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和 AI 唱反調,Instagram 上演了一場 1200 人的行為藝術

愛範兒 於 06/08/2024 發表 收藏文章
攝影師 Miles Astray 決定玩一個詭計:在 AI 主題大賽中,提交一張實拍的照片。

拍攝地點在阿魯巴島,定格的畫面裏,這隻火烈鳥彎下脖子,用喙撓自己的肚子,似乎沒有頭,看起來像很多 AI 圖片一樣,有些不真實。


最終,這張照片獲得了評審團獎和大眾投票獎,在 Miles Astray 主動坦白後被取消資格。

這場行為藝術宣告完成,證明人類創作並未被 AI 打敗。這位攝影師在 Instagram 寫下:「大自然和詮釋她的人類仍然可以勝過機器。」

還有更多像 Miles Astray 這樣老派而固執的人,在 AI 登堂入室的時候,呼喚人類創作的榮光。

1200 名藝術家接力,畫一個與 AI 無關的作品

當 AI 可以幾秒生成文字、圖片乃至視頻,人人都可以「創作」藝術,那些一筆一畫古法手作的人類作品,又該怎樣區分自己?

美國自由插畫家 Beth Spencer,想出了一個笨辦法。某天在摸魚時,她拿起 iPad,花 5 分鐘畫了一個標誌。

和很多平滑的 AI 繪畫不同,它的筆觸簡單,畫風稚拙,但很有生命力,像是兒童繪本里的圖案,上面用英文寫着:「用人類智能創造。」

▲ 圖片來自:Instagram@bethspencerart

然後,她把這個標誌分享到了博客,大家可以免費下載,用在自己的網站、帖子、作品集,從而告知訪客,這些創作和 AI 無關。

Beth Spencer 原以為有兩三個人響應已經不錯,結果在發佈的第一天,就有 50 名左右的藝術家和作家表示,很願意用上這個標誌。

她意識到,自己大概戳中了未被言説的共鳴,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把這個標誌發佈在了 Instagram,歡迎更多藝術家用自己的風格和各種工具重新繪製。當然,AI 被排除在外。

一場有趣的、充滿人味的接力開始了。從 6 月到現在,來自世界各地的近 1200 名藝術家參與其中,各顯神通。

英國設計師 Poppy Prudden,用手繪紙和彩色鉛筆製作了一幅拼貼畫,並把它放在自己伏案工作的桌子上。

▲ 圖片來自:Instagram@poppyprudden

哥倫比亞黏土動畫藝術家 Mateo Montoya,花了大約 2 天的時間,完成了一個類似《小羊肖恩》畫風的作品,得到了 1.8 萬的點贊。

握着紅色鉛筆的手,由一種叫作冷瓷的黏土製作,再用丙烯酸塗料覆蓋。手臂的外套和襯衫袖子如肉眼所見,就是用布料做的。

▲ 圖片來自:Instagram@clayman_illustration

發佈作品時,這位藝術家用西班牙語寫道:「我曾經在一家麪包店讀到過一句標語,用心的東西是用雙手製作的。」

布魯克林藝術家、作家兼教師 Samantha Dion Baker,則用鉛筆、墨水和水彩作畫,她相信,手繪線條激發出的情感,無法被輕易複製。

▲ 圖片來自:Instagram@sdionbakerdesign、thornockstudios

除了手繪,也有藝術家以數字化的方式表達自我。美國自由插畫家、插畫學教授 Christopher Thornock,在 iPad 上用 Procreate 和自定義筆刷,繪製出了鉛筆畫的感覺。

Instagram 的話題「#hibadge2024」下,還有更多這樣的作品。墨水、蠟筆、彩鉛、水彩、黏土、拼貼畫、數字繪畫,都成了藝術家們揮灑創意的工具。


作品本身固然賞心悦目,更重要的是它們所傳達的觀念。
所謂「文以載道」,自古以來,藝術不僅是用來欣賞的,也是用來交流和表達觀念的。當 AI 平等地帶來焦慮,藝術家們自覺更應該團結起來,證明自己尚且不可替代。

讀者們或許會疑惑,這羣藝術家是頑固的守舊派嗎?就像盧德運動裏那些破壞自動紡織機的失業手搖織工一樣?

發起接力的 Beth Spencer,並非全然地反對 AI,也許以後還會用 AI 創作,但至少現在,AI 生成的圖片,沒有給她留下什麼好印象。

引用它們都有點油膩,就像浸在油裏一樣,人們會厭倦看到光亮的圖像。

AI 的進步一日千里,超越人類並非不可能。與其説,目前人類創作的文字、音樂、視頻比 AI 更有價值,不如説,這羣藝術家無論如何都不想被剝奪創作的感覺。

越可能失去的,越需要被強調和看見。

AI 也應該被引用,而不是被理所當然地借用

引用為你非 AI 的原創內容,貼上個貼紙吧。

在 Beth Spencer 之前,一個類似的活動已經在 2023 年初發起——「Not By AI」。

▲ 超過 28 萬的網頁正使用着 Not By AI 貼紙

不管是網站、視頻、書籍還是藝術創作,對於非商業用途的作品,只要人類原創內容達到 90%,就可以免費使用這個電子貼紙。如果是商用的,也可以註冊並付費使用。


剩下的 10% 是什麼?可以是用 AI 翻譯、找靈感、修正語法錯誤、進行搜索引擎優化等等。所以,Not By AI 也不是否認 AI,而是以人為本、以 AI 為輔。

