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中杯、大杯、超大杯,蘋果、華為和三星有什麼不同?

愛範兒 於 21/04/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引用你好,請給我一杯這個中杯拿鐵。

不好意思先生,這個是大杯。那個才是中杯。

你就給我這個中杯就可以了。

不好意思先生,這裏是中杯、大杯、超大杯。

被杯型整蒙圈的不止有羅老師,還有現在的手機消費者。

▲圖片來自:《幸福 59 釐米之小馬》

因為從現售的旗艦機型來看,今年蘋果、華為、三星不約而同都採用了「中杯、大杯、超大杯」的命名策略。

從「標準閹割版」升級到「標準版」

回顧一下各家歷年的發佈機型,其實蘋果、華為、三星這三家頭部手機廠商並非第一次嘗試在同一個系列當中推出三種不同機型。但今年他們所推出的新品(蘋果是去年)才真正稱得上是「中杯、大杯、超大杯」。

在 2018 年的秋季發佈會上蘋果一口氣推出了三款新機,分別是 iPhone XR、iPhone XS、iPhone XS Max。

而在 2019 年,蘋果推出的三款新機分別命名為 iPhone 11、iPhone 11 Pro 以及 iPhone 11 Pro Max。


可以看出,從去年開始,雖然都是發佈三款產品,但是從名字上,蘋果給每一款機器都提升了一個檔位。最低配機型的名稱從「XR」變成了「11」而非「11R」,這樣一來就相當於從「標準閹割版」升級成了「標準版」。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三星身上。名字也從去年的 S10e、S10、S10+ 變成了 S20、S20+、S20 Ultra。

▲圖片來自:蓋樂世社區

雖然華為此前沒有國內同時發佈過同系列三款機型,但在海外地區,還是有標準閹割版機型,例如 P30 Lite。而在今年,華為也把名字改成了 P40、P40 Pro、P40 Pro Plus。


於是,從今年開始,這三家廠商都在命名上完成了從「小杯、中杯、大杯」到「中杯、大杯、超大杯」的演變。

名字有那麼重要嗎?你還別説,還真挺重要的,因為這可是關乎到「面子」的問題。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們不從複雜的星巴克商業邏輯來解釋,從大家日常都會做的一件事説起:尿尿。

大家都知道,由於在外太空處於無重力狀態,所以宇航員解決尿尿這個生理需求,需要藉助一些器具的輔助。

▲ 圖片來自:@MakerBeta

相傳在阿波羅項目的時候,設備相對沒有現在那麼先進,男性宇航員需要套上一個裝置去解決這個問題。當時,根據不同的尺寸, NASA 為宇航員提供了小、中、大三個不同的型號。

宇航員也是人,同樣也會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當時幾乎所有宇航員都冒着會滑落和泄漏的風險也要挑個大號。


用不了多久,NASA 發現了這個問題的存在,於是就將這三個型號的名稱換成了「大、加大、超級大」,之後問題也就解決了。

超大杯秀肌肉,但走量的不一定是中杯

要知道的是,所有廠商的主要任務,並不是要改變世界,而是賣貨。設置三種杯型,最終目的也是如此。

動輒過萬的超大杯顯然不會是走量的那個,所以 iPhone 11 Pro Max、Galaxy S20 Ultra、P40 Pro Plus 所肩負的任務都是一致的。


首先,廠商靠這些靠這些高端機型進行價格上探,覆蓋更多市場。其次,這些超大杯所搭載的都是目前各家量產中最尖端的技術,廠商通過它們來做技術展示,形成技術標杆。簡單來説就是秀肌肉,成為門面擔當。

而超大杯的最後一個任務,就是作為價格反襯。這種做法,也就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提出的錨定效應。


應用到賣手機這件事上來説,錨定效應就是當你在糾結到底買哪一款機型時,在廠商的重點宣傳後,你肯定首先會留意到超大杯機型。這時,超大杯機型的價格就會代表了整個系列,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一個初步印象,也就是錨點。

然後當消費者再仔細研究整個系列的時候,就會在潛意識中把超大杯作為判斷標準,把高價格作為錨點,接下來你看到剩下的兩款機型,看起來也就沒有那麼貴了,而廠商也在無形之中提高了你下單剁手的機率。

