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產品名中的單詞並非是憑空捏造,大概有着幾層的含義。
▲ iPhone 14 產品序列 圖片來自:cnet
以經典的蘋果式命名來看,早期的 Air、Pro 就是簡單的功能屬性區分,到了現在的 iPhone 上,數字、Pro、Pro Max 則是一個定位差別。
這個法則放到蘋果的 M 系列芯片上也可以成立。即便用户可能不是消費電子達人,憑藉這個基本的規律,也能一下子區別開產品的定位。
而在非蘋果陣營,早先每個廠商也有那麼一套命名規則,後綴的運用其實更偏向把產品獨特的屬性表達出來。
其中三星一貫的喜歡創造一些新的後綴,直接表達出相應獨一無二屬性。
像是 Note、Edge、Flip、Flod,每個詞幾乎都精準的概括了產品的特性。
▲ 三星 Galaxy Note Edge 圖片來自:cnet
不過,隨着「明日潮流」的更迭,有些產品來了又去,最終也逐漸被其他取代。
Note 是一個例子,Edge 也是一個例子。
三星:曲面屏不是最優解
大概兩年前,三星將 Note 產品線歸入到 S 系列當中,攢出了一個 Ultra,作為一個超大杯,仍舊保留了 S-Pen。
而 Edge,直譯過來是「邊緣」,指的是將顯示區域(屏幕)擴展到邊緣。
▲ 三星 Galaxy S6 Edge
三星最早的產品 Galaxy Note Edge 就把屏幕做成了一個誇張的弧形,一直延伸到中框。
當時 Note Edge 也如同幾年前的 Fold,是作為發佈會上的一個「彩蛋」,當然了,也有些類似於 one more thing。
而 Edge 這個後綴也逐步的擴展到 S 系列、Note 系列,曲面屏也成為三星產品的一個屬性。一直到現在亦是如此。
▲ 榮耀 Magic 5 Pro 圖片來自:Android Authority
同時,曲面屏也成為 Android 陣營產品的統一元素,從旗艦到中端產品,由此,曲面屏帶來的新鮮感正在迅速減少。
反之,曲面屏對屏幕保護不夠,邊緣容易出現色差,顯示不全等弊端也被放大。
就如同曾經的 OLED 屏幕與 LCD 屏幕,直屏與曲屏也成為愛好者的兩派之爭。
▲ 左:Galaxy S22 Ultra,右:Galaxy S23 Ultra 圖片來自:crast
在最新的三星 Galaxy S23 Ultra 裏,三星設計師做了一點微小工作,將 S22U 的弧度變小,屏幕側面只留了很輕微的曲線。
倘若以操作區域作為參考的話,Galaxy S23 Ultra 的屏幕幾乎就是一塊「直屏」。
▲ 左:Galaxy S22 Ultra,右:Galaxy S23 Ultra 圖片來自:Android Authority
在發佈後,三星向 9to5Google 透露,相對於前作,Galaxy S23 Ultra 兩側的弧形減少了 30%,直屏區域增加了 3%,在視覺上改變得十分明顯。
可視區域,以及 S-Pen 的工作區域幾乎都是直屏,在寫寫畫畫的時候,不再會被曲面屏干擾。
不過,如此的做法也有了個弊端,就是邊框顯得更粗,少了一些視覺衝擊。
用 9to5Google 的話來説,三星如此的做法有些倒退,但卻在實用性上拉滿,並且也更靠近 iPhone 的直屏理念。
▲ 小米 13
單從屏幕上來説,直屏形態有着更大的優勢,但曲面屏卻在設計上更有利。
它們更像是做產品裏的一個矛與盾,可能很難有一個最優解。
曲面、曲線不再酷了
三星之所以很喜歡把屏幕做彎,根本上還是想發揮出 AMOLED 屏幕的柔性特徵。
在 Edge 誕生之時,或者説曲面屏逐步成為高端產品特性的過程中,也是 OLED 材質和 LCD 材質一爭高下的年代。
