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拍《海賊王》惹「眾怒」漫改真人是個坑?

愛範兒 於 01/06/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向來標榜「出品必精品」的 Netflix,最近也難得遭到了觀眾們的抗議。

不久前,經典美劇《越獄》的製作人 Marty Adelstein 放出消息,稱 Netflix 將拍攝真人版《海賊王》劇集。據悉,該劇集一共有 10 集,將由曾參與過《神盾局特工》等漫威劇集編劇工作的 Matt Owens 擔任主要編劇,並會和《海賊王》原著作者尾田榮一郎進行緊密地合作,其製作規模也會超越 TNT 的劇版《雪國列車》。

然而這種「神仙配置」並沒能讓網友們買單。消息一出,立刻在互聯網上引發「眾怒」,許多網友紛紛表示「雖然很相信 Netflix,但沒有必要毀原著」、「求放過」,甚至也有網友直言:「目前歐美翻拍日本動畫真人版,幾乎就沒有拍得好的。」

這種質疑並非毫無根據。

新世紀以來,日本動漫 IP 在美國影視化的案例中,無論是 2009 年的《七龍珠》、2017 年的《死亡筆記》等作品的「探索」,還是此後上映的《攻殼機動隊》《阿麗塔:戰鬥天使》等大製作,這些漫改電影要麼褒貶不一,要麼「一爛到底」,違和感、人物形象塑造失敗等,都常為人所詬病。

▲ 網友對《阿麗塔:戰鬥天使》的評價

可與此同時,美國本土的漫改產業卻是蒸蒸日上。過去的二十年裏,從早期二十世紀福克斯的《X 戰警》和Sony的《蜘蛛俠》,到而後華納與 DC 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再到如今席捲全球的「漫威宇宙」與各類衍生劇,美漫藉助大銀幕和小熒屏,正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

同樣是漫改,為何成敗差異如此之大?

有相關從業者向毒眸(微信 ID:youhaoxifilm)解釋,漫改影視中出現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都十分正常,只不過不同國家在面對動漫 IP 時,所處的文化環境、處理的方式不同,導致最終呈現的結果上也有所差異。因此直到今天,業內對漫改作品也依舊沒有一條通用的成功法則和公式,這也讓漫改真人版影視劇相比於其他原創劇本,有着更多的未知性和翻車的機率。

但即便如此,漫改真人版作為動漫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且在原作的基礎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度和熱度,而天馬行空的劇情構設也正在吸引着不同的入局者。因此儘管現階段漫改仍然是一門「不確定性較強「的生意,但註定會有越來越多人前赴後繼地投身其中。

漫改電影,中日美「共同的難題」?

粉絲們對美國公司改編《海賊王》保持「警覺」,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2009 年,二十世紀福克斯斥資 3000 萬美元,開發了真人版的漫改作品《七龍珠》,並邀請到周星馳擔任製片、周潤發出演龜仙人,原作者鳥山明也參與到了劇本創作當中。

結果這部備受期待的作品,既沒有拍出原著中的精髓,也沒有講出一個足夠好的新故事,而是弄了個四不像、爛得一塌糊塗——目前該片在豆瓣上只有 3.7 分,而 IMDb 也只有 2.5 分,迄今為止仍被視作是毀童年的「典範」之一。

▲ 毀童年的《七龍珠》

《七龍珠》之後,一些原計劃上馬的日漫真人翻拍也因此而被擱置。直到 2017 年,Netflix 才再度選擇挑戰翻拍了日漫中的經典之作《死亡筆記》。然而從爛番茄 26% 的觀眾喜愛度、IMDb4.7 的評分、豆瓣 4.1 的評分來看,這一次的日漫 IP 的影視化嘗試依舊不盡如人意。

除了片方啟用黑人演員飾演原作中的 L 之外,Netflix 版《死亡筆記》更改了故事的發展線,使得人物性格也與原作大有出入,進而被很多網友評價為「最砸 Netflix 招牌的作品」之一。

同一年,由派拉蒙影業出品、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攻殼機動隊》在全球上映。相比於之前一些漫改片的一撲到底,這部目前豆瓣評分 6.4 分的影片還算中規中矩。

有觀眾認為,片中的意識形態太過於好萊塢主流類型片,是一部「沒有真正精神內核的中空故事」;但也有粉絲選擇「降低標準」,認為相比於以往的日漫改編作品,此次的畫風和視效形式已經保留了原著的部分元素,至少是合格了。

