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蘋果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發佈會,原本以為主角鐵定是 iPhone 14 Pro,結果卻被 Apple Watch 新開的支線產品搶了風頭,靈動島很好,但 Ultra 更驚豔。
於是乎,Apple Watch Series 8(下文簡稱 S8)成了整場發佈會上最容易被遺忘的新品,S8 哪受得了這氣,往年它可是 Apple Watch 家族中的支柱。
但 Apple Watch Ultra 一出場,S8 就只能唱配角了…… 嗎?
經過我兩週的體驗(拖延症讓我多戴了兩週時間),我想給它正名。
功能更趨無感,才是智能進化的正確方向
今年三款 Apple Watch 均搭載 S8 SiP 芯片,由於 Ultra 的出現,S8 的定位變得不那麼高了,但是該有的功能是一個不落。
新增了高 g 值加速計和體温傳感器,各自實現新的功能。
▲ 左:S8 右:SE,只能靠背蓋來區分兩者
首先是前者,別被名字唬住了,其實它所要實現的功能直截了當:作為檢測車禍是否發生的主要傳感器,配合氣壓計、麥克風,共同完成對車禍的判定。
這功能在新款 Apple Watch SE 上也有,我們也做過測驗,試圖找到觸發這項功能的極值範圍,我們最終沒有比過蘋果精湛的算法,但至少我們成功觸發了這項功能,我們跟蘋果的態度是一致的:衷心希望沒有人用得上這項功能。
另一方面,我們沒能找到蘋果的觸發規律,主要還是試驗次數做少了,對比起蘋果 100 萬小時的測試數據,我們再努力,也不可與其相提並論。
一個題外話,在這個時間節點裏公佈這項實車數據,是否暗示着蘋果在造車方面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了呢?
回到手錶,要説 S8 有而 SE 沒有的功能,那必須要提優化過後的經期追蹤功能了。
最早,經期數據只是 Apple Watch 眾多健康數據中的其中一項;而在 watchOS 6 中,蘋果為其推出了獨立 app,幫助女性用户更便捷地記錄生理週期。
時隔三年,Apple Watch 加入了體温傳感器,這枚傳感器可以追蹤用户睡眠時的體温變化,不論男女。
不同的是,女性用户在排卵日之後,會分泌孕激素,體温也會隨激素增加而上升,上升幅度大概為 0.3-0.5℃,體温上升期會持續十幾天時間,Apple Watch 據此估算佩戴者的排卵日期,幫助用户做好備孕打算。
該功能雖算不上「史詩級更新」,但依舊在軟硬件層面,展現了蘋果對人文關懷的精準把控。
以上新增功能,認真説來都不算重大升級,在巨大技術變革出來之前,即便是蘋果也只能在現有功能基礎上打磨細節,但蘋果的目標都算清晰,就是讓手錶更智能。
這種智能體現在儘可能減少手動記錄次數,讓健康、運動監測變得儘量無感。
你如果用過那類記錄一天喝了多少水的 app,就知道手動記錄數據有多累,顯然蘋果也清楚這一點,於是我們看到了更有愛的 S8。
▲ 用 WaterMinder 記錄每天喝水數據
當然提到智能,就不得不聊聊 watchOS 9 了,它才是 Apple Watch 背後最強大的後盾。
沒有 watchOS 9,Apple Watch 也會歸於平凡
作為 Apple Watch 6 年老用户,我幾乎每一年都會升級手上這塊小玩意,但每年都覺得 Apple Watch 在運動監測層面差一口氣,這口氣就體現在細節上。
▲ 左 S8 右 S7 45mm
它可以監測到我在户外跑了多遠、多久、多快,但説白了都是一些總結性的數據。
當我想要定下更細緻的訓練計劃,譬如在前二十分鐘以 120-130 的心率區間進行訓練,而後提高心率,以 140-150 的心率再跑 20 分鐘時,它便無能為力。
在訓練期間,我抬腕所見都是實時數據,這樣一來便很難執行間歇跑等較複雜的運動計劃了。