▲ iPhone XR、iPhone XS Max 與 iPhone XS
認定 OLED 顯示面板是未來的三星,關注點並非僅僅停留在產品形態能夠跟上潮流,也有着推廣 OELD 屏幕的想法在內。
從 Edge 開始,再到後續的產品,大麴率的屏幕更好的展現了柔性屏幕的優勢。
另外,隨着全面屏和對極致下巴的追求,也讓 OLED 材質逐漸成為主流。
過去幾年,三星的手機屏幕面板出貨量以及市場佔有量遠超 50%,並大幅度領先於二三名的京東方和 LG。
而藉由 OLED 屏幕,多曲面機身、極窄下巴也顯得當時產品極具吸引力和富有獨特的設計感。
西班牙著名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曾説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曲面屏的盛行,加上後背大量曲線的利用,讓相關的產品顯得很酷。
不止是三星,蘋果的 iPhone 6 到 iPhone 11 期間,同樣善於運用曲線機身和弧形屏幕。
不過相對來説,無論怎麼彎,操作、顯示區域仍舊為直面。
一直到 iPhone 12,蘋果徹底與曲面告別,迴歸了 iPhone 4 時期的直來直去。
在 iPhone 6 到 iPhone 7 時期,iPhone 主要是想要走 unibody 風格,鋁合金後背與 MacBook Air 這些設備類似都採用一體成型。
後續為了兼容無線充電,回到了三明治的結構,雙玻璃機身也帶來了機身強度不太夠的問題。
蘋果的解決方式,大概率是去除過度元素,鋁合金/不鏽鋼邊框來保護屏幕和後背。
另外,iPhone 12 上出現的超瓷晶屏幕技術,可能不太容易做出弧度,索性徹底擁抱直屏。
直屏、直角邊一直成為 iPhone 幾代的設計語言。
作為市場上出貨量極高的 iPhone,似乎正在引領一股反曲面屏的潮流,直屏也成為了 iPhone 的一個標誌性特徵。
▲ 小米 13 Pro
曲屏也逐步成為了 Android 的標配,而直屏則是 iPhone 的特徵,無論是直屏還是曲面屏,他們都不再是一個能讓市場眼前一亮的屏幕特性。
摺疊、卷屏陸續成為新酷特性
三星之所以在曲面屏上妥協,其實也是在尋找下一個屏幕潮流。
自取消 Note 系列,用 Fold、Flip 兩款摺疊屏取代之,幾乎暗示了屏幕的可摺疊性也開始成為更酷產品的要素之一。
同時,作為三年之後首次線下舉行的 MWC 2023 中,TheVerge 就表示,今年大會的一個潮流是卷軸屏,可用程度要比前幾年變得更成熟。
單純的把屏幕做彎,並不能展現出其特殊性,如何將更大的屏幕塞入更小的機身,才更有可能會是接下來的技術發展方向。
即便摺疊屏、卷軸屏這種屏幕變化的方式,仍然離不開機械結構,但它帶來的差異化,有些類似曲面屏剛推出時給市場帶來的衝擊。
手機市場大盤在下降,但小眾新興的市場依舊在膨脹。且摺疊屏、卷軸屏的產品入局的廠商並不多。
在 2023 年仍會有許多入局者,它們可能並不期望這幾款產品能給自己銷量帶來多大的增長,反而更像是一種宣傳軟硬實力的手段。
就如同,三星在推出 Flod、Flip 產品,並把它們扶正,成為下半年狙擊 iPhone 的主力產品。
展示軟硬實力一層原因,另一層就是為自己的顯示面板業務做宣傳了。
不斷地推陳出新,將摺疊屏的盤子做大,對於三星而言,更像是一種對屏幕技術的掌控力,把智能手機屏幕技術趨勢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所以,直屏、曲屏,還是摺疊屏等形態,在三星這裏,實不實用可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技術的特點發揮出來。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 iPhone 14 產品序列 圖片來自:cnet
