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1000X 體驗,這才是Sony降噪耳塞應有的形態

愛範兒 於 30/01/2018 發表 收藏文章

降噪耳機這個大熱門,好像説得有點多了。
從有線到無線,從頭戴到獨立入耳,現在市場上對應“降噪”需求的產品,可算是多種多樣。用户可以按照自己需要的佩戴方案、聲音需求來選擇降噪產品,自由度非常高。

話雖如此,降噪即便是個熱門賣點,但每家廠商對待降噪的態度都不太一樣。


(Beoplay H9 無線頭戴降噪耳機)

Beoplay 和 Beats 會把藍牙和降噪整合到自家的旗艦產品中,變成其中一個功能;鐵三角和 Bowers & Wilkins 則是獨立推產品,沒有形成一個固定的產品系列……對此十分執着的 BOSE,就把降噪注入兩大耳機產品中,讓其成為兩大核心主線。

提到Sony的話,他們的部署就比較複雜了。


在降噪熱潮還沒爆發前,Sony的降噪耳機基本上都是以主流產品的亞種形式存在。

這裏包括經典的頭戴 MDR-1RNC、h.ear in MDR-EX750NC,還有最近流行起來的 h.ear 系列 MDR-EX750NA 和 h.ear on Wireless NC,都是主流產品衍生出來的降噪款。


直到降噪成為主流,Sony就專門針對這類需求開闢出了一個以 MDR-1000X 打頭陣的新降噪系列“1000X”。


這系列的成員有之前回響比較大的“降噪豆”WF-1000X、延續 MDR-1000X 經典的 WH-1000XM2,還有今天要體驗的掛脖式降噪藍牙耳機 WI-1000X。

索系堅持,大改小變

自 MUC-M“X”BT1 更新到第二代之後,Sony就像是對“掛脖式”無線耳耳塞這類設計,表露出非一般的執着。


新款 MMCX 藍牙接收器 MUC-M2BT1、h.ear 系列的一眾無線藍牙耳塞均採用他們特有的掛脖結構,掛在脖子上的橫樑採用圓柱型實心結構,裏面裝載電池和接收模塊等東西,耳機線沒有收納結構,部分產品還保留了還原有線耳機的接口。

這些,都是Sony早期掛脖無線耳機的設計特點。不難發現,它們都是跟着 MUC-M2BT1 的設計去走的,統一性非常高,但在收納和佩戴的貼合度上還是有點欠缺。


或者礙於定位、電量等功能需求上的差異,WI-1000X 改用了新的造型設計。比起以前圓潤的外觀,WI-1000X 會更方正一點,機身的弧度比之前更大,可以貼合頸部的鏈接位。與此同時,Sony在橫樑上包了緩衝結構,質感會稍稍偏軟一些,帶上還是可以很舒服的。掛脖的主機大概重 61g,日常佩戴不會太累,但就是夏天的時候會有點熱而已。

當然,造型改了之後,WI-1000X 身上的金屬部件限制了機身的形變程度。就是説,這一代的抗外壓、抗壓力的能力會之前的產品要低一點,一般情況下還是不要輕易去扭它。收納的時候,最好也注意一下。

因為,WI-1000X 提供的是軟布收納袋,跟 WH-1000XM2 那種硬質收納盒不一樣,不抗壓。收納的時候還是要把它放好,不然還是比較容易損壞的。


按鍵佈局方面,Sony依然把按鍵放在內側,並且按照功能符號來做按鍵。按鍵佈局依然由支持組合操作的播放控制鍵和獨立的音量鍵組成,開關放在最後的位置,佩戴後打開其實還是很方便的。


另外,WI-1000X 加入了一個線材收納結構。用户在不用的時候可以把耳機先繞回主機的凹槽模塊裏面。

感覺上,這個收納結構也就是比沒有好一點而已,讓回去的時候還是要跟着凹槽去擠壓,感覺仍然是比較麻煩的。如果可以用上伸縮式結構的話,那效果會好很多。


(對比:Jaben Oriolus 灰黃鸝)
耳機機身用上了跟 XBA-N 系列相近的造型,這個播放表現據説跟 XBA-N1AP 相近的耳機,重量大約是 9-10g 左右,比耳機重 7g 的 XBA-N1AP 要稍稍重一點點。但算上獨立的降噪模塊等等配件,這個相差其實還是很少的。