▲《攻殼機動隊》

「漫威系列的真人版影視之所以能夠在美國市場中備受喜愛,原因在於超級英雄 IP 屬於三次元作品,符合美國主流的文化價值觀——即主角在劇中進行自我救贖,用美式個人英雄主義拯救世界。」一些從業者稱,文化理解上的分歧,成為了美國在日漫 IP 改編上的主要問題,因為拿捏不好改編的尺度,故而導致日漫和美漫的改編很容易產生不同的結果。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即使是同屬東亞文化圈的中國,也因為拿捏不好改編的尺度,在日漫的真人化上也是屢屢翻車。

2008 年,內地翻拍的熱血體育題材的《網球王子》,目前豆瓣評分 5.5 分;2018 年後,內地多家公司又購入大量日漫 IP,並再次翻拍了《花樣男子》《一吻定情》等經典愛情動漫 IP,但都被認作在感情表達上過於刻意,本土化不夠成功,豆瓣評分均低於 5 分……

如此來看,中國漫改翻車的原因也和美國不同,不是「改得太多」,很多時候反倒是因為缺失本土化處理、不夠接地氣。比如 2017 年由黃磊主演的《深夜食堂》,直接生搬硬套一些日漫中的情節和場景設定,進而被眾多觀眾評價為「慘不忍睹」、「過於生硬」,豆瓣評分也只停留在了 2.8 分。

▲ 黃磊主演的《深夜食堂》豆瓣評分 2.8 分

而在本土 IP 方面,近年來伴隨着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一些國漫 IP 的強勢崛起,也有類似於《快把我哥帶走》這樣較為成功的國產漫改作品的出現(票房 3.7 億,豆瓣評分 6.9)。但遺憾的是,這類成功案例目前還相對較少,能做到真正出圈的漫改真人版更是鳳毛麟角。

「國內沒有能夠支撐起漫改的獨立市場。」一位動漫從業者向毒眸表示,目前國內的漫改劇中,同樣是所謂的三次元(以韓漫中的愛情漫畫、少女漫畫為主)改編成功的機率較高。「因為這些漫改的場景和敍事與現實生活相通,但只要是有厚重次元壁的、有大量特效的漫改,出來的效果都不太行。」

中美漫改屢受爭議的情況下,作為很多知名 IP「發源地」的日本,在濃厚的二次元文化沉澱和相對成熟的產業支持下,漫改成績的確要相對出眾一些——自從 1987 年出現了日本影史第一個漫改真人系列《比波普高校》後,漫改作品已經成為日本影視產業裏十分重要的部分。

劇集領域裏,既有《花樣男子》《一吻定情》《東京愛情故事》《交響情人夢》等火遍亞洲的經典愛情劇集,也有青春、搞笑題材的《龍櫻》《我是大哥大》《網球王子》等,而在日本娛樂文化中佔據着重要地位的推理懸疑,也藉由《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等實現了劇集和動漫的成功「打通」。

▲《我是大哥大》

而在電影領域裏,早年間上映的《NANA》《死亡筆記》等熱門漫改電影,都曾在本土收穫了超過 40 億日元的票房成績,打破了以往「賣座的漫改電影基本是電視劇的劇場版」的狀況,也再次帶動了漫改真人版的翻拍熱潮。近年來,《銀魂》《寄生獸》等題材也都先後上馬,取得過不錯的成績。

但即便有這些佳作頻出,日本漫改的翻車案例也同樣不在少數。

比如 2014 年上映的《我的朋友很少》、2015 年上映的《進擊的巨人》,正是由於片中的一些改編和架設與原著差距較大,被網友評價為「通過影片深深感受到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巨大鴻溝」。因此哪怕放在日本,「漫改真人版」也同樣有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標籤,總體來説成功率也並不算太高。

▲《進擊的巨人》劇照

「相對而言,日本漫改市場已經比較細分,有少女愛情漫,也有科幻類。且片方在處理漫改劇上已經相對輕車熟路,所以成功率會相對較高。」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毒眸,和其他國家相比,日本漫改在理解理念上和創作基礎上已經有了一些優勢。

而之所以還會出現口碑「冰火兩重天」的現象,還是主要集中在題材選擇、次元感處理等問題上——和中、美兩國遇到的情況一樣,偏向三次元、現實題材的作品,漫改起來都會比較容易成功。

比如最近幾年比較火爆且容易出圈的《將戀愛進行到底》等都市愛情題材作品,以及《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等偏向現實主義題材的漫改作品,都是由於在改編上沒有次元壁的束縛,和現實世界有着直接聯繫,因此改編難度也並不大。反之,一些非偏向三次元的 IP,翻車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升——即使是日本也不例外。

漫改真人版的痛點在哪?

為什麼一旦脱離了「現實」,漫改真人版就成了個各國都容易栽跟頭的「大坑」?

