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花錢挖的地下隧道到底怎麼樣?有人説它比迪士尼樂園更好玩

愛範兒 於 22/12/2018 發表 收藏文章

開車出門的人,最不想遇到的情況就是堵車。原本 20 分鐘就能到的路程,塞一下,立馬翻倍變成 40 分鐘。深有體會的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大概是真的堵車堵怕了,又不想選擇直升機這種太高調的上班方式,擠地鐵吧又有失風範,腦內便閃過一個想法:

引用既然你們都不讓路,那我就自己開條路咯。

就這樣,幾小時後,有錢任性的馬斯克敲定了一項「挖隧道」的計劃,之後搞來了一台專用的盾構機,還新開了一家名為「The Boring Company」的公司,形象地比喻了挖洞工程的無聊,連從隧道挖出來的泥土和碎石都打算回收再利用


當然,如果只是讓自己上班更方便所以開條路,這顯然有些大材小用了。事實上,馬斯克真正想達成的目標,是在各大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構築一種名為「Loop」的 3D 網狀交通網絡,它們就像埋在地底下的高速公路一樣,專供私家車和公共交通工具使用。

而且這種隧道的挖掘成本不會很高,同樣長度的線路下,它僅為地鐵隧道挖掘成本的十分之一,甚至是三十分之一左右。


▲ 圖片來自:Wired

目前,第一條位於 SpaceX 公司後院的短距離測試隧道,已經在 12 月 18 日基本完工。為此,馬斯克還邀請了一些國外媒體,讓他們親自搭車體驗隧道。


從媒體報道來看,這條測試隧道全長約為 2 公里左右,內部空間很小,就是個很簡單的圓筒型構造,只能容下一輛正常轎車的大小,平時汽車通過地面的升降梯送往地下,並直接到達隧道入口。


▲ 圖片來自:electrek

但想要在隧道里跑起來,只靠汽車的四個輪子還不夠。具體點説,這些汽車要先在左右兩邊裝上一副額外的引導輪,至少從現場演示來看,這個輪子還得單獨裝上去。

但理想狀態下,引導輪平時會收在車身底盤內,下隧道後則會自動彈出並展開,目的是為了讓汽車穩定兩條軌道內的區域,但引導輪需要用户另外購買,售價定在 200-300 美元之間。

在此之前,馬斯克計劃是將汽車鎖定在一塊電動滑板(或者説電動托盤?)上,然後讓滑板帶着汽車跑,但之後出於對成本的考慮,又改為了引導輪系統,他認為這種設計更方便,而且適用範圍更廣。


但前提是,你的汽車必須是電動的,而且還要支持自動駕駛,因為不能在隧道內產生廢氣,還要保證勻速運行,所以短期內應該只有特斯拉自家的汽車能享受這條隧道服務了。

還有一些媒體反饋,可能隧道本身仍處於測試狀態,現在的乘車體驗會有「明顯的顛簸感」;但也有記者説「這比迪士尼樂園好玩」,至於為什麼會和迪士尼聯繫到一起,大概是覺得給汽車加引導輪的做法,以及隧道內汽車的自動駕駛狀態,讓他想起了在遊樂場坐飛馬過山車的感覺。


另外,汽車在測試隧道內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了 64 公里左右,接近目的地時則會自動降至 40 公里,跑完整條隧道大概耗時 2-3 分鐘,這個時速和馬斯克當初宣稱的數字有不小的差距。

就此馬斯克解釋道,一旦這條隧道完全竣工,隧道路面的狀況將「和玻璃一樣光滑」,那時候汽車可以實現最高 250 公里的時速。他依舊將這次試車活動視為是「具有紀念意義的」。


但高調的試車仍不會減少公眾對馬斯克隧道項目的爭議。支持者傾向於相信,這個強調運輸效率和低成本的項目,將會有效緩解大城市的堵車情況,成為地鐵、高速公路等公共交通系統之外的有力補充。

而反對者仍然表示,靠隧道緩解交通的前提,是它能立即將你帶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可如果需求激增,人人都開車跑過來用,變成了大家一起排隊等升降梯,這和在高速路口排隊過閘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還有一個無法迴避的是項目本身和社會關係的衝突。這不,上個月 Boring 公司就在洛杉磯遭到了不少居民團體和政府人士的阻礙,聲稱它們的工程規避了某些環境審查流程,這讓馬斯克不得不調整某些路段的挖掘計劃。

但這些不確定信息並不會改變馬斯克的想法,至少他已經挖好了第一條隧道,剩下的就是尋找讓大部分人都能滿意的運營方案了。

題圖來源:AOL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