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機可變刷新率不好做

愛範兒 於 05/01/2022 發表 收藏文章
隨着各家 Android 手機廠商不約而同地喊出「衝擊高端」口號後,廠商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落在產品上就是不斷提升的硬件素質,芯片算力、充電功率、屏幕刷新率等。

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高刷新率屏幕讓人們驚呼流暢的同時,也帶來耗電增加續航降低的副作用,幸好,作為屏廠的三星給出了新的選擇 LTPO OLED 屏幕。


理論上 LTPO OLED 屏幕能做到 1Hz 到 120Hz 間變換,人們需要頻繁操作時屏幕以 120Hz 顯示,靜止閲讀時以 10Hz 顯示,根據使用場景調整刷新率,操作暢快和高續航也能兼容。

然而,理論和實際總會有一些差距,即便 Android 旗艦手機們用上了 LTPO OLED 屏幕,大部分時間內屏幕刷新率仍然是在 60Hz 和 120Hz 之間反覆橫跳,離當初的精細控制刷新率提升續航還有一段的距離。

要做好手機可變刷新率,顯然不是一塊屏幕就可以解決的。

更多刷新率檔位
普通手機刷新率是 60Hz,向上或向下探索就形成了多檔位刷新率,目前無論是 Android 還是 iPhone,在可變刷新率這方面都選擇了多個檔位,但在具體檔位的多少方面有一些區別。

iPhone 13 Pro 系列用上了高刷新率屏幕的同時,也帶來了 ProMotion 技術,最早這一技術在 iPad Pro 上應用,蘋果為 iPad Pro 準備了 120Hz、60Hz、40Hz、30Hz 和 24Hz 一共 5 個檔位。


而 iPhone 13 Pro 則有 10Hz、12Hz、15Hz、20Hz、24Hz、30Hz、40Hz、 48Hz、60Hz、80Hz、120Hz,一共 12 個檔位,比 iPad Pro 多了 7 個檔位。

這樣一來即便 iPad Pro 和 iPhone 都用了 ProMotion 可變刷新率技術,刷新率檔位更少導致前者仍然比後者更耗電,畢竟 iPhone 身材更小電池容量更低。

在 60Hz 以下,蘋果準備了 8 個刷新率檔位,對比 Android 陣營常見的 10Hz 和 30Hz 整整多出了 6 個,為了節省電量需要做到這種地步嗎?

▲ 靜止閲讀是低刷新率常用場景

蘋果在開發文檔中給出了答案,手機的使用場景相當複雜,像靜止閲讀內容時,屏幕可以以 10Hz 低幀率的形式顯示,夠用還省電。

差別往往來自於動畫,鬧鐘 app 中的時鐘動畫並不需要很高的刷新率就能流暢顯示, 10Hz 又不夠用,所以蘋果給出了 15-30Hz 的可選區間供開發者參考。

▲ 進度動畫並不需要特別高的刷新率顯示

又比如進度條這種,可以在 30-60Hz 的刷新率區間內顯示,24 Hz 則是不少視頻內容的原生幀率,60Hz 以下設置 8 檔刷新率,正是蘋果對於細節的關注,在流暢顯示和續航方面找到一個平衡。

在 60Hz 以上,蘋果給出了 80Hz 和 90Hz 兩檔刷新率,爭議也出現在這裏,iPhone 13 Pro 正式發佈後,就有用户反饋在設置等部分原生應用僅能以 80Hz 滑動,能觸發 120Hz 的場景並不多,用起來不夠「爽」。

如果你同時擁有 iPad Pro 和 iPhone 13 Pro,還是很容易觀察出 80Hz 和 120Hz 區別的。


Android 陣營則往往會選擇拉滿,直接以 120Hz 刷新率滑動顯示,用起來更爽,兩者的差別來自各家公司技術策略的不同,對於手機這種小型移動設備蘋果更看重續航,Android 廠商則更期望讓用户用的更爽。

小米甚至在最新的小米 12 給出了可選項,讓手機可以以全局 120Hz 刷新率顯示,蘋果不僅沒有給出可選項,甚至只能通過低電量模式,將刷新率降回 60Hz,還是把續航擺在第一位。


▲分辨率和刷新率小米 12 都給出了可選項

多個刷新率檔位只是精細體驗的基礎,如何顯示仍然是系統説了算,蘋果在開發文檔中指出是應用向系統發送提示,最終由系統做出決定確認屏幕以哪一檔幀率顯示,Android 的顯示邏輯也是類似的。

這有效避免了應用間顯示的衝突,舉個例子,當你在聊天時用小窗功能同時觀看視頻,這時屏幕該以何種刷新率顯示呢,對於視頻應用而言可能 24Hz 就夠了,但對於需要輸入操作的社交應用而言 24Hz 顯然是不夠的。

