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應該是目前蘋果 AR/VR 混合現實硬件產品的狀態。
▲ Kickstarter 上的一個 2014 年的眾籌項目,讓 iPad 變成 VR 頭戴式裝置盔 圖片來自:AirVR
仔細捋一捋蘋果 MR 時間線的話,大概可以追溯到 2015 年,蘋果獲得了一項關於頭戴式顯示器的專利。
往後大概每一年都會在虛擬現實領域有所動作。從專利,到收購相關公司,再到 ARKit 相關開發工具,幾乎涵蓋了方方面面。
▲ 時刻佩戴的 AR 眼鏡才是蘋果的最終目標
在去年,蘋果 MR 相關產品規劃定位也都被傳了出來,先從 VR 頭戴式裝置做起,技術生態成熟之後再去推出 AR 眼鏡。
但這些都沒有觸及虛擬現實設備的核心,也就是生態應用,蘋果如何把 VR、AR 引入我們的生活,並隨之改變甚至是顛覆。
隨着今年 WWDC 邀請函公佈,這像極了菲涅爾透鏡的設計,彷彿就是在暗示,它終於來了。
可能是 3D 化的 iPadOS
按照蘋果的節奏,即便在 WWDC 上公佈 VR,也會更偏向於開發者,隨後過幾個月再開始發售。
畢竟,在蘋果的規劃當中,虛擬現實設備將會從 iPhone 手中接棒,成為下一代個人計算中心。
甚至可能會取代 iPhone、iPad 以及 Mac。
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在近日對外揭露了蘋果初代虛擬現實產品所能實現的功能。
▲ 蘋果 VR 頭戴式裝置大概如此了
簡單來説,蘋果 VR 可能並不會顛覆當下的虛擬現實領域,反而更像是一塊敲門磚。
蘋果將會為 VR 頭戴式裝置適配 iPad 的應用程序,且會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融合在一起。
▲ Meta Quest Pro 圖片來自:Bloomberg
為此,蘋果也開發了一套全新 3D 界面的 App Store,方便用户下載和瀏覽 iOS 生態裏的數百萬 App。
這也意味着,蘋果或許提供了一種類似於 Rosetta 的移植工具,打通 VR 當中的應用商店。
至於蘋果自身的應用,可以理解為是 3D 形態的 iPad 版本。
Safari、日曆、聯繫人、郵件、地圖、信息、照片、Apple Music、天氣等等服務都會被搬到 VR 上的系統中。
針對 VR 這個新設備,除了移植外,蘋果也針對性的開發了幾個服務的新形態。(或許這幾個特性會是蘋果初代 VR 的主要功能。)
這些功能特性,其實都是 iOS 當中已有的 app,並且也與市面上已經發布的主流 VR 相差不大。
不過,所能期待的可能會落在如何在 3D 虛擬空間中進行人機交互,以及如何在應用當中符合直覺的操控和利用更大的虛擬屏幕。
▲ Magic Leap 1
在主屏幕上,Mark Gurman 表示將會跟大屏幕的 iPad 類似,有 iPadOS 上熟悉的控制中心,能夠控制網絡、藍牙和音量。
並且也會跟 iPad 類似,利用生物識別來解鎖設備,不過參考此前的消息,或許可能利用虹膜來進行驗證,而非是面容 ID 或者 TouchID,畢竟前者更符合頭戴式裝置、眼鏡類產品。
哦,對了,Siri 也會一如既往的存在於蘋果初代 VR 產品裏。
從 Mark Gurman 的描述裏,可以看出,新的 VR 系統和界面,更像是把 iPadOS 3D 化,裏面的服務、功能大概率是 iOS 生態的一個擴展。
這也印證了此前蘋果內部,對於虛擬現實設備形態的分歧,而 Tim Cook 走了一步穩棋。
工業設計團隊打算憋大招,等過幾年 AR 技術完全成熟和相關生態完善之後,直接推出輕便的 AR 眼鏡,一鳴驚人。
但經過那麼多年的非官方預熱,市場的窗口正在迅速關閉,Tim Cook 最終拍板直接發佈現行的 VR 設備,也就是此前被 the Information 和 BloomBerg 一起曝光的 MR 混合虛擬設備。
「希望跟 Apple Watch 一樣」
大概在 3 月底,在蘋果加州 Steve Theater 裏,蘋果虛擬現實團隊向 100 名高管公開演示了將要發佈的 VR 設備。
