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圍繞 ChatGPT 的話題已經説了很多,這次讓我們談談它的執掌人、OpenAI 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
2006 年,面對 20 歲出頭的 Altman,創投公司 Y Combinator 聯合創始人 Paul Graham 暗自思忖。
8 年之後,他親自任命 Altman 為 Y Combinator 總裁。
雖然近幾個月才為更多人所知,但 Altman 並不是硅谷新貴,他已經深入這個圈子近 20 年了。
從程序員、創業者,到企業家、天使投資人,Altman 可能是馬斯克和扎克伯格之後,硅谷的下一位明星 CEO。
28 歲當上總裁的斯坦福輟學生
Altman 似乎有着一個技術天才的標準人生。
1985 年,Altman 出生在一個猶太人家庭,母親是皮膚科醫生,他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長大,8 歲時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台電腦,並學會了如何編程和拆解蘋果的 Macintosh。
類似喬布斯、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入學兩年之後,Altman 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輟學,和幾個同學開始創業生涯。
2005 年,Altman 的團隊推出基於位置的社交應用 Loopt,它的估值一度達到 1.75 億美元,但是後來並未激起多少水花,在 2012 年以 4340 萬美元的價格被收購。
拿着分到的 500 萬美元,加上億萬富翁的投資,Altman 籌集了 2100 萬美元,創立了一家名為 Hydrazine Capital 的風險基金。隨後,他將其中 75% 的資金投入創投公司 Y Combinator,並領投了知名社交網站 Reddit 的 B 輪融資。
此時的 Altman,已然從創業者向投資者轉變。
2014 年,28 歲的 Altman 被 Paul Graham,也就是開頭提到的伯樂,任命為 Y Combinator 總裁。
Altman 的投資風格明顯,他十分看好與科學及工程相關的初創公司。
走馬上任不久,Altman 寫了一篇博客文章,呼籲能源、生物技術、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等領域的公司申請投資。他還制定了一項天使投資人計劃,每年至少資助 1000 家新企業。
2015 年,Altman 入選了福布斯 30 位 30 歲以下風險投資榜單。風險資本家 Marc Andreessen 這樣評價他:
也是在這一年,Altman 與馬斯克、領英聯合創始人等大佬募資 10 億美元,共同創立了 OpenAI,他們懷着近乎純粹的使命:以最有可能造福全人類的方式,開發通用人工智能。
與此同時,Altman 的投資還在繼續,他不懼怕巨大的創意,它們對世界的潛在影響讓他着迷。2021 年,Altman 以 3.75 億美元領投核聚變初創公司 Helion,這是他有史以來對初創企業的最大投資。
Altman 所做的事情,並非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他對未來有着清晰的規劃:
前者便是嘗試與人工智能合作,這是 OpenAI 正在做的事情;後者則是將賭注押在核聚變上,Altman 選了他覺得最有成功相的公司,儘管他也清楚地知道,核聚變的商業化遙遙無期。
6 年前接受採訪時,Altman 分享了他的經驗,這條行事準則在他的職業生涯一以貫之。
專注與自信在上文已有體現,而在交際方面,最誇張的時候,Altman 每月花 6000 分鐘打電話,平均每天超過三個小時,在硅谷有着穩定且親密的朋友圈,其中不少是億萬富翁。他甚至被 Information 稱為「硅谷人脈最廣的千禧一代」。
Altman 還喜歡經營自己的博客,在上面斷斷續續分享自己的思考,大多數圍繞着科技發展、創業投資和個人職業發展。所以,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出版一大摞成功學書籍。
謹慎樂觀的末日生存狂
