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 年 5 月 6 日,Roger Bannister 以 3 分 59.4 秒的成績,成為了首個成功在 4 分鐘以內跑完一英里的人。他的成功,不僅打破了人類體能表現的極限,同時還在某程度上啟發了其他運動員。在那之前,4 分鐘/英里的速度被認為是無法突破的成績,但在 Bannister 的破紀錄的同一年裏,卻出現了 37 名突破了“4 分鐘”這個瓶頸的運動員。
63 年後的同一天,Nike找來了 3 位優秀的運動和一大批科學家,當然少不了,針對每位運動員訂造的,旨在協助運動員於 2 小時內跑完全馬的運動鞋 Zoom Vaporfly Elite,在意大利蒙扎的一級方程式賽車跑道上挑戰於 2 小時內完成全程馬拉松。
(圖自 The Washington Post)
其中,被報以厚望的里約奧運會馬拉松冠軍埃魯德·基普喬格(Eliud Kipchoge)以 2 小時 25 秒的成績完成了比賽。雖然離突破 2 小時大關還差 25,但和目前的馬拉松世界紀錄 2 小時 2 分 57 秒相比,還是提高了足足 2 分鐘,創下了馬拉松最佳成績。
即便如此,由於本次比賽的規則與條件設置並不符合正式比賽要求,基普喬格的成績並不會載入世界紀錄,但這毫不削弱其重要性。
而Nike這個品牌,和人類運動表現極限之間的關聯,再次被緊緊地加固了。
為什麼要在 2 小時內完成全馬?
(圖自 Livescience)
也許不少人會好奇,為什麼大家要將 2 小時作為挑戰的目標。難道就是純粹為了湊個整數麼?
其實,這個目標是有一定研究根據的。在一篇於 1991 發佈的論文中,表現生理學家(performance physiologist)Mike Joyner 從理論上測算,人類完成一次 26.2 英里的馬拉松的時間,最快可以達到 1 小時 57 分 58 秒。至此為止,人類馬拉松紀錄一直都在 2 小時以上。當得知人類的體能理論上的潛力後,2 小時就成為了當前的突破目標。
(圖自 Runner’s World)
雖然不少學者和運動員都不看好這一可能性,著名的跑步網站 Runner’s World 曾預測,人類至少要到 2075 年才有可能突破在兩小時內完成全馬這個瓶頸。但無法否認的是,自那時起,“破 2”成為了運動社區中其中一個備受關注的課題,也是跑步運動員和跑步設備商家朝着發展的一個目標。
(圖自 Livescience)
除了剛剛提及的Nike之外,它的老對頭阿迪達斯也在今年 2 月公佈了針對“破 2”目標的跑鞋 Adizero Sub2,並讓前世界紀錄保持者 Wilson Kipsang 穿着參加了今年的東京馬拉松。雖然在賽前立下了 2 小時 2 分 50 秒的破世界紀錄目標,但最後卻因表現不佳,只錄得了 2 小時 3 分 58 秒的成績。
(阿迪的 Adizero Sub2,圖自 Runner’s World)
為挑戰人類極限,Nike要打造最優環境和最強跑鞋
(圖自 FloTrack)
作為一次測試性要突破人類運動極限的競賽,Nike為這次的比賽創造了最好的環境,以及它能提供的最強跑鞋。
除了基普喬格之外,Nike這次還找來了埃塞俄比亞的勒利薩·德西薩(Lelisa Desisa)以及厄立特里亞的澤森內·塔德塞(Zersenay Tadese)參與測試。自去年 12 月宣佈該項目成立後,Nike就已為三位運動員在其各自國家開展針對性的訓練,併為正式比賽當天設計最優的跑步環境。
(圖自 Livescience)
針對這次比賽,Nike沒有定下一個固定的舉行日期,而是選擇了 3 天的靈活窗口期,並在比賽當週選擇天氣最佳一天舉行;此外,他們選擇了環形的賽程跑道,因此運動員無須再方形轉角位置減速前行;而在領跑人這方面,Nike不僅找來了 30 名出色的超跑運動員,而且還保證比賽全程都有 6 名陪跑員以 V 字形跑在運動員前,阻擋了風力對三位運動員的影響。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Nike為三位運動員量身定做的 Zoom Vaporfly Elite,這對形如魚鰭的流線型跑鞋,鞋底採用了超過一英寸厚的新型 ZoomX 泡沫。
