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 1 輛到第 100 萬輛,Tesla 的「狂暴之路」

愛範兒 於 20/03/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客公園」(ID:geekpark),作者趙子瀟,愛範兒經授權發佈。

很少有一家企業能做到一週時間內創造公司史上的兩座里程碑,Tesla就是那個「天選之子」。

先是下線了公司歷史上第一百萬輛Tesla電動汽車,在 5 天后,公司旗下第四款量產車型 Model Y 正式開啟交付。

▲ 馬斯克發佈推文:「祝賀Tesla團隊製造了我們第 100 萬輛汽車!」|來源:Twitter

從造出第一輛車,到 100 萬輛下線,Tesla用了 12 年。從產品角度看,這又是Tesla的一次勝利。而從產品背後的商業觀察,其歷史也值得我們玩味。

第 1 輛:Roadster

2008 年 2 月,一輛紅色跑車在工廠內緩緩走下產線,停在了埃隆·馬斯克的身旁。這是Tesla第一輛正式交付的量產車型 Tesla Roadster,是公司成立 4 年半以來結下的第一枚「果實」。

當時,Tesla還沒有單獨的工廠,Tesla Roadster 也是基於 Lotus Elise 的底盤演變而來,Lotus 提供除動力總成之外的車輛套件。因為Tesla僅從 Lotus 訂購了 2500 台車輛套件,並且合同在 2011 年 12 月到期,最終 Tesla Roadster 生產了 2450 輛,2012 年 1 月隨即停產。

▲ 後來那輛飛入太空的Tesla,就是馬斯克個人的 Tesla Roadster

按照Tesla的計劃,公司先瞄準高端市場,之後一步步下探,最終以平民價格車輛進入最大的市場。因而 Tesla Roadster 是價格最高的敞篷跑車,Model S/X 面向的是奢侈品市場,Model 3 和 Model Y 是更大的市場選擇。根據馬斯克的説明,「在進入大眾市場之前,任何領域的新技術都要經過幾個版本的優化。」與電動汽車開展競爭的是有着 150 年曆史、花費數萬億美元的燃油車,從高往低的「降維打擊」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半年後,Tesla首款可大規模量產的車輛 Model S 開始交付,真正屬於Tesla的汽車才剛剛開始。

1 萬輛:爭議中的Tesla

雖然沒有確切的數字表示Tesla的第 1 萬輛汽車何時下線,但從銷量數字來看,1 萬輛的時間點發生在 2013 年上半年。

2013 年對Tesla來説,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時期。一方面,Tesla上市之後迎來了它首次盈利,股價也水漲船高。在 2013 年第一季度財報發佈後,Tesla的股價在一週時間內幾乎翻了一倍。

但值得一提的是,Tesla之所以盈利,並不完全是依靠賣車達成的。

Tesla表示,該季度由於提高了 Model S 產量並降低零件成本,總毛利率從 8% 上升至 17%,這是季度盈利的一部分,在之後的幾年中,降本增效同樣是Tesla盈利的關鍵手段。但同時,該季度營收的 12%(6800 萬美元)來自向其他汽車製造商出售的「温室氣體信用額度」。

▲ Tesla Model S

温室氣體信用額度是為減少温室氣體排放而設置的。在汽車行業,關於温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更加嚴格,美國加州要求車企銷售零排放汽車(ZEV),如果車企沒有銷售足夠的 ZEV,就將面臨高額税款。由於Tesla生產的全部是零排放的電動汽車,所以他們的信用額度可以賣給其他車企,理所當然地成為公司營收的一部分。據彭博社報道,自 2010 年以來,Tesla已經通過出售温室氣體排放信用額度創造了近 20 億美元收入。

這也導致了人們對Tesla盈利的質疑,引發另一方面:雖然在美國已有上萬銷量,但在全世界範圍內,Model S 依然是富人和極客們的玩具。許多人還持有着「電動汽車很難看到未來」的觀點。

2013 年頭兩個季度,Tesla共賣出 10050 輛 Model S,平均每輛售價為 8 萬美元,共計 8 億美元。人們質疑的點在於:如此昂貴的汽車,當它賣出 1 萬輛之後,還會有多少人買單?

