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藏在手機的超酷功能,拆掉 8500 多萬人的絆腳石

愛範兒 於 05/12/2023 發表 收藏文章
不開顯示器,也不用鼠標,只是戴着耳機敲鍵盤。

這是鄒時勇剛開始接觸電腦的方式。似懂非懂的年紀,他在摔倒和受傷中,理解了自己看不見的事實,又在信息課和計算機上,摸到了一扇向他敞開的門。

鄒時勇至今仍然記得按下鍵盤時,耳機裏傳來的讀屏軟件的聲音,觸覺和聽覺成了他和外界主要的溝通媒介。

成年之後,他成為了鴻蒙的測試工程師,參與「無障礙」功能的開發,基於視覺的圖形操作系統,逐漸有了更多的開啓方式。

昨天是 12 月 3 日,一年一度的國際殘疾人日,無障礙事業不分晝夜寒暑,那些對障礙人羣封閉的天地,仍在一點點地被鄒時勇們鑿開。

「無障礙」,是用另一種方式,接入同一個世界

阿軍和鄒時勇類似,也是一位視障軟件工程師,日常工作之一是開發和維護屏幕閲讀軟件。

我是在今年 6 月的一次 AI 講座知道他的。當時,他分享了自己對 AI 工具的使用感受,因為看不到 PPT,話語間略有停頓,但吐字始終清晰而明瞭。

他提到,在視障羣體中間,基礎的 AI 應用早已普及,像是 OCR 識別搭配語音合成,將某段文字讀出來。生成式 AI 也在慢慢派上用場,視障羣體博主可以用文生圖工具生成封面,不需要再靠別人幫忙,技術在此時把「通感」變得更為具象。

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個細節。

阿軍説,因為算力和機器視覺技術的提升,手機的圖像識別越來越好,通過它的圖像描述,拍人的時候可以把被攝人物的頭放在取景框中間,不至於拍得特別偏,甚至跑出屏幕之外。

▲ 圖片來自:《導盲犬小 Q》劇照

原來,視障羣體同樣可以通過拍照,把特殊的時刻記錄下來、分享出去,但需要相機告訴他們,怎麼拍到合適的位置。

一場講座打破了我的一無所知,無障礙行業從業者小陳,在接觸更多的視障羣體後,也經歷了巨大的認知轉變。

小陳的團隊曾經舉辦了一場視障功能「吐槽大會」,很多視障用户在「相機」功能上頻頻受阻,因為沒有添加具體的説明,他們不知道點到的地方是用來做什麼的,只聽到「未加標籤」的語音播報不時響起,刺耳的聲音傳遍了會議室。

面對質疑,小陳團隊的第一反應是覺得疑惑:「平時大家真的會拍照嗎?」

視障用户給出的答案出奇一致:「你們平時想怎麼用手機,我們也是一樣的。」

▲ 圖片來自:《逆光飛翔》劇照

看似用不到的功能,可能恰恰是他們最在意的功能,障礙羣體們對手機等設備的需求,遠比想象得更加豐富。

為了更好地瞭解真實的他們,小陳決定「像影子一樣」觀察障礙羣體的日常生活,和他們一起通勤、工作、吃飯、就醫,她的觀念也一次次被刷新。

原先以為視障人士很少「看」視頻,但結果卻是視頻比音樂用得更多;原先認為視障朋友與遊戲無緣,其實他們會玩基於聽覺的遊戲,少部分人甚至還能玩動作遊戲、射擊遊戲;視障人士裏也有很多創作者,自拍視頻甚至自己剪輯上傳。

最讓小陳和同事們意外的是,熟能生巧之後,不少視障人士可以用倍速屏幕朗讀功能玩轉手機。

他們的手指在屏幕靈活跳躍,解鎖、打開軟件、播放內容一氣呵成,語音播放極快,幾乎超出了常人能夠理解的程度,甚至可以達到普通語速的 3 倍。

無他,唯手熟爾。他們習慣了倍速播放,如果播放太慢,反倒耽誤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也只有這樣,他們更快地獲取信息,與互聯網世界接軌。

小陳感慨,很多障礙人士都是隱藏的「超能力者」,不能拿「想當然」的心態理解他們。他們的生活沒有因為某些官能的障礙失去活力,對手機的需求更是隻多不少。

「看」到看不到的,「聽」到聽不見的,怎麼實現的?

