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直幻想着永生。隨着科技進步,這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變為現實。據衞報最新的一篇報道,MIT 媒體實驗室和瑞爾森大學的研究員合作,想要把個人思維轉換為虛擬實體。當個體死去後,這個虛擬實體會繼續存在,甚至還能學習新的知識。這個新想法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被稱作是“增強永生”(augmented eternity)。
瑞爾森大學數字媒體中心的創新主管Hossein Rahnama 博士計劃今年發佈一篇相關論文。“通過把我們的數字身份永生,我的終極目標是打破生死之間的界限,” 他説,“你的肉體會死亡,但是,你的數字體將會繼續存在並且進化,以幫助他人和維護自己的遺產。”
(圖片來自 wizardoftech)
這種想法並不新奇。科幻小説和影視劇(比如《黑鏡》)都有過此類情節。Google 的未來學家 Ray Kurzweil 曾提出“奇點”的概念,認為人類能夠把思維上傳到電腦之上,最終實現人類與機器的融合。Rahnama 的想法有所不同,但是,後果很可能是類似的。
“在 30 年或者 40 年後,我們就能夠向死去的科學家和政治家提問了,” 他説,“想象一下,我們可以激活里根的數字體,問他怎麼看待特朗普。”
(圖片來自衞報)
Rahnama 認為,從技術上看,“增強永生”已經是可能的了。要創造一個虛擬實體,人工智能需要收集大量的個人數據,而當代人已經在社交網站、聊天工具中記錄着自己的每日言行。60 年後,Y 世代的人都可能擁有萬億 GB 的數據 。“你能用這些數據做什麼?能否拿來這些數據,構建出足夠的預測模型,從而確定一個數字繼承人——一個能在死後代表你的東西?”
問題在於,這些數據的擁有者是誰?要實現 Rahnama 的想法,用户必須對數據有完全的控制權,而 Google、Facebook 等公司或許不會合作。因此,“增強永生”項目也在激發人們對數據收集和控制的探討。
(《黑鏡》,圖片來自 avclub)
對於 Rahnama 的項目,人工智能專家表示了不同的看法。Gartner 的研究副總裁 Van Baker 認為,機器難以把握人類語言的精妙之處,無法辨識不同的情境,而且,人類通常是難以預測,不斷改變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即使你有了自己的數字體,那也只是一個膚淺的複製品。
Catalyst 的高級應用研究科學家 Jeremy Pickens 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認為,人工智能的優勢在於模式識別,而人類的經驗無法歸結為特定的模式。“我們真的只是一些可數的重複模式嗎?或許我是錯誤的,但是,我覺得自己一直在不斷變化……電腦需要生成它以前從未見過的新行為。”
不過,瑞爾森大學計算機科學部門的前主管 Alireza Sadeghian 表達了樂觀態度。他説,隨着計算機能力的進化,認知科學的發展,Rahnama 的想法是完全可能實現的。“想象一下,你能夠與離開人世的親人交談,就像人們訪問逝去家庭成員的 Facebook 頁面一樣,” 他説,“從技術本身以及它對人類的益處來看,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題圖來自衞報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