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選出的 100 款最偉大設計產品,能説明哪些趨勢?

愛範兒 於 20/03/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財富》雜誌最近評選了 100 個「現代最偉大的設計」產品,這是它自 1959 年來首次對這份榜單做出更新。


60 年前,《財富》雜誌和伊利諾伊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Jay Doblin 合作,向 100 位當時最頂尖的設計師、建築師和及從事設計教育工作者進行採訪,收集編制了一份「100 個最佳設計」排行榜,

▲ 1959 年的榜單

如今,為了紀念該榜單的誕生,2019 年《財富》再次找來了伊利諾伊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重新進行了一次調查。

期間,受訪的教育工作者、企業設計團隊、自由設計師和意見領袖們需要羅列出 10 款他們所認為的「現代最偉大設計」產品,然後榜單再根據產品獲得的提名次數進行排名。

從結果來看,很多產品獲得了重複多次的提名,尤其是現在榜單前 25 名基本是大家公認的,同時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產品均是在過去 15 年中所完成的設計。


年代的更迭,也讓產品類型發生了新的變化,各種互聯網服務的出現就是最好的印證。

根據榜單統計,像 Spotify 和 Facebook 這樣的網絡服務共佔據了一百款產品中的 14 項,而汽車和傢俱則分別佔據 4 項和 8 項。

其中,排名最高的互聯網服務是第 3 位的 Google 搜索。《財富》雜誌認為它的出色並不在於擁有華麗的視覺設計,僅僅只是因為它剔除了那些和自己無關的元素,以便更專注在核心工作上——對大量信息的重組。


汽車產品數量的下降也能説明一些趨勢。在 1959 年,當時還有 14 輛汽車入圍,而現在的榜單中僅僅包含了 4 輛汽車,反而是像優步這樣的服務,排名要遠高於所有入圍的汽車類產品——哪怕它本身並不是汽車。

面對這樣轉變,現任伊利諾伊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Denis Weil 解釋説,一方面設計已經變得越來越「民主化」,另一方面,人們對「設計」這個詞也有了新的理解。

在 60 年前,好設計更多指的是一種純粹的產品美學,而現在,優秀設計的評價重點已經變為了一個產品或服務能否更好地去實現特定目的、功能,以及能否為社會帶來持續的影響。

▲ 圖片來自:Pinterest

這意味着,上榜的產品並不需要具備一個物理形態,但它們肯定已經根植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如果我們把榜單範圍收窄到前 25 名,這種感受還會更加強烈。

那麼,先來看看 TOP25 的產品都有誰:

引用1.iPhone

2.Macintosh 電腦

3.Google 搜索引擎

4.Eames 玻璃纖維扶手椅

5. Sony隨身聽 TPS-L2
6.OXO Good Grips 削皮器

7.Uber 優步

8.Netflix

9. 樂高積木

10.iPod

11.Google Maps

12. 阿波羅 11 號探月工程

13.Akari Lamp 1A 枱燈

14.MacBook Pro

15.3M 便利貼

16. 波音 747

17. 寶麗來 Polaroid SX-70

18. 特斯拉 Model S

19.Nokia 3210

20. 薩沃伊花瓶

21. 飛利浦 Hue 照明系統

22.App Store

23.Spotify

24. 亞馬遜 Prime 服務

25. 無印良品電飯煲

這其中大部分產品或服務都不會太出人意料,比如很多人都了解的蘋果,前 25 名中就佔據了 5 個位置,而第一名的桂冠也毫無意外地被初代 iPhone 拿下。

對於 iPhone,受訪者大多沒有提及它的外觀,但均認為 iPhone 的出現確確實實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也改變人們的生活。


至於其它排在前列的產品,則是像 Google 地圖和 Netflix 這類互聯網服務,以及阿波羅 11 號登月、波音 747 這類不是傳統意義上消費品的「硬件」。