發現需求就像找對了地址,但只有將它們落地為功能,才能將信件投遞出去,建立起所有人之間溝通的橋樑。

正如「國際殘疾人日」呼籲,「沒有我們的參與,不能做出與我們有關的決定」。功能到底好不好用,話語權屬於最需要它們的人。

前段時間,我參與了一場手機無障礙功能座談會,障礙用户和產品經理面對面溝通,分享了他們如何通過手機,「看到」「聽到」和「體驗到」同一個世界的更多部分。

蔡瓊卉是一名視障人士,同時也是一名鋼琴調律師,剛入行時受過不少質疑:一位看不見的人,怎麼對八千八百多甚至上萬個零件組成的鋼琴調音維修?

只要見過她調琴的過程,疑問便不攻自破:觸摸絃軸位置,操作調律扳手,手指按下琴鍵,耳朵判斷音高,光滑黑色琴面倒映出她戴着墨鏡的臉。


她很喜歡手機裏的「圖像描述」功能,當她打開相機的取景框,眼前有什麼物體,在畫面的什麼位置,上面有沒有文字,內容説的是什麼,都會被語音播報出來。

她曾經定格住一個温暖的下午,相機告訴她,「檢測到爸爸媽媽兩張人臉,對焦位於屏幕右上方的人臉,兩個人站在一堆橙子前擺姿勢拍照」。

除了拍照,相機也可以完成生活中的視覺識別需求,像是確認食品的保質期,選擇合適顏色的衣服。

今年,她手機裏的這項功能又有了進步,可以做些別的事情,包括一來一回的「智能問答」。

▲「智能問答」功能.

在「取景框」雙擊並長按,屏幕上出現麥克風標識,等待迴應問題。比如,問到「桌子上有書嗎」,手機可能會回答「有的,位於屏幕中央」。

視障朋友能夠「看見」看不見的風景,聽障朋友渴望「聽見」聽不見的聲音。

類似視障人士用得到拍照功能,聽障人士也在馬路邊接電話,他們還會遠程工作,為視頻會議做記錄,「語音轉文字」技術的逐漸成熟,可以讓實時聲音以另一種方式呈現。

城市設計師楊綠野,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本科、謝菲爾德大學城市設計碩士,和她細聊才會發現,她的兩耳 105 分貝重度神經性耳聾,左耳佩戴助聽器,右耳植入人工耳蝸。

戴着輔助設備,楊綠野可以「聽得到」,同時她也希望「聽得好」,然而,嘈雜環境的噪音、視頻會議對嘴型信息的減弱,都影響着對聲音的感知。

她目前使用的 AI 字幕功能,既可以全程即時語音轉文字,還能備份文字記錄,方便她提煉會議紀要。

▲「AI 字幕」的文本保存功能.

聽障人士朱軼琳,先天性極重度耳聾,通過人工耳蝸和康復訓練,大部分時候都可以正常生活,但工作電話還是要藉助文字才能實現順暢交流。

從去年開始,朱軼琳通過助聽設備藍牙直連,能將通話聲音清晰地傳到人工耳蝸,搭配小藝通話功能,可以全程看到幾乎準確的文字轉寫,實現了更好的「視聽」通話體驗。

以前從不打電話的她,居然突破了單月通話 500 分鐘,哪怕是頭腦高速運轉的高難度內容也不在話下。每次通話完畢,聽到對方的一句「好的,非常感謝」,她都信心倍增。

其實,無障礙技術帶給障礙人士的,不僅是一塊更容易掌控的屏幕,還有人與人之間更緊密的聯繫,以及更可感知的真實世界。


有了這些功能,障礙人士可以更好地打車、更好地上網課、更好地開視頻會議,做一切看似很難完成的事情。

與此同時,他們獲取信息和操作的方法有一定的獨特性,也讓「無障礙」功能的反饋特別重要,它們應是開發者和用户共同完成的作品。

而像鄒時勇這樣的視障測試工程師,具有開發者和用户的雙重身份,既清楚開發邏輯,也瞭解障礙羣體如何生活,往往可以準確地發現旁人難以察覺的問題。

他之前跟進的一個「無障礙」功能,基於視障人士常用的「倍速播放」。一般而言,倍速播放效率高,但播放速度越快,聲音失真越嚴重,所以他需要考慮得更加深入:語音播報既要加速,又不能影響音質。

