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7 年,你可能這樣操作無人機

愛範兒 於 17/07/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有人説,2015 年是無人機元年。
愛範兒早前也説,2016 年無人機將會朝微型化發展,自拍無人機將會興起;而我們也曾因為大疆 Phantom 4 的出現,強調“計算機視覺”將會是 2016 年的看點所在。

一轉眼,2016 年已過了大半,不少無人機公司都開始準備來年大計。2017 年,無人機將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在早前,我們收到一封來自大疆的問卷調查(上圖),內裏不經意的透露了大疆的未來計劃。

您是否希望在拍攝時使用 VR 眼鏡?

這次問卷的對象是一般大疆用户,除了收集一些基本信息之外,也包括了以下重要內容:

  • 接入實時圖傳的移動設備體驗;
  • 是否讓他人觀賞實時圖傳畫面;
  • 對頭戴式顯示器的看法;
  • 對 VR 眼鏡的看法;
  • 對 FPV 眼鏡的看法;

儘管這些問題並不代表大疆就一定推出 VR 無人機,但代表他們對目前大熱的 VR (虛擬現實)、以及頭戴式顯示器 (Head Mounted Display) 十分感興趣。


固然,這並不是大疆第一次關注頭戴式顯示器,在去年 10 月,大疆就曾與蔡司 (Carl Zeiss AG) 合作,推出 CloudlightFPV 應用,透過蔡司的頭戴式顯示器來操控大疆的無人機,並支持頭部追蹤 (Head tracking):無人機鏡頭會隨頭部動作移動,為用户帶來沉浸式體驗。
無人機與頭戴顯示器

事實上,VR 與無人機兩者關係一直千絲萬縷。自無人機接上攝影機,開始進行超視距飛行開始,它就帶着用户步入“第一身視角” (First Person View, FPV) 的世界。

隨着競速用無人機 (Racing Drone) 的興起,玩家開始使用 FPV 眼鏡來操作,“穿越”便成為競速用無人機的另一名字。但這種 FPV 眼鏡並沒有頭部追蹤能力,攝影機也不是今天的全景相機,所以 FPV 眼鏡還未稱得上是真正的 VR。

後來,部份知名航模公司(例如 Fatshark)推出支持頭部追蹤的 FPV 眼鏡,用户能透過搖頭來改變視角(下圖),加強用户在操作航模時的沉浸感。但由於遠端鏡頭的速度追不上頭部的動作;加上無人機本身的幌動太大,使圖傳畫面與頭部動作不一致,影響 FPV 眼鏡的體驗。


在 2014 年,法國的 Parrot 公司推出首台支持 VR 眼鏡的一體化無人機 Bebop。只要用户上連接 Oculus Rift,Bebop 的 180 度魚眼鏡頭就會一邊進行影像增穩,一邊利用 Oculus Rift 追蹤頭部動作,改變圖傳視角(下圖),帶來更理想的沉浸式體驗。當時 The Verge 的編輯們試過就表示:VR 與無人機是個“美味的配搭” ( delicious combination)。


可是,儘管 Parrot Bebop 用的是 180 度魚眼鏡,但它並不能錄整 VR 格式的全景影象,所以它最多隻能在飛行時提供沉浸式體驗,並不能在事後重現 VR 體驗,也不能為航拍帶來新的願景。

全景拍攝:航拍體驗的 VR 重現
2012 年起,全景拍攝 (Panorama) 開始流行,我們能在連續拍攝後透過算法拼接,就能產生 360 度 – 720 度全景照片;然後我們就能透過重力感應,模擬出頭部追蹤的效果,即使我們並不在現場,也能在照片裏重現 VR 體驗(下圖,由麥瑋琪拍攝)。

但無人機要透過連續拍攝來整作全景畫面,在操作上並不容易,加上這種拍攝手法不能適用於全景視頻,所以,全景拍攝最初沒能在航拍上普及。

後來,理光 (Ricoh) 和柯達 (Kodak) 等相機公司紛紛推出了消費級全景相機,透過 180 度的魚眼鏡頭進行拼接,降低了全景拍攝的難度,也能錄製全景視頻;更重要的是,全景相機本來價值不菲,但售價也開始變得更親民。

然而,怎樣可以看到全景鏡頭開始成為航拍的焦點所在?

