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人類就會把挖礦車開進千米深海中了 | 近未來 ㉕

愛範兒 於 06/01/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19 世紀的法國科幻小説家儒勒·凡爾納在他的成名作《海底兩萬裏》中,描述過這樣一個片段:

引用「這些礦藏分佈在海水下面,像紐卡斯爾的媒坑一樣,就在這地方,穿上潛水衣,手拿鋤和鏟,我的船員們負責去採煤,我因此用不着向地上的煤礦要煤。」

「海底採礦」並不是凡爾納空想的情節,事實上早在 16 世紀起,英國人就已經在北海和北愛爾蘭水下 100 米深的區域成功開採出煤礦,而日本最早的海底採煤行動同樣能追溯至 1880 年。

也是從煤礦開始,人類逐漸意識到,大海就像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巨大寶庫,潛得越深,便會有越來越多新發現,不斷刷新着我們的認知。

然而,比起那些未曾記載過的新物種,開採商、大公司乃至是各國政府顯然對埋藏於海底的礦產更感興趣,那裏藴藏着大量的鎳、鈷、錳和鋁金屬,它們都是生產智能手機、電動車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原料。

▲ 圖片來自:Nationalgeographic

在過去,商業性質的深海採礦行動僅限在各國領海內進行,並未擴展至廣闊的的國際公海,但如今隨着陸地和沿海礦藏幾乎被開發殆盡,以及各類消費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對電池需求的日益增長,深海區域已然成為了人類下一個目標。

為了解決公海領域採礦所帶來的問題,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機構目前正在擬定一份「開採行為準則」,目標是在 2020 年年底前,讓所有簽署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 168 個成員國達成共識,讓開採商能夠在幾個指定的國際海域進行商業化採礦。

綠色和平組織對深海採礦發起的抗議

另一邊,不少科學家和環境保護組織則對開採商們即將到來的行動感到擔憂。

他們向國際海底管理局發出警告,稱在人類對於深海環境的了解尚不充分,甚至還有很多新物種未被發現之前,貿然地進行開採,只會對深海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重蹈人類在陸地採礦的覆轍。

地球的未來,以及深海中的億萬生靈,此刻都懸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沉沒的寶藏

廣義上的「深海」區域,在國際上已有明確定義。它一般是指水深 200 米以下的區域,總面積約佔全球海洋的 65%,同時佔地球總表面積的 45% 左右。

儘管深海區佔據着地球如此多的面積,但人類曾在幾個世紀內都認為這些地方不會存在生命——畢竟這裏不光是陽光照不進來,也不可能有空氣,温度大度都在零度以下,更別説還有巨大的壓強存在。

▲ 藉助飽和潛水的方式,潛水員可以在高壓狀態中持續停留作業。圖片來自:Atlas Obscura

生理學家曾計算過,在不攜帶裝備的情況下,人類的潛水極限深度大概在 100 米左右;而在外部裝備的幫助下,藉助「飽和潛水」的方式,人類已經能在三四百米的水深下展開徒手作業。
在法國,這個深度甚至可以達到 700 米左右,也是目前人類在水下艙外能承受的最高壓力紀錄。

▲ 藉助載人深潛器,人類已經能到達馬裏亞納海溝萬米之深。圖片來自:oceanjunkies

但再進一步,我們就真的只能坐進潛艇或其它深潛器內,藉助探照燈和外延的機械臂來完成探索工作了。所以你顯然不能指望,人類可以像在陸地一樣,開着礦車在深海平原上縱橫馳騁。

▲ 深海採礦的專用挖礦機。圖片來自:savethehighseas

你真正會看到的深海用礦機,長着都和坦克差不多,有的重量甚至達到了藍鯨的兩倍多。它們配有巨大的履帶、犁刀或螺旋狀的滾筒,到達海底後便會像吸塵器一般將夾雜了礦石的沉積物吸入,或是用滾動鏈齒將海平面挖開,再通過好幾公里長的垂直管道泵輸送到海面上的礦船上。

對大部分開採商來説,深海內最具吸引力的是三種礦物,包括多金屬結核、從熱泉噴口噴出的多金屬硫化物,以及覆蓋在海底山上的富鈷結殼。


以多金屬結核為例,這種通體黑色、和馬鈴薯差不多大小的球體石塊,主要分佈在深海平原的細粒沉積物中,它一般含有多種金屬,包括錳、鐵、銅、鎳、鈷、鉛和鋅,還含有少量貴重金屬,例如鉬、鋰、鈦和鈮等。

▲ 三種最主要的海底礦產都會有不同的地形,開採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目前,多金屬結核商業開採最深入的區域是位於太平洋東部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CC 區),該區域的水深達到了 3500-5500 米,僅能依靠專業的深海開採設備才能到達。

