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巴西的年輕人在里約熱內盧西側收集垃圾,他發現了一袋比他年紀還大的薯片,它出生於 1996 年。他的同伴試圖使用摩托艇在運河中航行,但塑料碎片損壞了發動機。
在遙遠的印度尼西亞,另一位年輕人在瑪琅攝政河發現了許多聯合利華的個人護理產品,這些從 1990 年左右到 2000 年初的包裝,雖然隨時間老化和褪色,但整體完好無損。
▲ 圖片來自:Break Free From Plastic
像他們這樣的志願者共有 11184 名,來自 45 個國家和地區。身為環保組織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的一員,他們從世界各地的社區收集了 33 萬餘件塑料垃圾,其中 58% 標有明確的消費品牌,從而可以確定塑料污染最嚴重的公司。
在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的報告裏,可口可樂連續四年評為全球最大的企業污染源。
可口可樂為何「蟬聯」?
除了第一名的可口可樂,2021 年塑料污染前十的公司依次是:百事可樂、聯合利華、雀巢、寶潔、億滋國際、菲利普莫里斯國際、達能、瑪氏和高露潔-棕欖。
▲ 圖片來自:Break Free From Plastic
可口可樂連續第四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塑料污染者。自 2019 年以來,可口可樂的塑料垃圾就比第二三名的總和還要多。
可口可樂 2020 年收入 330 億美元,與此同時,僅 2019 年全球塑料垃圾的收集、分類、處置和回收成本就超過 320 億美元——幾乎與可口可樂 2020 年收入相同。
▲ 圖片來自:Unsplash
同為飲料巨頭,百事可樂「發揮穩定」,自 2018 年以來每年都位居前三;在連續 4 年的品牌審計中,聯合利華今年首次上升到第三,它偏偏是今年格拉斯哥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主要合作伙伴。
▲ 圖片來自:Earth Island
為何這些快消品公司常駐排行榜?原因就是它們大量依賴基於化石燃料的一次性塑料。
超過 99% 的塑料由化石燃料製成。如果塑料的生命週期是一個國家,它將成為世界第五大温室氣體排放國;如果不加控制,塑料產量預計將在未來 20 年內翻一番。
現實並不樂觀。全球性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個快速消費品公司的塑料供應鏈關聯至少一家化石燃料或石化公司。
▲ 圖片來自:Changing Markets
儘管一些公司有適度削減,但可口可樂和瑪氏在 2020 年增加了塑料產量。根據綠色和平今年 9 月發佈的報告,可口可樂、雀巢和百事可樂等高污染消費品公司正在推動化石燃料行業擴大塑料生產。
與此同時,我們也或多或少地聽説了快消品公司針對塑料的環保項目,但它們並沒有想象中有效。
「環保項目」為什麼不環保?
在今年品牌審計出結果的當口,可口可樂推出首個由 100% 植物性塑料製成的 PET 飲料瓶(除瓶蓋和標籤外),已生產約 900 個原型瓶。
▲ 100% 植物基 PET 飲料瓶. 圖片來自:可口可樂官網
在製作環節,植物基瓶子的確能節約石油資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009 年,可口可樂曾推出由 30% 植物材料製成的可回收 PET 塑料瓶。今年的新工藝用玉米中的糖代替了原來 70% 的油基材料,並簡化了生產過程,使其可量產。
▲ 2009 年的植物瓶.
