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蘋果 CEO 庫克在春季發佈會上僅用 20 分鐘就把 Apple TV+、iPhone 13 系列新配色,iPhone SE 第三代和 iPad Air 第五代講完的時候,我就隱約感覺到,蘋果已經蓄滿力,準備開大了。
果不其然,iPhone 只能在九月當主角,而這個三月,屬於強到寂寞的 M1 Ultra 芯片,屬於貴到手抖的 Mac Studio 電腦,至於新的 iPhone SE,則是龍套以上,主角未滿。
本場發佈會蘋果共發佈了 1 款新 iPhone、新 iPhone 配色、1 款 iPad、1 款 Mac、1 款芯片以及 1 款顯示器,共 6 款新品,分別為:
- 舊瓶換新酒的 iPhone SE
- 蒼嶺綠的 iPhone 13 Pro & 13 Pro Max 和綠色 iPhone 13 & 13 mini
- M1 架構最強芯片 M1 Ultra
- 桌面巨無霸 Mac Studio 電腦
- 塞入 A13 芯片的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
- 最便宜 M1 芯片設備 iPad Air 5
除此之外,一同更新的還有 Apple TV+ 新原創劇集和一堆 Apple Watch 的新錶帶。
iPhone 13 全系列新裝上陣
從去年開始,在春天這個多彩的季節為 iPhone 增添新配色似乎成了蘋果的新習慣。
今年 iPhone 13 全系列 4 款機型都迎來了新配色,其中 iPhone 13 Pro & 13 Pro Max 的配色被命名為蒼嶺綠,與 13 Pro 系列的遠峯藍呼應。
蒼嶺綠相比 11 Pro 的暗夜綠顏色要淡一些,飽和度更高,更接近於大家熟悉的「郵筒綠」。去年抱怨蘋果偏心不給 Pro 系列加新配色的朋友們,下單的機會現在來啦。
而蘋果對待 iPhone 13 & 13 mini 就敷衍一些,只是以簡單的「綠色」表示,但其實它和「蒼嶺綠」區別不大,主要區別還是由不鏽鋼與鋁合金,磨砂玻璃與亮面玻璃這些材質工藝不同帶來的。
綠色 iPhone 13 系列預購時間為 3 月 11 日晚 9 點,在 3 月 18 日正式發售。
年年都在傳的新 iPhone SE 成真,有驚喜也有失望
兩年過後,作為 iOS 入門最佳選擇的 iPhone SE 系列再次更新,沒錯,還是熟悉配方還是一樣的味道。
外型上一如前代 SE,沿用了 iPhone 8 的「經典設計」,屏幕素質也和上一代完全一致。
在這連平板都已普及全面屏的時代,仍採用 4.7 寸屏幕加 Touch ID 指紋識別組合的 SE 確實像是個異類,但如果你是個小屏手機粉絲,比 mini 系列便宜一大截的 SE 依然值得考慮。
雖然外觀看起來沒變化,但其前後玻璃其實用了和 iPhone 13 系列一致的超瓷晶玻璃,相比前代在耐用性上進一步提升,整機重量為 144g,相比前代還輕了 4g。
處理器不出意外地採用了和 iPhone 13 系列同款的 A15 仿生芯片, 雖是 SE 系列的老傳統,但考慮到 A15 芯片至今仍吊打所有 Android 陣營芯片,驚喜的感覺,依舊盪漾。
新 iPhone SE 搭載的 A15 仿生芯片擁有 6 顆 CPU 核心、4 顆 GPU 核心和 16 顆神經引擎核心,再次迴歸 iPhone 算力的第一梯隊。
這裏要注意下,這塊殘血版 A15 芯片應該是和 iPhone 13 用的同款,比 iPhone 13 Pro 系列的滿血版 A15 芯片少一顆 GPU 核心,圖形性能會略差一些。
攝像頭方面,新款 iPhone SE 繼續堅持單攝路線,蘋果沒有特別詳細介紹 SE 攝像頭的參數,從官網的信息來看應該和上一代 SE 一樣,與 iPhone 11 的主攝保持一致,為 1200 萬像素。