但僅僅是這一處礦床所藴含的鋰離子電池原料——鎳、鈷和錳,就已經超過了目前陸地上已知的這三種礦產資源的總和。

面對如此龐大的資源儲量,任何開採商乃至是國家政府都會希望從中分得一杯羹,只不過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的規定完成前,公海領域只允許進行勘探性質的行動。

當然,這並不妨礙一些開採商在別國的領海內開展采礦嘗試。

一次失敗的教訓

全球第一家獲得深海採礦許可的是加拿大的鸚鵡螺礦業(Nautilus Minerals)公司,它們之所以會用「鸚鵡螺」這個名字,大概也是有意向史上第一艘動力潛艇致敬。

不過,這家公司的採礦地並不是在加拿大海域內,而是南太平洋西部的一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


報道稱,當時鸚鵡螺礦業公司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進行了幾次會議,已經獲得了在俾斯麥海進行開採的許可,採礦區位於深度 1600 米的海底。

鸚鵡螺礦業公司還將這個項目命名為「索爾瓦拉 1 號(Solwara 1)」。

引用「索爾瓦拉 1 號的礦床銅含量為 7.2% ,而如果你看一下陸地相同的銅礦,你會發現它們大部分的銅含量還不到 0.7%。」

負責該業務的鸚鵡螺礦業副總裁亞當·賴特(Adam Wright)説道,在他看來,陸地採礦會破壞大片樹木和地表土壤,而海底採礦則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出現。
▲ 圖片來自:Futuretimeline

從技術層面上説,礦產行業也已經對深海開採有了充分準備。一部分原因得益於海洋油氣開採的成熟化,讓不少基礎裝備與組件都可以直接應用在深海採礦中,加上多年的勘探測試,也間接推動了像深海礦車這類裝備的進步,剩下的就是在具體的商業化項目上進行論證。
▲ 鸚鵡螺礦業開採的多金屬硫化物,主要分佈在熱泉噴口處,因地殼中排出的熱水與冷水相激,形成含有鐵、銀和金等金屬的固態物

但與此同時,來自阿拉斯加大學的海洋保護教授理查德·施泰納(Richard Steiner)博士卻對鸚鵡螺公司前期提交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提出質疑

他認為,該公司在開採時會對上萬個熱泉噴口造成破壞,這將直接殺死依附其上的生物,哪怕是人類還對它們一無所知。

引用「該項目很可能會對一些全球極為罕見、以及人類了解甚少的生物羣落造成長期影響,甚至是滅絕;同時,與規模和風險相比,項目本身也無法為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人民帶來對等的益處。」

還有人表示,開採船和海底機器的長期運作會產生大量的噪聲,這會讓那些靠聲音來判斷方位的深海動物失去相互交流和聆聽周圍環境的機能,甚至會進一步趕跑魚羣,影響當地的漁業捕撈。

▲ 圖片來自:3cr

可就算存在這些環境隱患,乃至是引發了公眾抗議,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依舊被採礦本身可能會帶來的收益所觸動(該政府控股的公司在該項目佔比 15%),並最終批准了開採許可。

這其實和另一個礦產大國剛果的情況很相像——兩者本身都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卻因國力貧困無力開採,只能依靠和發達國家的開採商進行交易合作來確保收入。

▲ 圖片來自:Financial Times

不過,這個本該在 2019 年初啟動的項目,之後卻因鸚鵡螺礦業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之間的糾紛導致中斷,連原本花數億重金製造的深海開採船都只能賣給另一家公司。

2019 年 1 月,鸚鵡螺礦業公司承認,它正在尋求融資以解決其債務問題,但到了 3 月,該公司的幾名董事選擇離職,隨後該公司便被加拿大證券交易所摘牌,基本宣告索爾瓦拉 1 號項目的失敗。


在鸚鵡螺礦業失勢後,該公司的早期投資者又重新扶持了一家名為「深綠(DeepGreen)」的新礦業公司,還一改之前鸚鵡螺礦業咄咄逼人的姿態,從最開始就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而且聲明不會採取爆破、鑽井等粗暴手段,試圖樹立一個更合乎道德的企業形象。

也有人認為,深綠礦業的「環保營銷」其實是在為深海採礦行動尋找合理性説辭,因為這件事的本質依舊沒有改變:

引用「這終究會破壞一個新的地球領域,只要開了頭,就不會停止。」

電池的依賴

過去幾年,那些和我們關係密切的設備都與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有着不少關係。小至智能手機、無人機和各種可穿戴設備,大到電動汽車和代步工具等,基本都將鋰離子電池作為標配。

