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首次!「人造太陽」實現重大突破,石油太陽能或被徹底淘汰

愛範兒 於 15/12/2022 發表 收藏文章
歷經幾十年,可控核聚變的里程碑終於到來。

史上首次,人類實現了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的可控核聚變。

這一過程被稱為「點火」(ignition)。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意義重大的能源進步,是對火的控制和利用。

如今我們再次舉起火把,讓人造太陽不再是天方夜譚。

幾十年的里程碑,「人造太陽」的一大步

12 月 13 日,加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宣佈,首次成功在核聚變反應中實現「淨能量增益」(即產生的能量超過了消耗的能量),在可控核聚變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這些陌生的名詞可能讓人霧裏看花,先讓我們瞭解一下「可控核聚變」的概念。

核聚變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聚合為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自然界中最容易實現的聚變反應是氫的同位素——氘與氚的聚變,這種反應在太陽上已經持續了 50 億年,恆星其實就是一個個的天然核聚變裝置。

▲ 圖片來自:istock

比起核裂變、焚燒化石燃料,核聚變有很多好處:

它不排放碳,不產生核裂變般的核輻射和核廢料;由於核聚變需要極高温度,一旦燃料温度下降,聚變反應就會自動中止;一小杯氫燃料,理論上可以為一所房子提供數百年的能源。

所以,聚變能是一種接近無限的、清潔的、安全的新能源。

▲ 聚變是宇宙的能量來源,發生在太陽和恆星的核心.

如果人類能夠以可控的方式,複製太陽的聚變反應,那會怎麼樣?
這種可控核聚變的願景,被俗稱為「人造太陽」。

可控核聚變的終極目標,是讓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在高温條件下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替代化石原料和常規核能,且資源耗損遠低於太陽能和風力發電。

▲ 聚變反應.

然而,太陽的核聚變靠自身引力提供的重力場約束,我們在地球上無法模仿,與此同時,太陽上的高温高壓為聚變反應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地球上的聚變反應需要用更高的温度補償。

相關研究從上世紀 50 年代就開始了,困擾科學家的地方在於,聚變反應消耗巨大的能量,如何讓產生的能量超過消耗的能量。難上加難的是,能量還得持續穩定地輸出,不能曇花一現。

12 月 5 日,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通過「慣性約束聚變」技術,終於實現了「淨能量增益」的聚變反應,朝着人造太陽更近了一步。

研究人員將 192 束巨型激光射入一個橡皮擦長度的鍍金黑腔,強烈的能量將容器加熱到超過 300 萬攝氏度,容器內裝有胡椒粒大小的燃料顆粒。

▲ 激光的「靶子」很小,但是「靶室」很大.

激光不斷反射加熱,最終產生 X 射線。X 射線剝離了顆粒的表面,引發了類似火箭的內爆,將温度和壓力推向了只有在恆星、巨行星和核爆炸中才能實現的極端,內爆的速度達到每秒 400 公里,導致氘和氚聚變

最終,在持續不到萬億分之一秒的瞬間,激光輸入的能量為 2.05 兆焦耳,聚變產生的中子的能量是 3.15 兆焦耳,後者除以前者,能量增益大於 1。

可持續電力,還在遙遠的未來

雖然「淨能量增益」的聚變反應已經實現,但想在實驗室環境之外實踐,甚至投入商用,仍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首先,「淨能量增益」只反映了聚變反應本身,為激光供電的 300 兆焦耳並沒有被計算進去。從電能到激光的轉換效率很低,如果計算輸出電能到輸入電能之比,能量增益小於 1。

其次,在能源生產所需的規模上重現這種聚變反應,需要大量的資源。

▲ 國家點火裝置(NIF),世界上最大和最高能量的激光器.

