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手機裏裝着《原神》或者《王者榮耀》這樣大型的遊戲時,大概已經淡忘了 10 多年前玩《水果忍者》和《憤怒的小鳥》時候的快樂,關於《憤怒的小鳥》母公司 Rovio 更是愈發陌生。
8 月 18 日,世嘉公司正式宣佈成功收購《憤怒的小鳥》母公司 Rovio ,這則新聞把那隻紅色的小鳥重新帶回了大家的視線。
《憤怒的小鳥》故事簡單玩法簡單畫風簡單,但就是這麼一款簡單的遊戲一經推出便火爆全球,而後成為世界上第一款達到 10 億下載量的手機遊戲。
製作《憤怒的小鳥》的公司 Rovio 也一時風頭無兩,不再甘願只當一個小小的遊戲製作公司,於是在 2011 年 Rovio 改名為 Rovio Entertainment ,從遊戲開發工作室搖身一變,變成了泛娛樂公司。
順着遊戲的成功,Rovio 開始有了利用 IP 賺錢的想法,不僅發佈多款《憤怒的小鳥》衍生遊戲,還大力發展周邊、拍攝電影和知名 IP 聯名。
於是,小鳥和小豬們走上了大熒幕,而大熒幕上的知名 IP,也走進《憤怒的小鳥》遊戲,比如美國最知名 IP「星球大戰」就和《憤怒的小鳥》聯名合體,成為了《憤怒的小鳥:星球大戰》系列遊戲。
除尋找合作之外, Rovio 努力朝着「成為迪士尼」這個目標前進,並在 2012 年 4 月在芬蘭帶來了首座《憤怒的小鳥》主題樂園, Rovio 還曾計劃進軍英國及亞洲地區。
2015 年時,愛範兒曾採訪過 Rovio 聯合創始人 Peter Vesterbacka ,他不斷強調《憤怒的小鳥》已經從一款遊戲進化成一個品牌, Rovio 也有意於將這個品牌以全方位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
彼時的 Rovio 有一股勢必成功轉型成為泛娛樂公司的衝勁,但實際上, Rovio 的基本盤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在愛範兒《對話《憤怒的小鳥》聯合創始人:沒能成為第二家迪士尼的 Rovio,如何讓小鳥繼續騰飛?》一文中有一個高贊評論,評論説道:迪士尼如果那麼多年只有一個米老鼠,也不會成為今天的迪士尼。
這也是 Rovio 的一個認知誤區,迪士尼作為泛娛樂公司,多年來沒有停止過對於新 IP 的開發,因為不管是開發周邊或是開遊樂場,只有單一的 IP 無法提供足夠的可消費內容。
反觀 Rovio 在《憤怒的小鳥》後,鮮少開發新 IP ,而是不斷榨取《憤怒的小鳥》的商業價值。於是這麼多年的發展下來, Rovio 始終只有《憤怒的小鳥》能拿得出手。
Rovio 的結局當然也不難猜,主題樂園關門、公司裁員、電影雖然賣得不錯但依舊入不敷出。有趣的是, Rovio 的落寞反倒帶來了接下來的故事。
8 月 18 日,世嘉公司正式以 7.76 億美元(約 56 億人民幣)正式完成對 Rovio 的收購,這不禁讓人好奇:世嘉為什麼要收購這家走下坡路的公司?
如果 IP 的角度來看,世嘉旗下擁有 Sonic(超音鼠)、初音、如龍等超級 IP ,那麼這隻紅色小鳥的加入可能是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這花,還是昨日黃花。
世嘉的一份新聞稿道出了此次收購的主要目的,世嘉表示希望利用「Rovio 在移動遊戲運營方面的獨特專業知識,將世嘉當前和新的遊戲推向全球移動遊戲市場」。
這聽起來與世嘉的競爭對手任天堂有着類似的目標,就像任天堂在移動端發佈《馬里奧卡丁車巡迴賽》、《精靈寶可夢 GO》和《超級馬里奧跑酷》等遊戲一樣。 世嘉還希望幫助 Rovio 將其平台擴展到主機和 PC 遊戲以外的領域。
世嘉曾在 2021 年推出自家手遊大作《櫻花革命》,但這款遊戲上架四個月後營收只有 2 億日元(約 1 千萬人民幣),與其 30 億日元(約 1 億 5 千萬人民幣)的開發成本相比,顯得有些悽慘,最終這款遊戲上市不到半年就不得不宣佈結束運營。
世嘉母公司世嘉山弘控股的總裁兼集團首席執行官 Haruki Satomi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迅速增長的全球遊戲市場中,移動遊戲市場尤其具有巨大潛力,而且加速在這個領域擴展一直是世嘉的長期目標。
被收購方的 Rovio 首席執行官 Alexandre Pelletier-Normand 特別提到了該公司的 Beacon 平台,該平台旨在幫助開發遊戲即服務產品,世嘉正是希望利用這個平台,能夠更順利的進入手遊市場
因為日本遊戲公司在製作主機和 PC 遊戲上的強勢地位,反而在手遊製作上水平稀鬆平常,鮮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手遊大作,也使得中國遊戲公司,比如騰訊、網易和米哈遊等公司在全球手遊市場大賺特賺。
就此而言,世嘉收購 Rovio 看起來晚了數年,但晚比沒有好,畢竟世嘉手握大作 IP,留有一些在手遊市場攻城略地的希望。再或者,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能會看到《憤怒的小鳥》上架 PS5,《超音鼠》、《如龍》入駐 iOS / Android ,以及大熒幕上紅色小鳥和藍色刺蝟大戰綠色豬頭的場面。