引用Not By AI 是為鼓勵人們持續產出原創內容,且讓這些原創內容能被注目而產生。

至於是否符合 90% 原創的要求,「Not By AI」會對付費用户進行人工驗證,之後還可能使用檢測工具,但負主要責任的、向讀者做出承諾的,是內容創作者自己。

為了以身示範原創精神,「Not By AI」聲明,他們所有的設計都是設計師用 Figma、Sketch 和 Photoshop 製作的,並且沒有用到其中的 AI 生成填充功能。

▲ 使用 Not By AI 的示意圖

其實很多時候,不存在一個從頭到腳的人類原創作品或者 AI 生成作品,我們使用 AI 的比例,可能是 20%、30%。

畢竟,我們沒有必要倒行逆施,把 AI 隔絕在外。但這也導致了創作邊界的模糊:哪些是我們的?哪些是 AI 生成的?

為此,老牌 Markdown 寫作軟件 iA,提出了一個另闢蹊徑的想法。

去年 11 月,iA 在 Writer 7 版本推出了一個新功能——標記用户複製到文檔裏的 AI 生成文本,AI 也可以是作者。


AI 生成的文本是灰色的,你自己寫的文字是黑色的,如果你微調了 AI 文本,那麼重寫的部分也會是黑色的,彼此用顏色分出了楚河漢界。

使用這個功能不難,同時複製提示詞和回答,iA 就能自動將 AI 生成的內容標記為灰色,但我們也可以手動操作。iA 很佛系,「對自己有多誠實取決於你自己」。


這個功能看似簡單,卻很有意義。人和 AI 合作,已經是 AIGC 時代的主旋律,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把 AI 生成的內容視為自己的創作。

▲ 左:微調前,右:微調後

應該像 iA 説的,「認識到什麼是借來的」,而不是像孔乙己那樣辯白,「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本質上,Not By AI 和 iA,都在提醒我們一件事:怎麼和 AI 一起負責任地創作。

創作是一個人類思考的過程,AI 不是我們的代筆,AI 的創作不等於我們的創作,AI 不應該全權接管我們的職責。

標記 AI 的勞動成果也好,控制 AI 的使用邊界也罷,都是在尊重我們自己。

創作本身就是自由的

區分 AI 生成內容和人類創作,更主流的辦法,其實是各種防止作弊的 AI 檢測器,或者標記 AI 生成內容的水印,但它們不一定靠得住。

從 5 月開始,Meta 會自動給 Facebook、Instagram 和 Threads 等社交 app 的一些圖片打上「AI 製造」(Made with AI)的標籤。

結果,6 月就鬧出一個烏龍,印度板球超級聯賽的真實照片被標記為「AI 製造」。


AI 是個廣義的詞彙,使用 AI 是個包羅萬象的概念。前白宮攝影師 Pete Souza 的作品也被「誤傷」。他懷疑,自己使用 Adobe 工具編輯了照片,才觸發了 Meta 的算法。

Meta 沒有解釋出錯的原因,但表示會改進方法,讓標籤更好地反映圖片中 AI 的使用量。

與此同時,AI 生成的內容佔比越來越大,並越來越接近人類的水平。

AI 生成的小紅書營銷文案、AI 味的地鐵廣告和軟件開屏、滿地亂竄的微博評論機器人…… 甚至有人預測,2025 年,90% 的互聯網內容將由 AI 生成。

Midjourney 最近更新了 v6.1 版本,更快、更清晰、更美觀,更接近攝影。


既然邊界越來越模糊,未來,區分 AI 和人類創作還有必要嗎?

Beth Spencer 的答案比較唯心:「沒有任何軟件經歷過我們創作藝術的掙扎和喜悦。」字裏行間,有些「賦到滄桑句便工」的意味。

面對技術的侵襲,人們總是希望保留完成更加困難的事情的權利,哪怕效率比不過 AI。

就像一個流行的互聯網梗圖裏寫着:我想讓 AI 幫我幹家務,這樣我就有更多時間玩藝術和寫作了,而不是反過來。


《連線》雜誌寫過一篇文章,説明自己的生成式 AI 使用原則。其中一條是,不發佈帶有 AI 生成文本的故事。

不僅是因為 AI 無聊、容易出錯、產生偏見或者無意抄襲他人的文字,更是因為,以寫作為生的人,有責任不斷思考,怎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複雜的想法。

歷史上也有一個人物,將創作本身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魯迅曾説,曹丕的時代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因為他提出,詩賦不必寓教訓。

意思是,文章不必總是講道理,而是更追求審美,為藝術而藝術,幾乎就和儒家的「立言」​唱反調了。這有些像攝影發展起來後,除了模仿自然,藝術也可以更加抽象,藝術家獨特的個人表現力被凸顯出來。


至此,我們也就可以更明白,為什麼藝術家們如此強調「人類創作」。

用自己的筆墨寫文章、畫畫,為創造而創造,就是一種我手寫我心的自覺和自由。這和學習 AI 並不相悖,甚至廣義地説,學習提示詞生成更好的結果,也是創造。

站在今時今日,我們仍然更容易被人類的作品打動,也容易體會到他們創作的真心,以及對美更苛刻的追求。

也許很多年後,AI 和人類創作的界限終將消失,我們只從美本身去評價兩者創作的好壞,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美本身不朽。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AI  Instagram  行為藝術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