以及,將產生的能量部署到電網的機器,工程師們還沒有開發出來。

所以,核聚變距離商用至少還有十年,也可能是幾十年,發電廠更是遙遙無期。

目前,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激光大約每天只發射一次,成本又極高,短時間不可能建立起一個可行的發電廠。

在新聞發佈會上,勞倫斯·利弗莫爾主任 Kim Budil 表示,發佈會代表的是一次聚變點火,但要實現商業核聚變發電,還需要做許多事,其中包括「每分鐘產生許多次核聚變點火」。

▲ 核聚變的藝術渲染圖.

類似地,核聚變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投入氣候保護。

能源技術專家 Julio Friedmann 指出,現在取得的成果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實現輸出的能量大於輸入的能量,就無法成為能量的來源。但它在未來 20-30 年裏都不會對氣候減排做出有意義的貢獻,這就是點火柴和造燃氣輪機的區別。

要將升温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安全線」,我們必須在 2050 年前實現淨零排放。依靠核聚變擺脱氣候危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羅切斯特大學教授、激光聚變專家 Riccardo Betti,將核聚變的這次突破,比作人類第一次知道如何將石油提煉成汽油

「你仍然沒有引擎,你仍然沒有輪胎,你不能説你有車。」

人類邁出了一大步,但前面可能還有幾千幾萬步。

為了下一代清潔能源,全世界摩拳擦掌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許多國家都在推進可控核聚變。

上文提到的慣性約束,是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兩大主流方案之一,另一個是磁約束。

事實上,磁約束是目前各國主攻可控核聚變的方向,「託卡馬克」裝置就是最著名的磁約束核聚變的方法。

託卡馬克是一種環形裝置,通過約束電磁波驅動,創造氘、氚實現聚變的環境和超高温,並實現人類對聚變反應的控制。

▲《Iron Man》方舟反應堆就是可控核聚變.

《Iron Man》的方舟反應堆有些像託卡馬克,史塔克工業基地的方舟反應堆、Iron Man 戰甲胸口的迷你反應堆,都是「磁約束(核)聚變反應堆」。

儘管可控核聚變技術和託卡馬克裝置最早起源於國外,但我國已經實現了後來者居上,處於世界前沿。

建成於 2006 年的中國「人造太陽」EAST,全稱為「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又稱「東方超環」,由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建在安徽合肥。

2021 年底,EAST 實現了 1056 秒的長脈衝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其間電子温度近 7000 萬攝氏度,創下當時託卡馬克裝置高温等離子體運行的最長時間紀錄

▲ EAST.

2020 年 12 月 4 日,由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設計、建造的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HL-2M)建成。

今年 10 月,HL-2M 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等離子體電流突破 100 萬安培(1 兆安)。

未來,託卡馬克聚變堆必須在兆安級電流下穩定運行,所以,這次突破也標誌着我國距離聚變點火越來越近。

▲ HL-2M.

「人造太陽」是世界極度關注的大科學問題,在下一代清潔能源面前,國與國是利益相關的合作伙伴關係,最具代表性的是 2006 年啓動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

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之一,中國、歐盟、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等成員國參與其中,各國共同造出來的一顆「人造太陽」,是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坐落在法國南部卡達拉舍。

ITER 本體的組裝工作預計於 2025 年結束,在接下來的幾年裏,ITER 的部件將從各個成員國運輸至卡拉達舍。我國作為平等成員方之一,承擔了 ITER 建設階段 9.09% 的工作,並享有 ITER 100% 的技術成果使用權。
▲ ITER 在 2018 年的建設狀況.

煤、石油、天然氣有枯竭的可能,並帶來環境污染;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受限於天氣或地理條件;核裂變所需要的鈾、鈈等元素儲量有限,還會產生放射性。

相比之下,可控核聚變技術,是被全人類寄予厚望的未來能源方式,有「終極能源」之稱,因為它幾乎能一勞永逸地解決能源問題。當它真正投入商用,除了氣候效益之外,還可以為貧困地區帶來廉價電力。

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希望在目之所及的未來,能夠見證「人造太陽」冉冉升起。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人造太陽  可控核聚變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