如果説 Altman 以技術天才的軌跡長大,在平步青雲之後,他又像是一個務實的技術型高管。
今年 2 月,Altman 在科技播客「Hard Fork」上發表講話,直言 ChatGPT 很酷,但是一個糟糕的產品,具體表現包括容易崩潰、經常出現錯誤信息等。
其實在去年 12 月,Altman 也曾經提醒過,ChatGPT 在某些方面足夠出色,但侷限性也很強,任何重要的事情都不應該依賴它。
這是 Altman 的一貫作風,他對於科技一直抱着謹慎而樂觀的態度。
一方面,在 Altman 看來,通用人工智能掀起的革命勢不可擋。
2021 年 3 月,他發表了一篇題為 「適用於一切的摩爾定律」的文章,其中提到:
另一方面,Altman 承認監管 AI 的必要。
前段時間,在新 Bing「發瘋」嚇到用户後,它被微軟「閹割」了,從 2 月 17 日開始,用户每天最多隻能提出 50 個問題,並且每回對話只能交流 5 次。(但在 2 月 21 日,限制又被放寬,每回的提問數量增加到 6 個,每天最多可以提出 60 個問題。)
差不多同一時候,Altman 在 Twitter 上寫道:
風險的確是可以預見的,已經有人用 ChatGPT 偽造新聞報道、將 AI 生成圖片偽造成新聞照片,甚至還有犯罪分子用魔法打敗魔法,佩戴額外的假肢手指,讓監控錄像看起來是 AI 合成的,不能再作為「呈堂證供」。
這樣的事情防不勝防,畢竟人性深不可測。僅僅靠像 OpenAI 這樣的公司,無法徹底將其根治。所以 Altman 認為,這是一項「共同責任」。
Altman 的樂觀而謹慎,從工作延伸到生活裏。
他喜歡賽車,也喜歡租用飛機飛遍加利福尼亞,家裏有 5 輛車,其中包括兩輛邁凱輪和一輛早期的特斯拉。
但他也是一名居安思危的「末日準備者」。
這一羣體並不少見,在冷戰時期的歐美國家,因為擔心核戰爭威脅,一些人開始籌劃生存問題。
今時今日的 Altman,也因為擔心核武器、合成病毒、失控人工智能,時刻準備槍支、黃金、碘化鉀、抗生素、電池、水、軍用防毒面具等物資。
他還有一大片土地在加州大蘇爾,必要時可以飛過去避難。
AI 新時代已開啓,但他更想看到未來
或許你會好奇,Altman 本人是怎麼使用 ChatGPT 的。
他常用 ChatGPT 總結長文章和郵件,也喜歡和它討論編程問題、用它調試代碼,這讓他覺得「在和一個超級聰明的程序員交談」。
OpenAI 還有另一個知名的生成式 AI 工具——文字轉圖片的 DALL-E 2。福布斯的報道提到過一個有趣的細節,Altman 在接受採訪時拒絕拍照,而是用 DALL-E 將自己畫出來。
但從諸多報道來看,Altman 似乎並不關心今天的 AI,而是關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比如關於 ChatGPT 是否將取代 Google 的問題,Altman 像是什麼都説了,但又什麼都沒説。
他認為,當前的 ChatGPT 不會取代搜索引擎,但在未來某一天,可能有 AI 系統可以做到。
讓 Altman 更加興奮的,其實是大語言模型更多的可能性,這遠遠超出了搜索引擎的範疇。
在去年 9 月的 Greylock 峯會上,Altman 已經描述了一個 AI 無處不在的未來世界。
他認為,AI 已經成為下一個真正的技術基礎平台,並且是自移動互聯網後又一個全新的基礎平台。
未來,大量 AI 初創公司不需要從頭開始,而是對經過大量數據訓練的基本模型微調,為每個垂直領域創建自己的模型。這類提供差異化服務的 AI 公司,將會「爆炸式增長」。
再將目光放回當下,時至今日,OpenAI 依然沒有賺到什麼錢,用户和 ChatGPT 的平均單次對話還要燒掉幾美分。
OpenAI 剛成立時是非營利組織,2019 年轉變為有限利潤(limited profit)公司。當年的 Altman 被問及如何盈利,他的回答是「目前沒有賺錢的計劃,我們不知道未來我們會如何產生收入」。
如今這依然是個問題。最近,OpenAI 推出了每月 20 美元的進階版 ChatGPT,計劃通過開發者平台賺錢,與微軟的合作關係也更加深入——微軟在 Bing 中加入了 ChatGPT,還計劃追加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作為 OpenAI 發起者之一的馬斯克,對於這種合作關係十分不滿。