這個演示的過程十分順利、成功甚至令人興奮,但許多高管仍然對蘋果進軍這個全新的行業,保持着清醒的認知。
他們並不指望初代產品能夠像當年的 iPhone、iPod 那樣,一開始就是顛覆整個行業,成為備受矚目,很受歡迎的產品。
一方面是因為 2000~3000 美元不同尋常的售價,另一方面就是缺少殺手級應用,和無法成為 24 小時佩戴的設備。
原本認為,蘋果可能會在系統層面,或者應用層面,重新梳理和規劃,並找到與眾不同的定位,給整個虛擬現實行業帶來一絲新鮮血液。
但,蘋果對這款初代產品拉低了期望值,沒有急於把 VR 設備獨立出去,而更像是 iOS 設備的 VR 化,先從附屬產品出發,通過迭代逐步成為一款能舉足輕重的設備。
因此,蘋果把初代 VR 設備看成與初代 Apple Watch 類似。
▲ 初代 Apple Watch
初期 Apple Watch 表現平平,也沒有找準健康的定位,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洞察,逐步地成為蘋果健康戰略的核心產品。
從功能上,初代 VR 產品的確沒有突出的地方,四平八穩。
看視頻,玩 iOS 遊戲,線上工作,虛擬 3D 視頻,根據物理位置來切換不同的 App。
這些功能並非是蘋果首創,就像 Apple Watch 初代擁有的錶盤、心率、消耗、手機協同通知等等功能,也都是同類型出產品功能的一個集合。
想要成為蘋果下一個業務支柱,僅僅是把一些服務 3D 化,遠遠不夠。
找到核心場景下的核心功能和應用,才有可能讓虛擬現實硬件逐步被大眾所接納,願意花費 2000~3000 美元去感受虛擬空間的樂趣。
就如同 Jobs 所言,「無論你想做什麼,有一個應用程序可以解決問題。」
擁有強大且豐富的軟件生態,才是蘋果產品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 Kickstarter 上的一個 2014 年的眾籌項目,讓 iPad 變成 VR 頭戴式裝置盔 圖片來自:AirVR
仔細捋一捋蘋果 MR 時間線的話,大概可以追溯到 2015 年,蘋果獲得了一項關於頭戴式顯示器的專利。
往後大概每一年都會在虛擬現實領域有所動作。從專利,到收購相關公司,再到 ARKit 相關開發工具,幾乎涵蓋了方方面面。
▲ 時刻佩戴的 AR 眼鏡才是蘋果的最終目標
在去年,蘋果 MR 相關產品規劃定位也都被傳了出來,先從 VR 頭戴式裝置做起,技術生態成熟之後再去推出 AR 眼鏡。
但這些都沒有觸及虛擬現實設備的核心,也就是生態應用,蘋果如何把 VR、AR 引入我們的生活,並隨之改變甚至是顛覆。
隨着今年 WWDC 邀請函公佈,這像極了菲涅爾透鏡的設計,彷彿就是在暗示,它終於來了。
可能是 3D 化的 iPadOS
按照蘋果的節奏,即便在 WWDC 上公佈 VR,也會更偏向於開發者,隨後過幾個月再開始發售。
畢竟,在蘋果的規劃當中,虛擬現實設備將會從 iPhone 手中接棒,成為下一代個人計算中心。
甚至可能會取代 iPhone、iPad 以及 Mac。
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在近日對外揭露了蘋果初代虛擬現實產品所能實現的功能。
▲ 蘋果 VR 頭戴式裝置大概如此了
簡單來説,蘋果 VR 可能並不會顛覆當下的虛擬現實領域,反而更像是一塊敲門磚。
蘋果將會為 VR 頭戴式裝置適配 iPad 的應用程序,且會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融合在一起。
▲ Meta Quest Pro 圖片來自:Bloomberg
為此,蘋果也開發了一套全新 3D 界面的 App Store,方便用户下載和瀏覽 iOS 生態裏的數百萬 App。
這也意味着,蘋果或許提供了一種類似於 Rosetta 的移植工具,打通 VR 當中的應用商店。
至於蘋果自身的應用,可以理解為是 3D 形態的 iPad 版本。
Safari、日曆、聯繫人、郵件、地圖、信息、照片、Apple Music、天氣等等服務都會被搬到 VR 上的系統中。