而在 watchOS 9 之後,蘋果終於下定決心改進運動監測功能了。
在跑步、騎行、游泳等常用運動模式中,Apple Watch 加入了一個實時查看心率區間的界面,可以呈現直觀的區間間隔,並標註出目前所處心率區間,以及各區間訓練時間,這些都能在抬腕間看到,不費時不費力。
但蘋果可以做得更好,譬如直接標註不同區間的機體供能方式,譬如「有氧區」「無氧區」「燃脂區」等,這要比「區間 1」「區間 2」的命名方式更有意義。
另一項更顯著的革新,發生在睡眠場景中。
是的,現在 Apple Watch 終於有了更細緻的睡眠監測數據了,包括展示不同的睡眠階段、各個階段所佔時長等信息,包括在進入 Sleep Focus 模式後,手錶的監測精度也更準了。
要知道,在我此前的使用過程中,它出現過睡眠時間比卧牀時間更長的情況,令我不禁懷疑自己練成了站樁入眠的神技。
此外,類似午覺小憩等時間較短的補覺活動,它還是沒辦法精準捕捉到。
只能説,Apple Watch 短板依舊在,但至少在睡眠監測方面,它的能力已大致追平同類型產品。
而在 Apple Watch 的睡眠監測功能得到全面升級過後,我更是每晚都會戴着它睡覺,即便到家後它的電量已經被我榨乾,我也會在快速補電後把它戴上。
因為在它的「監督」下,我對我這段休眠期有了清晰的瞭解。
他會告訴我睡了多久?睡得如何?結合我對第二天精神狀態的一個自我判斷,即便它沒有説教式地叫我睡多點、早睡點,但因為它的存在,我會有意識的自己監督自己,從他律變成自律,是它教會了我。
當然,換做其他穿戴設備也能實現,我只是想説,原本因為 Apple Watch 的睡眠監測功能不夠完善而放棄選擇它的人,如今終於可以邁過這道坎了。
簡言之,在 watchOS 9 之後,Apple Watch 在各項功能上都有長足進步。
更為難得的是,這些進步大多是縱向的,尤其是運動、睡眠、健康指標統計方面,細節顆粒度磨得更細了,換言之更加專業了。
Apple Watch 的下限扎得越深,日後可拓展的空間才會越大。
然而這對小白用户而言,利弊皆有。希望 Apple Watch 之後能夠提供更細緻的指導,讓小白用户不用對着一堆參數指標直搖頭。
Apple Watch S8 + watchOS 9 這一套組合體驗下來,我能明顯感覺到蘋果希望讓手錶對用户的影響變得更加無感和智能。
智能穿戴從最開始的單方面收集數據,而後進化至集中總結,再到現在通過傳感器、算法、用户的人工錄入的相互配合,得以完成對一些身體指標進行預測。
▲ 新款指南針並非 Ultra 獨享功能
Apple Watch 已經開始慢慢走向全智能階段,只不過這個進化速度還有點慢。
啊對了,在 watchOS 9 之後,用户可以通過 iPhone 鏡像控制 Apple Watch,方便殘障人士透過更大的屏幕去操作手錶。這是繼「輔助觸控」之後,蘋果對無障礙功能的又一次優化。
目前還有幾個 watchOS 9 新增的功能仍未上線,包括競速路線、軌道檢測、國際漫遊等等。
所以現在的 watchOS 9,還不是完全體。
戴慣 S7 的我,也很難認出 S8 的樣子新在哪
或許是蘋果光顧着提高今年的 S8 的內在美了,反而外觀設計是一點沒變。
換個高情商説法,老機型的用户沒有學習成本,但實際上就是,這一代 Apple Watch 正統系列的外觀沒有任何驚喜,也正因如此,Apple Watch Ultra 才會在秋季發佈會上顯得那麼亮眼。
就我個人而言,我從 45mm 尺寸的 S7 更換至如今的 41mm S8,腕上減了近 7 克的重量,戴久也習慣了,屏幕變小對我來説似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尺寸小了,相對而言電池容量也變小了 (282mAh),但續航基本不變。
我給 S8 開着全天候顯示,睡前給它充滿電,一覺醒來還有 89%,一天正常使用,到下班前電量還有 40%,接着完成兩小時的運動實時監測也不是問題,到家電量剛剛見紅,洗澡前摘下充電,睡前戴上。