馬斯克指出,OpenAI 是作為一家開源、非盈利公司創建的,所以名字裏面帶有「Open」,目標就是制衡 Google,但 OpenAI 現在成了一家由微軟控制的閉源、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這與創辦的初衷背道而馳。
但 Altman 認為,到目前為止,微軟是最符合他們價值觀的科技公司。
爭議之中,OpenAI 仍在前進。
除了 DALL·E 2 和 ChatGPT,OpenAI 還有其他的 AI 項目,例如將自然語言翻譯成代碼的 OpenAI Codex、作為自動語音識別系統的 Whisper。
人們也相信,ChatGPT 使用的 GPT-3.5 自然語言模型只是開胃菜,GPT-4 才是重頭戲。
2015 年,Altman 曾經與馬斯克有一次公開訪談,他説起很多年前馬斯克帶他參觀 SpaceX 的經歷,「你瞭解火箭和工程技術的每一個細節。我不認為很多人能做到這一點」。
那時 OpenAI 不過成立 6 個月,這場訪談後來被形容為 「成名前的科比訪談喬丹」。這個與馬斯克有關的細節,還被寫到了 Altman 自己的博客裏:
當科技公司裁員成千上萬,巨頭多年沒有推出突破性產品,CEO 和程序員都開始使用 AI 工作,人工智能成為 Web3 之後的又一個熱點,開啓 AI 新紀元的 OpenAI,彷彿也就站在了金字塔尖。
站在最前的 Altman,個人風格沒有馬斯克那麼鮮明,但他擁有與前輩相似的世界觀,並即將成為硅谷的下一個風雲人物,瞥見 AI 可能的未來。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引用在見到他大約三分鐘後,我記得當時在想「啊,這就是比爾蓋茨 19 歲時的樣子」。
2006 年,面對 20 歲出頭的 Altman,創投公司 Y Combinator 聯合創始人 Paul Graham 暗自思忖。
8 年之後,他親自任命 Altman 為 Y Combinator 總裁。
雖然近幾個月才為更多人所知,但 Altman 並不是硅谷新貴,他已經深入這個圈子近 20 年了。
從程序員、創業者,到企業家、天使投資人,Altman 可能是馬斯克和扎克伯格之後,硅谷的下一位明星 CEO。
28 歲當上總裁的斯坦福輟學生
Altman 似乎有着一個技術天才的標準人生。
1985 年,Altman 出生在一個猶太人家庭,母親是皮膚科醫生,他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長大,8 歲時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台電腦,並學會了如何編程和拆解蘋果的 Macintosh。
類似喬布斯、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入學兩年之後,Altman 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輟學,和幾個同學開始創業生涯。
2005 年,Altman 的團隊推出基於位置的社交應用 Loopt,它的估值一度達到 1.75 億美元,但是後來並未激起多少水花,在 2012 年以 4340 萬美元的價格被收購。
拿着分到的 500 萬美元,加上億萬富翁的投資,Altman 籌集了 2100 萬美元,創立了一家名為 Hydrazine Capital 的風險基金。隨後,他將其中 75% 的資金投入創投公司 Y Combinator,並領投了知名社交網站 Reddit 的 B 輪融資。
此時的 Altman,已然從創業者向投資者轉變。
2014 年,28 歲的 Altman 被 Paul Graham,也就是開頭提到的伯樂,任命為 Y Combinator 總裁。
Altman 的投資風格明顯,他十分看好與科學及工程相關的初創公司。
走馬上任不久,Altman 寫了一篇博客文章,呼籲能源、生物技術、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等領域的公司申請投資。他還制定了一項天使投資人計劃,每年至少資助 1000 家新企業。
2015 年,Altman 入選了福布斯 30 位 30 歲以下風險投資榜單。風險資本家 Marc Andreessen 這樣評價他:
引用在 Altman 領導下的 Y Combinator,雄心壯志上升了 10 倍。
也是在這一年,Altman 與馬斯克、領英聯合創始人等大佬募資 10 億美元,共同創立了 OpenAI,他們懷着近乎純粹的使命:以最有可能造福全人類的方式,開發通用人工智能。