▲手機屏幕顯示內容越來越豐富,需要系統確認顯示刷新率

當兩個應用同時發出提示請求時,系統應該選擇更高的刷新率檔位,避免出現因刷新率不足而導致的卡頓。

應用需要向系統發送提示,請求更合適的刷新率,就意味着開發者要做出相應的適配,針對廠商給出的刷新率檔位匹配。

可變刷新率,離不開軟件適配

小米 12 用上了基於 LTPO 2.0 技術的屏幕,宣稱其有更好的省電效果,相信不久之後,各家發佈的 Android 旗艦同樣會採用這一技術,進一步提升體驗。

刷新率檔位方面,從發佈會信息以及我們的實際體驗上看,小米 12 分別支持 10Hz、30Hz、60Hz、90Hz、120Hz 共計 5 個檔位,從硬件配置上看已經不錯了。


小米還宣稱其是首款實現滑動變速的 Android 手機,滑動時屏幕刷新率會提升到 120Hz,停止滑動後刷新率又會逐漸下落,我們的實際體驗與小米描述的類似:

引用在設置界面,隨着滑動到畫面定格,刷新率從 120Hz 緩緩回落到 30Hz。

手勢滑動和按鍵操作不一樣,前者操作和視覺是同時進行的,這對系統以及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機的計算和渲染都做好才能讓體驗跟手,尤其是這種屏幕刷新率快速變化的場景。

▲ 小米 12 Pro 設置界面實測刷新率變化

然而這並不意味小米 12 的可變刷新率體驗已經完美了,我們在評測中也提到不少第三方 app 還沒有適配,還是隻能在 60Hz 和 120Hz 兩個檔位間切換,要想做好可變刷新率,軟件生態的支持必不可少。

▲ 小米 12 Pro 第三方應用刷新率實測
提到 Android 軟件生態,Google 總是會被反覆提及,其實這次它並非完全沒有作為,早在 Android 11 上 Google 就已經給出了多種刷新率的接口,讓開發者可以適配,只不過這個接口功能更偏向內容渲染顯示,而非幀率檔位切換。

手機 GPU 渲染一幀內容是需要時間的,這通常被稱作幀生成時間,比如屏幕以 120Hz 顯示時,一幀內容必須在 8ms 內渲染出來,因性能不足,無法在指定的幀生成時間渲染出畫面而導致的掉幀或卡頓我們已經很熟悉。

但當手機過快地渲染出下一幀時,系統也需要調整顯示,以保證應用渲染輸出的內容與屏幕刷新率一致,在 Android 11 的高刷新率開發者接口中 Google 提供了詳細的渲染解決方法,避免因刷新率變化而出現的卡頓。

▲ 系統保證幀同步顯示. 圖片來自:Android

Android 手機廠商們各自為政,而蘋果不僅機型相對更少,也是業內較早研究 ProMotion 可變刷新率技術的公司,在 iPhone 13 系列發佈後就給出了詳細的適配文檔,在應用生態支持上必然是走得更快一些。

Android 生態的零碎化,導致每次新技術出現,擺在 Google 面前的問題永遠是如何提出一個通用型的答案,不然就得等各大 Android 手機廠商對技術方向形成統一的意見。

Android 廠商走得太快,軟件生態跟不上了

即使智能手機市場已經趨於成熟,對高端市場的追求仍推動手機廠商們不斷刷新產品上限,正如我們之前在文章所説「彷彿是莫比烏斯卷,找不到起點,看不到終點」。

影像、屏幕、快充等人們比較容易感知的手機特性,已經成為了紅海賽道,手機廠商你來我往之間,充電功率衝上了 120W、屏幕刷新率也達到了 120Hz,硬件標準在不斷被刷新。

▲ 120W 充電功率越來越常見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顯然是一件好事,畢竟買到手的產品體驗越來越好了,高刷新率等更強的硬件特性也會隨時間下放到中低端產品當中。

然而,正如內卷一詞描述的一樣,當資源無法向上提升拓展後,競爭的作用會逐漸變小,國產手機廠商們為了追求高端市場推出各種新技術、新硬件,但底層的應用生態卻沒辦法快速進步。

高刷新率屏幕原本是由 Android 手機廠商推出,但蘋果作為後發者卻能迎頭趕上,靠的就是生態影響力,能以更快的速度推動第三方應用支持新特性。


激烈的競爭讓各家 Android 廠商越來越快地推出新技術,超過了 Google 這個系統生態掌控者的反應速度,從全面屏到可變刷新率屏幕、摺疊屏手機,Google 很難在行業變向前做好相應準備,推動應用生態支持。

面向平板、摺疊屏的 Android 12L 系統,也要等到 2022 年才能逐漸與消費者見面,它能對 Android 應用生態產生多大的影響,還需要觀察。

▲ Android 12L 試圖推動大屏幕應用普及

Pixel 6 系列發佈後,業內對其表示好評,自研芯片和諸多計算攝影新功能讓 Google 獲得了肯定,而 LTPO 2.0 顯示技術也將普及,摺疊屏手機的價格也在不斷下降,趨向普及。

Google 重回主流,再加上各家 Android 手機廠商的支持,或許在可變刷新率、摺疊屏等業內趨向一致的領域,能推動補全軟件生態這一塊拼圖,真正做到體驗成熟。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手機可變刷新率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