▲ 圖片來自:The Economist

我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在 100 個入選產品中,真正屬於看得見摸得着的個人消費品,其實只有 60 個左右。

剩下約 40 個,有的是新幹線高速列車、迪士尼魔術手環這類改變我們出行、遊玩方式的大型系統項目,有的則是微軟 Office、網景瀏覽器等軟件服務,或是寶可夢、超級馬力歐等已經形成流行文化的知名 IP。

伊利諾伊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報告也指出,在 1959 年,「有形產品」的數量佔據全榜單的 98%;而在 2019 年的榜單上,「無形產品」的數量已經達到了 29%。

▲ 圖片來自:Vitra

當然,一些顯著改善了人類日常生活,卻不太被熟知的的實用物件,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比如説排在第四位的 Eames 玻璃纖維扶手椅。這張椅子是 1950 年由美國設計家伊姆斯夫婦聯手設計的,是首次以玻璃纖維材質實現的單殼體結構傢俱,而後改為塑料,還衍生出帶扶手和不帶扶手的版本。

由於設計足夠簡單,Eames 椅對於環境的適應性也很強,所以你在很多會議室或餐廳應該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事實上,在 1959 年的那份榜單中,Eames 塑料邊椅也排在了第二位,而時隔 60 年後,同樣出自伊姆斯之手的產品仍然在業界保持着這樣的認可度,可見其對現代傢俱設計的貢獻之深。


排在第五位的 OXO Good Grips 削皮器也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發明者是一名退休的廚房用具設計師 Sam Farber,為了幫助患有關節炎的妻子更好地給蔬果削皮,他專門製作了一個左右帶螺紋的橡膠握把,讓手能更輕鬆地抓實,並進行削剝動作。

隨後,山姆於 1990 年創辦了 OXO 品牌,第一款產品就是現在上榜的削皮器,而《財富》榜單的評語也稱它為「包容性設計的最佳範例」。

▲ 圖片來自:Wiki

3M 便利貼的誕生,同樣是出於對「把紙條粘在書本內」這樣小需求的滿足。

當時,3M 的化學專家 Spencer Silver 已經在研究一種超強的粘合膠水,機緣巧合下他的同事 Arthur Fry 決定把類似的原料塗在紙張上,最終發明出一種低粘性、且能夠重複使用的粘合劑,可以很輕鬆地將兩個表面粘合在一起。

有意思的是,便利貼最早誕生時就也是黃色的,原因無它,僅僅是因為當時實驗室裏正好有黃色的「廢紙」,發明人就順手把它拿來當樣品。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便利貼,也都把黃色當作是默認色。


另外,榜單上也有一些來自中國公司的產品。比如排在第 31 位的微信,這也是社交類軟件在該榜單中的最高排名,另一個則是排在第 40 位的 Facebook。

《財富》雜誌榜單對於微信的入選解釋為:「它整合了許多基本的移動應用功能,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

如果你對比 Facebook 的評語「無論好壞,Facebook 都連接着世界,並改變了廣告、政治以及整個社會」就會發現,《財富》對於微信的理解並不只是單純的社交軟件,而更傾向於把它當做一個聚合類服務。

這自然也是現在微信帶給人的感覺。作為一個已經覆蓋了 11 億用户的手機應用,聊天僅僅是我們在微信裏做的其中一件事而已,你顯然還會拿它來瀏覽新聞,亮出二維碼支付,甚至是…搶個口罩。

另一箇中國的國民級應用支付寶也是如此,如今它也不再説自己是單純的支付工具,而是強調「生活服務平台」的屬性。


除了微信,摩拜也入選了本次榜單,排在了第 37 位。《財富》的評語是:「為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提供了一個優雅的解決方案,同時也是第一批採用無現金支付、無固定停放位的共享單車服務。」

可以預見的是,這種由移動互聯網發起的對線下生活方式的改造,顯然也會繼續下去。

題圖來源:ID.IIT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