雖然説都有反襯的作用,但其實只要仔細研究一下的話,你就會發現,其實三家所反襯的對象和方法都是有所不同的。


同樣地,我們先來看看蘋果。

與其説蘋果三款機型作為對比,倒不如説只有大小兩款 iPhone Pro 與 iPhone 11 做對比。

因為如果你看配置的話,iPhone 11 Pro 與 iPhone 11 Pro Max 之間只有屏幕尺寸以及電池大小(當然電池大小也是屏幕尺寸衍生出來的紅利,以下相同)的區別,而兩者之間的起步價差價也有 900 元。


所以 iPhone 11 Pro 和 iPhone 11 Pro Max 所區分的真的就只有對屏幕大小和手感有不同追求的用户。

但如果看 iPhone 11 Pro 和 iPhone 11 ,兩者之間在配置上存在差異的地方是外觀材質、屏幕大小、分辨率、以及是否有長焦鏡頭。

雖然確實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並不會對核心體驗造成太大影響。而兩者之間的差價,則達到了 3200 元,你甚至可以拿着這個差價買多一台新款 iPhone SE。


於是,有了大小兩款 iPhone 11 Pro 作為參照之後,起步價 5499 元的 iPhone 11 甚至還有了性價比。
從市場調研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在 11 系列的三款 iPhone 之中,真正走量的確實就是 iPhone 11。所以顯然對於蘋果來説,三機型策略,想要走量的就是中杯,而蘋果也達到了他的目的。


但走量的一定就是中杯嗎?也未必。接下來我們繼續看看華為是怎麼做的。

如果説蘋果在閹割中杯時是「温柔以待」的話,華為則是「大刀闊斧」。


P40 和 P40 Pro 之間,配置差距可是一個天一個地。華為在 P40 的屏幕尺寸、屏幕刷新率、後置相機、三方級別、有線快充速度、無線快充、反向無線充等都做了大幅度的閹割。

相反對比 P40 Pro 和 P40 Pro+ 之間,差異僅僅體現在了後蓋材質、有無潛望式長焦鏡頭以及無線充電的功率上。


可是,中杯和大杯、大杯和超大杯之間的差價同樣是在 2000 元左右。於是在一上一下的襯托之中,最為有性價比的顯然是大杯的 P40 Pro,而不是中杯的 P40。

所以可以看出,在定價和配置差異上,蘋果和華為都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那三星怎麼樣?相比起前兩家,三星則顯得比較「老實」了。


▲ 圖片來自:AndroidCentral

S20 和 S20+ 之間配置差距並不大、主要還是在屏幕大小、電池容量、有無景深鏡頭上,雖然對核心體驗影響同樣不大,但兩者之間的起步價差價也只有 1000 元。

而 S20+ 和 S20 Ultra 之間,配置差異則在主攝規格(有無招牌 100 倍變焦)、有無潛望式長焦、屏幕大小、電池容量、快充功率以及起存儲空間上(前者 128GB ROM、後者起步 256GB ROM)。兩款手機之間的差價為 2000 元。


所以三星的定價策略就是配置差得少,定價就差得少;配置差得多,定價就差得多一些,你很難看出它究竟刻意突出哪一款更具性價比,又或者可能三星在定價時就沒有特地去考慮這一點。

於是從上面三個例子你也可以看出,即便是使用「三機策略」也並非所有廠商都在運用錨定效應來引導你的判斷。即便用了,蘋果和華為所使用的具體方法和突出機型也都並不相同,但和大多商家一樣,他們都利用了消費者的一個特點:

引用消費者真正喜歡的,並不是便宜本身,而是撿到便宜的感覺。

當然,錨定效應並不可怕,畢竟在這個商業社會,你到處都能看到它,連在園區附近賣水果的阿姨也懂得先在牌子上寫一個大大的原價,再打個大大的叉,最後才在下面寫上她真正想賣的價格。

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説,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看看商品對於自己來説是否真的需要。

引用畢竟,不買立省 100%。

題圖來源:techradar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