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Pro 的超廣角相機,不只是讓我們拍出更好的遊客照

愛範兒 於 01/04/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蘋果在今年的新 iPad Pro 里加入了兩個關鍵傳感器,一個是 LiDAR 激光雷達掃描儀,一個是超廣角相機。然而儘管新 iPad Pro 在這套硬件下有着更好的拍照能力,但在一般情況下,我並不會用 iPad 來拍照。

即便我曾經説過 iPad 是我的隨身電腦,可我這麼多年下來依然沒有養成舉着 7.9 英寸平板拍照的習慣,更不用説舉着體積更大的 9.7、11、12.9 英寸的 iPad 了。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我沒有這個習慣並不代表其他人沒有。最貼近我的一個例子是我的家人,自從我去年送給他們一台 iPad Mini,這台設備除了使他們的愛奇藝播放器、移動麻將機,還是一個大屏相機。

是的沒錯,我的家人就是那種會在旅遊景區舉着 iPad 拍照的中年人,他們覺得大屏幕拍照、看照片比用手機舒服多了。

▲ 當你拿着 iPad 拍照,別人眼裏的你會是這樣的

而對我來説,能用到 iPad 後置攝像頭的地方,大概只有在掃碼付款或者掃描文檔的時候。

不過雖然「用 iPad 拍照」這個需求非常小眾,但蘋果也仍然在堅持給 iPad 升級相機。一方面原因,除了源自於使用 iPad 辦公的人越來越多,線上會議需要使用更好的攝錄畫質以外,另一方面則是蘋果想拓展 iPad 的使用場景,通過更多元化的配件去帶動 iPad 的適用領域。

▲ 圖片來自:Lifewire

這裏我們從過去十年各款 iPad 的相機配置、用途定位就能了解到更深入的原因。

比如第一台配備相機功能的 iPad 2,它在當時的定位是隨身辦公工具,相機的主要作用是 FaceTime,次要是方便圖片筆記記錄;往後相機在 iPad 其他機型中一直充當視頻聊天窗口和拍照記錄的作用,相機的出品質量也隨着硬件升級而一次又一次地提升。

有一個有趣的數據是,在 Flickr 於 2015 年發佈的「用户最常用相機」中,iPad 排在了榜單第 15 名,雖然遠低於同期佔榜前五名的 iPhone,但距離最近的 Galaxy S5 也只有 0.1% 的差距。

▲ 圖片來自:Flickr

由此可見,雖然 iPad 的拍攝質量並不如同期的手機相機,但相機這個輔助功能在 iPad 裏的地位正逐步升高,用户不但使用攝像頭來開會、編輯,還會用它來拍攝、創作,尤其是在尺寸更小的 iPad Mini 面世之後,使用 iPad 進行拍照也變得更加常態化。

大概在 2016 年,我曾經和一名手機攝影愛好者深入討論過「用 iPad 拍照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討論結果是當時 iPad 相機的極限其實已經超越了普通的視頻通話要求,儘管成片質量不如相機,但屏幕大、方便觀看、後期調整是 iPad 的「物理優勢」。

這似乎也能論證上面 Flickr 所統計的數據,普通用户不是特別在意照片像素,更多是看用得舒不舒服。

我認為 iPad 相機發展的另一個轉折點是蘋果在 2015 年推出第一代 iPad Pro 時出現的,此時 iPad 的相機像素已經達到了 800 萬,雖然相比同期手機還是差一截,但畫質已經能滿足基本要求。

而升級相機的目的,除了讓 iPad 實現 FaceTime、圖片記錄這些基礎功能外,也在讓設備逐步開始往實體文件掃描、即時畫面記錄、後期創作需求靠攏,體現出 iPad Pro 定位重點工作設備以及與其他 iPad 的差異化。

▲ iPhone 6s、iPad Pro 9.7 英寸拍照對比

蘋果曾經在 9.7 英寸的 iPad Pro 增加 Focus Pixels 自動對焦、4K 視頻拍攝、影院級視頻防抖,這些技術來提升 iPad Pro 的即時拍攝實力。