不過這並不代表 iPhone SE 的成像素質在原地踏步,有了算力大增的 A15 芯片加持,iPhone 13 系列上發佈的「攝影風格」功能被帶到了 iPhone SE 上,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直出的光影,並且運用在其他直出照片之上。
不僅如此,像深度融合、智能 HDR4 等計算攝影功能也沒有缺席,並且在用 iPhone SE 拍攝視頻時,更強的芯片算力還能減少視頻的噪點,看來 iPhone SE 可以繼續坐穩「最強單攝」的稱號。
5G 功能的加入,是 iPhone SE 相比上一代最大的升級,至此 iPhone 從入門到旗艦全系列都已完成 5G 網絡適配,大幅提高網絡的下載速度。
充電功率上,iPhone SE 和前代一樣,支持最高 20W 的有線快充以及 Qi 無線充電,可惜的是傳聞中的 MagSafe 磁吸充電並沒有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 iPhone 在續航上有所提升,根據蘋果官方數據視頻播放時間由 13 小時提升到了 15 小時,大概與同為 15 小時的 iPhone 12 mini 看齊。
iPhone SE 共有午夜色、星光色和紅色三種配色,和上一代的黑白色有着細微的差異,更接近 iPhone 13 那種「透藍的黑」、「淡黃的白」。
在包裝上,iPhone SE 也跟上 iPhone 13 系列的環保潮流,採用了無塑料膜包裝。
然後是最重要的價格環節,新 iPhone SE 新增了 256GB 版本,各版本價格分別為:
- 64GB 3499 元
- 128GB 3899 元
- 256GB 4699 元
新 iPhone SE 預購時間為 3 月 11 日晚 9 點,在 3 月 18 日正式發售。
看齊 Pro 級性能的 iPad Air
也許是為了和外觀幾乎一致的 iPad Air 第四代做出區分,全新一代的 iPad Air 共推出了 5 種不同的全新配色,分別是深空灰、星光色、粉色、紫色和接近 13 Pro 遠峯藍的藍色。
其中紫色取代了上一代的綠色,如果你想讓人一眼看出你用的是新一代 iPad Air,不妨可以選擇接近淡薰衣草紫的新配色。
新 iPad Air 採用的還是和上一代相同的 10.9 英寸 Liquid 視網膜顯示屏,第一眼看上去你可能很難分辨出兩代的差異。
這是因為蘋果這次把新 iPad Air 升級全點在了內在——是的,M1 芯片也來到了 Air 機型上。
和上一代 Air 採用的 A14 芯片相比,擁有 8 核 CPU、8 核 GPU 的 M1 能提供 80% 的 CPU 算力提升以及 2 倍的圖形性能提升,名副其實的「Pro」級表現。
算力大幅增強後的 iPad Air 這下不僅可以快樂「愛奇藝」,還能為 AR 創作、3D 設計和大型遊戲提供強勁動力,大哥 iPad Pro 能幹的活,iPad Air 一樣能幹好。
現在 iPad Pro 主要優勢在於多攝和屏幕,性能上二者屬於同一檔次了。
去年 iPad 第九代和 iPad mini 第六代發佈後,iPad 家族只有 iPad Air 不支持前置攝像頭的人物居中功能,處境有點尷尬。
如今換上 1200 萬像素的超廣角攝像頭的新 iPad Air 終於跟上家族步伐,加入了人物居中功能,在視頻通話時提供更具互動性的體驗。
至於後置鏡頭,新 iPad Air 繼續沿用了上一代 1200 萬像素廣角攝像頭,Pro 級的 LiDAR 依然沒能下放。
5G 功能的加入也是新 iPad Air 升級的重點,目前 iPad 家族除了基礎款 iPad,均已升級至 5G 網絡。
除了無線傳輸,USB-C 有線傳輸速度也提升至 10Gbps,相比上一代提升 2 倍,更能滿足用户導入大型圖片和視頻用 M1 芯片編輯的需求。
如果説這些在你看來還算是常規升級,那麼當蘋果公佈價格時可以説是殺死比賽——起售價 4399 元起,相比上一代便宜 400 元,真正的加量又減價。
