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遊戲祕籍

愛範兒 於 30/04/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記得是在 2000 年出頭時,我最喜歡買的一類遊戲書籍,是刊滿了祕籍的報紙。對於一個初中生而言,且不説報紙的價格遠低於雜誌,那些密密麻麻深藏於作品中的祕密,也能讓你在和同學吹逼時立於不敗之地。

之所以突然聊到這個話題,是因為今年初得知「科樂美祕籍」的創造者、橋本和久老爺子去世的消息。他靈光一現寫下的「上上下下左右左右 BA」,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家喻户曉的文化現象。

令人疑惑的是,無論是 PC 上輸入的神祕代碼,還是主機中複雜的按鍵組合,曾經帶來過如此多歡樂和談資的遊戲祕籍,也如老先生那般逐漸淡出了玩家視野,它們為何走得如此的不聲不響?


「變心」的開發者

既然談到了橋本和久,不妨就從他的事蹟講起,或許能發現一些祕籍消失的蛛絲馬跡。

上世紀 80 年代,科樂美發現街機廳裏的《宇宙巡航艦》(Gradius)吃幣率良好,於是想趁着勢頭把遊戲移植到 FC 上再賺一筆。當時還是普通程序員的橋本和久,恰好就在承接這個任務的小組裏工作。

只不過,當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可能還不是技術上的。作為一款橫版卷軸射擊遊戲,《宇宙巡航艦》的難度並不低,面對滿屏的外星人、激光和子彈,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不斷增加僚機的數量,以達到增強火力的目的。但隨着遊戲流程的推進,玩到後期一旦不慎墜機,就很難再搞全裝備了。
▲ FC 上的《宇宙巡航艦》

由於遊戲水平實在有限,橋本和久察覺到自己沒法順利攻關,Debug 的效率非常低下。為了輕鬆檢測遊戲的各個功能和細節,他在程序中植入了一小段代碼,只需用手柄輸入「上上下下左右左右 BA」,便能解鎖全套武器。

正如這段故事所表達的那樣,一個比較常見的理論是,遊戲祕籍最早源於開發者的工作需求。

這其實和早期的行業生態息息相關,如果你成長於八位機時代,或是把玩過更早的 Commodore 64 和 Atari 2600,想必一定接觸過一些非常難的遊戲。後來甚至都衍生出「Nintendo Hard」(任天堂難度)的説法,用來形容 80~90 年代的作品,澳大利亞當時的紅白機廣告直接放出狠話 —— 我們挑戰所有玩家,你贏不了我們。


玩遊戲的人瘋狂受苦,做遊戲的人同樣受苦,開發者們迫切需要一種降低難度的方法來測試遊戲,祕籍則是一種成本很低的實現方式。

在 2003 年的一次採訪中,橋本和久回顧了自己的這段工作經歷,他如此説到:

引用不得不説,紅白機時代對我而言也是最為有趣的,我想我當時真的很快樂。相比之下,現在的年輕人都在為 PS2 這樣的現代系統開發遊戲。隨着遊戲規模的不斷膨脹,分工變成了一個人致力於製作菜單背景,另一個人忙着繪製界面。而只由一個人完成編程、規劃和設計的日子僅限於任天堂時代。當我回想起自己是如何影響一部作品的所有方面時,我有些為今天的從業者感到遺憾。

諸如 GameBoy 這樣的主機,內存只有 16KB,雖然提供了一套開發工具包,卻不存在優秀的調試器。程序員有時只能通過攻關的形式來記錄遊戲錯誤,不像現在的人擁有數個窗口堆疊的可視工具。

Apogee 軟件公司(後分離出 3D Realms)的創始人斯科特·米勒,也曾坦言他會用祕籍來測試遊戲。比如在 1987 年的文字冒險作品《超新星》(Supernova)中,只要沿着一條特定的路線走上 20 步再按回車,便能直接跳到關底,包裹裏也會補充上各式各樣的必備道具。

▲ 超新星

有意思的是,不少玩家從中嗅到了陰謀論的味道。如果不是故意把遊戲祕籍作為營銷元素和彩蛋,待到開發完成時,再把它們從代碼中去掉會有多難?

事實上,1985 年出現的「科樂美祕籍」,也不是一開始就廣為人知,官方最初的態度是對此閉口不提。直到 3 年後《魂鬥羅》登陸 FC 時,才有玩家慢慢發掘出了從「3 條命」變成「30 條命」的祕密。而真正形成一種亞文化,還得等到 1998 年《Nintendo Power》雜誌創刊號的書面宣傳了。


要是拿 FC 來舉例的話,基於彙編語言的遊戲,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可是出了名的難編程。即使是那些鑽研 C++ 的程序員,恐怕都會慶幸自己不用碰如此底層的彙編。一旦你從彙編程序中刪除一段代碼,很有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漣漪效應 —— 遊戲都做完快要上市了,沒人會去冒這個風險。

其實 2000 年前後也有一些由彙編語言寫出來遊戲,比如天才程序員克里斯·索耶以一己之力打造的《運輸大亨》和《過山車大亨》系列。如果仔細觀察《過山車大亨 2》的祕籍,不難發現很明顯的「調試痕跡」,像是增加顧客的快樂度和飢餓指數,以及生成攝影師、藝術家等不同類型 NPC。

▲ 過山車大亨 2

如同一座紙牌塔,抽一張而動全身,北方暴雪創始人之一的大衞·佈雷維克也認同這樣的看法。在給 GameBoy 和 MD 開發遊戲時,他就深刻感受到「給主機制造商審核的最終代碼是沒法改的」。要麼通過,要麼被拒絕,不存在為了刪除祕籍再打個補丁,和今天的開發流程截然不同。