就這樣循環往復着,一天一充的習慣早已養成,從 S2 到 S8,硬件強了,功能多了,但續航依舊。
聽説 Apple Watch UItra 的續航時長能達到 36 小時,換作是我,可能還會延續一天一充的習慣,不為什麼,就怕打破原有的規律,保不齊哪天會出現前一晚忘記充電,第二天無電可用的尷尬境況。
蘋果或許也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他們改進了「低電量模式」,即便是 S8 也能滿電續航 36 小時,缺電情況下「續命」半天時間,不是什麼難事。
在新的「低電量模式」下,Apple Watch 將保留接收推送、減少心率監測的採樣頻率,關閉血氧測量等非必要功能,其餘基本功能仍然保留,不會像以前那樣,只能顯示數字時間。
還是那句話,Apple Watch 細節顆粒度磨得更細了,換言之更符合用户使用習慣了。
戴上它,我心澎湃
我作為 Apple Watch 的長期使用者,除了手腕上已經曬出了「手錶的影子」,還被它改變了我對運動的態度,我不自覺地進入了一種良性飛輪:運動不戴錶,等於沒運動,而我天天戴着表,所以我就想去運動。
這邏輯聽着有些拗口,但確實如此。
每當把它戴上手腕,每當抬起手腕,每當看見運動三環,我的心都想去野,雖然戴着 S8 的我,通常情況下只會考慮在近郊、健身房裏淺野一下。
於我而言,我不再單純關注步數,而是從多個維度去平衡自己的健康。
在微觀層面,我每天進行不同的運動,讓自己日消耗熱量達標,閉上三環;更宏觀的角度,我通過「趨勢」功能,瞭解自己每一年的健康變化,是穩中向好,還是逐步下滑,只要看一眼就能對自己的身體有全面且清晰地瞭解。
當我看到某個指標的箭頭往下走了,我就知道自己是時候做出改變了,或在工作日見縫插針地多走兩步,或在週末去健身房裏熱汗一番,久而久之就能對健康形成正向影響。
所以別把它當成一塊手錶,把它想象成運動打卡羣裏最熱心的那個小夥伴吧。
最後回到開頭,我説要給 S8 正名,其實根本用不上我來正名。
我們可以選擇 Apple Watch,也可以選擇其他任何一款智能手錶,但 Apple Watch 之所以能成為 Apple Watch,它獨一份的優勢就是 watchOS。
而今年秋季 Apple Watch 家族生出的三兄弟,各有千秋,怎麼選都沒錯,因為它們有個共同的「好父親」:watchOS 9。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於是乎,Apple Watch Series 8(下文簡稱 S8)成了整場發佈會上最容易被遺忘的新品,S8 哪受得了這氣,往年它可是 Apple Watch 家族中的支柱。
但 Apple Watch Ultra 一出場,S8 就只能唱配角了…… 嗎?
經過我兩週的體驗(拖延症讓我多戴了兩週時間),我想給它正名。
功能更趨無感,才是智能進化的正確方向
今年三款 Apple Watch 均搭載 S8 SiP 芯片,由於 Ultra 的出現,S8 的定位變得不那麼高了,但是該有的功能是一個不落。
新增了高 g 值加速計和體温傳感器,各自實現新的功能。
▲ 左:S8 右:SE,只能靠背蓋來區分兩者
首先是前者,別被名字唬住了,其實它所要實現的功能直截了當:作為檢測車禍是否發生的主要傳感器,配合氣壓計、麥克風,共同完成對車禍的判定。
這功能在新款 Apple Watch SE 上也有,我們也做過測驗,試圖找到觸發這項功能的極值範圍,我們最終沒有比過蘋果精湛的算法,但至少我們成功觸發了這項功能,我們跟蘋果的態度是一致的:衷心希望沒有人用得上這項功能。
另一方面,我們沒能找到蘋果的觸發規律,主要還是試驗次數做少了,對比起蘋果 100 萬小時的測試數據,我們再努力,也不可與其相提並論。
一個題外話,在這個時間節點裏公佈這項實車數據,是否暗示着蘋果在造車方面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了呢?