最後插播一則趣聞:微軟曾考慮過將世嘉納入旗下。(不得不説錢多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8 月 18 日,世嘉公司正式宣佈成功收購《憤怒的小鳥》母公司 Rovio ,這則新聞把那隻紅色的小鳥重新帶回了大家的視線。
《憤怒的小鳥》故事簡單玩法簡單畫風簡單,但就是這麼一款簡單的遊戲一經推出便火爆全球,而後成為世界上第一款達到 10 億下載量的手機遊戲。
製作《憤怒的小鳥》的公司 Rovio 也一時風頭無兩,不再甘願只當一個小小的遊戲製作公司,於是在 2011 年 Rovio 改名為 Rovio Entertainment ,從遊戲開發工作室搖身一變,變成了泛娛樂公司。
順着遊戲的成功,Rovio 開始有了利用 IP 賺錢的想法,不僅發佈多款《憤怒的小鳥》衍生遊戲,還大力發展周邊、拍攝電影和知名 IP 聯名。
於是,小鳥和小豬們走上了大熒幕,而大熒幕上的知名 IP,也走進《憤怒的小鳥》遊戲,比如美國最知名 IP「星球大戰」就和《憤怒的小鳥》聯名合體,成為了《憤怒的小鳥:星球大戰》系列遊戲。
除尋找合作之外, Rovio 努力朝着「成為迪士尼」這個目標前進,並在 2012 年 4 月在芬蘭帶來了首座《憤怒的小鳥》主題樂園, Rovio 還曾計劃進軍英國及亞洲地區。
2015 年時,愛範兒曾採訪過 Rovio 聯合創始人 Peter Vesterbacka ,他不斷強調《憤怒的小鳥》已經從一款遊戲進化成一個品牌, Rovio 也有意於將這個品牌以全方位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
彼時的 Rovio 有一股勢必成功轉型成為泛娛樂公司的衝勁,但實際上, Rovio 的基本盤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在愛範兒《對話《憤怒的小鳥》聯合創始人:沒能成為第二家迪士尼的 Rovio,如何讓小鳥繼續騰飛?》一文中有一個高贊評論,評論説道:迪士尼如果那麼多年只有一個米老鼠,也不會成為今天的迪士尼。
這也是 Rovio 的一個認知誤區,迪士尼作為泛娛樂公司,多年來沒有停止過對於新 IP 的開發,因為不管是開發周邊或是開遊樂場,只有單一的 IP 無法提供足夠的可消費內容。
反觀 Rovio 在《憤怒的小鳥》後,鮮少開發新 IP ,而是不斷榨取《憤怒的小鳥》的商業價值。於是這麼多年的發展下來, Rovio 始終只有《憤怒的小鳥》能拿得出手。
Rovio 的結局當然也不難猜,主題樂園關門、公司裁員、電影雖然賣得不錯但依舊入不敷出。有趣的是, Rovio 的落寞反倒帶來了接下來的故事。
8 月 18 日,世嘉公司正式以 7.76 億美元(約 56 億人民幣)正式完成對 Rovio 的收購,這不禁讓人好奇:世嘉為什麼要收購這家走下坡路的公司?
如果 IP 的角度來看,世嘉旗下擁有 Sonic(超音鼠)、初音、如龍等超級 IP ,那麼這隻紅色小鳥的加入可能是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這花,還是昨日黃花。
世嘉的一份新聞稿道出了此次收購的主要目的,世嘉表示希望利用「Rovio 在移動遊戲運營方面的獨特專業知識,將世嘉當前和新的遊戲推向全球移動遊戲市場」。
這聽起來與世嘉的競爭對手任天堂有着類似的目標,就像任天堂在移動端發佈《馬里奧卡丁車巡迴賽》、《精靈寶可夢 GO》和《超級馬里奧跑酷》等遊戲一樣。 世嘉還希望幫助 Rovio 將其平台擴展到主機和 PC 遊戲以外的領域。
世嘉曾在 2021 年推出自家手遊大作《櫻花革命》,但這款遊戲上架四個月後營收只有 2 億日元(約 1 千萬人民幣),與其 30 億日元(約 1 億 5 千萬人民幣)的開發成本相比,顯得有些悽慘,最終這款遊戲上市不到半年就不得不宣佈結束運營。
世嘉母公司世嘉山弘控股的總裁兼集團首席執行官 Haruki Satomi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迅速增長的全球遊戲市場中,移動遊戲市場尤其具有巨大潛力,而且加速在這個領域擴展一直是世嘉的長期目標。
被收購方的 Rovio 首席執行官 Alexandre Pelletier-Normand 特別提到了該公司的 Beacon 平台,該平台旨在幫助開發遊戲即服務產品,世嘉正是希望利用這個平台,能夠更順利的進入手遊市場
因為日本遊戲公司在製作主機和 PC 遊戲上的強勢地位,反而在手遊製作上水平稀鬆平常,鮮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手遊大作,也使得中國遊戲公司,比如騰訊、網易和米哈遊等公司在全球手遊市場大賺特賺。
就此而言,世嘉收購 Rovio 看起來晚了數年,但晚比沒有好,畢竟世嘉手握大作 IP,留有一些在手遊市場攻城略地的希望。再或者,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能會看到《憤怒的小鳥》上架 PS5,《超音鼠》、《如龍》入駐 iOS / Android ,以及大熒幕上紅色小鳥和藍色刺蝟大戰綠色豬頭的場面。
最後插播一則趣聞:微軟曾考慮過將世嘉納入旗下。(不得不説錢多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