與此同時,Altman 的投資還在繼續,他不懼怕巨大的創意,它們對世界的潛在影響讓他着迷。2021 年,Altman 以 3.75 億美元領投核聚變初創公司 Helion,這是他有史以來對初創企業的最大投資。
Altman 所做的事情,並非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他對未來有着清晰的規劃:
引用我認為從根本上説,在當今世界上,你隨處可見的兩種限制性商品是智能及能源。
前者便是嘗試與人工智能合作,這是 OpenAI 正在做的事情;後者則是將賭注押在核聚變上,Altman 選了他覺得最有成功相的公司,儘管他也清楚地知道,核聚變的商業化遙遙無期。
引用根據我的經驗,專注、人際關係和自信,是在這個世界做事的方式。
6 年前接受採訪時,Altman 分享了他的經驗,這條行事準則在他的職業生涯一以貫之。
專注與自信在上文已有體現,而在交際方面,最誇張的時候,Altman 每月花 6000 分鐘打電話,平均每天超過三個小時,在硅谷有着穩定且親密的朋友圈,其中不少是億萬富翁。他甚至被 Information 稱為「硅谷人脈最廣的千禧一代」。
Altman 還喜歡經營自己的博客,在上面斷斷續續分享自己的思考,大多數圍繞着科技發展、創業投資和個人職業發展。所以,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出版一大摞成功學書籍。
謹慎樂觀的末日生存狂
如果説 Altman 以技術天才的軌跡長大,在平步青雲之後,他又像是一個務實的技術型高管。
今年 2 月,Altman 在科技播客「Hard Fork」上發表講話,直言 ChatGPT 很酷,但是一個糟糕的產品,具體表現包括容易崩潰、經常出現錯誤信息等。
引用好在其中藴含很多價值,所以人們願意忍受這些瑕疵。
其實在去年 12 月,Altman 也曾經提醒過,ChatGPT 在某些方面足夠出色,但侷限性也很強,任何重要的事情都不應該依賴它。
這是 Altman 的一貫作風,他對於科技一直抱着謹慎而樂觀的態度。
一方面,在 Altman 看來,通用人工智能掀起的革命勢不可擋。
2021 年 3 月,他發表了一篇題為 「適用於一切的摩爾定律」的文章,其中提到:
引用除了三大技術革命——農業、工業和計算機——我們還要加上第四次:人工智能革命。如果我們作為一個社會負責任地管理它,這場革命將產生足夠的財富,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另一方面,Altman 承認監管 AI 的必要。
前段時間,在新 Bing「發瘋」嚇到用户後,它被微軟「閹割」了,從 2 月 17 日開始,用户每天最多隻能提出 50 個問題,並且每回對話只能交流 5 次。(但在 2 月 21 日,限制又被放寬,每回的提問數量增加到 6 個,每天最多可以提出 60 個問題。)
差不多同一時候,Altman 在 Twitter 上寫道:
引用監管將是至關重要的,需要時間來弄清楚該做什麼。儘管當前這代的人工智能工具並不是很可怕,但我認為我們距離潛在的可怕工具可能並不遙遠。
風險的確是可以預見的,已經有人用 ChatGPT 偽造新聞報道、將 AI 生成圖片偽造成新聞照片,甚至還有犯罪分子用魔法打敗魔法,佩戴額外的假肢手指,讓監控錄像看起來是 AI 合成的,不能再作為「呈堂證供」。
這樣的事情防不勝防,畢竟人性深不可測。僅僅靠像 OpenAI 這樣的公司,無法徹底將其根治。所以 Altman 認為,這是一項「共同責任」。
引用人們無論如何都會開源模型,大體上很好,但也會有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建立在模型之上的公司,與最終用户直接關聯的公司,都將不得不承擔一些責任。
Altman 的樂觀而謹慎,從工作延伸到生活裏。
他喜歡賽車,也喜歡租用飛機飛遍加利福尼亞,家裏有 5 輛車,其中包括兩輛邁凱輪和一輛早期的特斯拉。
但他也是一名居安思危的「末日準備者」。
這一羣體並不少見,在冷戰時期的歐美國家,因為擔心核戰爭威脅,一些人開始籌劃生存問題。
今時今日的 Altman,也因為擔心核武器、合成病毒、失控人工智能,時刻準備槍支、黃金、碘化鉀、抗生素、電池、水、軍用防毒面具等物資。
他還有一大片土地在加州大蘇爾,必要時可以飛過去避難。
AI 新時代已開啓,但他更想看到未來