另外,美國為每輛電動汽車的補貼 7500 美元,在有大額補貼的情況下,Tesla的「前輩」們,Fisker、VPG、Coda 相繼申請破產保護或者倒閉,讓人很難對Tesla保持長期的信心。甚至有媒體撰文稱:「唯一解決辦法是,Tesla停止製造汽車才能活下來。」事後來看,Tesla打了很多人的臉。
10 萬輛:與自己競爭

2015 年第三季度,Tesla第 10 萬輛電動汽車正式下線。

Tesla似乎沒有把生產 10 萬輛看作一個里程碑事件,可能當時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們:在 2015 年 9 月的最後兩天,Tesla對外交付了 6 輛 Model X。

在外界看來,有了 Model S 大批量生產的經驗(當時 Model S 已賣出 11597 輛),Model X 的生產應該得心應手,不會遇到任何難題。也許馬斯克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實是,Model X 的製造依然無比困難。

本在 2012 年就開啟預訂的 Model X,Tesla計劃在 2014 年交付。但是 Model S 的生產困難讓這家公司意識到造車不是件簡單的事,Model X 的交付時間一拖再拖。根據極客公園(ID:geekpark)統計,Model X 至少「跳票」了三次。最後一次跳票的原因是設計非常炫酷的鷹翼門,在實際製造過程當中卻異常困難。

▲ 非常炫酷的鷹翼門,卻是個生產大坑|來源:motor1

馬斯克在這段時間曾表示:「Model X 是世界上最難製造的汽車」,也有業內人士附和這一觀點。與量產 Model S 的困難略有不同,Model X 在設計上挖了太多坑,導致之前能用上的經驗很少。
從 1 萬輛到 10 萬輛,經過兩年的發展,對Tesla和電動汽車產生質疑的聲音漸漸變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Tesla感興趣。也許對一家沒有幾年量產歷史積累的新造車企業來説,這是Tesla自己與自己較勁的過程。

除了 Model X 交付,Tesla在這個時間點也推出了一個刺激增長的業務:Autopilot。

▲ Tesla Autopilot|來源:cleantechnica

Autopilot 在Tesla軟件版本 V7.0 中搭載,V7.0 的發佈則正好在 Model X 交付後一個月,基本可以篤定,V7 版本的發佈一部分是為了給新車造勢。在汽車這類大硬件之外,Autopilot 作為軟件端的輔助駕駛系統,成功地將Tesla軟件的競爭力提升了一個台階。

50-100 萬:開啟加速

Tesla第 50 萬輛汽車的誕生,比人們想象中要更快一些。

如果以Tesla發佈財報的數字來判斷,從 1 萬輛到 10 萬輛下線,Tesla用了兩年多,而從 30 萬輛到 50 萬輛,Tesla僅用了一年時間,從 50 萬到 100 萬?也只有一年出頭。

第 50 萬輛Tesla在 2018 年第四季度誕生,恰好也在這一季度,Tesla的全球總銷量也達到 50 萬輛,電動行駛總里程達到 100 億英里。

▲ Tesla年產量逐漸增大|極客公園製圖

成就並不是突然完成的,但 2018 年的確是Tesla的「轉折之年」。

如Tesla的規劃,Model 3 是一款「大多數人都能負擔起」的車輛,高性價比讓 Model 3 瞬間走紅。但從 2017 年 Model 3 開始生產之時,由於 Model 3 使用了全新的平台,在生產線上對自動化期待過高,導致Tesla開場就遇到「量產地獄」,周產幾千輛的 flag 遲遲未到。

一直到 2018 年第三季度,Tesla才勉強擺脱量產問題,逐漸走向正軌。該季度也是Tesla歷史上第三次盈利,這回是純靠「賣車」達成目標了。

▲ 曾遭遇「量產地獄」的 Model 3 | 來源:teslarati
從此,Tesla走上了「加速」過程,Model 3 相比更親民的價格、全球範圍內的需求暴增、中國工廠等一系列利好因素都讓Tesla走得順風順水。第 100 萬輛Tesla的到來,也沒多令人驚奇。就連原本計劃在今年夏天才交付的 Model Y,硬是提前到了 3 月。

對於Tesla來説,第一百萬輛汽車已經成為歷史,而 Model Y 又是一個全新的起點,等待着Tesla踩下油門,駛向下一個高光時刻。

題圖來自: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