這個「既要又要」的功能花了一個月才被解決,在那段時間裏,鄒時勇天天來回聽語音,就為了在細微處聽出音質改善,更快將它實現。

「無障礙」是個沒有終點的目標,每個人都是參與者

如今,無障礙功能幾乎成了每個智能手機的必備,但剛開始的時候,它們的存在只能説為障礙羣體填補了空白,還算不上好用。

早些年,手機頻繁更新換代,無障礙體驗的提升卻遭遇了瓶頸。有些用户甚至不敢升級手機,就怕「語音播報」沒能跟上頻繁的功能更新,「它一無語,我們就更無語了」。

就算有了屏幕朗讀,「照片」只是「照片」,沒有細節描述,「按鈕」也只是「按鈕」,不知道點擊會有什麼反饋,沒有具體的説明,視障用户們只能皺着眉頭連蒙帶猜。

然而,障礙羣體從來沒有停止過與世界同頻的努力。

「手機功能用不了,那我們可能就會被淘汰」,他們的性格里帶着不服輸的底色,既是為了謀生,也是為了證明自己。

▲ 圖片來自:《惠子,凝視》劇照

文章開頭提到的阿軍,曾經在線上接受採訪,結果對方沒有感覺到任何異樣,後來知道他的眼睛看不見時,大吃一驚。

之後的一個夏天,這位記者到了阿軍家裏當面採訪,記者還在找遙控器,阿軍已經呼叫語音助手開了空調,然後現場演示了他怎麼編程、怎麼線上購物。

ChatGPT 剛發佈的時候,阿軍就試用了。他問的其中一個問題是,視障羣體更適合哪些職業類型?AI 的回答是,按摩、音樂、律師、心理諮詢師等等,並不被框定的選擇還算讓他滿意。他大學學的是推拿,按照大眾的印象,盲人的觸覺比較靈敏,對穴位、經絡等更加清楚,但他覺得推拿不應該是盲人的唯一選擇,也不是他的夢想職業。

像阿軍和鄒時勇這樣的視障工程師,他們努力向外界發出聲音,讓服務於他們的「無障礙」功能,也漸漸佔據了主流的視野,然後落腳在更加細節的地方。

愛範兒也曾經在 2020 年採訪過一位盲人推拿師傅,發現他總是把手機亮度調到很低,幾乎看不見。


問了才知道,一方面是為了省電,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護隱私,別人都無法看清他的密碼、聊天內容、購物記錄,只有他自己能用倍速聽見。

好在今年,華為從系統層面考慮了這個需求,通過鴻蒙給出了新的解決方式。視障用户輸入的密碼會被播報成「點」,而不是具體的數字。將屏幕關閉時,也可以繼續收聽手機內容。

「無障礙」功能早該捲起來了,雖然人們常説,當「無障礙」這個詞不再被刻意提及,「無障礙」才是真正地實現了。

但目前,我們還在探索和前行,比如障礙人士出行的需求,還沒能被完全滿足,不只是因為他們聽不見或者看不到,外界也會主動製造一些障礙。
當視障朋友走在早高峯的地鐵人流中,有時會被只顧看手機的行人撞到;當視障朋友散步時,有時會遇到路口的車輛擋在盲道上。

這些障礙還在繼續發生着……

▲ 圖片來自:《健聽女孩》劇照
中國殘聯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障礙羣體規模已經達到 8500 萬。

但根據「信息無障礙」的定義,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時刻成為「有障礙」的羣體,陷入「場景性障礙」或「臨時性障礙」,像是地鐵嘈雜的環境音掩蓋了語音、喉嚨沙啞説不出話。

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不便,被放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是視障、聽障、肢體障礙。

AI 之類的技術,對於障礙羣體,不只是技術,而是基礎設施。也許很多人覺得手機的 AI 功能可有可無,但對於障礙人羣來説,AI 是黑暗世界裏越來越亮的光。

阿軍有一個夢想,以後的他或許可以獨自乘坐汽車在城市中穿梭,或者無需同事的陪同就可以牽着電子導盲犬做演講,就像海洋裏的一滴水那樣。

在這個沒有終點的目標當中,每一個人都是參與者,無論是提出需求的障礙人士,還是解決問題的開發者工程師,亦或是認真把共享單車停在盲道之外,及時伸出援手的你我。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