以經典的蘋果式命名來看,早期的 Air、Pro 就是簡單的功能屬性區分,到了現在的 iPhone 上,數字、Pro、Pro Max 則是一個定位差別。
這個法則放到蘋果的 M 系列芯片上也可以成立。即便用户可能不是消費電子達人,憑藉這個基本的規律,也能一下子區別開產品的定位。
而在非蘋果陣營,早先每個廠商也有那麼一套命名規則,後綴的運用其實更偏向把產品獨特的屬性表達出來。
其中三星一貫的喜歡創造一些新的後綴,直接表達出相應獨一無二屬性。
像是 Note、Edge、Flip、Flod,每個詞幾乎都精準的概括了產品的特性。
▲ 三星 Galaxy Note Edge 圖片來自:cnet
不過,隨着「明日潮流」的更迭,有些產品來了又去,最終也逐漸被其他取代。
Note 是一個例子,Edge 也是一個例子。
三星:曲面屏不是最優解
大概兩年前,三星將 Note 產品線歸入到 S 系列當中,攢出了一個 Ultra,作為一個超大杯,仍舊保留了 S-Pen。
而 Edge,直譯過來是「邊緣」,指的是將顯示區域(屏幕)擴展到邊緣。
▲ 三星 Galaxy S6 Edge
三星最早的產品 Galaxy Note Edge 就把屏幕做成了一個誇張的弧形,一直延伸到中框。
當時 Note Edge 也如同幾年前的 Fold,是作為發佈會上的一個「彩蛋」,當然了,也有些類似於 one more thing。
而 Edge 這個後綴也逐步的擴展到 S 系列、Note 系列,曲面屏也成為三星產品的一個屬性。一直到現在亦是如此。
▲ 榮耀 Magic 5 Pro 圖片來自:Android Authority
同時,曲面屏也成為 Android 陣營產品的統一元素,從旗艦到中端產品,由此,曲面屏帶來的新鮮感正在迅速減少。
反之,曲面屏對屏幕保護不夠,邊緣容易出現色差,顯示不全等弊端也被放大。
就如同曾經的 OLED 屏幕與 LCD 屏幕,直屏與曲屏也成為愛好者的兩派之爭。
▲ 左:Galaxy S22 Ultra,右:Galaxy S23 Ultra 圖片來自:crast
在最新的三星 Galaxy S23 Ultra 裏,三星設計師做了一點微小工作,將 S22U 的弧度變小,屏幕側面只留了很輕微的曲線。
倘若以操作區域作為參考的話,Galaxy S23 Ultra 的屏幕幾乎就是一塊「直屏」。
▲ 左:Galaxy S22 Ultra,右:Galaxy S23 Ultra 圖片來自:Android Authority
在發佈後,三星向 9to5Google 透露,相對於前作,Galaxy S23 Ultra 兩側的弧形減少了 30%,直屏區域增加了 3%,在視覺上改變得十分明顯。
可視區域,以及 S-Pen 的工作區域幾乎都是直屏,在寫寫畫畫的時候,不再會被曲面屏干擾。
不過,如此的做法也有了個弊端,就是邊框顯得更粗,少了一些視覺衝擊。
用 9to5Google 的話來説,三星如此的做法有些倒退,但卻在實用性上拉滿,並且也更靠近 iPhone 的直屏理念。
▲ 小米 13
單從屏幕上來説,直屏形態有着更大的優勢,但曲面屏卻在設計上更有利。
它們更像是做產品裏的一個矛與盾,可能很難有一個最優解。
曲面、曲線不再酷了
三星之所以很喜歡把屏幕做彎,根本上還是想發揮出 AMOLED 屏幕的柔性特徵。
在 Edge 誕生之時,或者説曲面屏逐步成為高端產品特性的過程中,也是 OLED 材質和 LCD 材質一爭高下的年代。
▲ iPhone XR、iPhone XS Max 與 iPhone XS