但在回收環節並非完全環保。可口可樂承諾,新植物基瓶子的外觀、功能和回收利用與傳統 PET 相似,PET 是回收率最高的塑料,但它的回收也存在許多侷限性。
今年 7 月 21 日,環保組織 Sierra Club 宣佈對可口可樂等品牌提起訴訟,理由是可口可樂在塑料瓶上貼「100% 可回收」的標籤並誤導消費者。
Sierra Club 在訴訟中指出:首先,瓶子標籤由不可回收的雙向拉伸聚丙烯製成;其次,雖然瓶身由 PET 製成,但由於污染和加工損失,至少有 28% 的 PET 無法回收利用。
再加上新材料成本遠低於回收成本、塑料廢棄物無法有效收運等原因,大多數塑料瓶最終都會進入垃圾填埋場、焚化爐、海洋、河流,甚至隨處可見。
2019 年,主要塑料污染企業使用或生產的塑料包裝中,只有 1.9% 可重複使用。
▲ 圖片來自:GETTY IMAGES
此外,植物基 PET 仍然是 PET,如果不被回收或再利用,很難在自然環境中降解。值得關注的問題還包括,植物瓶可能會增加對種植土地的需求,而這些土地本可能被用於種植糧食作物。
行百里者半九十,所謂的 100% 植物基瓶子不是環保勳章,只有確保 100% 回收才是有意義的。
但快消品公司們往往喜歡用片面的「回收」行動樹立環保形象。
2018 年,可口可樂宣佈使用 25% 從地中海回收的海洋塑料製成了約 300 個樣品瓶。環保組織則指出,大多數海洋塑料太小,分佈又太遠太深,只有隨着潮汐來到海灘的垃圾可以被清理。
諷刺的是,全球一年進入海洋的塑料製品數量驚人,其中可口可樂的塑料足跡尤為深遠。
▲ 可口可樂海洋瓶.
這些公司也有很多「宣佈然後什麼都不做」的項目。2019 年,寶潔承諾在印度建立回收設施,之後寶潔發言人表示公司沒有確定印度回收設施開放的日期;2020 年,可口可樂的可再填充玻璃瓶佔總包裝的 9.3%,甚至低於 2018 年的 11.7%。
這些舉動往往在剛推出時光芒萬丈,最終悄無聲息退場。
更有一些環保項目走向了環保的反面。聯合利華委託當地的廢物收集合作夥伴,將收集的塑料廢物提供給水泥窯。但水泥窯同樣會導致空氣和水污染以及大量碳排放,燃燒塑料永遠不是解決辦法。
▲ 圖片來自:Unsplash
因此,種種不理想的環保項目,更像是徒有其表的裱花。
2019 年,可口可樂在廣告和營銷上投資了 42.4 億美元,而同年在河流清理計劃上的投資僅為 1100 萬美元,看起來更像是公關噱頭。
今年早些時候,由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委託編寫的一份報告攻擊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公司「缺乏真正變革的雄心」。綠色和平東南亞地區協調員 Abigail Aguilar,在談到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和雀巢時表示:
▲ 圖片來自:Unsplash
環保組織認為,解決塑料足跡的最佳方法是首先減少塑料的生產,採取實際行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它已經進入環境後將其清理乾淨。
塑料污染關乎我們的未來
快消品公司在環保道路上的腳步遲緩甚至倒退,就是環保組織進行品牌審計的原因:
▲ 圖片來自:Unsplash
最大的塑料污染公司已經做出了自願承諾。可口可樂在 2018 年宣佈了「無廢物世界」計劃,到 2030 年,每賣出一瓶可樂,就回收一個包裝瓶;到 2025 年,減少使用 300 萬噸來自石油的原生塑料。
▲ 圖片來自:可口可樂官網
或許是因為時間有限,或許是因為努力零散而不充分,這些承諾幾乎沒有造成什麼不同。
到 2050 年,塑料產量將增加兩倍,迄今為止製造的所有非纖維塑料中有 42% 已用於包裝,大部分可能用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聯合利華、雀巢和寶潔等快速消費品公司。
核心問題在於,如果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沒有鋭意改變,就很難真正關閉塑料污染的源頭。Break Free From Plastic 提出,公司必須做到的事情是:
▲ 圖片來自:Break Free From Plastic
可以參考的案例是,德國、瑞典和丹麥等國都在實行押金返還制度,被退還的玻璃瓶可以重複使用 50 次,塑料瓶可以重複使用 15 次;常見於電影院和快餐店的蘇打飲料機以及家庭送貨系統也值得推行。
▲ 圖片來自:Avantium 官網