與此同時,最傷心的莫過於自家的 iPad mini 第六代,以及一眾旗艦 Android 平板,畢竟在 M1 芯片面前,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iPad Air 各版本價格分別為:
WiFi 版
- 64GB 4399 元
- 256GB 5499 元
5G 蜂窩版
- 64GB 5499 元
- 256GB 6599 元
新 iPad Air 預購時間為 3 月 11 日晚 9 點,在 3 月 18 日正式發售。
M1 Ultra—— M1 家族最後也是最強的選手
當我們以為去年推出的 M1 Max 已經是 M1 家族中的最強芯片之時,蘋果祭出了新的「王炸」,M1 Ultra。命名很極致,但它的誕生説起來並不複雜。
蘋果芯片架構師、副總裁蒂姆・米勒特(Tim Millet)解釋道,得益於 Apple Silicon 優秀的統一內存架構,芯片和芯片有着不錯的連接性。
這次推出的 M1 Ultra 就是由兩枚 M1 Max 通過定製封裝架構連在一起,性能更加極致(Ultra)。
此前就有民間大神發現 M1 Max 留出的一塊不知作何用途的區域,現在謎底揭曉了,這是給兩塊 M1 Max 拼接預留的接口通道,或者説是數據互通的「高速公路」,蘋果將其稱為 UltraFusion 架構。
這種方案擺脱了以往通過主板連接時的性能和能效損耗,從而實現高達 2.5TB/s 的低延遲處理器互聯帶寬。
最重要的是,軟件並不會把 M1 Ultra 簡單粗暴地識別成兩塊 M1 Max,進而頻繁報錯,而是準確地識別為 M1 Ultra,杜絕了開發者重寫代碼的可能,強大性能直接就能調用。
一經「拼接」,迄今為止最強的 M1 成員誕生了。
最新的 M1 Ultra SoC 擁有 1140 億個晶體管,由 16 個高性能核心和 4 個高能效核心組成 20 核 CPU 架構,它處理多線程任務的速度,相比市面上功耗範圍相近的 16 核台式電腦芯片中速度最快的型號還要高出 90% 之多。
對大多用户而言更重要的一點,是 M1 Ultra 在達到上述台式個人處理器的峯值性能時,功耗卻要低整整 100 瓦。
以上數據,是把 M1 Ultra 與酷睿 i9-12900K 相比較得出的。
CPU 性能着實將我們驚到了,回頭再看 M1 底層核心設計,是多麼地精妙,理論上只要繼續往上堆疊,M1 未來還能迸發出更大能量。
當然蘋果已經表示,這是最後一款 M1 芯片了,不會有什麼 M1 Infinite 了。
來到圖形性能方面,M1 Ultra 最多可以擁有 64 核圖形處理器數量,這相當於最早期 M1 的 8 倍。運行速度超越市面上最高端台式顯卡的同時,功耗降低了 200 瓦。
這裏的比較對象,換成了由酷睿 i9-12900K 和英偉達 RTX 3090 組成的頂級計算平台。
M1 Ultra 的統一內存架構也得到了升級,內存帶寬提升至 800GB/s,比 M1 Max 高出一倍,配置最高可選內存高達 128GB 的統一內存,也就是在之後要講到的 Mac Studio 上面。
它的神經網絡引擎數也從 M1 Pro/M1 Max 上的 16 核升級到 32 核,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 22 萬億次,配備 M1 Ultra 芯片的 Mac Studio 最高可同時播放多達 18 條 8K ProRes 422 格式的視頻流,高手恐怖如斯。
將這般機能放在專業人士手中,就能幻化出最優解的生產力。
M1 Ultra 內集成了同時驅動多台外接顯示器的顯示引擎,還是拿接下來介紹到的 Mac Studio
舉例,它能同時外接 4 台 32 英寸、6K 分辨率的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在此基礎上還能通過 HDMI 接口另接一台 4K 電視。
綜上所述,M1 Ultra 有着極致的架構設計,換來極致的性能,和極致的能耗比,從內到外,全副武裝。不光是參數黨還是實用黨,或是功耗比黨,M1 Ultra 就是墜吼的!