出於對能源和成本方面的考慮,如今,不少大型科技公司也已經加快了對金屬原料的控制,以確保電池的穩定供應。


2018 年,彭博社就曾報道稱,蘋果與剛果當地的採礦公司進行談判,希望達成一項長達 5 年、確保每年數千噸鈷礦供應的合作,這些鈷原料將應用在蘋果旗下的 iPhone、iPad 和 MacBook 等設備的電池中。

目前,全球每年的鈷礦大約有 25% 都被用於智能手機,而光是剛果一個國家,就供應着全球約 60 % 的鈷,有關其採礦業腐敗和使用童工的指控在近幾年裏也被屢次提及

▲ 過去幾年鈷的價格快速上漲,但去年出現了急劇下跌。

我們還不能忽視正在興起的電動車領域,鋰離子電池同樣被視為是電動車大規模量產的一道阻礙。

此前,馬斯克就曾在股東大會上放言,稱如果特斯拉想要進一步擴大產量和陣容,不排除會直接涉足上游的礦產開採業務;與此同時,特斯拉也在不斷加強和多個電池供應商的合作,還希望製造出不含鈷原料的新型電池

在去年 5 月,特斯拉的電池供應經理在一場閉門會議上表示,特斯拉預計部分金屬原料如銅、鎳和鋰將出現供應緊張的狀況,而這些都是生產電池和其它能源部件的關鍵。


當然,採礦並不是獲得金屬原料的唯一選擇,比如蘋果也在推行二次回收設備的政策,但顯然無法抵消更大量的消耗。

至於尋找到鋰離子電池的替代品,則更像是一個遙遙無期的事情。

誰來決定大海的未來?

截止到今天,有關深海採礦的爭議正在繼續,但無論持支持態度的開採商和國際海底管理局,還是反方的環保組織和部分科學家,雙方都會拿出對自己有利的觀點,唯一缺失的是真正具有説服力的勘探數據。

由於技術和財力上的限制,此前大部分深海區域從未有過考察,更別説驗證海底採礦對生物和環境帶來的影響,少數試驗只是使用一些小型機器來模擬礦機作業,要不就是實驗室的模擬推論,但覆蓋面還不夠廣。

▲ 圖片來自:Discol

目前,針對深海採礦影響分析的最大規模試驗還是在三十多年前進行的。科學家 Thiel 當時使用了一個寬 8 米的爬犁模擬礦機採礦,在海底揚起了一大片如同雲霧般的泥沙,這些沉積物之後會沉降下來覆蓋大部分區域,讓海底生物被掩埋,直至窒息而死。
原因在於,千米下的深海往往都是極為清澈的,那裏的生物也適應了這樣的環境,但誰都不知道它們是否也能適應夾雜了泥沙的渾濁水流。

在這次試驗後,Thiel 還多次重回試驗點查看,發現該區域的生態和一些生物始終沒能恢復到原樣,這雖然能説明一些問題,但依舊很難讓研究人員對實際的風險進行量化。

國際海底管理局的科學顧問團在接受《自然》雜誌採訪時也表示,大家都知道深海採礦會對生物帶來影響,但這究竟會帶來整個物種的滅絕,還是隻限定在採礦區內?這個問題很複雜,仍然需要長期的環境基準研究。

▲ 圖片來自:Earth

目前,國際海底管理局則更傾向於讓採礦行動和環境評估兩件事並行前進。ISA 祕書長邁克爾·洛奇(Michael Lodge)就認為,採礦的同時也會有持續的監測數據,人們可以在此基礎上確定標準,並不斷修改和改進。

而前鸚鵡螺礦業的創始人,現任深綠礦業公司負責人的大衞·海登(David Heydon)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則強調,如果人類繼續靠陸地上的化石燃料來維持,地球終將走向毀滅。

引用「假如我們地球上一共有 10 億輛電動汽車,將陸地上現有的礦產資源增加幾倍,都不見得能夠滿足需求,但深海開採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你不會看到童工,也不會有森林的砍伐,我們也會盡可能地將水下干擾降至最低點。」

鱗角螺已經成為首個因採礦而導致瀕危的深海生物。圖片來自:Shapecut

如今,國際海底管理局已經簽署了 30 份深海採礦合同,這些開採商都擁有締約國的擔保,合同的有效期為 15 年,只要確定了「行為準則」,它們就可以在數個指定區域正式開展商業化採礦行動。

某種程度上説,有關深海採礦的爭論其實早已結束,當許多國家開始尋求全面電子化、智能化的改革,而各類新興的科技產品在引領着消費者遠離傳統化石燃料之時,到深海尋求更豐富的礦藏,已經變成了必然選擇。

一名負責荷蘭深海礦機開發的工程師這樣説道

引用「只要我們對這些金屬原料的需求不斷上漲,這種事情遲早會發生——畢竟它們就躺在海底。」

題圖來源:Nautilus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