而在之後的文檔掃描應用中,相機的作用則是被用於文檔掃描,將紙質版文件掃描進 iPad 裏,拿起 Apple Pencil 簽字、發送,一氣呵成。


這些功能上的變化,其實都在帶動着 iPad Pro 比其他 iPad 更重於辦公的屬性。

更好的相機除了能拍出更高畫質的照片、記錄更高質量的視頻,它同時也在帶動用户去嘗試更多 iPad Pro 所獨佔的功能,體現出產品本身特有的價值。

從 2018 年發佈的新一代 iPad Pro 開始,iPad Pro 產品線算是從 v1.0 升級到了 2.0 版本,除外觀上有明顯變化以外,產品本身的屬性也變得更傾斜於創作類工具,不僅只是最初的辦公設備定位。


這一點我們在蘋果 2018 年的發佈會中的性能部分演示就能看到,iPad Pro 所能完成的已經不只有普通的文件處理任務,它還能運行 AR 程序,而且還能在這個基礎上實現 AR 測繪、AR 遊戲。

AR 增強現實成為了 iPad Pro 和其他 iPad 實現差異化的新節點。

AR 桌球

在今年的新 iPad Pro 面世之前,iPad 和 iPhone 實現 AR 都是基於攝像頭和 AI 識別能力去完成,這看似玄學但其實不難理解,如果説這些設備就是一個人,攝像頭和 AI 分別是眼鏡和大腦,那麼這就是一個看着特徵來「目測」物品的系統,而系統就會在這個數據結果上增加 AR 內容,最終將畫面呈現出來。

所以從 2018 年的 iPad Pro 開始,相機所承擔的任務已經遠超出視頻通話和即興拍攝的用途,它同時還是設備實現 AR 的眼睛。


當然,正如二維的人臉識別和三維的人臉識別,想要獲得更精準的數據,始終還是需要更多檢測傳感器的加入。

因此,我認為 LiDAR 激光雷達掃描儀是今年新 iPad Pro 最重要的更新之一,它的意義在於在 2D 檢測和 AI 學習的基礎上讓設備能「摸」得到被檢測的物體,以此獲得比二維層面上的 iPad Pro 更先進的物體識別能力。


説到 LiDAR,不得不提的就是其中的 dTOF 技術。

想必過去有關注我們硬件評測的讀者都聽過「TOF」,這個詞通常會出現在高端手機作為人像、物體拍照時的輔助工具出現。

而 iPad Pro 所搭載的這個 dTOF 其實是 TOF 的升級版,工作原理兩者雖大同小異,都是通過發射光波並通過光波反射到傳感器的時間測算出傳感器前的三維圖像。

但區別在於 dTOF 所用的脈衝紅外激光波長比 TOF 波長更短、頻率更高,因而 iPad Pro 便能獲得比 TOF 方案精準度更高的識別能力,去實現更復雜的 AR 測繪任務。


隨着 LiDAR 激光雷達掃描儀的加入,超廣角鏡頭也有了加入的必要性,根據蘋果官方數據,LiDAR 的檢測距離大約為 5 米。

5 米的概念相當於你面朝目標後退 5-6 步,兩者相距不是很遠,如果用 iPad Pro 本身的廣角攝像頭拍攝,其焦段所拍攝的內容實際上是非常有限。


而且,由於 AR 測繪的使用範圍除了面對人物,還要面對空間測繪。試想當你站在房間角落,但需要對面前的物品進行 AR 測繪,那麼此時超廣角鏡頭的加入,就能讓用户在有限的距離空間內獲得更廣闊的取景範圍,繼而配合 LiDAR、AI 三方面進行 AR 畫面輸出,提升 iPad Pro 的 AR 功能可用性。

其實從這次新 iPad Pro 的配置我們也能看到,蘋果並沒有太多升級 A12Z 的常規處理性能,而是把重心放在了 A12Z 的 GPU 性能和運存配置上,而且更好的處理器散熱架構也讓 iPad Pro 在持續執行 AR 任務時能獲得更加理想的性能表現。