第一,YouTube 在 2015 年也開始支持全景視頻,而 Facebook 也在 2016 年支持全景的照片和視頻,使 VR 內容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爆發。目前在 YouTube 和 Facebook,就充斥了大量的全景航拍片段。

第二,不少全景相機公司,已陸續準備推出無人機用配件。舉例説,早幾天我們才測試的 Insta360 nano,他們的團隊告訴愛範兒,未來將會推出航拍機專用的底座。


第三,根據 Techcrunch 的調查,著名運動型相機生產商 GoPro,在無人機 Karma 計劃裏所進行的收購活動,不少屬於提供全景拍攝影技術的公司。明顯可見,被大疆拋棄了的 GoPro,希望藉着全景拍攝來彎道超車,超越還未推出 VR 無人機產品的大疆。

VR 無人機的最大痛點

既然頭戴式顯示器和全景相機的技術已經成熟,為什麼目前市面上仍然沒有真正的一體化 VR 無人機?因為要在無人機上加入 VR 體驗,還有不少痛點。

首先是 VR 本身的最大痛點:暈眩。

愛範兒以前曾指出 VR “畫面與人體動作不同步”,會導致用户暈眩(上圖)。倘若使用頭部追蹤來操作無人機的鏡頭,相機的反應會因為傳輸距離增加而出現大幅延遲,畫面與人體動作就更難同步。假設我們還要實時傳送全景視頻,由於全景視頻數據流量是傳高清圖傳數倍,使延遲更為嚴重。

故此,如果我們用 VR 設備來操控無人機,會比傳統的操作方式更易感到暈眩。操作無人機是一項有風險的活動,如果操控者在飛行途中感到暈眩,將可能導致意外。如何解決 VR 無人機的暈眩感?這將會是業界的巨大考驗。


其次,全景視頻需要進行大量的拼接和渲染,其數據傳輸量亦是傳統高清圖傳的數倍。加上由於全景視頻 720 度無死角呈現,傳統無人機的多軸雲台將會遮蔽部份視角,所以亦需要電子影像增穩技術來取代實體雲台(上圖),電子增穩也進一步系統帶來不少的負擔。因此,如果 VR 無人機真的要進行實時全景視頻傳送,無人機芯片計算能力和無線傳輸能力未必就能應付。

假如大疆真的要推出 VR 無人機?

大疆的這份問卷,雖然未必證明他們將推出 VR 無人機,但最少反映他們十分關注 VR 無人機,而且更可能是在研發時時遇到困難,才會冒着被對手窺探的風險,也要調查用户的想法。

然而,假設大疆真的要推出 VR 無人機,很可能就是新一代的旗艦:Inspire 1 (悟),原因是:

  1. 由於全景影象將會 720 度無死角呈現,但包圍在 Phantom 鏡頭四周的腳架,將遮擋大部份的全景影像。只有 Inspire 1 的可變形設計,才能滿足全景影象的需要;
  2. VR 影象對無人機的計算能和無線傳輸能力帶來很大的負擔,故此,更需要優質的計算芯片和圖傳系統,也同時需要更大的電池來支撐更強的硬件。這樣的無人機不可能便宜、也不可能細小,而 Inspire 1 這個種鉅艦無人機,才能擔得起這重任。
  3. 由於全景視頻可能會導致操控者暈眩,故此大疆可能要把操控者的實時圖傳,和觀賞者看到的全景視頻分開傳輸,以保證安全。而 Inspire 1 正好支持多機互聯,能讓操作者專心透過傳統圖傳操作無人機,以免暈眩,而其他人就能在身旁透過頭戴式顯示器,感受 VR 的體驗。
  4. 最重要的是:Inspire 1 在去年推出至今已有 20 個月,正進入迭代更新的週期。

大疆是否真的會開發 VR 無人機,新一代 Inspire 1 將會是什麼樣子?請大家繼續關注愛範兒(微信公眾號:ifanr)的報道,我們將會為大家帶來最快、最新的無人機消息。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