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Sony推出全畫幅“微單”相機以後,大眾對於“畫幅”這個概念的認識又上升了一層次。
不過,Sony認為這樣還不夠。Sony設計師透露,在未來,中畫幅產品將會成為他們的發展重心。
(插圖來自:Prophotos)
日前,Sony影像部門的工程師、設計師接受了俄羅斯相機雜誌 Prophotos 的採訪。
在本次訪談中,Sony的設計師談及了很多問題。其中:
- 今後發展:像素繼續提升,發展重心向“中畫幅”產品中轉移
- α 卡口是捨去,還是留下
- 產品的細節問題:α6300 為何捨棄光學防抖,為何Sony沒有補完光學取景器…..
Prophotos 的記者 George Politsarnova 就這幾個重點問題,向Sony影像設計師展開採訪。
高解像加中畫幅,將成為Sony的未來?
之前,不少相機類網站(SAR、PetaPixel、Sonyalpharumors)都報道、轉載過Sony“迷之旗艦” α9 的配置信息。
(插圖來自:SonyAlphaRumors)
儘管有些媒體隨後闢謠,説這是不可信預告。但從這些泄漏的信息以及Sony近年的產品規劃,不難察覺Sony對“高像素、更大畫幅”的追求。
為此,Prophotos 向 Sony提問:
引用Sony在未來會不會推出像素總量更大的產品?今後是否會推出採用更大畫幅的新品?
針對這個問題,Sony的設計師表示:
引用在未來,我們會推出像素總量更大的傳感器,當然也會推出搭載這類傳感器的相機。但是,我們不會只專注於像素的提升。因為,像素總量並不是畫質的全部。我們在增加像素的同時,也會考慮對感光度、影像處理速度的優化等等。
至於中畫幅,這個是一個屬於未來的問題,我們現在很難有明確的答案。不過,我們已經在考慮當中了。
其實,不僅僅是Sony,整個影像圈(包括廠商和用户),都掉進了“追逐高解像、更大畫幅”的追逐循環當中。
不管專業的商用,還是普通的消費民用,大家都在不斷的追求像素、畫幅、畫面解析力這些東西。之前提到的“全民 4K 時代”,以及影像器材在像素方面的提升,這些都能夠反映這個現象。
而Sony,只不過是跟隨這個潮流的人而已。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是行動較為迅速的一個。
(插圖來自:EOSHD)
從今年更新的新品能看到的,中段產品 α6300、兩款較為泛用的“黑卡”產品 RX10 M3 和 RX100 M4,以及監控錄像機 SNC-VB700 都已經支持 4K 拍攝。而 α7 這個家族中,α7R II 和 α7S II 支持 XAVC 4K 錄製(α7 S 支持的是外接 4K 錄製設備),按照Sony這個機身更新速度,要在普通產品線中實現“全民 4K”,也不是遙遠的事。
(插圖來自:SONY)
另一方面,Sony在推出 α7 時,就已經在這一代傳感器中加入新的優化技術。在像素提升的狀態下(1600 萬像素提升到 2420 萬像素),仍然能夠將 ISO 可用檔提升一檔到兩檔左右。
(插圖來自:Lens-Rumors)
還有,PetaPixel 在測評中證實,Sony新推出的 G Master 系列鏡頭 FE 24-70mm F2.8 GM 可以支持最大 6000 萬像素的機身。這兩點,都為Sony今後的相機產品的像素提升提供了基礎,也漸漸表露出Sony在這方面的野心。
(插圖為 Pentax 645Z,來自:Alexmunoz)
至於中畫幅,Sony還沒有談及更多的細節,因此也不能夠猜測這裏的中畫幅產品指的是什麼。
畢竟,作為世界一大相機傳感器生產商,Sony是一直為賓得、飛思(PhaseOne)提供中畫幅傳感器。所以這裏Sony指的“將重心轉移到中畫幅新品開發”,指的是中畫幅傳感器的研發還是搭載中畫幅傳感器的新品開發,這還是一個不得而知的謎團。
α 卡口是死還是活?Sony的答案也很曖昧
除了之後的發展,不少相機界“索粉”也會關心Sony對 α 卡口的態度。
(插圖來自:Livedoor)
作為美能達時代遺留下來的產物,α 卡口的產品(不論機身還是鏡頭)都處於一個停滯不前的狀態。Sony今後會有怎樣的打算,這也讓人好奇。
Prophotos 在訪問時也提到了這個問題:
引用Sony會保留 α 卡口這個系統嗎?今後會有什麼計劃?它的結果是死還是活?
