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Bunnell 去世,他或許是 PC 歷史上最重要的媒體人

愛範兒 於 22/10/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一本雜誌可以滿足很多年輕人探索世界的求知慾。

1975 年,保羅·艾倫拿着一本《大眾電子》(Popular Electronics)雜誌闖入比爾·蓋茨的房間,刊登在雜誌封面的 Altair 8800 電腦吸引兩人開始編程賺錢,並於同年創辦了微軟。我們有足夠理由認為,這本《大眾電子》雜誌參與到了改變人類歷史的進程中。

保羅·艾倫與比爾·蓋茨在創辦微軟之前服務的這家公司名為 MITS(Mic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 Systems),而他們的一位同事日後也在個人電腦(PC)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就是 David Hugh Bunnell,計算機雜誌 PCWorld、Macworld 聯合創始人。


(一張 PC 行業人士聚會的合影,比爾·蓋茨右邊的是保羅·艾倫,上排左四就是 Bunnell,圖片來自:Bunnell 博客

美國加州當地時間本週四,David Bunnell 在家中因胰腺癌辭世,享年 69 歲。

曾經對電子產品一竅不通,卻創辦了最知名的計算機雜誌

引用耶茨先生,有個傻子認為自己可以成為我們公司的科技作家,你有時間來和他談談嗎?或者我直接讓他離開?

這個對話發生在 1973 年,當時的 David Bunnell 正站在 MITS 公司,希望能夠成為 MITS 的一名文職員工。在一篇緬懷 PC 之父愛德華·羅伯茨的文章中,他回憶了當年面試時的細節。

Bunnell 坦言自己當時對於計算機了解並不多,還為了獲得這份職業而編造了自己在英特爾工作的經歷。不過幸運的是 Bunnell 先後與 MITS 首席工程師比爾·耶茨和愛德華·羅伯茨面談後,成功獲得了這份週薪 110 美元的工作。


(年輕的愛德華·羅伯茨,圖片來自:Bunnell 博客

Bunnell 在 MITS 負責的工作和我們今天常見的企業公關有點類似——撰寫新產品新聞稿等各種文檔,當時 Bunnell 撰寫的新聞稿命名為“Computer Notes”,他還在 1976 年參與策劃了首個面向 PC 用户的專業展會“世界 Altair 計算機大會(World Altair Computer Convention)”。

或許是由於他在 MITS 的豐富經歷超越了一般的編輯,也與該公司兩位重要人物比爾·耶茨和愛德華·羅伯茨保持着不錯的個人關係,David 很快就不再是當年那個計算機行業的小白。1977 年,Bunnell 説服一位波士頓出版人 Benwill 一起創辦了計算機雜誌 Personal Computing,還找到了曾經在 MITS 與自己一起共事的蓋茨和艾倫為新雜誌撰寫軟件專欄。不過 Bunnell 在 Personal Computing 的事業並不順利,由於 Benwill 不想與 Bunnell 共享這本雜誌的股權,Bunnell 在這本雜誌僅僅出版幾期後就離開了。


(Altair 8800 電腦,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Bunnell 計算機行業生涯的另一個轉折點也來自於一台重要的電腦——IBM PC。IBM PC 在 1981 年 8 月 12 日正式發佈,是 IBM PC 兼容機硬件平台的前身,也是 IBM 歷史上首款個人電腦。這台 PC 啟發了 Bunnell,使其聯合自己在麥格勞-希爾集團的同事 Cheryl Woodard, Jim Edlin, Jacqueline Poitier(也是 Bunnell 的妻子)等人再度創辦了計算機雜誌 PC Magazine。該雜誌的初始資本為 15 萬美元,部分資金來自於 Bunnell 一位在紐約從事金融行業的朋友。


(第一期 PC Magazine 的封面,圖片來自:Photos

聯合創始人 Cheryl Woodard 在 2008 年一篇回憶錄中解釋了當初創辦 PC Magazine 的願景。IBM PC 代表着開放與兼容,給 PC 行業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意味着普通消費者可以更加輕鬆地組裝自己的計算機。但是組裝計算機有一個巨大的門檻——如何從名目繁多的品牌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配件?如何利用好這些元件的性能?於是 PC Magazine 的初期願景就是向消費者提供電腦元件購買建議,收入策略也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向有新產品想推銷的廠商出售廣告頁。