比起植物基 PET,荷蘭可持續化學公司 Avantium 的植物基瓶子可能是更好的解決方案。Avantium 表示,這種瓶子作為蘇打水和其他產品的容器比 PET 更好,並且在堆肥設施中一年內完全分解,在自然環境中幾年內完全分解。但就算效果屬實,離真正取代 PET 還需要多年。
耶魯大學環境學院官網的一篇文章則認為,解決塑料廢料的辦法不在於開發更好的可降解塑料,而在於大大增加回收利用的塑料數量。關鍵是「生產者責任延伸」,即誰惹的禍、誰就擔責。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 Narayan 表示:
▲ 圖片來自:GETTY IMAGES
與此同時,政府必須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使得違規的企業污染者面臨嚴重的法律和財務後果。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科學和政策總監 Neil Tangri 在一份聲明中指出:
品牌審計報告中還着重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今年的品牌審計報告突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聲音,報告有 20% 是由青年主導完成的,包括開頭所提到的幾位年輕人。
▲ 圖片來自:Sierra Club
一個重要原因是,如果未能解決塑料污染危機,年輕人將在未來失去最多。
在品牌審計報告中,他們提出了這樣的呼聲:
▲ 完整報告:https://www.breakfreefromplastic.org/wp-content/uploads/2021/10/BRAND-AUDIT-REPORT-2021.pdf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在遙遠的印度尼西亞,另一位年輕人在瑪琅攝政河發現了許多聯合利華的個人護理產品,這些從 1990 年左右到 2000 年初的包裝,雖然隨時間老化和褪色,但整體完好無損。
▲ 圖片來自:Break Free From Plastic
像他們這樣的志願者共有 11184 名,來自 45 個國家和地區。身為環保組織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的一員,他們從世界各地的社區收集了 33 萬餘件塑料垃圾,其中 58% 標有明確的消費品牌,從而可以確定塑料污染最嚴重的公司。
在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的報告裏,可口可樂連續四年評為全球最大的企業污染源。
可口可樂為何「蟬聯」?
除了第一名的可口可樂,2021 年塑料污染前十的公司依次是:百事可樂、聯合利華、雀巢、寶潔、億滋國際、菲利普莫里斯國際、達能、瑪氏和高露潔-棕欖。
▲ 圖片來自:Break Free From Plastic
可口可樂連續第四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塑料污染者。自 2019 年以來,可口可樂的塑料垃圾就比第二三名的總和還要多。
可口可樂 2020 年收入 330 億美元,與此同時,僅 2019 年全球塑料垃圾的收集、分類、處置和回收成本就超過 320 億美元——幾乎與可口可樂 2020 年收入相同。
▲ 圖片來自:Unsplash
同為飲料巨頭,百事可樂「發揮穩定」,自 2018 年以來每年都位居前三;在連續 4 年的品牌審計中,聯合利華今年首次上升到第三,它偏偏是今年格拉斯哥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主要合作伙伴。
▲ 圖片來自:Earth Island
為何這些快消品公司常駐排行榜?原因就是它們大量依賴基於化石燃料的一次性塑料。
超過 99% 的塑料由化石燃料製成。如果塑料的生命週期是一個國家,它將成為世界第五大温室氣體排放國;如果不加控制,塑料產量預計將在未來 20 年內翻一番。
現實並不樂觀。全球性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個快速消費品公司的塑料供應鏈關聯至少一家化石燃料或石化公司。
▲ 圖片來自:Changing Markets
儘管一些公司有適度削減,但可口可樂和瑪氏在 2020 年增加了塑料產量。根據綠色和平今年 9 月發佈的報告,可口可樂、雀巢和百事可樂等高污染消費品公司正在推動化石燃料行業擴大塑料生產。
與此同時,我們也或多或少地聽説了快消品公司針對塑料的環保項目,但它們並沒有想象中有效。
「環保項目」為什麼不環保?