同時,兩款產品其實都還沒有附帶耳掛這一類外置的固定結構,線材、膠塞的小幅度移動也還是會引發聽診器效應,安靜時聽起來會比較揪心。


還好的是,麥克風是放在主機上的,即便用強制掛耳的形式來佩戴也不會影響通話。但耳機線並沒有預留掛耳的長度,如果真的要強制掛耳的話,線還是會有點限制。

就外觀和佩戴的話,WI-1000X 這次用的主機造型和結構都體現出一種“從大改中尋求小更新”的效果。

機身變粗後加入緩衝模塊,佩戴舒適感有所提升。收納結構加入,讓這個設計多了些新意,只是還不夠實用而已。如果能夠把按鍵更合理的分配在兩側,再改改那個收納結構,整個 WI-1000X 的主機的操控體驗應該會更好。

“全功能加持”

如果要用一個特點來概括Sony“1000X”系列的功能特點,那應該是:

引用WI-1000X 和 WH-1000XM2,應該是功能最全的Sony降噪耳機了。

不論是連接、功能還是降噪,WI-1000X 和 WH-1000XM2 這兩個建立在舊有耳機模式上的降噪產品,都有着相當高的完成度。


連接方面,WI 和 WH 都配備了 NFC,應對 WALKMAN 播放器能夠做到“一啪即連”的效果。

只是,WI-1000X 的 NFC 模塊做得比較靠後,面對 NW-ZX100NH 這類機器的話,要在脖子上對接可能會有些麻煩,建議還是先配對,再帶到脖子上吧。


尤其是冬天這種衣服穿得比較多的季節,要把 WALKMAN 塞到衣服裏面配對 NFC,還是很麻煩的。

WI-1000X 的鏈接穩定性跟 WH-1000XM2 相當,打開 LDAC 音質有線模式來鏈接也能保持穩定性。雖然,在某些移動場景(如步行)下會出現不規律的跳線,但這個狀況出現頻率比較低,穩定性表現還是能滿足日常使用的。


功能上,整個 1000X 系列主打的當然還是 SENSE ENGINE 技術,WI-1000X 也不例外。

SENSE ENGINE 技術,可以通過傳感器來檢測環境,並通過內置算法提供相應的降噪方案。此外,Sony還提供了 Sony | Headphones Connect 這個應用,用户可以通過手機來調整降噪和聲音風格,將它控制在合適的階段。

WI-1000X 也加入了“氣壓調節”功能,藉助手機傳感器獲取的數據,可根據海拔不同導致的氣壓不同來優化降噪效果, 從而調整聲音的輸出。


這個功能在 WH-1000XM2 上也有出現,都是由 SENSE ENGINE 帶出的新功能。不得不説,Sony這樣的處理手法很聰明。這樣做既能夠實現功能,也不需要在耳機上多加裝傳感器,為機內留出更多的空間。


和 WH-1000XM2 一樣,WI-1000X 也搭載了 S-Master HX 數字放大器、DSEE HX 數字聲音增強引擎,也支持 LDAC 傳輸。基本上,Sony音頻的三大看家本領都集中到這兩大產品上了。

比起創新意念更強的“降噪豆”,這兩款耳機的功能配置,才能算是真真正正符合Sony降噪旗艦定位的產品。

這是一副“XBA-N1BTNC”?

