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你買到的 iPhone,將完全由可再生材料製成

愛範兒 於 22/04/2025 發表 收藏文章
作為地球上最熱衷環保,可能沒有之一的企業,蘋果會在每年地球日來臨之際,分享公司在環保事業的最新進展,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總體來説,和 2015 的基準水平對比,蘋果的直接碳排放量已經減少了 60% 以上,距離 2030 年實現所有足跡的碳中和的承諾更近一步。

蘋果公司本身已經在 2020 年實現了碳中和的目標,這不僅只停留在數據中心、公司運作這些較大的層面,也包括了員工通勤和差旅等細節。

但蘋果要實現的是「全鏈路」環保,意思是不僅蘋果公司本身,其產品生產、運輸和使用的過程中,都要做到「零排放」。

因此,更大的挑戰在於和蘋果合作的供應鏈以及更多夥伴。目前,蘋果大部分的碳排放都來自產品製造,而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都來自電力使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蘋果從 10 年前開始和全球製造商合作,將生產能源過渡到 100% 可再生電力,預計 2030 年,所有蘋果的供應商都會在生產過程中採用清潔能源。

目前為止,蘋果的全球供應商中已經有 17.8GW 的清潔能源併網使用,減少了近 2180 萬噸碳排放,比去年又上升了 17%。

作為蘋果產品生產的重要一環,中國供應鏈也是減排的重點,蘋果也在上個月面向國內發起了第二期清潔能源基金,首批基金已經在國內 14 個省新建超過 1 千兆瓦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項目。


除了碳排放,供應鏈也消耗了蘋果總體水資源消耗的絕大部分。和清潔電力過渡一樣,蘋果和供應商緊密合作,加強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生產用水效率,去年一年就節約了 140 億加侖的水。

材料方面,蘋果也有不小的目標,計劃未來所有蘋果產品使用回收或可再生材料,不再需要使用全新的材料。

畢竟,研究顯示,到了 2080 年,地球上絕大部分的金屬不再深藏地底,而將分佈在我們手上的設備中,因此廢棄的電子產品,其實就是一個個小「原礦」。


具體今年來説,蘋果打算讓三種主要元器件生產 100% 採用可回收材料,目前進度也達到了 99%:

  • 電池中的鈷
  • 磁鐵中的稀土
  • 印刷電路板中的金鍍層

目前的蘋果產品當中,再生材料佔比最高的是 MacBook Air,達到重量的 55%,整部筆記本的鋁金屬外殼,都使用的是 100% 的再生鋁金屬。


這種再生鋁金屬在冶煉過程中不僅不會釋放出温室氣體,甚至還會產生氧氣,這個魔法般的技術背後是蘋果對相關供應商的大力投資。

10 年前,鋁金屬的使用曾經是蘋果總體碳足跡的 27%,而換用再生材料後,已經降低到 7%。

採用這種鋁金屬打造的 MacBook,機身的做工和質量不會降低。而這非常重要,因為對環境來説,最好的產品就是經久耐用的產品。

如果你這兩年買全新的蘋果產品,或許會發現盒子上已經沒有了塑料包裝膜,盒子內包裹產品和配件的材料也不是常見的塑料紙。事實上,當下蘋果全線產品的包裝之中,塑料只佔到了 1%,在今年也將完全被替代。
通過促進供應鏈向清潔能源轉型、增加產品再生材料比例等綜合措施,蘋果去年避免了約 4100 萬噸温室氣體排放,比北京所有汽車一年排放量還多。

不僅供應鏈的合作伙伴,就連消費者也能通過「Apple Trade In 換購計劃」,將不再使用的設備回收給蘋果,共同參與環保。


這些老舊的設備,一部分會在翻新後再次出售,獲得第二次生命。其他的產品中還有價值的材料,還會重新進入供應鏈中。

幾年前蘋果已經介紹過的回收機器人「Daisy」,現在能力更強了,已經能夠拆解、回收 36 款不同的蘋果機型。目前 Daisy 在美國和歐洲都進行了部署,每年一共能夠回收 240 萬台設備。


除了 Daisy,蘋果還有「Dave」和「Taz」兩種機器人,專門用於回收稀土、鎢等貴金屬。

受到目前現有的技術水平制約,蘋果其實無法真正在 2030 年實現完全的碳中和,大約有 25% 的碳排放暫時無法通過大面積部署新技術來抵消,其中大部分都來自產品運輸環節。

除了繼續與合作伙伴合作,蘋果還投資生態項目,通過移除大氣二氧化碳的方式生成「碳額度」,以抵消這部分暫時還無法減少的碳排放,投資恢復森林、濕地和草原的項目,不僅有環境效應和社會效益,也能帶來財務回報,預計今年將從大氣中清除 100 萬噸二氧化碳。


蘋果的電子產品以「封閉」的特性著稱,但在環保事業上,卻又無比開放,不僅嚴於律己,更推動合作伙伴和消費者共同參與其中,而且讓每個人都能從中獲益。

和蘋果合作成功升級的上游供應鏈,當它們生產其他非蘋果產品時,同樣也能使用清潔能源,因此讓更多人用上了綠色產品。

環保更是和我們個人息息相關,蘋果將在 4 月 22 日地球日當天,為 Apple Watch 用户提供限定版「地球日獎章」,只要完成 30 分鐘以上任意體能訓練就能獲取,鼓勵更多用户去户外走走,親近自然。

蘋果的「綠色事業」確實也引發過一些非議,但如果你打開蘋果專門設立的環保主頁 www.apple.com.cn/environment/,你不僅能看到一個上百頁的詳細《年度環境報告》,還能找到每一種產品的環保細節,發現這個「青蘋果」不僅僅只是將環保掛在嘴邊,也有身體力行在幹一些實事,影響着這個行業。


我們不會為了環保選擇購買一台 iPhone,但我們當然希望一台手機,好用之餘,也對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更友好。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iPhone  可再生材料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