在今年品牌審計出結果的當口,可口可樂推出首個由 100% 植物性塑料製成的 PET 飲料瓶(除瓶蓋和標籤外),已生產約 900 個原型瓶。
▲ 100% 植物基 PET 飲料瓶. 圖片來自:可口可樂官網
在製作環節,植物基瓶子的確能節約石油資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009 年,可口可樂曾推出由 30% 植物材料製成的可回收 PET 塑料瓶。今年的新工藝用玉米中的糖代替了原來 70% 的油基材料,並簡化了生產過程,使其可量產。
▲ 2009 年的植物瓶.
但在回收環節並非完全環保。可口可樂承諾,新植物基瓶子的外觀、功能和回收利用與傳統 PET 相似,PET 是回收率最高的塑料,但它的回收也存在許多侷限性。
今年 7 月 21 日,環保組織 Sierra Club 宣佈對可口可樂等品牌提起訴訟,理由是可口可樂在塑料瓶上貼「100% 可回收」的標籤並誤導消費者。
Sierra Club 在訴訟中指出:首先,瓶子標籤由不可回收的雙向拉伸聚丙烯製成;其次,雖然瓶身由 PET 製成,但由於污染和加工損失,至少有 28% 的 PET 無法回收利用。
再加上新材料成本遠低於回收成本、塑料廢棄物無法有效收運等原因,大多數塑料瓶最終都會進入垃圾填埋場、焚化爐、海洋、河流,甚至隨處可見。
2019 年,主要塑料污染企業使用或生產的塑料包裝中,只有 1.9% 可重複使用。
▲ 圖片來自:GETTY IMAGES
此外,植物基 PET 仍然是 PET,如果不被回收或再利用,很難在自然環境中降解。值得關注的問題還包括,植物瓶可能會增加對種植土地的需求,而這些土地本可能被用於種植糧食作物。
行百里者半九十,所謂的 100% 植物基瓶子不是環保勳章,只有確保 100% 回收才是有意義的。
但快消品公司們往往喜歡用片面的「回收」行動樹立環保形象。
2018 年,可口可樂宣佈使用 25% 從地中海回收的海洋塑料製成了約 300 個樣品瓶。環保組織則指出,大多數海洋塑料太小,分佈又太遠太深,只有隨着潮汐來到海灘的垃圾可以被清理。
諷刺的是,全球一年進入海洋的塑料製品數量驚人,其中可口可樂的塑料足跡尤為深遠。
▲ 可口可樂海洋瓶.
這些公司也有很多「宣佈然後什麼都不做」的項目。2019 年,寶潔承諾在印度建立回收設施,之後寶潔發言人表示公司沒有確定印度回收設施開放的日期;2020 年,可口可樂的可再填充玻璃瓶佔總包裝的 9.3%,甚至低於 2018 年的 11.7%。
這些舉動往往在剛推出時光芒萬丈,最終悄無聲息退場。
更有一些環保項目走向了環保的反面。聯合利華委託當地的廢物收集合作夥伴,將收集的塑料廢物提供給水泥窯。但水泥窯同樣會導致空氣和水污染以及大量碳排放,燃燒塑料永遠不是解決辦法。
▲ 圖片來自:Unsplash
因此,種種不理想的環保項目,更像是徒有其表的裱花。
2019 年,可口可樂在廣告和營銷上投資了 42.4 億美元,而同年在河流清理計劃上的投資僅為 1100 萬美元,看起來更像是公關噱頭。
今年早些時候,由 Break Free From Plastic 委託編寫的一份報告攻擊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公司「缺乏真正變革的雄心」。綠色和平東南亞地區協調員 Abigail Aguilar,在談到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和雀巢時表示:
引用這些公司聲稱正在解決塑料危機,但他們繼續投資於錯誤的解決方案,同時與石油公司合作生產更多塑料。為了阻止這種混亂並應對氣候變化,像這樣的跨國公司必須結束對一次性塑料包裝的依賴,遠離化石燃料。
▲ 圖片來自:Unsplash
環保組織認為,解決塑料足跡的最佳方法是首先減少塑料的生產,採取實際行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它已經進入環境後將其清理乾淨。
塑料污染關乎我們的未來
快消品公司在環保道路上的腳步遲緩甚至倒退,就是環保組織進行品牌審計的原因:
引用世界上 100 個最大的經濟體中有 69 個是公司,而不是國家。企業行為者必須引領通往無塑料和氣候安全的未來,因為他們有能力、手段和資源來改變這一點願景變為現實。如果保持現狀,這些企業污染者就是在將負擔轉嫁給年輕人、低收入社區和欠發達國家。