正因為和今天截然不同,過去那套老舊的枷鎖早已被拋棄。

現代遊戲往往使用更高級的語言編寫,查錯變得十分直觀。開發者使用的工具也得到了改進,他們有了功能強大的調試器。玩家們最熟悉的,可能是諸如《反恐精英》跟《上古卷軸 5》裏的控制枱。而待到《上古卷軸 5》的高清版登陸主機時,控制枱這一面向製作者的功能,也被開發人員給「收了回去」。除此之外,頻繁通過補丁對作品進行修正,同樣變成了一種常規手段,遊戲祕籍不再是一種必備的開發需求。

民間祕籍?違法的

受到遊戲祕籍的薰陶,主機市場曾興起過一陣民間作弊的風潮。通俗的講,就是把所謂的「金手指」與設備相連,從而在卡帶的內存中施展一些「魔法」,這種破壞遊戲平衡的祕籍往往超過了開發者的預期。

然而,最早的金手指可能還是受到了 PC 外設的啟發。1982 年推出的 Commodore 64,無疑是微型電腦民用化過程中最知名的產品之一。但它並不算一個特別「完整的」機器,大到調至解調器和音樂合成器,小到鍵盤、鼠標、打印機,當時衍生出了一個龐大的配件市場。

「冰櫃卡」(freezer cartridge)正是 Commodore 64 平台中一種很受歡迎的配件,遊戲開發人員和極客們鍾情於它的功能,即在任何狀態下對電腦的內存進行「快照」,可以説是工具匱乏時代的軟件測試利器。

▲ 最早的「冰櫃卡」ISEPIC

對內存進行改動帶來了兩個負面結果,一是複製電腦的內存後,可以有效繞過版權保護,從而催生出盜版遊戲。LMS 和 Datel 這兩家公司還基於冰櫃卡的技術進行合作,將其應用到名為 Action Replay 的外設中,從而允許用户修改遊戲存檔,以調出無限的血量和逆天能力值,或是其它更具創造性的東西。

由於又能盜版又能魔改,做得實在太過火,Action Replay 很快成了不少軟件從業者的眼中釘,它的風潮沒有並持續多久。比如英國 1988 年就通過版權、設計和專利法案,對這一設備進行了明確的限制。

▲ 1988 年的 Action Replay 廣告
但對於主機玩家來説,還有被稱為「遊戲精靈」(Game Genie)的玩物。這是種很典型的「金手指」,就像一個房產中間商,會在主機和卡帶交流的過程中玩點貓膩。玩家們得先把卡帶插入外設,再將這件外設塞入 FC 的卡槽。通過在主菜單中輸入三位密碼,你可以實現調整數值、跳過關卡等功能,甚至還能達成「穿牆」這種超乎規則之外的改動。

FC 遊戲的信息本質上由一條條十六進制的代碼組成,金手指會不斷用新代碼替換那些舊代碼。好比常見的「無敵」功能,也不過是用更高的生命值狀態覆蓋受傷之後的低血量狀態,這個過程是如此的迅速,以至於人們根本察覺不到自己扣了血,相信十幾年前在電腦上用過「金山遊俠」和「整人專家」的玩家,都能夠理解其中的邏輯。

可想而知,任天堂的法務部不可能不對遊戲精靈發起訴訟。但歐美的法官們卻認為,這件產品無法脱離 FC 獨立運作,也沒有任何盜版嫌疑,並沒有侵犯任天堂的著作權,因此逍遙法外了很長一段時間。

▲ NES 上最早的遊戲精靈

回過頭來看,這類遊戲祕籍沒落的真正原因,很大程度上得歸功於硬件的革新。應用針腳連接的金手指,顯然無法與後來成為主流的光盤介質匹配。當代遊戲機的硬件也要「封閉」得多,你很難通過 USB 這樣的接口,去深入底層的內存運算。當千家萬户都以性能更強的網卡連接網絡時,不斷更新的系統和遊戲補丁,同樣讓民間的祕籍變得極少有可乘之機。

當然,在 Xbox 360 的早期還有不少基於修改器,或者是官方默許的按鍵祕籍(比如「右 A 右 左 右 RB 右 左 A Y」就能在《俠盜獵車手 5》裏面無敵)。但由於這會導致無法拿到成就,還要被人們扣上「作弊者」的帽子,願意使用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

▲ 作弊模式激活下無法拿到成就

命運就是如此的奇妙,正如玩家們所秉持的陰謀論一樣。最初開發過程中功能性的遊戲祕籍,逐漸成為了一種市場營銷手段。前文提到的斯科特·米勒,後來在向媒體寄送評測副本時就會附上祕籍。一來是保證編輯們能夠順利通關,二來是希望媒體在某個時間節點將祕籍公之於眾,由此帶動新一輪的熱度。

這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尤為管用,一切都宛如披上了朦朧的面紗,人們對祕密是如此飢渴,以至於創造出諸多虛假的謠言 —— 通過特定的組合按鍵更容易捉到寶可夢?還是收集 2041 個硬幣解鎖路易吉?亦或是輸入某串代碼脱掉勞拉的衣服……

再後來,祕籍變成了遊戲中刻意安置的彩蛋。佈雷維克將「奶牛關」視為他們引以為豪的造物,這背後是《暗黑破壞神》資料片的開發商「協和軟件」與北方暴雪據理力爭的結果。換一個角度來看,遊戲祕籍或許從未消失,它們只是以另一種形式不斷豐富着我們的遊玩體驗。

相關閲讀:

遊戲説明書之死

點卡的消亡

參考資料:

Codes and Genies: A History of Video Game Cheating

How Cheat Codes Vanished from Video Games

本文來自「遊戲時光 VGtime」,作者箱子,愛範兒經授權發佈。)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