認定 OLED 顯示面板是未來的三星,關注點並非僅僅停留在產品形態能夠跟上潮流,也有着推廣 OELD 屏幕的想法在內。
從 Edge 開始,再到後續的產品,大麴率的屏幕更好的展現了柔性屏幕的優勢。
另外,隨着全面屏和對極致下巴的追求,也讓 OLED 材質逐漸成為主流。
過去幾年,三星的手機屏幕面板出貨量以及市場佔有量遠超 50%,並大幅度領先於二三名的京東方和 LG。
而藉由 OLED 屏幕,多曲面機身、極窄下巴也顯得當時產品極具吸引力和富有獨特的設計感。
西班牙著名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曾説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曲面屏的盛行,加上後背大量曲線的利用,讓相關的產品顯得很酷。
不止是三星,蘋果的 iPhone 6 到 iPhone 11 期間,同樣善於運用曲線機身和弧形屏幕。
不過相對來説,無論怎麼彎,操作、顯示區域仍舊為直面。
一直到 iPhone 12,蘋果徹底與曲面告別,迴歸了 iPhone 4 時期的直來直去。
在 iPhone 6 到 iPhone 7 時期,iPhone 主要是想要走 unibody 風格,鋁合金後背與 MacBook Air 這些設備類似都採用一體成型。
後續為了兼容無線充電,回到了三明治的結構,雙玻璃機身也帶來了機身強度不太夠的問題。
蘋果的解決方式,大概率是去除過度元素,鋁合金/不鏽鋼邊框來保護屏幕和後背。
另外,iPhone 12 上出現的超瓷晶屏幕技術,可能不太容易做出弧度,索性徹底擁抱直屏。
直屏、直角邊一直成為 iPhone 幾代的設計語言。
作為市場上出貨量極高的 iPhone,似乎正在引領一股反曲面屏的潮流,直屏也成為了 iPhone 的一個標誌性特徵。
▲ 小米 13 Pro
曲屏也逐步成為了 Android 的標配,而直屏則是 iPhone 的特徵,無論是直屏還是曲面屏,他們都不再是一個能讓市場眼前一亮的屏幕特性。
摺疊、卷屏陸續成為新酷特性
三星之所以在曲面屏上妥協,其實也是在尋找下一個屏幕潮流。
自取消 Note 系列,用 Fold、Flip 兩款摺疊屏取代之,幾乎暗示了屏幕的可摺疊性也開始成為更酷產品的要素之一。
同時,作為三年之後首次線下舉行的 MWC 2023 中,TheVerge 就表示,今年大會的一個潮流是卷軸屏,可用程度要比前幾年變得更成熟。
單純的把屏幕做彎,並不能展現出其特殊性,如何將更大的屏幕塞入更小的機身,才更有可能會是接下來的技術發展方向。
即便摺疊屏、卷軸屏這種屏幕變化的方式,仍然離不開機械結構,但它帶來的差異化,有些類似曲面屏剛推出時給市場帶來的衝擊。
手機市場大盤在下降,但小眾新興的市場依舊在膨脹。且摺疊屏、卷軸屏的產品入局的廠商並不多。
在 2023 年仍會有許多入局者,它們可能並不期望這幾款產品能給自己銷量帶來多大的增長,反而更像是一種宣傳軟硬實力的手段。
就如同,三星在推出 Flod、Flip 產品,並把它們扶正,成為下半年狙擊 iPhone 的主力產品。
展示軟硬實力一層原因,另一層就是為自己的顯示面板業務做宣傳了。
不斷地推陳出新,將摺疊屏的盤子做大,對於三星而言,更像是一種對屏幕技術的掌控力,把智能手機屏幕技術趨勢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所以,直屏、曲屏,還是摺疊屏等形態,在三星這裏,實不實用可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技術的特點發揮出來。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