▲ 圖片來自:Unsplash
最大的塑料污染公司已經做出了自願承諾。可口可樂在 2018 年宣佈了「無廢物世界」計劃,到 2030 年,每賣出一瓶可樂,就回收一個包裝瓶;到 2025 年,減少使用 300 萬噸來自石油的原生塑料。
▲ 圖片來自:可口可樂官網
或許是因為時間有限,或許是因為努力零散而不充分,這些承諾幾乎沒有造成什麼不同。
到 2050 年,塑料產量將增加兩倍,迄今為止製造的所有非纖維塑料中有 42% 已用於包裝,大部分可能用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聯合利華、雀巢和寶潔等快速消費品公司。
核心問題在於,如果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沒有鋭意改變,就很難真正關閉塑料污染的源頭。Break Free From Plastic 提出,公司必須做到的事情是:
引用披露塑料足跡的全部範圍;顯著減少生產的塑料數量;重塑包裝使其可重複使用且不含塑料;建立重複使用和再填充系統。
▲ 圖片來自:Break Free From Plastic
可以參考的案例是,德國、瑞典和丹麥等國都在實行押金返還制度,被退還的玻璃瓶可以重複使用 50 次,塑料瓶可以重複使用 15 次;常見於電影院和快餐店的蘇打飲料機以及家庭送貨系統也值得推行。
▲ 圖片來自:Avantium 官網
比起植物基 PET,荷蘭可持續化學公司 Avantium 的植物基瓶子可能是更好的解決方案。Avantium 表示,這種瓶子作為蘇打水和其他產品的容器比 PET 更好,並且在堆肥設施中一年內完全分解,在自然環境中幾年內完全分解。但就算效果屬實,離真正取代 PET 還需要多年。
耶魯大學環境學院官網的一篇文章則認為,解決塑料廢料的辦法不在於開發更好的可降解塑料,而在於大大增加回收利用的塑料數量。關鍵是「生產者責任延伸」,即誰惹的禍、誰就擔責。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 Narayan 表示:
引用未來的流行瓶仍將是現在的 PET 瓶。但我們需要有能力收集它,回收它,再回收它。那就是未來。
▲ 圖片來自:GETTY IMAGES
與此同時,政府必須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使得違規的企業污染者面臨嚴重的法律和財務後果。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科學和政策總監 Neil Tangri 在一份聲明中指出:
引用儘管企業們承諾做得更好,但它們年復一年地進入品牌審核名單。很明顯,我們不能依賴這些公司做正確的事情。現在是政府加緊制定政策以減少浪費並讓生產者承擔責任的時候了。
品牌審計報告中還着重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今年的品牌審計報告突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聲音,報告有 20% 是由青年主導完成的,包括開頭所提到的幾位年輕人。
▲ 圖片來自:Sierra Club
一個重要原因是,如果未能解決塑料污染危機,年輕人將在未來失去最多。
在品牌審計報告中,他們提出了這樣的呼聲:
引用我們不會接受明天的海平面上升和沿海社區的消失以換取今天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我們不會接受明天的乾旱、熱浪和森林火災來換取今天的一次性塑料袋。
我們不會接受明天的超級風暴和其他極端天氣事件以換取今天單獨包裝的消費品;今天的「便利」將在明天造成混亂。
除非以短期利潤為導向的企業現在採取行動,否則年輕人將繼承一個氣候動盪的世界。
▲ 完整報告:https://www.breakfreefromplastic.org/wp-content/uploads/2021/10/BRAND-AUDIT-REPORT-2021.pdf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