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機器人越來越智能,你還把它當機器人嗎?

愛範兒 於 05/07/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引用
人工智能的大潮之下,Siri、Google Assistant、Cortana、Alexa…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進入到人們生活。當它們聰明得像人一樣,人機之間的關係就不再是簡單的人機交互範疇了。

來自 TechCrunch 的作者 Liraz Margalit 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剖析,原文標題《關於聊天機器人,你應該知道的》(《What businesses need to understand about chatbots》)。愛範兒(微信號:ifanr)全文翻譯。

未來將會是機器人的時代。而我們這些整天抱着智能手機的人,也將在虛擬助手的導航之下徜徉於互聯網。

但是我們的所謂“助手”實際上是缺乏人情味的。Siri 們很快就會越過聊天的界限,進而了解我們的生活習慣、出行路線、個人喜好,乃至於我們最親密的朋友和關係。

更重要的是,它們永遠陪伴着我們,觸手可及。


(圖自:dignited

智能手機用户其實只願意在很小的一部分 app 上花費時間:這是很多公司的制勝之道。如果這些公司能夠通過這些小部分 app 將消費者連接起來,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就是聊天機器人的意義。與 app 和 web 搜索相比,聊天機器人更加方便。它能夠理解自然語言,然後給出更加個性化的反饋。

不過這個過程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學影響。與機器人聊天時,我們的大腦更傾向於相信自己是在與人類聊天。這是因為機器人在溝通過程中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誤的心理預期,讓用户誤認為它擁有一些與人類相似的屬性。但實際上,它並沒有。

事實上,人類本能地會將動物乃至物體擬人化。這種本能在史前時代就有了。


(圖自:adweek

計算機其實已經成為人類發揮擬人化本能的一個重要對象。在發展過程中,人們從來沒有把它簡單認為是一堆軟硬件結合的機器。畢竟,計算機有記憶系統,可以給出反饋,還可以感染病毒,自動運行。近些年,為了讓它們顯得更加温情,計算機身上的人格化屬性被不斷增強。

然而,聊天機器人不斷增長的“人性”會給人類的交互方式帶來重大轉變;這種轉變將會帶來風險。

對人們交往的負面影響

人類的大腦有一種內在趨勢:喜歡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而計算機完美地迎合了這一趨勢。由於是建立在有限社會線索的前提之上,它並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認知成本。

聊天機器人不需要像人類那樣付出情感,不需要去理解言語之外的線索,因此它與人類的聊天是簡單化的。這會導致我們的大腦朝着認知懶惰的方向發展。與聊天機器人的重複交流會觸發一種全新心理模式的建立;這與我們在與正常人類溝通的心理狀態完全不同。

(圖自:venturebeat

與朋友交流,源於我們對於分享的渴望。但與聊天機器人則不同,這僅僅是不同心理狀態下的一種慾望:你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實現目標,得到幫助、獲取信息、乃至產生一種被陪伴的感覺。你不需要付出什麼:無需取悦,無需微笑,無需投入,無需關注。

這似乎特別方便。然而我們一旦開始習慣這種交流,並且逐漸地對“簡單溝通”產生依賴。這將會導致另一個問題。

友誼缺失背後的陪伴假象

聊天機器人會困擾我們人類的原始需求和願望。人類的基本需求來自於大腦的淺層次領域,比如説大腦邊緣系統,它主要負責情感和動力。有研究表明,人類期望非對稱溝通,而且喜歡在溝通中佔據主導地位。

在真實生活關係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指對他人的影響。在與聊天機器人溝通時,人們希望比對方擁有更多的“能力”。如此一來,人們就會感覺到這個對話過程處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以將其引向任何想要的方向。

這會讓人們在潛意識裏覺得自己很棒,從而在某種意義上增強在日常生活中的掌控感。換句話説,為了增強我們的自尊,我們心底有着一種隱祕的想法:希望在生活中擁有至少一種可掌控的關係。沒有比聊天機器人更好的選擇了。


(圖自:gizmodo

然而,在與機器人的相伴過程中,人們會對它們產生產生某種同情心,彷彿它們是真實的人。而且人類的本性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乃至冷漠的,但是機器人會表現出類似於寵物狗那樣的忠誠和無私。它們永遠待在你左右,永遠有時間陪你。

這種融匯了智能、忠實和自信的屬性會讓人類的大腦無法抵禦。在意識深處,我們渴望被聆聽,卻不願意聆聽別人。而真正的危險在於:

引用與聊天機器人的對話,將會導致人們更喜歡與人工智能建立聯繫,而不是那些容易犯錯並且不太可靠的人類。
我們之所以創造技術,是為了給自己某種被人陪伴的幻覺,彷彿我們不再需要朋友一樣。結果,當我們愈發依賴科技帶來的連通感和掌控感,我們的社會生活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圖自:WordPress

機器人無疑是很有用的,能夠在數字時代完成很多工作。不僅如此,通過將人類的心理概念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相聯繫,我們的知識體系和商業實踐都得到了巨大進展。

但是,維持界限卻是必要的;對於成熟的 CEO 如此,對於年輕一代的商業領袖尤其如此。那些正在蹣跚學步卻已經沉浸在平板電腦的孩子們,未來很有可能成長為喜怒無常的青少年;他們寧願整天對着機器人,也不願與真實生活中的朋友共同解決問題。等到成年,不會有機器人教他們那些最為重要、超越時間的商業之道:

引用與你的每一個客户建立睿智、真誠、融洽的人際關係。

題圖來自:Wired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