顯示設備以及平台,也就是説整個 VR 行業缺少很底層的能力,類似於整個智能手機的開發工具,包括一些測試工具以及特效工具。這些沒準備好的話,對於內容創作者是一個惡夢,因為很難用一個性價比很好的方案拍攝出優質內容。
所以伴隨這種 VR 對於電影行業的挑戰,目前在全球還沒有一個超過 45 分鐘的 VR 3D 沉浸式電影拍攝出來。優酷認為好萊塢的導演還沒有找到如何去用 VR 設備拍攝一個像原來傳統電影下的拍攝方法。
我們能提煉的一個觀點是,VR 電影的剪輯問題如何解決還是直接變成一鏡到底?當然拼接方式很重要,但大家也知道一鏡到底對於一個有故事線的電影來講是幾乎不可能的。
蘭亭數字在此前接受《鈦媒體》採訪時也談及了這種觀點,對於 VR 電影拍攝,“從導演邏輯、鏡頭語言、拍攝設備、製作流程以及最後使用的後期軟件都是完全不同。”
引用當時導演來到片場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站哪?’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王 飛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