回到手錶,要説 S8 有而 SE 沒有的功能,那必須要提優化過後的經期追蹤功能了。
最早,經期數據只是 Apple Watch 眾多健康數據中的其中一項;而在 watchOS 6 中,蘋果為其推出了獨立 app,幫助女性用户更便捷地記錄生理週期。
時隔三年,Apple Watch 加入了體温傳感器,這枚傳感器可以追蹤用户睡眠時的體温變化,不論男女。
不同的是,女性用户在排卵日之後,會分泌孕激素,體温也會隨激素增加而上升,上升幅度大概為 0.3-0.5℃,體温上升期會持續十幾天時間,Apple Watch 據此估算佩戴者的排卵日期,幫助用户做好備孕打算。
該功能雖算不上「史詩級更新」,但依舊在軟硬件層面,展現了蘋果對人文關懷的精準把控。
以上新增功能,認真説來都不算重大升級,在巨大技術變革出來之前,即便是蘋果也只能在現有功能基礎上打磨細節,但蘋果的目標都算清晰,就是讓手錶更智能。
這種智能體現在儘可能減少手動記錄次數,讓健康、運動監測變得儘量無感。
你如果用過那類記錄一天喝了多少水的 app,就知道手動記錄數據有多累,顯然蘋果也清楚這一點,於是我們看到了更有愛的 S8。
▲ 用 WaterMinder 記錄每天喝水數據
當然提到智能,就不得不聊聊 watchOS 9 了,它才是 Apple Watch 背後最強大的後盾。
沒有 watchOS 9,Apple Watch 也會歸於平凡
作為 Apple Watch 6 年老用户,我幾乎每一年都會升級手上這塊小玩意,但每年都覺得 Apple Watch 在運動監測層面差一口氣,這口氣就體現在細節上。
▲ 左 S8 右 S7 45mm
它可以監測到我在户外跑了多遠、多久、多快,但説白了都是一些總結性的數據。
當我想要定下更細緻的訓練計劃,譬如在前二十分鐘以 120-130 的心率區間進行訓練,而後提高心率,以 140-150 的心率再跑 20 分鐘時,它便無能為力。
在訓練期間,我抬腕所見都是實時數據,這樣一來便很難執行間歇跑等較複雜的運動計劃了。
而在 watchOS 9 之後,蘋果終於下定決心改進運動監測功能了。
在跑步、騎行、游泳等常用運動模式中,Apple Watch 加入了一個實時查看心率區間的界面,可以呈現直觀的區間間隔,並標註出目前所處心率區間,以及各區間訓練時間,這些都能在抬腕間看到,不費時不費力。
但蘋果可以做得更好,譬如直接標註不同區間的機體供能方式,譬如「有氧區」「無氧區」「燃脂區」等,這要比「區間 1」「區間 2」的命名方式更有意義。
另一項更顯著的革新,發生在睡眠場景中。
是的,現在 Apple Watch 終於有了更細緻的睡眠監測數據了,包括展示不同的睡眠階段、各個階段所佔時長等信息,包括在進入 Sleep Focus 模式後,手錶的監測精度也更準了。
要知道,在我此前的使用過程中,它出現過睡眠時間比卧牀時間更長的情況,令我不禁懷疑自己練成了站樁入眠的神技。
此外,類似午覺小憩等時間較短的補覺活動,它還是沒辦法精準捕捉到。
只能説,Apple Watch 短板依舊在,但至少在睡眠監測方面,它的能力已大致追平同類型產品。
而在 Apple Watch 的睡眠監測功能得到全面升級過後,我更是每晚都會戴着它睡覺,即便到家後它的電量已經被我榨乾,我也會在快速補電後把它戴上。
因為在它的「監督」下,我對我這段休眠期有了清晰的瞭解。
他會告訴我睡了多久?睡得如何?結合我對第二天精神狀態的一個自我判斷,即便它沒有説教式地叫我睡多點、早睡點,但因為它的存在,我會有意識的自己監督自己,從他律變成自律,是它教會了我。
當然,換做其他穿戴設備也能實現,我只是想説,原本因為 Apple Watch 的睡眠監測功能不夠完善而放棄選擇它的人,如今終於可以邁過這道坎了。
簡言之,在 watchOS 9 之後,Apple Watch 在各項功能上都有長足進步。
更為難得的是,這些進步大多是縱向的,尤其是運動、睡眠、健康指標統計方面,細節顆粒度磨得更細了,換言之更加專業了。
Apple Watch 的下限扎得越深,日後可拓展的空間才會越大。
然而這對小白用户而言,利弊皆有。希望 Apple Watch 之後能夠提供更細緻的指導,讓小白用户不用對着一堆參數指標直搖頭。
