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畫質,更高的亮度以及更絢麗的色彩,可能是大部分電視機廠商都慣用的宣傳語,如今它們已經把類似的描述運用在 8K 電視的宣傳中,但消費者對於這項新技術仍存有一些質疑。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肉眼能否感知到 8K 超高清電視所展示的細節?如果是和 4K 電視對比,兩者的差異具體有多大?
最近,知名電影製作公司華納兄弟便發起了一項研究,它聯合皮克斯、亞馬遜 Prime 視頻以及 LG 等多個公司機構展開了「雙盲測試」,分析消費者對 4K 和 8K 電視內容的感知差異。
但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人其實都很難分辨出這兩者間的區別。
華納兄弟使用的測試流程比較嚴謹。它們一共選取了 7 段測試視頻,分別來自於《敦刻爾克》、《勇敢傳説》以及《自然》等電影電視節目,所有片段均為 HDR10 編碼。
同時,華納還展示了各個視頻片段的最大內容亮度(MaxCLL),以及最大平均內容亮度(MaxFALL),基本能涵蓋當下大部分主流場景。
參與本次測試的總共有 193 人,每次會安排 5 位觀看者進房間看電視,時間為 30 分鐘。其中兩人會坐在距離電視機前 1.5 米的地方觀看,而另外三人則會站在 2.75 米遠的地方。
之所以固定這兩個距離,主要是結合國際電信聯盟的平均數據。後者認為,2.13 米是目前大部分人在家中觀看電視會選擇的距離,但這和電視機的尺寸大小無關。
實際觀看時,測試者均會看到上述 7 個片段的 4K 和 8K 版本,分別會用「A」和「B」來指代,用户再給出「哪一版更好」的評價即可。
當然,兩個版本的播放順序自然是被打亂的,測試者只知道自己看到的是 A 和 B 兩個版本,而不會知道哪一個是 4K,哪一個是 8K。
同時,華納還在測試時引入了一些隨機因素。比如説只讓用户看到 4K 版,但屏幕上依舊會有 A/B 的交替切換。華納認為這種「欺騙」能更好讓測試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感受來做出判斷。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特點在於,華納還對所有測試者進行了視力測試,用「20/x」這樣的數字來量化他們的「視覺敏鋭度」。
其中,顯示為「20/20」的人是擁有正常視覺敏鋭度的人,意思是在 20 英尺的距離內,這名測試者可以分辨出與其他正常視覺敏鋭度的人一樣的物體細節。
如果是「20/10」,則代表在 20 英尺內,他可以分辨出其他正常視覺敏鋭度的人在 10 英尺範圍內才能看到的東西,意味着他的「視覺敏鋭度」會比常人更高一些。
從結果來看,有 34% 的測試者都擁有「20/20」的正常視力範圍,39% 的人會偏低,還有 27% 的人會高於這個數字——事實也證明,這 27% 的用户對於 8K 視頻的感知度,確實會比其他測試者更高一些。
但説回到整個項目的結果,認為「4K 和 8K 視頻效果基本相同」的人依舊佔大多數,這略高於「8K 優於 4K」的範圍。
有趣的是,還有相當一部分評價落在了「4K 不如 8K 的」範圍內。針對這個情況,華納認為這可能是「用户根本就看不出區別,所以只能靠猜測去判斷」。
那麼,我們是否能認為,8K 電視就沒有購買價值了?結論還是要分情況去分析。
在研究組看來,用户對 8K 電視的感知,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內容來體現。
雖然在本次測試中,大部分視頻片段的評價都是「4K 和 8K 效果基本相同」,但唯獨只有第 7 段視頻得到了「8K 優於 4K」的評價,恰好,這段視頻是一段超高清的自然風景視頻,包含了更多的細節展現,而這在 8K 電視上播放也確實會更具優勢。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地將 4K 內容拉伸,放到 8K 電視播放,提升的幅度確實很有限;但換成是原生 8K 視頻,或許能更大程度發揮 8K 電視的優勢。
4K 和 8K 感知不強的另一點原因,則和我們與電視機的距離有關。
用户站得更近,自然能覺察出兩種不同分辨率的差異,但如果在視距環境和電視機尺寸都固定的情況下,單純升級到 8K ,並不會帶來顯著的視覺改善。
所以,現在的電視機廠商也傾向於推出 70 乃至是 80 尺寸以上的電視,也是為了凸顯出 8K 分辨率的優勢。
題圖來源:Adslzone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