或許你會好奇,Altman 本人是怎麼使用 ChatGPT 的。
他常用 ChatGPT 總結長文章和郵件,也喜歡和它討論編程問題、用它調試代碼,這讓他覺得「在和一個超級聰明的程序員交談」。
OpenAI 還有另一個知名的生成式 AI 工具——文字轉圖片的 DALL-E 2。福布斯的報道提到過一個有趣的細節,Altman 在接受採訪時拒絕拍照,而是用 DALL-E 將自己畫出來。
但從諸多報道來看,Altman 似乎並不關心今天的 AI,而是關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比如關於 ChatGPT 是否將取代 Google 的問題,Altman 像是什麼都説了,但又什麼都沒説。
他認為,當前的 ChatGPT 不會取代搜索引擎,但在未來某一天,可能有 AI 系統可以做到。
引用我認為每當有人談論一項技術是其他大公司的終結時,這通常是錯誤的。我認為人們忘記了,他們可以在這裏做出反擊,而且他們非常聰明、非常能幹。我確實認為搜索可能會在某個時候發生變化——但短期內不會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劇烈。
讓 Altman 更加興奮的,其實是大語言模型更多的可能性,這遠遠超出了搜索引擎的範疇。
引用我對這些模型感到興奮的是,它不是「你如何取代上網和輸入搜索查詢的體驗」,而是「我們所做的完全不同而且更酷」。
在去年 9 月的 Greylock 峯會上,Altman 已經描述了一個 AI 無處不在的未來世界。
他認為,AI 已經成為下一個真正的技術基礎平台,並且是自移動互聯網後又一個全新的基礎平台。
未來,大量 AI 初創公司不需要從頭開始,而是對經過大量數據訓練的基本模型微調,為每個垂直領域創建自己的模型。這類提供差異化服務的 AI 公司,將會「爆炸式增長」。
再將目光放回當下,時至今日,OpenAI 依然沒有賺到什麼錢,用户和 ChatGPT 的平均單次對話還要燒掉幾美分。
OpenAI 剛成立時是非營利組織,2019 年轉變為有限利潤(limited profit)公司。當年的 Altman 被問及如何盈利,他的回答是「目前沒有賺錢的計劃,我們不知道未來我們會如何產生收入」。
如今這依然是個問題。最近,OpenAI 推出了每月 20 美元的進階版 ChatGPT,計劃通過開發者平台賺錢,與微軟的合作關係也更加深入——微軟在 Bing 中加入了 ChatGPT,還計劃追加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作為 OpenAI 發起者之一的馬斯克,對於這種合作關係十分不滿。
馬斯克指出,OpenAI 是作為一家開源、非盈利公司創建的,所以名字裏面帶有「Open」,目標就是制衡 Google,但 OpenAI 現在成了一家由微軟控制的閉源、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這與創辦的初衷背道而馳。
但 Altman 認為,到目前為止,微軟是最符合他們價值觀的科技公司。
爭議之中,OpenAI 仍在前進。
除了 DALL·E 2 和 ChatGPT,OpenAI 還有其他的 AI 項目,例如將自然語言翻譯成代碼的 OpenAI Codex、作為自動語音識別系統的 Whisper。
人們也相信,ChatGPT 使用的 GPT-3.5 自然語言模型只是開胃菜,GPT-4 才是重頭戲。
2015 年,Altman 曾經與馬斯克有一次公開訪談,他説起很多年前馬斯克帶他參觀 SpaceX 的經歷,「你瞭解火箭和工程技術的每一個細節。我不認為很多人能做到這一點」。
那時 OpenAI 不過成立 6 個月,這場訪談後來被形容為 「成名前的科比訪談喬丹」。這個與馬斯克有關的細節,還被寫到了 Altman 自己的博客裏:
引用記憶中最深刻的事情,是他談到向火星發射大型火箭時,臉上充分的確定性。
當科技公司裁員成千上萬,巨頭多年沒有推出突破性產品,CEO 和程序員都開始使用 AI 工作,人工智能成為 Web3 之後的又一個熱點,開啓 AI 新紀元的 OpenAI,彷彿也就站在了金字塔尖。
站在最前的 Altman,個人風格沒有馬斯克那麼鮮明,但他擁有與前輩相似的世界觀,並即將成為硅谷的下一個風雲人物,瞥見 AI 可能的未來。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