Woodard 回憶稱,PC Magazine 創辦第一年就賣出了 300 個廣告頁,觸及約 5 萬讀者。

儘管 PC Magazine 曾經因為廣告收入的到賬期問題經歷過資金短缺的困境,但是 PC Magazine 的發行規模足以算得上成功,後來美國出版業巨頭 Ziff Davis 買下了 PC Magazine,將其進一步發展成為一個覆蓋百萬讀者,能夠一期獲得 2000 萬美元廣告收入的雜誌。

PC Magazine 因為收購而步步高昇,但是 Bunnell 和當時 45 位 PC Magazine 的員工並沒有加入 Ziff Davis,而是被帕特里克·麥戈文邀請,來到了他名下的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可惜的是麥戈文已經於 2014 年因病辭世

在 IDG 集團的支持下,Bunnell 等人先後創辦了 PC World、Macworld 等影響了一代 PC 愛好者的雜誌,還有 Macworld Expo 這個讓無數 Mac 用户期待的展會。根據維基百科介紹,PCWorld 的版圖在巔峰時期共計拓展到了 51 個國家。


(第一期 Macworld 封面,圖片來自:Macworld

在 IDG 旗下,Bunnell 度過了相對穩定的 6 年,隨後離開了 IDG,成立了自己的出版業風投公司。

PCWorld 早已停刊,PC 文化何去何從?

2013 年,PCWorld 迎來了一次重要的變革。IDG 集團在 2013 年 7 月 10 日宣佈,PCWorld 美國版將從當年 8 月份開始停刊,全面轉型為純數字媒體。PCWorld 的停刊風波相對還是比較和平的,根據統計當時美國版 PCWorld 仍然有 33.9 萬訂閲讀者,這些讀者在雜誌停刊後可以成為 PCWorld 網站的訂閲讀者,IDG 也承諾不會因停刊裁員。

創刊 30 多年,要説以 PCWorld 為代表的一系列 PC 雜誌塑造了整個 PC 時代的輿論文化也並不為過,畢竟在新聞歷史上,雜誌一直是很重要的內容載體,Bunnell 創辦的一系列雜誌都對 PC 產業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然而與羅伯茨、麥戈文乃至 Bunnell 自己的相繼離世或許也可以從一定層面上象徵着 PC 文化的逐漸式微。


(現在的 PCWorld 首頁)

PC 文化逐漸消逝的原因非常複雜,但説到底,還是因為 PC 產業不景氣,隨着智能手機的發展,PC 不再人們工作、娛樂、獲取資訊的唯一線上渠道。10 月中上旬,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發佈了一份關於 2016 年第三季度全球 PC 銷量的報告。報告顯示,2016 年第三季度的 PC 銷量約為 6895 萬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5.7%,這也是全球 PC 銷量連續 8 個季度下降。


終端設備的銷量下降,也會影響到 PC 供應鏈上的其他公司,比如硬盤、顯卡、CPU。隨着 PC 銷量的下降,這些廠商也不得不另謀出路,尋找轉型機遇,非常典型的例子有正在致力於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的英偉達,以及希望在人工智能、物聯網領域找到新增長點的英特爾。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PC Magazine 在成立初期的收入來源於那些希望向消費者出售 PC 部件的廠商,這些廠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和戴爾、蘋果等廠商構成了行業媒體的核心廣告主,然而 PC 行業的不景氣降低了這些企業的收入水平,也順帶影響了 PCWorld 等雜誌可能得到的廣告收入。在確保內容質量的前提下砍掉成本高昂的紙質雜誌業務,未嘗不是一種適應時代的做法。

PCWorld 早已不是那個時刻談論 PC 的雜誌、網站,Bunnell 作為其聯合創始人,最應該得到稱讚的也並不一定是他對 PC 產業的理解,而是他作為一個出版業者能夠看清 PC 產業發展時對於媒體資源和優質內容的巨大需求,並藉此機會在廠商和消費者中間搭建一個渠道。

題圖來自: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