(定製的 Zoom Vaporfly Elite,圖自百家號)
雖然這個泡沫底厚得實在是有點誇張,但Nike卻表示,這可是和馬拉松運動員們要求的。Nike全球跑鞋高級總監 Bret Schoolmeester 説道:
引用(運動員)給我們的反饋信息是,別讓我(運動員的腳)離地面更近。水泥地跑起來很痛,即使你是一位專業的體型輕盈的跑步運動員。26 英里的路面會帶來損傷。他們需要更多緩衝。
每跑一步,這個厚厚的泡沫將吸收部分運動員的施力,並反彈回到運動員的足部,進而減少每一步能量的損失。
(圖自 Festiwalbiegowy)
據Nike聲稱,這款泡沫能量回彈的效率不僅比之前提高了 13%,而且重量是 EVA 泡沫的 1/3。實驗指出,跑鞋的重量每增加 1%,運動員的跑速也會降低 1%。
但是,如果想要藉助泡沫鞋墊來獲取加速優勢,泡沫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厚度才會有效果。而這雙厚厚的 Zoom Vaporfly Elite,目標就在於提高跑步運動員 6% 的跑步效率。而Nike認為,6% 效率的提升,應該足以幫助運動員打破 2 小時這個門檻。
(圖自 Runner’s World)
而Nike這次的嘗試,雖然還沒能達到預期目標效果,但已經是目前為止,離目標最近的一次嘗試。也可能會如 63 年前 Bannister 對其他運動員的啟發效應一樣,鼓勵引領全球運動員的突破。
Nike聯合創始人比爾·鮑爾曼(Bill Bowerman)教練曾經説過:
引用跑步的真正目的不在於贏得比賽,而在於測試人心的極限。
輸了夢想 25 秒,Nike卻贏來了一次成功的宣傳
(圖自 FloTrack)
Nike將這次的“破 2”比賽,在網絡上進行了同步直播。它在 Facebook上獲得了 524 萬次播放 和 4.4 萬條的評論,而在 Youtube 上也有 48 萬次的點擊量。
(圖自 Facebook)
而對於這種挑戰人類體能極限的活動,吸引力可打破僅限於體育愛好者的侷限,正如人們會喜愛觀看吉尼斯紀錄相關類別的節目一樣。而這次基普喬格成功把成績提到 2 小時 25 秒,雖然未能納入世界紀錄,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説,就是“見證了一個新紀錄的誕生”,而作為主辦方以及“重要成功因素”的Nike和其跑鞋,也成了事件中的重要角色。
和基普喬格本次所穿跑鞋同一系列的,還有 Zoom VaporFly 4% 和 Nike Zoom Fly,售價分別為 250 美元和 150 美元,預計在今年 6 月限量發售。正如其名,Nike宣稱 VaporFly 4% 可為跑步運動員提高 4% 的效率,至少從宣傳上來看,僅僅是比基普喬格那雙少了 2% 效率。消費者還是可以很容易對這個“新世界紀錄保持者”產生代入感。
(Zoom VaporFly 4%,圖自 Fastcompany 和百家號)
這甚至讓人想起在 90 年代,當球迷們買上一對Air Jordan 後,能滿足“I want to be like Mike”的情感。雖然 VaporFly 的影響力和 Air Jordan 不能相提並論,但這畢竟是Nike重新鞏固“Nike”和“人類運動表現極限”之間聯繫的成功之舉。
(“飛人”Michael Jordan,圖自 Youtube)
數據顯示,在 2015 年,美國大約有 200 萬人參加了半程馬拉松,50.9 萬人參與全馬賽事。雖然參與人數比前一年下降了 8%,但跑鞋市場卻一直如火如荼。根據美國體育用品協會的統計,2015 年,美國人在跑鞋上的花費達到了 32 億美元,比 2010 年提升了40%。面對如此大市場,也難怪Nike和阿迪會爭先恐後推進馬拉松跑鞋的前沿研發。
近幾年來,Nike在運動市場上被阿迪以“時尚之名”打擊,而且今年年初 AirMax 找到王俊凱合作,更是引起網友發出“找來了王俊凱,還是那個Nike嗎?”的疑惑。這次的“破 2”,則是Nike再次向世界證明自己專業性的表現,同時,也是對阿迪達斯的最好反擊。
題圖來自 FloTrack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