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阿斯巴甜」或首次被認定為可能致癌物,可口可樂和這些產品也在用

愛範兒 於 30/06/2023 發表 收藏文章
這個 7 月,原本就處於「可樂鄙視鏈」底層的零度可口可樂,喝起來要更不快樂了。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指出,常見甜味劑「阿斯巴甜」可能將於 7 月 14 日被宣佈列為「可能的人類致癌物(possible human carcinogen)」。

目前,可口可樂的無糖汽水、瑪氏的 Extra 口香糖和部分 Snapple 汽水中均有使用這種添加劑。


具體來説,要把阿斯巴甜首次列入這個類比的,是世衞組織旗下的癌症研究部門「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消息人士稱,IARC 在這個月初和外部專家會面後,做出了這個決定。此前,外部專家根據現存所有發佈了的證據,對該物質進行了評估。

值得指出的是,IARC 的結果並沒有考慮「量」的問題,那是世衞的另一組織的工作 —— 食品和農業組織的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

JECFA 也將在 7 月的同一天公佈其結果,解釋個體服用多少的量,或者是在什麼特定條件下,這種物質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不過,雖然「可能的人類致癌物」這一名稱聽起來很嚇人,但我們還是可以先了解下這一分類背後的原理。

怎麼理解致癌物?

IARC 將致癌物質分為 5 個級別:

  • 1 類致癌物: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如大氣污染、砒霜、酒精、煙草、檳榔等。
  • 2A 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的物質或混合物,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充分的致癌性證據。對人體雖有理論上的致癌性,而實驗性的證據有限。如紅肉、加工肉等。
  • 2B 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低的物質或混合物,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的致癌性證據尚不充分,對人體的致癌性的證據有限。如泡菜、手機輻射、氯仿、滴滴涕、敵敵畏、汽油等。
  • 3 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性尚未歸類的物質或混合物,對人體致癌性的證據不充分,在動物實驗中致癌性證據不充分或有限。
  • 4 類致癌物:對人體可能沒有致癌性的物質,缺乏充足證據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質。

報道中阿斯巴甜被歸為的類別則屬於 2B 類致癌物,跟手機輻射等被列入統一類別,而咖啡也曾在世衞組織的「2B 類致癌物」名單待了 25 年,在 2016 年被從名單裏剔除。


即便如此,IARC 的決定也很有可能會產生巨大影響。

2015 年,IARC 將草甘膦列為 2A 類致癌物,雖然後面其他機構對此決策提出了質疑,但使用了這種材料的商業公司仍然受到不少影響。

此前,德國拜耳公司因在除草劑中使用了草甘膦而被消費者告了。消費者聲稱自己的癌症是因為用了這些含有草甘膦的除草劑導致的。

2021 年,拜耳公司針對該案件第三次上訴美國法院裁定都失敗了。

爭議中的阿斯巴甜

早在 1965 年得時候,阿斯巴甜就在一次醫學實驗中被意外發現,它得甜度是蔗糖的 200 倍,這意味着在飲料中添加一點點就會很甜,1 克的熱量是 4 個卡路里,和蔗糖差不多。

不過一般每升零度可樂裏面添加的阿斯巴甜只有 0.5 克左右,所以一罐零度可樂裏面的熱量可以忽略不計,多呼吸幾下就消耗了。


之所以説阿斯巴甜存有爭議,是因為它在人體內水解之後,會生成氨基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初中化學就説過甲醇的危害:致盲和致癌,嚴重還致死。

另外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也被證明攝入過量會導致抑鬱以及刺激傷害神經系統。

對於參與新陳代謝的這些有害物質而言,有一句名言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不談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自 1981 年以來,JECFA 一直認為阿斯巴甜在接受的每日限量內是安全的。

例如,一個體重 60 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 12 到 36 罐無糖汽水才會有風險。其觀點得到了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國家監管機構的廣泛認同。