▲ 圖片來自:iFixit

此前我們在使用 iPhone X 運行 AR 遊戲時會遇到明顯的機身發熱情況,這種情況在之後的 iPhone XS Max 中得到了一定改善。如今作為蘋果主力 AR 設備的 iPad Pro 也是在不斷完善長時間 AR 運行的能力,實際上也是想通過 AR 讓 iPad Pro「跳圈」,不僅侷限於傳統辦公設備的範疇內。

當然,超廣角相機雖然是配合 LiDAR 掃描儀的輔助角色,但它本質上還是一枚能在日常用於拍攝的攝像頭,蘋果甚至還鼓勵用户用這個相機創作。

比如在官方介紹中,使用 DoubleTake by FiLMiC Pro 這款 App 就能同時調用廣角、超廣角相機,在拍攝時就給用户提供兩種不同焦距的鏡頭選擇。


至於效果如何,那就見仁見智了。

説到底,隨着相機在 iPad 裏的配置逐步升級,它所實現的功能已經不僅是方便 iPad 用户去記錄圖片筆記,還可以用作圖片、視頻創作,或者配合雷達傳感器去做 AR 檢測、娛樂

從宏觀角度看,相機已經不僅是 iPad 的附屬配置,它的地位正隨着 iPad 的用途一直在升高,並且正在拓展 iPad Pro 的使用場景和產品價值,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已經不是附屬,而是相互延伸其作用。

相機擔當着 iPad 運行 AR 的眼睛,而 iPad 則是用 AR 將超廣角相機的作用發揮出來。


這也是其他平板電腦暫時還未能實現出來的東西,並不是説只要把硬件堆砌起來就能將功能實現出來,而是早在幾年前,蘋果就已經在為 AR 的開發和用途在做技術儲備,硬件只是實現功能的其中一環,軟件層面上渲染能力、算法都十分重要。

蘋果在 iPad Pro 加入更專業的 AR 傳感器,實際也是從側面反映出 AR 對蘋果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一方面原因,除了 AR 會是未來數年即將爆發的新技術以外,另一方面蘋果也是想盡快通過 iPad 建立用户認知,讓用户認識 AR 並培養用户習慣使用 AR。

當未來 iPad 和 iPhone 都能支持 5G 網絡時,用户面對爆發而來的 AR 社交、互娛這些新功能,也能輕鬆上手節省學習成本,體現出技術的意義和優勢。


因此,隨着 iPad Pro 面朝 AR 設備進發,我認為蘋果不僅會將 LiDAR 用在 iPad 上,而且還會用在已經有多攝像頭配置的 iPhone 上。畢竟相比於體積較大的 iPad,可以隨身攜帶的 iPhone 使用場景更多,而且也更能體現出 AR 改變傳統線上交互方式的變化。

當然,蘋果會不會在今年的 iPhone 上加入 LiDAR,這點我認為應該還沒這麼快,雖然有 iPad Pro 作為基礎,蘋果也在一直優化手機識物的算力,但運行 AR 所出現的發熱、電池消耗大也是 iPhone 所不能承受壓力。

加之,倘若今年 iPhone 會使用 5G,手機的消耗本身已經比 4G 更高,若是再加入 AR,這無疑會讓手機續航變得緊張。

除非蘋果有提升 iPhone 續航能力的解決方案,否則即便在 iPhone 重推 AR 功能,在沒有可靠續航的支持下也不太符合現實使用要求。


所以,目前最理想的 AR 運行設備依然還是 iPad Pro,它在性能有着高性能和較強的續航性能,大屏幕也能清晰呈現 AR 工具和互娛。

更為重要的是,更強的 AR 性能也給開發者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測試平台,為用户帶來更多 AR 應用。

iPad Pro 只是蘋果使用 LiDAR 技術的第一款產品,當支持 AR 運行的硬件和軟件條件都成熟了,我相信在 iPhone 用上 AR 的時候也已經能讓我們上手即用了。

這個時間距離會有多長?我猜大概也就 1-2 年左右。

增加超鏈接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iPad Pro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