聲音配置在上文已經有提到了,S-Master HX 和 DSEE HX 的加入,可以彌補部分設備在傳輸方面上的不足。即便不支持 aptX 和 LDAC,也能夠通過 DSEE HX 提升聽感。


那意味着,WI-1000X 配對的是蘋果系的設備,聲音還會比其他沒有 DSEE HX 的產品要好一些。這個處理在 MDR-1000X 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有了,1000X 系列後續的兩款產品也只不過是延續這個傳統而已。


雖然配置很相近,但三款 1000X 耳機的聲音傾向還是有點不一樣。WF-1000X 的聲音是往着“飽滿感”的方向走,WH-1000XM2 則把提升放細節處理方面,整個聽感明顯比 MDR-1000X 要細膩一點。

至於 WI-1000X,用着跟 XBA-N1AP 同級圈鐵單元的它,也保留了 XBA-N1AP 的特點。搭配 LDAC 傳輸和 S-Master HX、DSEE HX 的處理,WI-1000X 可算是不需要在降噪面前犧牲聽感的一個:


(歌手:C ALLSTAR | 專輯:《Loveholic Vol.01》| 格式:CD 轉 FLAC)

WI-1000X 的風格還是很Sony,説很靠近 XBA-N 系列的聽感也不為過。

人聲的表現尚可,應付組合演唱時人聲有足夠的解析力,聲音不算太過前置。但分離度還是欠缺一點,四個人的聲音有時候會糊在一起。而且,聽起來還是有點乾澀。定位感很準,不會有分散感。

但整體的聲音很飽滿,鼓點有足夠的厚度,整個聲音不會像紙那麼薄。高頻樂器的表現還好,點到即止的 Hi-Hat 會有種輕快感。


(歌手:AGA | 專輯:《夢想系校園遊 LIVE》| 格式:CD 轉 FLAC)

聽現場的時候,飽滿的聲音能帶出一種舒服的感覺。穩定的人聲輸出,再加上略顯細節處理能力的掌聲,WI-1000X 要的就是這種中規中矩的表現。

它演繹的鋼琴聲不算突出,也沒有太多的特色。所有的聲音元素就像是被固定在一個穩固的容器內,它們都可以有均衡的發揮,但也正因為此,聲音衝不破這個框架,帶不出特色。


(Sony耳機 XBA-N3)

這種表現和之前試聽 XBA-N1AP 以及 XBA-N3 時有點類似,它是能夠將聲音收斂到一個均衡、萬用的位置,但要像 XBA-A3 甚至 XBA-Z5 那樣帶出爆發性的特色,WI-1000X 還是做不到。

可能,這個跟產品本身的定位和策略有一定關係,Sony定義的 WI-1000X,就是一副能夠適應絕大部分音樂的萬用通勤耳塞。它能夠給你的是一種穩紮穩打的舒服,而不是轟轟烈烈的刺激。

現有產品完全態與未來式

對於Sony來説,WI-1000X 和 WH-1000XM2 都可以算是Sony現有降噪耳機的完全態。


配置上,它們都搭載了最新的傳感技術和聲音技術。佩戴感在機身設計轉變後,舒適度也有了改變。再加上它們的穩定性總算“恢復”正常水平……這些元素加起來,才算是完整的 1000X 系產品,才能叫做Sony的“代表作”。

如果真的能夠在品控上再做得好一點,相信它們的風評可以再好一點。


另外,Sony音頻在 2017 年的新品發佈會上強調,降噪產品、智能音箱以及面向高端需求的 Soundbar 將會成為音頻部位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在那之後,Sony會在原有基礎上,加大這個三大部分的投入力度。

就此看來,Sony這套“1000X”也可能會成為未來產品的風向標。

因為降噪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熱點,它不需要寄生在其他原有產品上,靠“衍生”才能獲取商品化的幾乎。MDR-1R 和 MDR-1A 這兩個年代的策略,也需要更新了。


目前,Sony已經在 CES 2018 上推出了 WF-SP700N。

這款比 WF-1000X 稍大一點的新品,相信就是基於Sony WF-1000X 衍生出來的一種新東西,也是一款主打降噪的獨立產品。相信在未來,我們或者也能夠看到更多主打降噪的入門產品出現。


此外,WI-1000X 這種主機結構也會影響着Sony掛頸耳機的進化。之後推出的 h.ear in Wireless 系列和未來的藍牙接收器 MUC-M3BT1,或者也會以這個形態出現。這,就是它對未來產品的影響。

畢竟,旗艦不僅僅是技術展示,它還是廠商們對未來的試探和認知。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