在這個問題上,Sony的回答是:
引用目前,我還不能透露所有細節。但是,我們能夠確認的是,我們會為了我們的客户,保留 α 卡口這個系統。
這個答案也是比較的含糊,Sony也沒有明確他們到底要怎麼做。
你説Sony想停了 α 卡口,讓它自取滅亡?
非也。從事例去解釋,Sony在去年 12 月 18 日就發佈了入門級 α 卡口相機 α68,同時也透露了 α 卡口鏡頭的後續發展表。儘管 α68 是地域銷售限定,但是這個舉動不像是讓 α 卡口滅亡的意思。
(插圖來自:Wikipedia)
從產品本身去探討,Sony目前除了 α77 II 之外就沒有可以與“佳尼”兩家匹敵的高速對焦 APS-C 機身(雖然, α77 II 和 D500、7D Mark II 比,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有總比沒有的好),α63000 在性能上也有不足,加上 E 卡口系統的不成熟,未能形成有效的競爭力。
這個時候説砍掉 α 卡口,也未免太武斷了。
不過, α 卡口的未來也不太樂觀。
α68 的出現,完全感覺不出Sony該有的誠意和“專注用技術刷機身”的熱情。
只是用入門配置拼湊出來的產品,還是有點只為清理鏡頭庫存的嫌疑。而在 PPT 中“露面”的數款鏡頭,至今還沒有現身。
這兩點,也讓人感覺不到 α 卡口的生機。
(插圖來自:Blogimg)
另外,之前談及的 α 卡口旗艦, α99 II 的迷思,至今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Sony設計師在本次訪問中,也沒有談及這款“末代機王”。對於一個領頭人久未更新的系統,其後續生命力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機身刷新率極高的Sony,不更新可能真的代表着放棄了。
如果要用 α 卡口的未來去判斷 α68 這款產品的話,那它除了是應付入門用户的拼湊品之外,還只不過是 α 卡口的續命稻草而已。
而且這根稻草,很快就會斷的。
最後,來點產品的 Q&A 吧…
如果,你覺得第一部分太過激情、太過信仰,第二部分太過壓抑、灰暗,並且還不解決你對Sony產品的疑問的話,那你可以繼續看看第三部分的。
(插圖來自:Hyperbeast)
在訪談的最後,Prophotos 也向Sony的影像設計師提出了一些指向性更強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針對的是最近推出的產品,如 α6300 、α7 系列等等。而Sony設計師已經作出了很詳細的解答了,問題的後續性也不太重要。
因此,愛範兒在此也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 Q&A 整理(Sony簡稱 S,Prophotos 簡稱 P):
P:新推出的 α6300 為何沒有加入最新的“五軸防抖”技術,這裏Sony是處於怎樣的技術考慮?
S:因為 α6300 的機身體積較小,並不能融入 α7 II 使用的五軸防抖系統,在確保體積和便攜的前提下,我們選擇捨棄了五軸防抖。不過我們還在考慮,可能在下一代產品中,加入類似的結構。
P:Sony當初為何將單電產品定作主要產品線?從單反到單電,從實體取景器 OVF 到電子取景器 EVF,你們是怎麼選擇的?
S:我們認為,電子取景器取景器的發展潛力巨大,這是一個屬於未來的技術。所以我們將這個定為我們的核心技術,同時也會積極地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P:Sony今後的用户定位將是怎樣的?
S: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希望我們的受眾能夠更廣一些,能夠將專業人士和業餘人士都籠絡到一起,為他們提供對應的產品。
(插圖來自:Tistory)
到了這裏,本次 Prophotos 和Sony的訪談就到此結束。
Sony最終也沒有解達多大的問題,包括對“迷之旗艦”α9 以及 α99 II 的透露、中畫幅戰線的規劃,他們都交出讓觀眾滿意的答案。即便是 α 卡口生死存亡問題,他們也説得比較含糊。
因此,本次的訪談最多也只是一個索粉、攝影師們茶餘飯後的一個交談素材而已。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乾貨或者更多更實際答案,除了要持續關注愛範兒以外,還得多留意今後的消息。
在最後,我,筆者本人,還是很想問兩個 Prophotos 沒有問的問題:
引用
- Sony,為何總在刷機身,而不推鏡頭?
- 接上 FE 24-70mm F2.8 GM 的 α7,體積已經直逼 5D3 了,這還能用“微單”這個名字嗎?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