Apple Watch S8 + watchOS 9 這一套組合體驗下來,我能明顯感覺到蘋果希望讓手錶對用户的影響變得更加無感和智能。
智能穿戴從最開始的單方面收集數據,而後進化至集中總結,再到現在通過傳感器、算法、用户的人工錄入的相互配合,得以完成對一些身體指標進行預測。
▲ 新款指南針並非 Ultra 獨享功能
Apple Watch 已經開始慢慢走向全智能階段,只不過這個進化速度還有點慢。
啊對了,在 watchOS 9 之後,用户可以通過 iPhone 鏡像控制 Apple Watch,方便殘障人士透過更大的屏幕去操作手錶。這是繼「輔助觸控」之後,蘋果對無障礙功能的又一次優化。
目前還有幾個 watchOS 9 新增的功能仍未上線,包括競速路線、軌道檢測、國際漫遊等等。
所以現在的 watchOS 9,還不是完全體。
戴慣 S7 的我,也很難認出 S8 的樣子新在哪
或許是蘋果光顧着提高今年的 S8 的內在美了,反而外觀設計是一點沒變。
換個高情商説法,老機型的用户沒有學習成本,但實際上就是,這一代 Apple Watch 正統系列的外觀沒有任何驚喜,也正因如此,Apple Watch Ultra 才會在秋季發佈會上顯得那麼亮眼。
就我個人而言,我從 45mm 尺寸的 S7 更換至如今的 41mm S8,腕上減了近 7 克的重量,戴久也習慣了,屏幕變小對我來説似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尺寸小了,相對而言電池容量也變小了 (282mAh),但續航基本不變。
我給 S8 開着全天候顯示,睡前給它充滿電,一覺醒來還有 89%,一天正常使用,到下班前電量還有 40%,接着完成兩小時的運動實時監測也不是問題,到家電量剛剛見紅,洗澡前摘下充電,睡前戴上。
就這樣循環往復着,一天一充的習慣早已養成,從 S2 到 S8,硬件強了,功能多了,但續航依舊。
聽説 Apple Watch UItra 的續航時長能達到 36 小時,換作是我,可能還會延續一天一充的習慣,不為什麼,就怕打破原有的規律,保不齊哪天會出現前一晚忘記充電,第二天無電可用的尷尬境況。
蘋果或許也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他們改進了「低電量模式」,即便是 S8 也能滿電續航 36 小時,缺電情況下「續命」半天時間,不是什麼難事。
在新的「低電量模式」下,Apple Watch 將保留接收推送、減少心率監測的採樣頻率,關閉血氧測量等非必要功能,其餘基本功能仍然保留,不會像以前那樣,只能顯示數字時間。
還是那句話,Apple Watch 細節顆粒度磨得更細了,換言之更符合用户使用習慣了。
戴上它,我心澎湃
我作為 Apple Watch 的長期使用者,除了手腕上已經曬出了「手錶的影子」,還被它改變了我對運動的態度,我不自覺地進入了一種良性飛輪:運動不戴錶,等於沒運動,而我天天戴着表,所以我就想去運動。
這邏輯聽着有些拗口,但確實如此。
每當把它戴上手腕,每當抬起手腕,每當看見運動三環,我的心都想去野,雖然戴着 S8 的我,通常情況下只會考慮在近郊、健身房裏淺野一下。
於我而言,我不再單純關注步數,而是從多個維度去平衡自己的健康。
在微觀層面,我每天進行不同的運動,讓自己日消耗熱量達標,閉上三環;更宏觀的角度,我通過「趨勢」功能,瞭解自己每一年的健康變化,是穩中向好,還是逐步下滑,只要看一眼就能對自己的身體有全面且清晰地瞭解。
當我看到某個指標的箭頭往下走了,我就知道自己是時候做出改變了,或在工作日見縫插針地多走兩步,或在週末去健身房裏熱汗一番,久而久之就能對健康形成正向影響。
所以別把它當成一塊手錶,把它想象成運動打卡羣裏最熱心的那個小夥伴吧。
最後回到開頭,我説要給 S8 正名,其實根本用不上我來正名。
我們可以選擇 Apple Watch,也可以選擇其他任何一款智能手錶,但 Apple Watch 之所以能成為 Apple Watch,它獨一份的優勢就是 watchOS。
而今年秋季 Apple Watch 家族生出的三兄弟,各有千秋,怎麼選都沒錯,因為它們有個共同的「好父親」:watchOS 9。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