桌面巨無霸 Mac Studio
新的產品線,新的大招。
Mac Studio 雖然用上了 M1 Max/M1 Ultra 芯片,然而機身大小隻是縱向提升了,簡單地説就是 Mac mini 玩「疊疊樂」。即便如此,它仍要比絕大部分 PC 主機都要小,更是要比 Mac Pro 小了數個量級。
它由鋁金屬壓制一體成型工藝製成,俯瞰時給人一種厚重踏實的感覺。底邊長僅為 7.7 英寸(19.5 釐米),高 3.7 英寸(9.4 釐米)。
其背部和底部共計 4000 個散熱孔,與內部的雙離心風扇和經過精密推演而設計出的風道一同,組成 Mac Studio 的散熱系統。
底部進風,背部散熱,藉此維持 M1 Max/M1 Ultra 芯片持續高性能輸出。畢竟用上了「比強更強」的 M1 Ultra 芯片,再複雜的散熱系統放在 Mac Studio 上都不為過。
芯片夠強,接口層面也就能滿足所有人無限苛刻的需求。
機身正面擁有兩個雷靂 4 接口和一個 SDXC 卡槽,背部還有 4 個雷靂 4 接口,1 個 10Gb 以太網接口,2 個 USB-A 接口,1 個 HDMI 接口和 1 個 3.5mm 音頻接口。
藉助這些接口,一台 Mac Studio 最多能同時外接 4 台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和 1 台 4K 電視。有如此多顯示設備可以接入,必定是「大户人家」或者「剪片大佬」了。
迴歸到性能本身,這樣一台「大性能小巨獸」,將其投入實際工作當中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據蘋果給出的數據,在典型的圖形處理軟件 Adobe Photoshop 中,頂配 Mac Studio 的處理速度要比 27 英寸 iMac 上的酷睿十核 i9 高出 2.5 倍。
而在體現圖形處理能力的 Final Cut Pro 中,頂配 Mac Studio 的 8K 渲染速度則是 27 英寸 iMac 的足足 5 倍,後者所搭載的是 AMD Radeon Pro 5700 XT 顯卡,這在當年可也是旗艦顯卡的水平。
Mac Studio 共有 M1 Max 和 M1 Ultra 兩個版本,前者起售價為 14999 元,後者則為 29999 元起。
M1 Max 版本的內存配置最高可達 64GB,跟 14 英寸版本的 MacBook Pro 一致,而 M1 Ultra 就能選購到更高一檔,也就是 128GB 內存。
另外這次可選購芯片版本沒那麼複雜了,共計四個規格,M1 Max、M1 Ultra 各佔兩種,詳細區別可以點擊下圖觀看。
出於自身好奇心,我幫大家算了頂配 Mac Studio 的價格,配置如下:
頂配 M1 Ultra + 128GB 統一內存 + 8TB 固態硬盤,不預裝任何軟件,共計 59999 元。
都説衝動是魔鬼,但倘若你能用它,創造出等價的商業價值和報酬,那盡情衝動吧,衝動是天使。
Mac Studio 訂購時間為 3 月 10 日上午 9 點,在 3 月 18 日正式發售。
內置 A13 的 Studio Display 説:視聽同權
還記得許久之前,蘋果發佈的那台 32 英寸、售價高達 39999 元的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嗎?今天它迎來了小兄弟。
這台 27 英寸的 Studio Display 與 Mac Studio 是天生絕配,同為 Studio 系列。它的外觀融合了 Pro XDR Display 和 iMac 的各自特色,底座顯然是「借用」了 24 英寸 iMac 那看似纖細但穩重的造型設計。
背部也沒有讓密恐患者害怕的縱列散熱孔,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背板,還有 3 個 USB-C 接口和 1 個雷靂 3 接口,其中雷靂接口可以給 Mac 設備進行供電,最高功率為 96W。
原始版背部支架可調傾斜度,最高提供 30 度的調節範圍。
加價 3000 元,即可換成可調傾斜度及高度的支架,額外增加 105 毫米的高度調節範圍,觀看起來體感更加舒服。另外還可以選擇 VESA 支架轉換器,後續可以將顯示器掛牆上、底座或是活動懸臂上,自由度更高。
既然是與 Mac Studio「組 CP」的顯示器,本職工作不能馬虎。屏幕分辨率為 5120×2880(即 5K)、218 ppi、峯值亮度達 600 尼特、支持 10 億色彩、P3 廣色域和原彩顯示,表現力追求一個準確還原。
顯示器頂部配有一枚 iPad 同款的 1200 萬像素前置攝像頭,為了實現人物居中功能,蘋果給它放入了一塊 A13 仿生芯片,大材小用?
