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時玩手機,某路人被一輛小汽車撞到了五米之外,目前已經被送去醫院救治。”新聞主持人一般都是這樣播報車禍新聞的。
帶有 Google 黏性塗層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可能會顛覆你對車禍現場的想象。
“第二天,走路時繼續玩手機,該路人又被一輛無人駕駛車撞到,所幸被黏在車上,目前並無大礙。”
給車頭塗個膠水吧!
(圖片來自美國專利與商標局)
Google 這項黏性技術用於車頭部分,專利於 2016 年 5 月 17 日授權。
專利部分的描述為:
引用“在理想情況下,車輛前端的黏性表層在遇到強烈撞擊時可以瞬間激活並且吸附住被撞擊行人,直到駕駛員或者自動駕駛系統剎車”
外表層材料如雞蛋殼一樣附着在車頭表面,黏性材料部分有點像粘蠅紙和雙面膠。在平時的行駛中,外殼與普通汽車無異,一旦遇到強烈撞擊,表面外殼破碎,黏性材料暴露出來,就可以粘住被撞擊的行人,對行人形成保護。
為什麼要把路人黏住呢?——避免二次傷害。
戰鬥民族也許是個例外
初次撞擊一般損傷的部位是下半身,但撞擊過程中被撞人將獲得來自汽車動能,必須要和地面接觸才能釋放絕大部分能量並最終停下來。但這個過程往往相當激烈:被車禍撞飛再次落地損傷關鍵部位如腦部、頸部的案例比比皆是。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很簡單了:怎麼樣才能讓路人被撞之後飛的不那麼遠,甚至不飛出去?
事實上所有汽車製造公司都已經將如何保護行人免受強烈撞擊作為車輛設計的考慮因素。雪鐵龍和捷豹選擇將汽車的引擎蓋提高至 6.5 釐米。留出空間為車內的堅硬的固體發動機缸體上安裝一個帶有褶皺的緩衝的裝置。路虎和沃爾沃也在開發保護行人免受傷害的外部安全氣囊。
如果對傳統汽車廠商的方案進行一句話的歸納,就是吸能。減少傳遞給受撞擊路人的動能大小,但是路人還是會飛出去,只不過可能從飛出去 10 米變成了 5 米。
這樣看來,直接把受撞擊路人“粘住”雖然好笑,實際上卻是一個能夠挽救大量生命的創舉。
Google 無人駕駛車並不是“碰碰車”
Google 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初衷是為了減少人為引發的交通事故。Google 認為,相比人為駕駛,無人駕駛汽車更加安全。
同時“呆萌”的 Google 無人駕駛車還做了如下設計:
- 車輛體積更小更輕
- 外殼柔軟並有一定彈性
- 使用柔性的泡沫保險槓
- 在衝撞時,柔性擋風玻璃也可以吸收撞擊時產生的能量。
如果能夠在這些已經實現的設計上加上“膠水”,不久的將來,我們或許真的不需要擔心“車撞人”這件事。
不過這個專利頂多只能算一個功能設想,距離實現還有相當長的路,一個不小心真的會出現像網友“Deepsky”評論中寫的那樣的場景:
引用撞車後車內乘客嘗試逃脱時被車粘住,不知所措……
一場劇烈碰撞的車禍後,路邊看熱鬧的陳大爺被飛來的引擎蓋打暈並粘在地上無法動彈……
某天早上看到車蓋上粘着一對(和諧)的情侶……
想想似乎也算個挺美的發明……_(:3 」∠ )_
解決“誤傷”同樣也是這項發明路上的一道障礙,正如 Google 在專利中提到的那樣,對於受撞擊人的粘性效果可以通過司機的操作或者車輛的狀態進行自動解除。
根據世衞組織的統計數據,中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超 25 萬。
在之前的上路車市中,Google 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總共行駛了 160 萬公里,只發生了 11 起輕微事故。但“沒有一起事故是由無人駕駛汽車引發的”。
目前 Google 還沒有清晰的計劃在自駕駛車上運用這項新專利,公司相關負責人向 mercurynew 表示:
引用“新專利並不意味着會有新產品。Google 無人駕駛擁有多項專利,一些在成熟後可以應用在新產品上,一些則不能。”
斯坦福大學汽車專家科比·沃克·史密斯(Bryant Walker Smith)稱讚了 Google 這項新技術,雖然剛開始聽説這項技術的時候也不禁大笑。史密斯表示:
引用“設計汽車汽車安全下一步,開始考慮車輛之外行人安在乘車人的安全保護已經做得很好的情況下,我們也應該人性化的考慮行人安全。”
防碰瓷利器
當然這項 Google 的新技術在 The guardian 評論區也遭到了眾多吐槽
引用“小貓小鳥和麻雀應該很喜歡這項技術。”
“在想如果撞到一輛運羽毛枕頭或雞肉運輸車會發生什麼。”
“Google 無人駕駛車只能坐兩個人?沒事,我們可以在引擎蓋上再按上兩個人。”
“去娛樂場所逛一圈,回來發現車上粘的全是小卡片上。”
如果應用了這項技術的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或者是其他更多的車輛能夠進入中國,也許會出現以下情景:
- 大清早給老闆打電話:“老闆我過馬路不小心被車撞了,現在被粘住了,我能不能請個假?”老闆:“這個藉口我聽太多了!”
- “老公,你車頭怎麼多了個人?”“噢,那個是今天碰瓷的,我決定讓他多粘一會兒!”“放開我!!!!!(隱隱約約)”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