在阿斯巴甜之外,還有數十種代糖,比如總是和阿斯巴甜一起出現的安賽蜜,和口香糖廣告一起出現的木糖醇,比阿斯巴甜名聲還差,作為代糖鼻祖的糖精。

在咖啡館調味桌上一般會有四種糖包:黃糖、白砂糖、液態糖漿和零卡路里代糖。最後這種代糖包裏面的的代糖其實也並非只用到了一種代糖,而是多種代糖的混合物:異麥芽酮糖、赤蘚糖醇、麥芽糖醇、三氯蔗糖等等。

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零卡路里代糖包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代糖。

首先,三氯蔗糖是目前造出來最甜的代糖,甜度是蔗糖的 600 倍,嘗過糖精的人就知道,甜到這兒份兒上,只需要一點點就苦到哭,所以就需要前面的幾種口味純正,甜味好熱量低的糖來中和三氯蔗糖過度的甜味。

當然,人有悲歡,車有離合,月有圓缺,糖不可能甜度高口味好無害處卡路里低,如果有,那一定很貴,異麥芽酮糖、赤蘚糖醇和麥芽糖醇的缺點就是不夠甜,甚至還有沒有作為基本甜度單位的蔗糖甜。

代糖新寵——赤蘚糖醇


近年來,包括元氣森林、喜茶在內不少飲料品牌開始拋棄人工代糖阿斯巴甜,轉而使用赤蘚糖醇作為代糖原料。這是一種既能保證甜味口感,又能避免大量熱量產生的蔗糖替代品。

全球赤蘚糖醇行業產量最大的企業——三元生物,就來自中國,其超過六成的收入就來自赤蘚糖醇這一產品。

根據沙利文研究數據,2019 年三元生物赤蘚糖醇產量佔國內赤蘚糖醇總產量的 54.90%,佔全球總產量的 32.94%,為全球赤蘚糖醇行業產量最大的企業。

三元生物最大的客户正是元氣森林,同時農夫山泉、可口可樂、喜茶、達利集團、統一等飲料品牌都是三元生物的重要客户。

今年 5 月 15 日,世界衞生組織發佈了關於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WHO advises not to use non-sugar sweeteners for weight control in newly released guideline》,指南中提到:

引用建議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劑來控制體重或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指南表示,有證據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劑對減少成人或兒童的體脂沒有任何長期益處,長期使用非糖甜味劑可能會產生潛在的不良影響。

這是世衞組織首次在關於甜味劑的報告中,時候崔明確提出非營養性甜味劑(non-nutritive sweeteners)這一概念,並將日常生活應用較為廣泛的赤蘚糖醇、木糖醇等糖醇類甜味劑劃於其外。

早在 2021 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也在服貿會中國飲品健康消費論壇中向行業提出倡議:飲料行業應更多使用赤蘚糖醇等甜味劑,從而早日達成飲料健康化。
不過英國《自然·醫學》雜誌 2 月 27 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則指出,常用的人工甜味劑赤蘚糖醇可能會加速血栓形成,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該研究作者、克利夫蘭診所預防心臟病學聯合科主任 Stanley Hazen 也承認,該研究存在侷限性,臨牀研究只觀察到相關性,而非因果性,後續研究還需進一步驗證在更多普通人羣中的結果。

而動物實驗中 Stanley Hazen 發現,赤蘚糖醇可能會導致血小板更容易凝結,脱落並移動到心臟,從而引發心臟病發作,或轉移到大腦導致中風。

這次對阿斯巴甜的歸類也非全無價值。

接近 IARC 的消息人士稱,這個改變將有利於激勵更多關於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研究。

這幾年在在無糖和健康的潮流下,越來越多人相信喝無糖飲料會比普通飲料攝入更少糖分和熱量,從而更有利於減肥。實際上不少研究已經指出,代糖除了未必真糖更健康,部分無糖飲料甚至會讓人更容易發胖。

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我們真的可以找得到完美的代糖。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阿斯巴甜  代糖  致癌物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