首先不論是業內人還是粉絲羣體,對於漫改影視作品,最大的擔憂集中在「抽象的漫畫形象如何轉換為三次元的畫風上」。

有參與過多部漫改作品的從業者向毒眸介紹,當製作方在面對一個 IP 時,為了減少次元壁帶來的違和感,最基本的操作是要確定一個形式的主基調,即是採用擬真的大場面大製作、還是嵌入漫畫的二次元表現形式。現實題材的漫畫可以直接套進生活裏,但在非現實題材的漫畫改編上,則需要主創團隊的反覆思考和摸索。

以《攻殼機動隊》為例的機器人科幻類的 IP,可以在製作上對標賽博朋克的表現形式,那麼《秦時明月》等少年武俠類的 IP,也可以沿襲傳統武俠影視表現形式等。如果能夠找準這種比較好「三次元化」的「主基調」,則有機會減少所謂的違和感,反之則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

▲ 陸毅、陳妍希主演的《秦時明月》(圖源見水印)

而在表現形式上保持統一的節奏後,內容改編也要尊重 IP 的創作原理。

一方面,需要貼合原著的漫畫人物,並按照影視化的模式將劇情、台詞、人物造型等進行適當修改。比如有的漫畫台詞和人物表現會比較誇張中二,《灌籃高手》裏櫻木花道的吃驚表情、《海賊王》中路飛吃飯時的樣子等,如果被一味照搬到影視劇中放大後,只會讓人覺得違和感十足。

另一方面,在內容選取上需要思考動漫 IP 的類型定位。「定位為災難片,就不要強加愛情元素,講愛情故事就不要增加戰爭打鬥的戲份元素。」某動畫編劇告訴毒眸,在漫改 IP 的內容呈現上,雖然平衡動漫原著和影視感,已成為了製作方以往頭疼的問題之一,但一定要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再進行二次創作,而不是隨意增添劇情線。

2015 年上映的《進擊的巨人真人版:前篇》裏,就有加入了大量愛情線和曖昧元素,而被粉絲批評為「進擊的三角戀」,女主設定的改動更是引發了大批粉絲的不滿。而在 2017 年日本媒體做的一次調查顯示,「改變原作的設定或故事」是漫改真人版最容易讓人感覺不爽的地方。

這點在文字 IP 的改編上同樣適用,去年改編自網絡小説《全職高手》的同名劇,就因為沒有像很多同類作品一樣強加愛情線,而受到不少粉絲的認可。

▲《全職高手》中楊洋主演的葉修

片方如果能在開拍前就確定內容和形式的定位,基本上就能保證作品不至於太「毀原著」,但想要出彩還有很多需要去主動調整的地方。

最簡單的一點在於,無論是以雜誌分版為主的日漫、還是以條漫居多的韓漫,大多都沒有景深、沒有場面調度、沒有影視化的鏡頭。這也意味着,漫改真人版需要重新根據漫畫繪製分鏡頭腳本,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主創團隊對於原作進行重新理解和想象,實現二次創作。

此外,如果説拍攝鏡頭和場景的籌備,是一部作品的畫面基礎,那麼後期製作的特效,往往才決定能否幫助作品進行錦上添花——對於漫畫的粉絲們而言,在二次元世界裏可以天馬行空地架構新的世界,藉助科幻和神話等超現實元素的雜糅,儘可能地釋放出人類的想象力。

因此在真人版漫改過程中,要將一些虛幻的場景拍到實處,特效就成為了輔佐漫畫落地的重要工具。毒眸發現,在中美日多國翻拍的作品中,因為特效被人詬病的案例不再少數,比如真人版《七龍珠》就曾因廉價的特效被無數觀眾抨擊。

但好在隨着技術的進步,想要實現這些特效,難度也在大大降低,這也是近年來成功的真人「熱血漫」作品數量在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毛錢特效」的《七龍珠》

由此看來,漫改真人版雖説是「改編」,但其創作難度並不比重新開發一個新故事小,因此有從業者向毒眸直言,很多時候「漫改就是個坑」。但由於動漫 IP 經過了一輪市場和觀眾的驗證,無論是在劇情還是人物角色上,都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認知度和粉絲羣體,漫改真人版在開拍之前就已經能在熱度和話題上進行蓄能。

況且在成熟動漫的 IP 產業的開發路徑中,主打的本就是一條從二次元到三次元的全產業鏈條,而漫改真人版雖然是整個 IP 產業裏下游環節,但卻是產業裏能放大 IP 影響力和形成破圈勢力的重要一環,從產業的角度來説也極具吸引力。因此即便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也依然有從業者願意去進行嘗試。

「對於漫改來説,好玩點不就是在於有挑戰嗎?」一位從業者在採訪的最後這樣向毒眸表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youhaoxifilm),作者張娜,編輯江宇琦,愛範兒經授權發佈。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