針對 VR 這個新設備,除了移植外,蘋果也針對性的開發了幾個服務的新形態。(或許這幾個特性會是蘋果初代 VR 的主要功能。)
- Apple Books(圖書):3D 化,方便在虛擬現實中閲讀。
- 相機:新界面,利用 VR 頭戴式裝置拍照。
- Fitness+ 服務與健康 app: 身臨其境的跟隨教練進行實時運動。
- FreeForm:允許用户在混合現實中一起在虛擬白板上協作。
- 3D 版本的 FaceTime。
- 沉浸式觀看 AppleTV+ 。
- 全新的生產力套裝(Pages、Numbers、Keynote)。
這些功能特性,其實都是 iOS 當中已有的 app,並且也與市面上已經發布的主流 VR 相差不大。
不過,所能期待的可能會落在如何在 3D 虛擬空間中進行人機交互,以及如何在應用當中符合直覺的操控和利用更大的虛擬屏幕。
▲ Magic Leap 1
在主屏幕上,Mark Gurman 表示將會跟大屏幕的 iPad 類似,有 iPadOS 上熟悉的控制中心,能夠控制網絡、藍牙和音量。
並且也會跟 iPad 類似,利用生物識別來解鎖設備,不過參考此前的消息,或許可能利用虹膜來進行驗證,而非是面容 ID 或者 TouchID,畢竟前者更符合頭戴式裝置、眼鏡類產品。
哦,對了,Siri 也會一如既往的存在於蘋果初代 VR 產品裏。
從 Mark Gurman 的描述裏,可以看出,新的 VR 系統和界面,更像是把 iPadOS 3D 化,裏面的服務、功能大概率是 iOS 生態的一個擴展。
這也印證了此前蘋果內部,對於虛擬現實設備形態的分歧,而 Tim Cook 走了一步穩棋。
工業設計團隊打算憋大招,等過幾年 AR 技術完全成熟和相關生態完善之後,直接推出輕便的 AR 眼鏡,一鳴驚人。
但經過那麼多年的非官方預熱,市場的窗口正在迅速關閉,Tim Cook 最終拍板直接發佈現行的 VR 設備,也就是此前被 the Information 和 BloomBerg 一起曝光的 MR 混合虛擬設備。
「希望跟 Apple Watch 一樣」
大概在 3 月底,在蘋果加州 Steve Theater 裏,蘋果虛擬現實團隊向 100 名高管公開演示了將要發佈的 VR 設備。
這個演示的過程十分順利、成功甚至令人興奮,但許多高管仍然對蘋果進軍這個全新的行業,保持着清醒的認知。
他們並不指望初代產品能夠像當年的 iPhone、iPod 那樣,一開始就是顛覆整個行業,成為備受矚目,很受歡迎的產品。
一方面是因為 2000~3000 美元不同尋常的售價,另一方面就是缺少殺手級應用,和無法成為 24 小時佩戴的設備。
原本認為,蘋果可能會在系統層面,或者應用層面,重新梳理和規劃,並找到與眾不同的定位,給整個虛擬現實行業帶來一絲新鮮血液。
但,蘋果對這款初代產品拉低了期望值,沒有急於把 VR 設備獨立出去,而更像是 iOS 設備的 VR 化,先從附屬產品出發,通過迭代逐步成為一款能舉足輕重的設備。
因此,蘋果把初代 VR 設備看成與初代 Apple Watch 類似。
▲ 初代 Apple Watch
初期 Apple Watch 表現平平,也沒有找準健康的定位,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洞察,逐步地成為蘋果健康戰略的核心產品。
從功能上,初代 VR 產品的確沒有突出的地方,四平八穩。
看視頻,玩 iOS 遊戲,線上工作,虛擬 3D 視頻,根據物理位置來切換不同的 App。
這些功能並非是蘋果首創,就像 Apple Watch 初代擁有的錶盤、心率、消耗、手機協同通知等等功能,也都是同類型出產品功能的一個集合。
想要成為蘋果下一個業務支柱,僅僅是把一些服務 3D 化,遠遠不夠。
找到核心場景下的核心功能和應用,才有可能讓虛擬現實硬件逐步被大眾所接納,願意花費 2000~3000 美元去感受虛擬空間的樂趣。
就如同 Jobs 所言,「無論你想做什麼,有一個應用程序可以解決問題。」
擁有強大且豐富的軟件生態,才是蘋果產品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