事實恰好相反,有了 A 系列芯片的加入,Studio Display 還實現了空間音頻、內置 Siri 等功能。
別看這部顯示器側面挺薄,但內置了 4 個振動抵消低音單元和 2 個高性能高音單元,連蘋果都不吝溢美之詞,將其稱為「Mac 家族的音質天花板」,配合空間音頻,真是「聽什麼都好看」。
Studio Display 的玻璃面板標配抗反射塗層,這是為了減少眩光而做的優化,但為了進一步提升防眩能力,用户也可以選購 Nano-texture 納米紋理玻璃,面板進行特殊凹凸處理,在不影響觀感的前提下,儘可能提升在高光源場所中的適用性。
選購 Nano-texture 納米紋理玻璃的代價是加 2000 元。Studio Display 起售價為 11499 元,加上了納米紋理玻璃和可調高度支架後,價格來到了 16499 元。
這樣算下來,想要得到最頂級體驗,全套 Mac Studio 得花 59999 + 16499 = 76498 元。
Mac Studio + Studio Display,名副其實。有了它們,就有了一整個工作室。
Studio Display 訂購時間為 3 月 10 日上午 9 點,在 3 月 18 日正式發售。
Apple TV+ 再一次擴充內容庫彈藥
最後補充一些與硬件關聯度不高的內容。
此次發佈會上庫克登台的第一件事,其實是為自家 Apple TV+ 再一次造勢。
他宣佈了 Apple TV+ 即將上線的一系列新劇,包括《綠皮書》男主角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天鵝輓歌》,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史詩話劇電影《麥克白的悲劇》等等。
財力雄厚的蘋果,對於原創劇集上面的投入一直不示弱,但質量和數量都不盡如人意,許多作品都陷入到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當中,不過這情況在近期開始有所改善。
於是蘋果開始挖掘劇集以外可供閤家歡觀眾消費的視頻內容,一檔新的體育節目 Friday Night Baseball 脱穎而出,每週五播出兩場棒球比賽,這是 Apple TV+ 訂閲用户獨享的體育比賽。
蘋果不斷砸錢構築內容庫,Apple TV+ 應該很快就能熬出頭了。
一場從「就這?」到「Wow!」的發佈會
毫無疑問,蘋果自研芯片在此是絕對的主角。
新 iPhone SE 和新 iPad Air 為蘋果移動端的兩款旗艦級芯片 A15 和 M1 創造了更加親民的門檻,與內在性能的大幅提升相比,兩者在外觀設計的小修小補確實略顯平淡。
但毋庸置疑的是,旗艦芯片的加入讓手機和平板的產品力都得到了大幅增強,用户可以用更實惠的價格體驗完整且優質的蘋果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入門和中端產品上過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日子,未必是件壞事。
一邊説「就這?」,一邊掏錢的人可不在少數。
另一方面,就在所有人以為蘋果要在優異的能效表現上更進一步時,突然降生的 M1 Ultra 芯片再次衝擊了人們對個人計算機性能認知。
如果説初代 M1 是能效比之王,那麼作為 M1 架構最後一款芯片的 M1 Ultra 則是當之無愧的性能巨無霸。
通過組合兩塊本就性能強悍的 M1 Max ,「比大更大」的 M1 Ultra 能提供令人瞠目結舌的強大算力和帶寬,足夠傲視任何價位相近的競爭對手。
M1 Ultra 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性能表現,足以讓所有觀眾「Wow!」起來。
本文由黃智健 &王志劭採用 UltraFusion 架構寫作完成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